晏子拒赏,理由好充分

来源 :领导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b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晏子,即晏婴,春秋时期齐国的上大夫,亦即宰相。晏子颇有治国才能,辅佐国君齐景公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国家也较为富足。可晏子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却安于清贫。齐景公认为,晏子简朴的习性与他的官位太不相称,多次借故给他各种各样的赏赐,却都被晏子拒绝了,而且拒绝的理由很充分。
  一次,齐景公听说晏子的家境近乎贫穷,甚至到了招待国君使者吃饭都要将一份饭菜由两人分食的地步,很是感慨。在深深自责不了解相国的生活状况之余,派人给晏子家送去一千两黄金和一千石粮食,可晏子说什么也不收。齐景公再送,晏子再拒。如是者三番。齐景公送得坚决,无奈晏子拒得更坚决。
  又一次,晏子乘车上朝途中,刚好碰到齐景公出城。两辆车相对而过时,齐景公看到晏子乘坐的车子已经很破旧了,便让人给晏子送去了一辆新车。可是,第二天天刚亮,晏子就派人把一次都没用的新车送了回去。
  晏婴有一件狐皮大衣,已经穿了30年,有人讥笑他寒酸,他却泰然处之。齐景公看着不忍,便赐给他一件价值千金的狐皮大衣,但他却坚辞不受。
  要换了别人,对待国君的赏赐会有另一种态度:国君给我赏赐,说明国君对我的认可,也证明了我的价值,这种赏赐焉有不受之理!被国君赏赐是一种荣耀,无论是坐上国君赏赐的新车,还是穿上国君赏赐的狐皮大衣,抑或是接受国君赏赐的金银和粮食,都无不是显示地位和身份的好机会,如此令人羡慕的好事,还不牢牢抓住?至于接受了国君的赏赐会不会产生不好的影响,这可不是我所考虑的问题。赏赐是国君给的,不是我伸手要的,即使出了问题,与我何干!无论从哪个方面讲,接受赏赐的理由都是很充分的。
  晏子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他认为拒绝赏赐的理由比接受赏赐的理由要充分得多。
  晏子拒赏的理由是:我听人这样说过,把君主赐予的厚赏拿来散发给百姓,是臣子代替君主管理人民,忠臣是不会这样做的;得了君主的赏赐却不散发给百姓,实际上是将国家的财物归为己有,仁义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得到了君王的赏赐而不能与士人共享,就会导致受赏者与同僚、下属之间出现矛盾和隔阂,即便能将赏赐的财物传给后人,也是得不偿失,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他的结论是:我晏婴并不贫穷,只要有衣穿、有饭吃,心里满足,就可以免于忧患了。
  晏子还特别说道:君主啊,您派我管理百官,我应该廉洁奉公,这样才能给百官做好榜样。如果我乘坐华丽的车子,穿上您赏赐的价值千金的狐皮大衣,一旦百官跟我学,必然形成奢侈之风,加重百姓的负担啊!齐景公见说他不动,又搬出相国管仲辅助先王齐桓公建立霸业后,接受齐桓公很大一块土地的事实做例子,劝他不要太固执。晏子却不以为然,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圣贤也不见得事事正确。我想,君王说的这件事,恐怕就是管仲想得不周全而我却偶然做得对的地方吧?既然我认为正确,就要坚持这样做。
  总之,在晏子看来,生活拮据、贡献突出、工作需要,都不是接受赏赐的理由。尽管类似的赏赐已有先例,自己也不能作为接受的依据。也就是说,拒赏的理由总要大于受赏的理由。
  是否接受他人的馈赠和赏赐,是判断为官者清正廉洁与否的重要标准。晏子有那么充分的理由来拒绝国君的赏赐,可见他是多么的清廉自律。其实,拒绝赏赐和给予的理由是否充分,最关键的还在于自己保持清廉的信念坚定不坚定。坚守清廉的信念,拒腐防贪总有难以抗拒的理由;清廉的信念失守,随便一个什么借口都会成为贪腐的“理由”。这,就是晏子拒赏的现实意义。
  (责编/朱艳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的时机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对96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患行气管切开观察其预后。结果96例气管切开成功抢救91例,死亡5例,
国家行政学院综合教研部研究员程萍博士曾做过“中国县处级公务员素质调查和分析研究”课题。她的调查显示:县处级公务员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人数比例仅为12.2%,有半数以上的县处级公务员多少都存在相信“相面”“周公解梦”和“求签”等迷信现象的情况,并对“预测”的灾难有恐惧心理,至少是持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其实不独县处级官员,一些省部级高官,也不同程度存在迷信思想,这从近期“王林事件”背后牵
期刊
时下,不少人都很在意“身份”,特别是有些担任一官半职的领导者,更是把身份看得很重。在他们看来,身份就是地位,身份就是权威,身份就是面子,身份就是荣耀,身份就是价值的体现……在有意和无意之间,身份,成了一些领导者的“商标”和“品牌”,而刻意和彰显身份,则成了某些领导者脱离群众、铺张浪费的一大病症。  为什么这么说呢?自然是因为被某些领导者所在意的那个身份来之不易。众所周知,在中国,身份指的是人的出身
有哲人说:“人之所以长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要让我们听得比说得多。”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会听、善听、真听,不仅使人眼界开阔、增知益智,还有利于提高领导能力,提升领导威信,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可见,领导干部学会“听”话,既是必须掌握的领导艺术,更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必修课。  《战国策》中记载一个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故事:邹忌远不如徐公长得帅,但那些有私、有畏、有求于邹忌的人,却众口一词夸他比徐公长得
一名优秀的党政“一把手”,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品德才能,而且在实际领导工作当中,还需要正确把握并妥善处理好以下十个关系。  一是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一把手”既是党政班子的主要领导,又是领导集体的普通一员,其所面临的工作,大多需要靠决策来解决。这就要求“一把手”正确把握并妥善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真正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关键是要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一要坚持集体领导,切忌独断专行;二
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也积累了复杂的社会矛盾,矛盾尖锐就会转化为社会危机,社会危机得不到有效处理,就会转化为治理危机。中国领导层不缺乏进行重大变革的勇
以权力制衡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需要在制度上有相应的改革。  13年前,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因贪污受贿被严惩。这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被严惩的省部级高官,死前曾说:“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对我而言,如同是牛栏关猫,进出自由。”  13年后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些
2011年1月,一项颇具规模的民间调查,向公众推出了中国建筑的黑名单,肢解中国龙的北京盘古大观、貌似古代硬币的沈阳方圆大厦、蓄意抄袭华盛顿国会大厦的安徽阜阳某区政府大楼、
1.既看发展成果又看发展成本  四川:防止“新官不理旧账”“吃子孙饭”  今年2月,四川省印发《关于改进和完善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实施办法》,规定今后对市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考核考察,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考核评价政绩的主要指标,要突出科学发展导向,综合考核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成效。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教育文化、劳动就业、居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