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者鲁宾认为媒介素养主要有3个层面,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就能力模式而言,指公民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侧重的是对信息的认知过程。依据鲁宾的观点,媒介素养这一概念可以概括为: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在第二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袁军说:“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实施公民教育。通过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实现公民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当代教育的历史选择,理应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以下简称“中职生”)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道德观念尚未成熟,人生观、价值观等形成的关键时期,好奇心、模仿性强,同时又缺乏必要的媒介知识、足够的辨识水平和自控能力,很难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因此,提升中职生的媒介素养,可以使他们掌握基本、必要的媒介知识,懂得如何合理地获取、利用媒介信息,理性地辨别信息的意义,形成对媒介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
一、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河南省的职业教育加快了发展步伐。在经济和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媒介在中职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是否对他们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怎样培养和提高中职生正确、合理地看待、利用媒介的能力?为真实反映河南省中职生的媒介素养现状,笔者进行了此项调查研究。
1.问卷的设计
本研究依据鲁宾的媒介素养观,为媒介素养赋予了一种可操作化定义,将媒介素养分成获取、分析、评价以及传播4个维度,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调研。问卷涵盖22道封闭式问题,符合问卷设计规则,且便于进行数据统计。其中,问题1~2为基本资料选取,问题3~8为媒介信息获取情况调查,问题9~12为媒介信息传播习惯调查,问题13~16为中职生对媒介的评价能力调查,问题17~22为中职生对媒介的分析能力调查。问卷进行了多次试用与修正,保证了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2.问卷的实施
本次调查选取河南省4所职业高中多个专业学生在校生作为调查样本,这4所学校为郑州市新科中专、新乡市河南经济贸易高级技工学校、许昌市鄢陵县第三职业高中、平顶山市郏县职业高中。其中,新科中专和河南经济贸易高级技工学校属城市职业学校的代表,鄢陵县第三职业高中和郏县职业高中属农村职业学校的代表。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问卷183份,回收率为76.3%,其中有效问卷为174份。
二、调研结果分析
调查的8个班级中,城市学生30人,农村学生144人;男生141人,女生33人。学生的年龄为17~20岁,其中17~18岁者约占2/3,家庭平均生活水平相对较低,故接触媒介的种类以及机会相对较少。
1.媒介信息获取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使用方便和可信度高的媒介对于中职生获取信息是首要的、适用的标准。从利用媒介的目的性来看,51%的学生用来学习新知识,约35.8%的学生用于娱乐,说明中职生能主动、积极地利用媒介资源来学习,消极的媒介行为也存在于部分群体中,这既符合中职生的年龄特点,也反映了他们对媒介资源的认识和利用很有限,学校缺乏科学和有效的引导。在媒介选择方面,42.8%的中职生倾向于使用新媒介—网络,其后依次是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在个人媒介能力方面,中职生整体能力一般,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能精确查到所需要的信息。在学校媒介支持方面,仅有37.7%的被调查学生所在学校有自己的校园杂志、电台或相关的社团组织等,60%以上的学校不能很好地给予学生媒介支持,进一步分析可知,本次调查选择的城市除郑州市外均是小城市,经济不发达,这导致中职学校在教育上的投资较少。在利用媒介探索新学习方式方面,有48.7%的学生没有利用媒介探索新学习方式,仅有21.3%的学生经常利用媒介探索新学习方式,中职生利用媒介学习的能力还较弱,利用媒介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表1 媒介信息获取情况
2.媒介信息传播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目前有55.5%的中职生选择网络来发布生活或学习信息,有31.5%的学生选择手机发布,仅有13%的学生利用报纸杂志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发布。而在网络方式中,有60%的学生使用QQ,约30%的学生使用E—mail、博客和MSN等发布信息。在通过网络进行专业讨论方面,60%的学生偶尔会在网上贴吧参与本专业问题的相关讨论,而30%的学生从不参与网上专业问题讨论。在对网络上教育专家相关言论的关注方面,仅有8.2%的学生经常进行网上讨论,50.8%的人偶尔关注,高达41%的学生对此从不关注。
表2 媒介信息传播习惯调查情况
3.对媒介的评价能力
由表3可以看出,50%以上的学生认为媒介报道与现实是相符的,而43.2%的学生认为带有偏向性,这表明大多数学生比较信任媒介信息的真实性。34.4%的学生对媒介报道的独立判断能力较强,近50%的学生对媒介的报道基本参考。46.7%的学生倾向于相信电视内容,其后依次是网络、广播、报纸杂志,说明中职生的媒介判断能力较为客观独立,与新兴媒介相比更相信传统媒介。高于50%的学生对广告产品只是随意浏览,极少数学生在用得着时才买,这说明中职生的消费倾向基本不受媒介影响。
表3 中职生对媒介的评价能力调查
4.对媒介信息获取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52.3%的学生能对媒体炒作的观点作很好的识别,21.5%的学生表示反感,20.4%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很少的学生表示完全赞同。而当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不同时,倾向于相信受众较多和从实际出发的媒体。约85%的学生认为媒体对其学习或生活有帮助,15.5%的学生认为对其学习没有帮助,个别学生甚至认为媒介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这与学生的自控能力有密切关系。约70%的学生对真假新闻的辨别能力不是很乐观,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与中职学生年龄偏小、心智不成熟造成的从众心理有着密切关系。
一、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河南省的职业教育加快了发展步伐。在经济和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媒介在中职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是否对他们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怎样培养和提高中职生正确、合理地看待、利用媒介的能力?为真实反映河南省中职生的媒介素养现状,笔者进行了此项调查研究。
1.问卷的设计
本研究依据鲁宾的媒介素养观,为媒介素养赋予了一种可操作化定义,将媒介素养分成获取、分析、评价以及传播4个维度,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调研。问卷涵盖22道封闭式问题,符合问卷设计规则,且便于进行数据统计。其中,问题1~2为基本资料选取,问题3~8为媒介信息获取情况调查,问题9~12为媒介信息传播习惯调查,问题13~16为中职生对媒介的评价能力调查,问题17~22为中职生对媒介的分析能力调查。问卷进行了多次试用与修正,保证了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2.问卷的实施
本次调查选取河南省4所职业高中多个专业学生在校生作为调查样本,这4所学校为郑州市新科中专、新乡市河南经济贸易高级技工学校、许昌市鄢陵县第三职业高中、平顶山市郏县职业高中。其中,新科中专和河南经济贸易高级技工学校属城市职业学校的代表,鄢陵县第三职业高中和郏县职业高中属农村职业学校的代表。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问卷183份,回收率为76.3%,其中有效问卷为174份。
二、调研结果分析
调查的8个班级中,城市学生30人,农村学生144人;男生141人,女生33人。学生的年龄为17~20岁,其中17~18岁者约占2/3,家庭平均生活水平相对较低,故接触媒介的种类以及机会相对较少。
1.媒介信息获取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使用方便和可信度高的媒介对于中职生获取信息是首要的、适用的标准。从利用媒介的目的性来看,51%的学生用来学习新知识,约35.8%的学生用于娱乐,说明中职生能主动、积极地利用媒介资源来学习,消极的媒介行为也存在于部分群体中,这既符合中职生的年龄特点,也反映了他们对媒介资源的认识和利用很有限,学校缺乏科学和有效的引导。在媒介选择方面,42.8%的中职生倾向于使用新媒介—网络,其后依次是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在个人媒介能力方面,中职生整体能力一般,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能精确查到所需要的信息。在学校媒介支持方面,仅有37.7%的被调查学生所在学校有自己的校园杂志、电台或相关的社团组织等,60%以上的学校不能很好地给予学生媒介支持,进一步分析可知,本次调查选择的城市除郑州市外均是小城市,经济不发达,这导致中职学校在教育上的投资较少。在利用媒介探索新学习方式方面,有48.7%的学生没有利用媒介探索新学习方式,仅有21.3%的学生经常利用媒介探索新学习方式,中职生利用媒介学习的能力还较弱,利用媒介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表1 媒介信息获取情况
2.媒介信息传播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目前有55.5%的中职生选择网络来发布生活或学习信息,有31.5%的学生选择手机发布,仅有13%的学生利用报纸杂志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发布。而在网络方式中,有60%的学生使用QQ,约30%的学生使用E—mail、博客和MSN等发布信息。在通过网络进行专业讨论方面,60%的学生偶尔会在网上贴吧参与本专业问题的相关讨论,而30%的学生从不参与网上专业问题讨论。在对网络上教育专家相关言论的关注方面,仅有8.2%的学生经常进行网上讨论,50.8%的人偶尔关注,高达41%的学生对此从不关注。
表2 媒介信息传播习惯调查情况
3.对媒介的评价能力
由表3可以看出,50%以上的学生认为媒介报道与现实是相符的,而43.2%的学生认为带有偏向性,这表明大多数学生比较信任媒介信息的真实性。34.4%的学生对媒介报道的独立判断能力较强,近50%的学生对媒介的报道基本参考。46.7%的学生倾向于相信电视内容,其后依次是网络、广播、报纸杂志,说明中职生的媒介判断能力较为客观独立,与新兴媒介相比更相信传统媒介。高于50%的学生对广告产品只是随意浏览,极少数学生在用得着时才买,这说明中职生的消费倾向基本不受媒介影响。
表3 中职生对媒介的评价能力调查
4.对媒介信息获取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52.3%的学生能对媒体炒作的观点作很好的识别,21.5%的学生表示反感,20.4%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很少的学生表示完全赞同。而当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不同时,倾向于相信受众较多和从实际出发的媒体。约85%的学生认为媒体对其学习或生活有帮助,15.5%的学生认为对其学习没有帮助,个别学生甚至认为媒介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这与学生的自控能力有密切关系。约70%的学生对真假新闻的辨别能力不是很乐观,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与中职学生年龄偏小、心智不成熟造成的从众心理有着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