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北京奥运特别策划 跨栏篇

来源 :中学生天地(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def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的7月13日,萨马兰奇主席的一句“BEI……JING”,决定了2008年对于中国、对于全天下的中华儿女是意义非凡的。在已经过去的两千多个日夜,中国人民把那个夜晚带给我们的兴奋、激动和不可压制的喜悦默默地酿成了醇厚的期待。
  本刊从今年第1期开始,邀请工作在竞技体育新闻第一线的知名体育记者带大家走近奥运。
  
  我们刚刚跨进了新的一年,就让我们首先从跨栏运动说起。现在说起跨栏运动,刘翔似乎就是当之无愧的代名词。凑巧的是,北京申奥成功当天正是刘翔18周岁的生日。本期我们请刘翔的上海老乡、《体坛周报》田径线记者——严小琰带大家走近刘翔,走近跨栏运动。
  
  跨栏,这项存在了三个多世纪的运动,从牧民跳羊圈开始发展到今天,成为百年奥运历史上不曾缺席也不可缺少的一个独特的项目。跨栏运动的魅力就在于有技巧地跨越障碍以降低跑动中的速度损耗,使一定距离的跑动实现最快速。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跨越栏架时的技术,因此这项具有一定技术难度的运动也被擅长刻画技术动作的中国人逐步掌握了诀窍。
  
  刘翔不是一个偶然
  
  说起中国的跨栏运动员,首先想到的必定是红遍大江南北、妇孺皆知的刘翔了。然而在刘翔之前,中国也有过非常优秀的跨栏选手。上世纪50、60年代,中国跨栏选手梁仕强,身高不足1.70米,却包揽了全国110、200、400米栏三项全国冠军,堪称传奇。而十多年前,李彤在没有任何专业跨栏教练的帮助下,根据跨栏教学录像带“照猫画虎”地练成了一个当时的亚洲栏王。他先后18次改写亚洲纪录,1991年在东京,他更是成了第一个在世锦赛男子径赛项目中跑进决赛圈的亚洲人。李彤之后,还有刘翔的师兄、同样师出孙海平的陈雁浩,在1993年全运会上他击败李彤,一战成名。那时候的刘翔,还是个技术粗糙、只会跑、不会跨的毛头小伙子。
  从梁仕强称霸国内栏坛,到刘翔称霸世界,时隔仅仅半个世纪,中国的跨栏运动已经进步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现在国家也在致力于下一个刘翔的培养。”刘翔的教练孙海平细数了一下国内目前的优秀跨栏人才,“河北队的史冬鹏现在也是世界知名的选手了。同时,国内现在也有很多年轻选手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邢衍安、纪伟和尹靖,这些年轻选手就是我们国家跨栏项目的基础。”
  
  刘翔和他的“老朋友们”
  
  当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一战闻名天下”后,一个亚洲人的成功也惹红了欧美众人的眼。刘翔在进步,世界各国的跨栏运动员队伍也形成了一种相互竞争的态势,从而飞速成长起来。现在的国际栏坛,已不是二十年前科林·杰克逊和罗杰·金多姆的双雄争霸,也不像十年前仅有阿兰·约翰逊一人独孤求败。在世界巅峰站着的,除了刘翔,还有遍布北美、南美、欧洲和亚洲大陆众多高手。如果将这些高手集结起来,很可能就是一张北京奥运会男子高栏决赛的名单。
  在这张名单中,除了刘翔,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古巴新秀戴隆·罗伯勒斯。在2007赛季中,罗伯勒斯在斯图加特室内赛、黄金联赛巴黎站以及上海黄金大奖赛上三次超越刘翔获得冠军,而他的个人最好成绩也在去年秋天提高到了12秒92,逼近刘翔12秒88的世界纪录。连刘翔的教练孙海平也承认:“现在看来,到了奥运会,罗伯勒斯应该是最具威胁性的对手。中国选手是讲求技术型的,美国选手重视身体爆发力和速度,而古巴小子恰恰介乎两者之间,两方面都有所兼顾,所以是我们在奥运会上的最重要对手。”
  除了古巴小将,刘翔要想在北京奥运会上脱颖而出,起码还要面对四大高手的挑战。孙教练分析:“刘翔和罗伯勒斯属于第一档次,下面是法国小子杜库雷,他的实力在高手群中处于第二档次。”尽管杜库雷近阶段一直没有什么作为,但就他的身体条件和过去的表现来看,他也属于动作速度比较快的类型,只是在技术上与刘翔还有差距。
  另外美国纵队的成员也在日渐壮大,第三档次的高手中就有老栏王阿兰·约翰逊,虽然今年约翰逊已经37岁高龄了,但老道的大赛经验和比赛能力是他最大的优势。另外在世锦赛上夺得银牌的特拉梅尔也值得关注。不过孙海平教练认为,“特拉梅尔尽管速度和爆发力很好,前半程会很快,但基本上过了5个栏以后,刘翔就能凭借后程优势超过他。”至于美国的一批后起之秀,比如摩尔、威尔森、佩恩等人,尽管曾在各种小比赛中有过出色发挥,但还不到威胁刘翔的水平。因此,孙教练很自信地说:“刘翔只要把自己的真正水平发挥出来,这些威胁都不用太过担心。毕竟目前跑到12秒88的人只有刘翔一个,这个水平不是那么好超越的。”
  
  有对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刘翔从不喜欢谈论或者评价对手,因为对他来说,这些时常能在赛场上碰头的运动员不仅是对手,更是他的朋友。难怪每次有老朋友到上海来参赛,刘翔都会以地主之姿态欢迎他们。先有阿兰·约翰逊在黄浦江游轮上受到刘翔的设宴款待,后有罗伯勒斯收到刘翔送出的中国传统手工艺礼品。对刘翔来说,有对手自远方来,同样是不亦乐乎。而刘翔与这些对手们的友情,正是在常年征战比赛的途中结下的。比如他和古巴小将罗伯勒斯的相熟,就是在一次比赛结束后回酒店的大巴上开始的。
  杜塞尔多夫室内赛刘翔夺冠后坐上接送运动员的班车准备回酒店,结果发现在前一场比赛中战胜过自己的古巴小对手罗伯勒斯就坐在自己的左前方。两个年轻人很想说说话,但碍于双方的英语水平都有限,只能互相点头微笑。直到记者加入两人之间,才有了一次愉快的多国语言大巴会议。先由小古巴用西班牙语说话,他的一名会英语的女队友翻译成英语转告给记者,记者再把她的话翻译成中文告诉刘翔,然后再从刘翔起头通过层层翻译转述给罗伯勒斯。经过这一大堆翻译加手势的比划,两人还能聊得相当带劲儿。刘翔甚至现场开课,教起罗伯勒斯中文来,“你好就是英文的HELLO,谢谢就是THANK YOU。”罗伯勒斯学得有模有样,扭过头来对着刘翔就来了句“你好”,立即把刘翔逗笑了。而为了向小古巴回话,刘翔也向周围人求教西班牙语“你好”的说法,然后一句“HOLA”也说得极其标准,罗伯勒斯再次露出雪白的牙齿,冲着刘翔开心地笑起来。两个无法用英语交流的年轻人,此刻因为“你好”和“HOLA”走得更近了。虽然在竞技场上是针锋相对的敌手,但下了场地,正如刘翔所说的,“都是普通人,都是朋友”。
其他文献
双手在哪里?  今天打车时,司机问我听歌不,我说听听吧。没想到他给我唱了一路。唱到兴起时,师傅还喊着:“掌声在哪里?”随后他按几下喇叭,接着又喊:“你们的双手在哪里?让我看到你们的双手!”我正纳闷,然后看到他启动了雨刷……  量词的重要性  语文课上,老师说:“有时量词是不能随便省略的,哪位同学能举个例子?”小强马上抢答:“比如‘他给我一支枪’,如果省略掉量词‘支’,那我就……”  Wu wa W
答案请见 等4则
《挪威的森林》并不像一般小说那样浑然天成、跌宕起伏,它就像一条静静的溪流。虽没有波涛汹涌的震撼,却多了几分渗透人心的心灵撞击。平实的故事柔柔地笼罩在脑海中,一闭眼,精致的画面就清晰地展现。  渡边,这个男主人公总是若无其事地讲出一些有意思的话,也不知是出于深思熟虑,还是在成长过程中无意总结的经验。字里行间渗透出关于生与死,死与爱,坦率与真诚的种种领悟。他说过:“哪有人会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
暑期来了,天气热了,同学们玩水嬉戏的美好时光又来临了。不久前周老师布置了一个“吸管任务”,让大家动脑筋想想吸管的用处。有一位同学来信说,可以用吸管做成小筏子来玩。周老师的点评是“小儿科”,哈哈。其实周老师是想激励同学们有更好的创意。小玩意里有大乾坤,那么这一次,我们不妨就一次性用10根标准吸管来做个小筏子,看谁做的筏子装载量最大——就用筏子来装运沙子吧。告诉我们你的设计和最后的实验结果,看看你的“
#嘘,眼保健操的时候你在干吗?  眼保健操   每到上午的第四节课,以及下午的第三节课,我们总要在上课前做一件让有些同学有点小讨厌的事情——做眼保健操。在这短短的5分钟,大家都在做些什么?来,偷偷告诉我吧。  @水里的游鱼:我可是很爱护眼睛的,每次都认真地做操,就是偶尔脑子里会蹦出一些东西:“今天中午吃点什么呢?还是炸肉丸么?”  @长大了,跟屁虫:有的时候会用余光扫一下同桌看他是不是还在写作业
我家有两部手机,都是触摸屏的。有一天我偶然发现,爸爸的手机可以用手指甲去点,但是妈妈的那一部用指甲去点的话根本没反应。我又试着用爸爸手机上自带的手写笔以及铅笔、筷子、饭卡去点妈妈的手机,都没反应,似乎只有用手指头(皮肤)去触摸才会有反应。请问这是为什么,难道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吗?  ——浙江丽水 杨 洋  被你说中了,它们还真的不一样。虽然都叫“触屏手机”,看上去长得也挺像的,但它们的那张“脸”,
为什么有时候汽车在高速向前行驶时,车轮却明显像是在倒着转,有时甚至看上去不转呢?看F1赛车的时候,这种感觉尤其明显。  ——山西太原 高盛伟     高同学注意到的这个现象,我想不仅是看F1赛车时非常明显,在什么《速度与激情》《头文字D》里肯定也一样。其实我想说的是,这种“倒转的车轮”,我们一般都是,而且往往也只能在电视或电影里看到。   所以,“关键秘密”不在车轮上,而藏在电视、电影的原理中
【编者按】  美丽的丛林,美丽的童年,美丽的小鹿……美国女作家罗林斯的《一岁的小鹿》是一本极为美丽,却有着一个令人震惊、令心灵感到震撼的结局的长篇小说。它曾获得过普利策文学奖、欧·亨利文学奖,还被好莱坞改编成电影并获得了奥斯卡奖。  由浙江教育报刊总社社长、总编董惠铭先生翻译的最新版本,即将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学生天地》有幸获得译者及出版社的授权,从本期开始到2013年底,以节选连载的方式,
女孩小恩提着两箱行李,坐着火车,来到了舅舅生活的城市。小恩的爸爸失业了,她到舅舅的面包店来做帮工。这个城市是灰色的,灰色的钢筋水泥,灰色的天窗门洞,灰色的人影和行踪。但小恩说她好高兴,因为那么多空空荡荡的花台,就好像是在等着她的到来。她已经迫不及待地盼望春天了。  春天来了,小恩在屋前、店里、花台,还有那个满是垃圾、破败不堪的房顶上种下鲜花,种下树苗,种下小红萝卜、洋葱和生菜……于是,这萧条的城市
我没有面对面地采访过她。我只是静静地看过她的舞蹈。即使如此,她给我的启发已足够多。  她让我去思考,什么是舞蹈,什么是生活的真相。当我们忙忙碌碌走在世间,有没有那么一刻驻足仰望,追寻自身存在的意义?  生命如海,舞者如沙。  沙滩的形状诉说着海曾经的模样。  那晚,在德国乌普塔尔舞蹈剧场,舞台如茫茫海洋,舞者的身体绽现一层又一层的热望,如海面上层层浪花,翻卷着泡沫,转瞬即逝。舞者被生命的热望驱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