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的第一门课程,教学的现实针对性尤为突出。特别是对“05”新课程方案实施要求的深刻领会,笔者着意探索“基础”课教学方式方法综合施用体系的建构,以增强课程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双向互动,切实提升“基础”课整体教学实效。
【关键词】“基础”课,教学方式方法
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必须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社会的现实需要,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学生的头脑,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律观,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政治思想觉悟,从而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达到这一目标,要求任课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我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择典型案例,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案例教学法、专题讲授法、主题演讲法、影视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以生动有趣的讲授,帮助学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要积极探索在新的形式下有效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新途径,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主要途经和手段,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是实现教学目的、发挥思想品德课教育功能的关键所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
1.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
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由原来的一只粉笔,一本书转到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打破单一灌输的沉闷状况,努力丰富教学环节,活跃教学气氛,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教师在如何把课讲活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让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把课真正上到学生的心里,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强烈的感染力,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2.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加强师生的双向交流,要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现实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根据课程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参与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讨论式教学可以鼓励和吸引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
3.积极采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就是围绕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机的组合。教师在授课时应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它是一种启发式、亲验式的学习,体现了启发诱导、学思并重、举一反三的优良传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案例教学为主,强调发挥教师、学生双主体作用,针对案例内容及学生的实际,组织课堂讨论、主题演讲、观看教学片,课后让学生撰写心得体会、组织辩论赛、搜集整理不同职业道德规范等,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全面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挥媒体教学的优势,增强感染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堂教学全部安排在媒体教室,教师全部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网络技术、音像资料、影视资料等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在制作PPT课件中插入使用了DV、MP3、RM、FLAS,如《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神州七号飞天》实况、《创建文明绿色和谐都市》、《让世界充满爱》、《点滴从你我做起》等媒体影片,充分发挥多媒体“声、光、电”、“全方位”、“立体感”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增强了直观性、客观性,提高了本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使每个同学能够真切接触最深刻的人生哲理,最贴近的生活启迪,最透彻的人生感悟,最动人的人生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树立远大理想,肩负起历史的使命,使自己的命运与国家、集体的紧密结合起来,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刻苦学习,勇于实践。这些教学手段的使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成为学生愿意上、喜欢上的课程之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采取重点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内容,进行设计,采取丰富多彩、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辩论、演讲、对话等多种教学形式为辅,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撰写学习心得体会、进行演讲比赛、辩论赛以及观看教学录像片等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创造一个让更多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和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自学、写作、口才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杰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探析教育探索,2009年第01期.
[2] 胡菊华,刘忠孝.“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的综合施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
【关键词】“基础”课,教学方式方法
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必须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社会的现实需要,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学生的头脑,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律观,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政治思想觉悟,从而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达到这一目标,要求任课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我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择典型案例,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案例教学法、专题讲授法、主题演讲法、影视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以生动有趣的讲授,帮助学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要积极探索在新的形式下有效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新途径,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主要途经和手段,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是实现教学目的、发挥思想品德课教育功能的关键所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
1.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
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由原来的一只粉笔,一本书转到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打破单一灌输的沉闷状况,努力丰富教学环节,活跃教学气氛,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教师在如何把课讲活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让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把课真正上到学生的心里,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强烈的感染力,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2.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加强师生的双向交流,要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现实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根据课程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参与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讨论式教学可以鼓励和吸引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
3.积极采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就是围绕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机的组合。教师在授课时应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它是一种启发式、亲验式的学习,体现了启发诱导、学思并重、举一反三的优良传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案例教学为主,强调发挥教师、学生双主体作用,针对案例内容及学生的实际,组织课堂讨论、主题演讲、观看教学片,课后让学生撰写心得体会、组织辩论赛、搜集整理不同职业道德规范等,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全面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挥媒体教学的优势,增强感染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堂教学全部安排在媒体教室,教师全部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网络技术、音像资料、影视资料等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在制作PPT课件中插入使用了DV、MP3、RM、FLAS,如《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神州七号飞天》实况、《创建文明绿色和谐都市》、《让世界充满爱》、《点滴从你我做起》等媒体影片,充分发挥多媒体“声、光、电”、“全方位”、“立体感”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增强了直观性、客观性,提高了本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使每个同学能够真切接触最深刻的人生哲理,最贴近的生活启迪,最透彻的人生感悟,最动人的人生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树立远大理想,肩负起历史的使命,使自己的命运与国家、集体的紧密结合起来,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刻苦学习,勇于实践。这些教学手段的使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成为学生愿意上、喜欢上的课程之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采取重点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内容,进行设计,采取丰富多彩、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辩论、演讲、对话等多种教学形式为辅,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撰写学习心得体会、进行演讲比赛、辩论赛以及观看教学录像片等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创造一个让更多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和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自学、写作、口才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杰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探析教育探索,2009年第01期.
[2] 胡菊华,刘忠孝.“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的综合施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