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在学生德育内涵建设中的作用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_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微电影的剧情为载体,教育学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以微电影拍摄为载体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德育教育;以创新型德育教育,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传递创新型德育教育理念,提升德育教育内涵。
  关键词:微电影;德育内涵;作用
  学校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常常是两个条线的工作,如何能将两者结合起来,共同作用于学生,使之事半功倍,是职业学校一直在努力探索的。我校创新性地采用了通过拍摄微电影《懂我》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软技能培养,改善传统中职学生德育教育方法相对滞后的问题,借此来提升德育内涵。
  一、微电影的拍摄目的
  学校通过拍摄微电影《懂我》达到以下目标:①通过微电影的剧情内容,教育学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包容理解他人。②以微电影拍摄为载体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德育教育。③通过这种创新型德育教育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传递创新型德育教育理念,提升德育教育内涵。
  二、微电影拍摄的成果
  经过7个月的拍摄与制作,我的团队收获颇多,并取得了诸多成果,具体如下:
  1.完成了一部微电影
  微电影《懂我》中刻画了两位典型中职生,分别象征着“专业选错了,想学却不可学的学生”和“悟性很高,却有一身坏习惯无人能治的学生”。剧情讲述了两位学生在中职学习中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和冲突,在班主任王老师的帮助下最终成长并获得了属于自己成功的故事。
  剧中两位中职生的发展经历体现了“职业生涯规划”和“包容与理解”的理念,班主任王老师的教育过程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维。
  2.培养了一支具备创新德育教育理念的师资队伍
  多名教师参与到微电影的拍摄当中,提升了教师创新德育教育的理念,不再是对学生简单的说教,而是将一些理念贯穿到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和项目当中,带领学生一起完成,让学生在任务中亲身感受,在项目中进行领悟。
  3.形成了以“创新型项目” +“任务驱动” 的德育教育教育机制
  本专业在实施了“通过拍摄微电影进行德育教育”的教学实践后,推广到了其他专业,共同进行创新型德育教育的工作,还将举办定期的评比,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德育教育的成果。
  除此之外,还可选取其他学生感兴趣的创新型项目,如组织一场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等等,形成了“创新型项目结合任务驱动” 的德育教育教育机制。
  三、微电影拍摄的成效
  拍摄微电影前后,参与拍摄学生和老师的变化是非常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缺勤与迟到人次明显降低
  表1 缺勤与迟到人数拍摄前后对比图(参与拍摄的学生) 表2.工作签订对照图
  学生毕业生工作签订率100%。
  2.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素质的提升很难量化,但明显感受到学生在日常行为上的变化,他们比之前更自信,更懂得和别人沟通,更友善,思维方式也更加的合理。如在毕业招聘即应聘时,参与拍摄微电影的学生在面试失败后还能向企业人员表示感谢,而未参与拍摄的学生基本无此做法。
  3.有助于提高师生的创新性
  微电影是高效理论的支持者和实践者,而其最终目标是通过高效的拍摄教学研究,激发老师和学生的学术思考和教学创新性,进而改变当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微电影的运用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帮助中职生和教师在不断探讨总结、归纳提高的过程,实际上就实现了教师和学生再创新的过程。
  4.有效地提高老师的教学思考
  中职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差,学习兴趣不浓厚,思想波动比较大,传统培训体系下的中职教师的专业水平都比较强,但是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严重欠缺,很多时候的课堂教学都只是在灌输知识,而对学生的反馈程度则置之不顾。通过微电影的制作和分享,中职老师真正做到了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可以很好地提高中职老师的教学思考,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5.利于学校师生的互学互助
  当前的中职教学课堂,教师大多追求的是大而全、小而全的教学模式,教学知识事无大小,一概灌输,失去了学术探讨和学术研究的机会,师生之间也缺乏互动性,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学起来一知半解。通过微电影的制作,教师在创建课题、互动交流、提交方案、探讨研究、达成共识和制作课程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教师和学生积极交流,共同探讨,学生提供了对小课堂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思维方法,而教师提供了专业的课堂知识和清晰的教学脉络,真正做到了各展所长,互助互利,共同提高。
  四、提升素质教育内涵,示范引领作用
  拍摄微电影只是一种手段,进行德育教育才是根本,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并让他们参与其中,感受活动中的教育,是德育的精髓,微电影正是迎合了学生的喜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拍摄微电影是借用教学工作中常用的“创新型项目+任务驱动法”,将德育与教学紧密结合,学生既掌握专业教学中的方法,又能感受德育的熏陶。虽然设计活动、开展活动对学生、教师都有一定的难度,表演不是教师擅长的工作,但为了学生,教师要勇于改变自己,掌握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给予学生不同于以往的思路,使学生从中获得收益。
  五、总结和思考
  微电影作为一个新兴的课题,已经为中职学生德育教育、教师业务提高开辟了新的途径。通过微电影可以锻炼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推动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我们广大中职老师一定要认真掌握这门新型德育教学模式,努力做好中职德育课堂的教学工作。
  微电影在学校大会上进行了展播,并在各班进行了巡回展播,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好评。同时也有一些不足,影片在拍摄过程中有许多的细节没有把握住,留下了一些遗憾。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项目管理还欠缺一些经验,虽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脚本设计时仍有牵强,不太自然;制作的技术水平不如人意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作者简介:
  王礼宁,男,工学学士,助理讲师,从事于《电气控制》专业的教学工作。
  马新荣,男,中级讲师,长期从事于PLC的教学和电机控制的研究。
其他文献
‘丘北早椒1号’是干辣椒常规品种,适合西南、西北广大干椒生产区栽培。株型紧凑,直立,花簇生,生长势强,抗病性好,早熟,耐低温,单株果数130个左右。果实细长,老熟后呈红色,果
目的 研究神外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回顾性分析的手段分析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一年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位患者的临床数据,计算下肢
目的 紧紧围绕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病症中如意金黄散局部外敷方法的临床疗效与护理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静脉炎病症患者基本资
目的 对STBI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STBI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在此基础上,采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9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平均分组
历史是“黑白”的,它是研究过去所做、所言及所思的学科,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它与我们有着难以逾越的时空鸿沟,我们无法在课堂中再现历史,让学生亲眼目睹历史过程和历史人物。而影像资料为我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提供了良好媒介,可以为历史添“彩”。那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影像资料,提高课堂有效性呢?  一、身临其境,激发兴趣  世界大文学家托尔斯泰云:“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瑞
目的 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在脑动脉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科室收治的脑动脉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62例,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31例,
摘 要:芬兰重视中小学的教师教育,而且建设了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文章从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的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两方面介绍了其特点,以及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在对教师的学历要求、师范生实习质量的提高和在职培训的针对性等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  近年来,芬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因其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举行的有关学生综合素质的国际测试中,取得优异表现而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把青少年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目标。“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美的形象去感染,用美的情感去熏陶,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在潜移默化中,耳濡目染,滋润青少年的心田,陶冶青少年的情操,从而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在这方面,语文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从教材来说,内容上,丰富多样,博大精深;形式上,新颖活泼,多姿多彩;风格
父母对孩子的养育,都是尽心尽力、不惜任何代价的;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不计回报的。可许多孩子有时却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父母争吵,给父母脸色看。这是什么原因呢?很简单,是孩子不知道感恩。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道爱自己,不知道关爱别人。他们不体谅父母的辛劳,无休止的让父母买吃的、穿的、玩的。他们不知道感恩,他们认为伸手向父母要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正因为孩子缺少感恩,所以孩子才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