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2章为什么不同不一定意味着谁好谁坏
第二天非常冷。我喜欢成都温和的冬日,不像天津,会下雪。但在天津供暖很充足,而成都没有,有时我们不仅在室外觉得很冷,在屋里也冻得厉害。我能想象温迪又要说“在美国……”
爸爸从外面买回来了早餐吃的包子。我对爸爸说,我受不了这室内的寒冷,温迪说在美国所有房子冷了都有暖气,热了都有空调。
“美国的确是个更富有的国家,”爸爸说,“但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即便在今天,在美国也不是每个人都有钱给家里装上暖气和空调,也不能想要什么就可以买什么。”
“但是温迪说美国要好得多,”我说,“她一刻不停地这样说。”
奶奶端进来一壶菊花茶,说喝了能暖暖身子。爸爸给我倒了一小杯,然后打开了话匣子。
“在我看来,你和温迪谈论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的时候,你们认为两个不同的国家必须分个高下出来。但是两样东西不一样,不一定就得是一个好一个坏。想想不同的水果吧,比如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能说一个好另一个坏吗?
“美国和中国就像苹果和橘子一样不同。”他说,“再有,并不是所有的水果都在同一个时间成熟。如果你咬了一口青苹果,就会吐出来说这水果不好吃。”
“哈哈,”我笑了,“中国难道像个没熟透的苹果吗?”我做了个咬到一口特别酸的苹果的表情。
爸爸也笑了起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说,“还真的很像。美国比中国发展得要更充分。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也会跟美国一样发达。”
“温迪说的就是美国更成熟,所以更好吃吗?”我陷入沉思。这个画面有点可笑。美国是个熟透了的橘子,我们是个青涩的苹果。
“但是,我们的国家正在发展过程中,一切都变化得更快,每天都会蹦出来新的机遇。”
我想象着自己周围蹦出许多东西。
“我给你举个例子。”他说,“30年前,中国很少人家里有冰箱。一些开始制造冰箱的厂家可以把冰箱卖给那些买得起的人们。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许多人的工资逐年增加,所以冰箱厂每年的销售数量都在增加。现在,中国家家都有了冰箱,再卖冰箱难度可就大多了。
“对于美国人来说,大多数人已经拥有冰箱是件好事,但对于美国的冰箱生产厂家和销售商来说,同样的事情就不太好了。”
“我听懂了,”我说,“对于中国人来说,没有冰箱不是好事,但是对中国冰箱生产厂家来说,就是件大好事,这样它们就能卖很多很多的冰箱。”
“完全正确。”爸爸说,“没有哪个国家是凭空诞生的,每个国家都有历史,就像树都有根。有不一样的根,就会长出不一样的叶子和果实,国家呢,就会发展出不一样的社会和政治体系。
“我们应该说说这些,说说温迪的爸爸离开中国时的国情,说说中国为什么、如何在过去30年里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我先出去一下,你跟奶奶在家吧,我猜明天温迪还会来的。”
第3章因为奶奶为祖国奉献了一生,你才可以为自己而活
第二天阳光普照,我感觉好多了。我跟帮忙照顾猫咪的邻居莲姨通了话。我实在太想带上曲奇了,但是妈妈说猫咪不能上火车,我只好把它留在了天津。
“我听见你给莲姨打电话说猫的事了,”爸爸说,“这很好。养了一只猫就要照顾它,就要为此付出代价:清理猫砂,买猫粮,担心你离开的时候谁来照顾它,诸如此类。不仅养宠物,我们每设定一个目标,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才能实现。”
这不难理解,我以前就知道。
“不仅是个人要设定目标,公司、社区,乃至整个国家,都要设定目标。国家在经历巨大变革的时候,往往有一个强有力的领袖来促进变革,他号召人民追随他和他的思想。在20世纪的前半段,毛泽东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领袖。
“1949年以前,中国只有一小部分人拥有大量金钱和土地,大多数人都在为他们劳动,这些人叫做地主。穷人们热爱毛主席,是因为他们希望在他的领导下,能够战胜他们痛恨的三样东西。首先是帝国主义——意味着被外国占领。第二是封建主义——意味着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是从属于地主的,几乎没有自由。第三是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结合。人民希望最终为共同的利益来工作。
“在你的爷爷奶奶成长的年代,有一种意识非常强,那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你们的长辈,尤其是祖父母,愿意为一个更好的中国而奉献一切。这是有代价的,他们的代价就是把国家放在第一位。”
“你是怎么把国家放在第一位的?”我完全想象不出来。我也爱自己的国家,但也爱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好朋友,我的猫咪。爸爸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
“记得奶奶几年前病得很重吗?一天下午我坐在她身边,想给她一点安慰,她忽然拉住了我的手。‘我想让你知道,’她说,‘我的一生有后悔的事。我没能尽心照顾你和你的兄弟姐妹。不是不爱你们。我们认为应该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祖国,包括青春的岁月,包括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我们按党的要求去做,而且为此感到自豪。’
“她告诉我,1952年她已经被分配去做一名教师,但是快毕业的时候,又被选为200名大西北石油勘探队队员之一。她觉得国家需要他们,她就是这样告诉我的。所以她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去。她当时家在温州,离被派往的黄土高原上的延安非常遥远。当时那儿没有道路,没有桥梁,而且冬天极其寒冷。
“在延安,她遇到了爷爷。婚后不久,他被派到苏联去学习,他们分离了三年。后来他们调到新疆吐鲁番的矿区工作。那里夏天酷热,有很强的沙尘暴。沙石漫天,打得人脸生疼,毫无办法……
“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成为一个自由中国的脊梁,同时,也犯下了错误。想象一下,你们校长命令所有人服从他的思想,忘记个人目标和愿望,忘记所有自己的梦想。如果你不适应这个共同的模式,就要被强迫着去适应。
“理想主义的观念往往跟现实不匹配。人们并不是同样有才能,同样有野心,更不会有同样的思想。想想你的同学们。你注意到没有,尽管大家都想考出好成绩,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付出所需要的刻苦努力。并不是所有有才能的人都会成为科学家,有些会成为园艺师、木匠、厨师或建筑师。有些人喜欢快速决策,有些人爱向别人寻求指导。并没有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模式,不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
“是这样。”我说。
“要让近5亿人思想统一,就更难啦。”爸爸说。
现在我觉得他很动情。我从没见过他表现得这么感情强烈。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便静静地听着。
“这还不是全部,”爸爸说,“方向总在改变,这一年好的第二年可能就是坏的。曾经给爷爷带来尊重和荣誉的东西,在‘文革’中给他带来了公开的耻辱。50年代他被派往苏联留学,是为了建设祖国,但是到了60年代末,在苏联留过学成了一项罪名。他被革了职。”
爸爸站起身来,走到窗前。
“您那些年在哪儿呢?您跟着他们吗?”我问道。他转过身来,我看到他的眼里含着泪水,这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一切都是因为温迪。
“我们明天继续聊好吗?”他说。
我绕过桌子去拥抱了爸爸。“我很高兴生活在今天。我们有很好的房子,我能跟你和妈妈在一起,我还有一只猫。”
(未完待续)
第二天非常冷。我喜欢成都温和的冬日,不像天津,会下雪。但在天津供暖很充足,而成都没有,有时我们不仅在室外觉得很冷,在屋里也冻得厉害。我能想象温迪又要说“在美国……”
爸爸从外面买回来了早餐吃的包子。我对爸爸说,我受不了这室内的寒冷,温迪说在美国所有房子冷了都有暖气,热了都有空调。
“美国的确是个更富有的国家,”爸爸说,“但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即便在今天,在美国也不是每个人都有钱给家里装上暖气和空调,也不能想要什么就可以买什么。”
“但是温迪说美国要好得多,”我说,“她一刻不停地这样说。”
奶奶端进来一壶菊花茶,说喝了能暖暖身子。爸爸给我倒了一小杯,然后打开了话匣子。
“在我看来,你和温迪谈论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的时候,你们认为两个不同的国家必须分个高下出来。但是两样东西不一样,不一定就得是一个好一个坏。想想不同的水果吧,比如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能说一个好另一个坏吗?
“美国和中国就像苹果和橘子一样不同。”他说,“再有,并不是所有的水果都在同一个时间成熟。如果你咬了一口青苹果,就会吐出来说这水果不好吃。”
“哈哈,”我笑了,“中国难道像个没熟透的苹果吗?”我做了个咬到一口特别酸的苹果的表情。
爸爸也笑了起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说,“还真的很像。美国比中国发展得要更充分。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也会跟美国一样发达。”
“温迪说的就是美国更成熟,所以更好吃吗?”我陷入沉思。这个画面有点可笑。美国是个熟透了的橘子,我们是个青涩的苹果。
“但是,我们的国家正在发展过程中,一切都变化得更快,每天都会蹦出来新的机遇。”
我想象着自己周围蹦出许多东西。
“我给你举个例子。”他说,“30年前,中国很少人家里有冰箱。一些开始制造冰箱的厂家可以把冰箱卖给那些买得起的人们。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许多人的工资逐年增加,所以冰箱厂每年的销售数量都在增加。现在,中国家家都有了冰箱,再卖冰箱难度可就大多了。
“对于美国人来说,大多数人已经拥有冰箱是件好事,但对于美国的冰箱生产厂家和销售商来说,同样的事情就不太好了。”
“我听懂了,”我说,“对于中国人来说,没有冰箱不是好事,但是对中国冰箱生产厂家来说,就是件大好事,这样它们就能卖很多很多的冰箱。”
“完全正确。”爸爸说,“没有哪个国家是凭空诞生的,每个国家都有历史,就像树都有根。有不一样的根,就会长出不一样的叶子和果实,国家呢,就会发展出不一样的社会和政治体系。
“我们应该说说这些,说说温迪的爸爸离开中国时的国情,说说中国为什么、如何在过去30年里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我先出去一下,你跟奶奶在家吧,我猜明天温迪还会来的。”
第3章因为奶奶为祖国奉献了一生,你才可以为自己而活
第二天阳光普照,我感觉好多了。我跟帮忙照顾猫咪的邻居莲姨通了话。我实在太想带上曲奇了,但是妈妈说猫咪不能上火车,我只好把它留在了天津。
“我听见你给莲姨打电话说猫的事了,”爸爸说,“这很好。养了一只猫就要照顾它,就要为此付出代价:清理猫砂,买猫粮,担心你离开的时候谁来照顾它,诸如此类。不仅养宠物,我们每设定一个目标,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才能实现。”
这不难理解,我以前就知道。
“不仅是个人要设定目标,公司、社区,乃至整个国家,都要设定目标。国家在经历巨大变革的时候,往往有一个强有力的领袖来促进变革,他号召人民追随他和他的思想。在20世纪的前半段,毛泽东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领袖。
“1949年以前,中国只有一小部分人拥有大量金钱和土地,大多数人都在为他们劳动,这些人叫做地主。穷人们热爱毛主席,是因为他们希望在他的领导下,能够战胜他们痛恨的三样东西。首先是帝国主义——意味着被外国占领。第二是封建主义——意味着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是从属于地主的,几乎没有自由。第三是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结合。人民希望最终为共同的利益来工作。
“在你的爷爷奶奶成长的年代,有一种意识非常强,那就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你们的长辈,尤其是祖父母,愿意为一个更好的中国而奉献一切。这是有代价的,他们的代价就是把国家放在第一位。”
“你是怎么把国家放在第一位的?”我完全想象不出来。我也爱自己的国家,但也爱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好朋友,我的猫咪。爸爸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
“记得奶奶几年前病得很重吗?一天下午我坐在她身边,想给她一点安慰,她忽然拉住了我的手。‘我想让你知道,’她说,‘我的一生有后悔的事。我没能尽心照顾你和你的兄弟姐妹。不是不爱你们。我们认为应该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祖国,包括青春的岁月,包括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我们按党的要求去做,而且为此感到自豪。’
“她告诉我,1952年她已经被分配去做一名教师,但是快毕业的时候,又被选为200名大西北石油勘探队队员之一。她觉得国家需要他们,她就是这样告诉我的。所以她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去。她当时家在温州,离被派往的黄土高原上的延安非常遥远。当时那儿没有道路,没有桥梁,而且冬天极其寒冷。
“在延安,她遇到了爷爷。婚后不久,他被派到苏联去学习,他们分离了三年。后来他们调到新疆吐鲁番的矿区工作。那里夏天酷热,有很强的沙尘暴。沙石漫天,打得人脸生疼,毫无办法……
“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成为一个自由中国的脊梁,同时,也犯下了错误。想象一下,你们校长命令所有人服从他的思想,忘记个人目标和愿望,忘记所有自己的梦想。如果你不适应这个共同的模式,就要被强迫着去适应。
“理想主义的观念往往跟现实不匹配。人们并不是同样有才能,同样有野心,更不会有同样的思想。想想你的同学们。你注意到没有,尽管大家都想考出好成绩,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付出所需要的刻苦努力。并不是所有有才能的人都会成为科学家,有些会成为园艺师、木匠、厨师或建筑师。有些人喜欢快速决策,有些人爱向别人寻求指导。并没有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模式,不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
“是这样。”我说。
“要让近5亿人思想统一,就更难啦。”爸爸说。
现在我觉得他很动情。我从没见过他表现得这么感情强烈。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便静静地听着。
“这还不是全部,”爸爸说,“方向总在改变,这一年好的第二年可能就是坏的。曾经给爷爷带来尊重和荣誉的东西,在‘文革’中给他带来了公开的耻辱。50年代他被派往苏联留学,是为了建设祖国,但是到了60年代末,在苏联留过学成了一项罪名。他被革了职。”
爸爸站起身来,走到窗前。
“您那些年在哪儿呢?您跟着他们吗?”我问道。他转过身来,我看到他的眼里含着泪水,这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一切都是因为温迪。
“我们明天继续聊好吗?”他说。
我绕过桌子去拥抱了爸爸。“我很高兴生活在今天。我们有很好的房子,我能跟你和妈妈在一起,我还有一只猫。”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