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断一](基本未作处理)
师:同学们,老师这有一个问题,有7位小朋友围成一个圈,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报数。同学们想一想,谁先报到7的倍数?
生:当然是第7位小朋友了。
师:真棒,像这样一直进行下去,其他小朋友报的数有可能是7的倍数吗?
生:不可能的!
师:哦!为什么大家认为不可能呢?
生1:因为一直往下数,7的倍数总是那位小朋友。
生2:我发现7的倍数是成倍往上翻的,而如果一直往下数,最后只会同时出现在那位小朋友身上。如果要出现在其他小朋友身上,除非是增加或减少人数,还有就是不断变化数的起点。
师:你说的真好呀!说明我们的同学们已经熟练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片断二]
师:学习了这么多知识,同学们一定感到很累了,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好吗?游戏的名称叫“幸运之星”(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教师让全班同学上台,围成一个小圈。注:全班共14名学生,教师预先把班级的座位进行了调整,以半圆的形式排列,当中形成空位。)
师:好的,下面老师就宣布游戏规则。就从我们的班长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报数。哪位先报到是7的倍数,他就是今天的“幸运之星”(开始报数)。
生1:我报到是7,哇,我是第一个“幸运之星”。
生2:我是14,我是今天的第二个“幸运之星”。
(游戏继续着,还是出现在那两为同学身上,此时其他同学提出了抗议。)
生:不公平,不公平!
师(故作不解状):不公平,说说,怎么不公平了呢?
生:因为这样一来“幸运之星”只会是那两位同学,其他同学就不可能抽到!
师:是吗?你能说说具体的原因吗?
生:其实,我们的幸运之星的游戏,是求的7的倍数,而7的倍数是有规律出现的,总是成倍往上翻的,如果一直这样数下去,成为“幸运之星”的同学只有他们两人,别的同学就不可能轮上。
师:说得真好!用我们今天学到数学知识对这个现象进行了分析,老师为你而感到骄傲!
(其他同学感到有点沮丧,露出无趣的表情。)
师:不过别着急呀!我们可以来对游戏规则进行合理的修改呀!
生:我有办法了,我们可以减少同学的人数。
师:办法可以,不过对那部分同学就不公平了!
生:是呀!既然这样,那我们就添加游戏人数。
生:老师,你来加入我们的游戏行列,好吗?
师:当然可以,老师也是课堂中的一份子,好呀!老师也参与到同学们的游戏活动中。
生:我是幸运之星了!……
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运用了习题资源,思考的深度不同,开发力度的差别,其效果却迥异。片断一中,教师仅是为练习而铺开,未能对素材进行二度开发,练习有效度的把握还仅仅是停留在浅表层。片断二中,相同的练习内容,教师却对习题实施了动态层面上的再加工,注重凸显学生在练习活动中情趣与理趣的追寻,可以说是学与用同构,情与智共生。可见,教师对习题解读的深度,引领的力度,处理的精度,最终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度。
一、解读——厘深度
深入地解读习题,首先应该是对习题内含基本知识点这个核心要素的精确定位,这是习题的“命脉”,也是习题针对性和有效性落实的基本保证,其次,巧妙地解读习题,能把习题变活,为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创造机会,教师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挖掘习题的内在价值。这就需要有超前的眼光和明锐的判断力,切准练习应有的走向。两个片段中,两位老师拿捏得都很准,把握住了習题应有之“源”和该有之“水”。
二、引领——见力度
习题承载着多重教学目标,有效、高效的引领,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发现、剖析静态习题蕴涵的数学知识的演变过程及规律的形成过程,由一个点铺展到一个面,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掌握解题策略,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显然,片段二中的教师在处理手法上更胜一筹,他以活动为载体,以解决和深化为目标,“蜜糖式”的习题再开发,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化思维的空间,并以此为契机,启发性地与学生共悟“倍数”的含义,达成了更高层次寻找“一个数倍数方法”的奠基、巩固和深化。
三、处理——求精度
对习题的处理,我们既要依纲、依本(教材)、依生,又要把握住习题的内涵和外延,利用重组、修补、整合等办法对习题进行拓展和提升,在学生的激情参与中,达成连点成线,汇线成面。遵循了尊重——理解——超越的脉络,就能跳出原有的预设和既存的羁绊,让学生在思维碰撞、情感共鸣中超越“最近发展区”。寻求习题的精度,教师需要在对习题走向的预设中,去定位把握。如,片段二中,在游戏凸显的矛盾中,教师的参与,是预设之下的有效生成,也是习题精度的体现所在。
四、升华——显效度
在习题展开的进程中,或许,单一的习题,难于企及系统练习的价值效益,然而对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习得与形成,也是不可小觑的,有机的升华,带来的不光是视觉冲击,对学生基本素养的渗透也是绵延不尽的。两片段中教师处理最大的差异凸显在技术层次与临场应对上,显然,片段二中,学生对游戏不公平的呐喊到规则合理性的主动修改,继而至“老师也是课堂中的一分子”的参与,教师以一个学生的身份活跃在学习活动中,无形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和他们是在同一条“战线”上。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发现矛盾后规则的修改,是对知识的内化与建构的有效体现,是效度的极致呈现。课堂成了师生同学共进的舞台,知识冠以灵性,“演活”了知识,教学活动也因此推向了高潮,以情促知,以知引情,情、知共生。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师:同学们,老师这有一个问题,有7位小朋友围成一个圈,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报数。同学们想一想,谁先报到7的倍数?
生:当然是第7位小朋友了。
师:真棒,像这样一直进行下去,其他小朋友报的数有可能是7的倍数吗?
生:不可能的!
师:哦!为什么大家认为不可能呢?
生1:因为一直往下数,7的倍数总是那位小朋友。
生2:我发现7的倍数是成倍往上翻的,而如果一直往下数,最后只会同时出现在那位小朋友身上。如果要出现在其他小朋友身上,除非是增加或减少人数,还有就是不断变化数的起点。
师:你说的真好呀!说明我们的同学们已经熟练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片断二]
师:学习了这么多知识,同学们一定感到很累了,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好吗?游戏的名称叫“幸运之星”(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教师让全班同学上台,围成一个小圈。注:全班共14名学生,教师预先把班级的座位进行了调整,以半圆的形式排列,当中形成空位。)
师:好的,下面老师就宣布游戏规则。就从我们的班长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报数。哪位先报到是7的倍数,他就是今天的“幸运之星”(开始报数)。
生1:我报到是7,哇,我是第一个“幸运之星”。
生2:我是14,我是今天的第二个“幸运之星”。
(游戏继续着,还是出现在那两为同学身上,此时其他同学提出了抗议。)
生:不公平,不公平!
师(故作不解状):不公平,说说,怎么不公平了呢?
生:因为这样一来“幸运之星”只会是那两位同学,其他同学就不可能抽到!
师:是吗?你能说说具体的原因吗?
生:其实,我们的幸运之星的游戏,是求的7的倍数,而7的倍数是有规律出现的,总是成倍往上翻的,如果一直这样数下去,成为“幸运之星”的同学只有他们两人,别的同学就不可能轮上。
师:说得真好!用我们今天学到数学知识对这个现象进行了分析,老师为你而感到骄傲!
(其他同学感到有点沮丧,露出无趣的表情。)
师:不过别着急呀!我们可以来对游戏规则进行合理的修改呀!
生:我有办法了,我们可以减少同学的人数。
师:办法可以,不过对那部分同学就不公平了!
生:是呀!既然这样,那我们就添加游戏人数。
生:老师,你来加入我们的游戏行列,好吗?
师:当然可以,老师也是课堂中的一份子,好呀!老师也参与到同学们的游戏活动中。
生:我是幸运之星了!……
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运用了习题资源,思考的深度不同,开发力度的差别,其效果却迥异。片断一中,教师仅是为练习而铺开,未能对素材进行二度开发,练习有效度的把握还仅仅是停留在浅表层。片断二中,相同的练习内容,教师却对习题实施了动态层面上的再加工,注重凸显学生在练习活动中情趣与理趣的追寻,可以说是学与用同构,情与智共生。可见,教师对习题解读的深度,引领的力度,处理的精度,最终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度。
一、解读——厘深度
深入地解读习题,首先应该是对习题内含基本知识点这个核心要素的精确定位,这是习题的“命脉”,也是习题针对性和有效性落实的基本保证,其次,巧妙地解读习题,能把习题变活,为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创造机会,教师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挖掘习题的内在价值。这就需要有超前的眼光和明锐的判断力,切准练习应有的走向。两个片段中,两位老师拿捏得都很准,把握住了習题应有之“源”和该有之“水”。
二、引领——见力度
习题承载着多重教学目标,有效、高效的引领,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发现、剖析静态习题蕴涵的数学知识的演变过程及规律的形成过程,由一个点铺展到一个面,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掌握解题策略,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显然,片段二中的教师在处理手法上更胜一筹,他以活动为载体,以解决和深化为目标,“蜜糖式”的习题再开发,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化思维的空间,并以此为契机,启发性地与学生共悟“倍数”的含义,达成了更高层次寻找“一个数倍数方法”的奠基、巩固和深化。
三、处理——求精度
对习题的处理,我们既要依纲、依本(教材)、依生,又要把握住习题的内涵和外延,利用重组、修补、整合等办法对习题进行拓展和提升,在学生的激情参与中,达成连点成线,汇线成面。遵循了尊重——理解——超越的脉络,就能跳出原有的预设和既存的羁绊,让学生在思维碰撞、情感共鸣中超越“最近发展区”。寻求习题的精度,教师需要在对习题走向的预设中,去定位把握。如,片段二中,在游戏凸显的矛盾中,教师的参与,是预设之下的有效生成,也是习题精度的体现所在。
四、升华——显效度
在习题展开的进程中,或许,单一的习题,难于企及系统练习的价值效益,然而对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习得与形成,也是不可小觑的,有机的升华,带来的不光是视觉冲击,对学生基本素养的渗透也是绵延不尽的。两片段中教师处理最大的差异凸显在技术层次与临场应对上,显然,片段二中,学生对游戏不公平的呐喊到规则合理性的主动修改,继而至“老师也是课堂中的一分子”的参与,教师以一个学生的身份活跃在学习活动中,无形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和他们是在同一条“战线”上。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发现矛盾后规则的修改,是对知识的内化与建构的有效体现,是效度的极致呈现。课堂成了师生同学共进的舞台,知识冠以灵性,“演活”了知识,教学活动也因此推向了高潮,以情促知,以知引情,情、知共生。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