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路上不孤单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ol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的杂文曾被誉为“匕首”,锋利无比,“寒气”逼人。其杂文在立意的取舍、切入,论证的角度、层面及语言的锤炼打磨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鲁迅以冷峻的眼光观察事物,鞭辟入里的思想和犀利幽默的语言风格折服众人。初学议论文写作的学生,有必要向鲁迅“取经”。下面以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为例,谈谈议论文写作的技巧。
  入乎其内
  一、思想——客观冷峻,见解独到
  上海《文学》月刊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之时,出现“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觉得民族文化陷入了严重危机,必须借助文字来阐明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观点,以正视听,同時揭露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反动派的卖国罪行。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错误观念?如何才能树立起正确的态度呢?鲁迅看清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及“送来主义”等事情的本质——民众惧怕、媚外。针对这些现象,他就此“开刀”,客观地指出种种主义给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带来的不是益处和荣耀,而是严重危害。这给当时迷茫的青年们带来了一丝曙光,同时鲁迅指明了正确的做法,那就是去“拿”,且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由此可观,鲁迅先生看待事物的思维有异于常人,他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并进行深挖,显示出其犀利的眼光、深邃的思想。难怪有人曾将鲁迅的杂文喻为“匕首”“投枪”,实乃赞其思想的独到。
  二、谋篇——破立结合,滴水不漏
  很多同学写议论文,僵化于单纯的立论论证结构,受限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框架模式。此结构虽也能做到完整,但其逻辑严密性不高。《拿来主义》采用“破立结合”法布局全文,在结构的完整、论证的严实等方面,的确远胜一筹。
  首先,文章运用“先破后立”的方法,开篇即“破”:清政府奉行“闭关主义”,直接导致国家封闭落后,挨了打骂;当今政府推行“送去主义”,只“送”不“拿”,终因资源有限,沦为乞丐;一些“明事理”的人,执行“送来主义”,不辨清白,照单全收,大受其害……一一驳斥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错误做法后,顺理成章,“立”起自己的观点:“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其次,鲁迅在剖析论证“拿来主义”的正确观点时,使用“边破边立”的结构,一边批判在接受外来文化时出现的逃避主义、虚无主义、投降主义;一边提出对待不同文化遗产所应有的不同态度。在对比论证中,进一步强化观点、升华主题,使得全文衔接无缝。
  最后,在运用“破立结合”法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文中驳斥的错误观点必须站在文章所立观点的对立面。驳的目的是为了立,是为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更牢固地确定论点。故文中所批驳的观点本身既要是错误的,又得与文中所阐明的论点针锋相对。
  2.处理好“破”“立”间的关系。牢记“破”是为“立”服务的。
  3.“破”“立”两者间的思维过渡要自然,行文衔接要紧密。确保文章逻辑思维的严密性,让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论证——巧妙构思,严谨缜密
  在立意布局好后,如何论证分析成了极其关键的环节。有不少考生自以为“阅”(阅读)历丰富,喜欢就“理”论理,却又因缺乏丰厚的社会经历和生活阅历,而谈不出新意,更谈不出深度与广度,只能是泛泛而谈,隔靴搔痒。遇到一些本身就难以从道理层面解读的事理时,不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拿来主义》在论述具体该怎样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这个较复杂问题时,作者突破常规思维,将抽象、艰涩、复杂的道理具体化、浅显化、简明化,加深了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理解和感受。
  具体为:作者将“文化遗产”用一所“大宅子”作大比喻为核心,展开丰富的联想,让喻体朝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延伸,滋生出“孱头喻为怯弱的逃避主义者”“昏蛋喻为盲目排外的虚无主义者”“废物喻为全盘继承主义者”“鱼翅喻为文化遗产精华”“鸦片喻为文化遗产有用的部分”等若干个小比喻,形象地表明了观点,使说理也变得更明白,更透彻,更精辟。
  四、语言——着墨上色,隽永多趣
  议论文偏重事理的分析论证、思维的缜密合理,若能配以精彩的语言,则会为文章提质增分赢得筹码。鲁迅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折服众人,《拿来主义》一文,便是典例。请看: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此句中“大师们”“发扬国光”及动词“捧”“挂”,对那些不惜拿祖宗的东西献媚争宠之人,作者予以了辛辣的揭露和批判,读来很是过瘾。
  又如在将“文化遗产”比喻为“大宅子”的两段阐述中,把“孱头”“昏蛋”“废物”这三种人错误对待外来文化的猥琐、自卑、可怜的模样,描绘得活灵活现,一方面讽刺了懦弱无能之人的没有头脑、不敢作为,另一方面也抒发了作者对当局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因此,学写议论文定要找准恰当的论点,客观立意,巧妙构思,破立结合,适当给文字着墨上色,语不惊人誓不休。掌握立意、谋篇、论证、语言等议论文技法,将其“玩弄”于股掌。
  出乎其外
  如此潇洒,真“潇洒”?
  ◎欧阳纬宣
  有人常说:“人生是脆弱的,经不起太多的风浪,承受不住太长的跋涉。”也有人说:“与其在荒野中踽踽独行,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何不潇洒走一回?”
  活在当下,醉在当下。但,这就是潇洒吗?
  各种“笙歌夜舞”的娱乐场所,不乏一群事业有成的精英人士,也不乏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男女们。一场聚会,霓虹流光,尽情尽兴;一掷千金,出手阔气,大有“千金散尽还复来”之气概,或许这就是他们感受到的“人生之潇洒”。
  但他们却不了解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自适;不了解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不了解辛弃疾“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坦然。文人志士的潇洒沉淀在了民族精神的血脉中。而今日,他们“挥金如土”的潇洒是“真潇洒”吗?
  有人引用苏格拉底的话:“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并将此作为借口,不为人生奔波,不为理想跋涉,犹如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还自以为潇洒。
  企业家乔布斯曾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活在当下,醉在当下,逃避奔波、跋涉,拒绝改变,连活着的根本都被抛诸脑后,还谈何潇洒呢?富兰克林亦曾说:“人的时间和精力必须花在有用的事物上面。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要有它们自己的位置,所有的业务都要有它们自己的时间。”如果只将享受今天、享受生活当作一切要务,那么结局将会不堪设想。
  所以,活在当下,醉在当下,着实算不上真正的潇洒。那么,何谓真正的潇洒呢?潇洒是一种信念,不是活在世人的观念里,而是勇敢追求自己的内心所想。潇洒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经过智慧和勇气的沉淀,在踏实走完一段山岭后对道路尽头的结果抱以淡然的心境,在流年岁月又经风雨后仍能不懈攀登的豁达。今天的我们应当“活在当下,奋斗在当下”。
  “活在当下”,脚踏实地,把握美好,且行且珍惜,让我们在失意和挫折面前,拥抱属于自己的美好。“奋斗在当下”,就是动用脑髓,放出眼光,执着追寻,在梦想中,成就属于自己的潇洒!
  简评
  首先,文章在立意上有一定高度。作者认为潇洒不是比拼谁玩得欢,而应是通过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积极追求内心所想。
  其次,文章在论证结构上成功运用“破立结合”法。开头提出与文章观点针锋相对的反面观点——“活在当下,醉在当下”的潇洒观。然后引用名人苏格拉底、乔布斯的话,从“人活着的意义”角度切入,顺理成章抛出“何谓潇洒”的论题,边破边立,有力地论证了“活在当下,奋斗在当下”的潇洒观。
  另外,文章在遣词造句上,排比、比喻修辞手法的使用,引经据典的论证,都恰如其分,都用到了刀刃上,不愧为一篇字字珠玑的学生佳作。
其他文献
《绵蛮》有云:“道之云远,我劳如何,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此诗中,作者表达了对帮助他的贵族的感激之情。可在当今社会,像他这种感激之情常被人们忽略。有些人早已习惯享受别人的付出,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更有甚者不仅不心存感恩,还恶言、恶行相向。不懂感恩是可怕的,不懂得感恩,我们就会变成装在套子里的人,自绝于世人,自食苦果。  我们应该让感恩之心常伴左右,而这世上最该感谢的就是我们的父
期刊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遭受苦难,遇上生活的“瓶颈期”,这时,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沉淀自己,放下浮躁。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经历:他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时,学生宿舍是四人间。在这种环境下,莫言无法安心写作。他没有像别人那样天天高谈阔论,到处清谈吹嘘,而是选择摈弃外界浮华,潜心写作。晚上,同学们有的外出访亲探友,有的唱歌,有的看书,只有莫言躲在教室
期刊
小说是高中生喜欢尝试的一种文体。进行小说创作时,可以用文字构筑一个全新的世界,也可以折射生活,聚世间万物于笔端。在实际写作中,我们往往将精力投注在情节构思上,希望以精彩曲折的情节吸引人,而忽视了小说的其他因素。事实上,只有情节主干的小说犹如没有花叶的枯枝,会显得干瘪单调,一篇优秀的小说还需要“闲笔”的烘托,如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  鲁迅的《祝福》在描写鲁镇的典型环境上,有许多高明的技巧
期刊
主题阐释  沐着清风,迎着夕阳,或坐在阳台,或坐于窗前,手捧一本书,在文字里遨游驰骋,在书海里畅想未来,这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方式。现如今,随着电子产品的风起云涌,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手捧手机,或坐于电脑桌旁,借助电子图书进行阅读。纸质书和电子图书哪个更好?一时众说纷纭:不管是纸质书还是电子图书,都是精神追求的载体,各有优劣,只要真心去阅读,都能提升我们的文学、文化素养,都能填补我们的精神空白。正如
期刊
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和理论数学家许晨阳获得了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他们的成就值得我们点赞。新时代给予我们同样的追梦机遇,你是如何回应的?当你选择了舒适安逸,也就是选择了平庸;当你选择了奋斗不息,也就注定一生不凡。  感谢大时代 予我追梦机遇  生命科学奖得主——施一公  施一公,全球知名的结构生物学家,现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他颠覆了学术界的五个传说:谁说读博毁
期刊
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日子,都是内容不同的一本书,风格迥异的一幅画。只是我们的脚步太匆忙了,常常忘记去读它、欣赏它,随意地浏览过去,便断言生活只是一味地抄袭昨日,只是公式化的衣食住行罢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则作文材料选自台湾女作家简媜的散文《水问》,文字虽
期刊
冰心说,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我的朋友之中,男人里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余光中说,梁实秋的谈吐,风趣中不失仁蔼,谐谑中自有分寸。梁实秋先生的儒雅与智慧,雅趣与深情,这做人的道理就在其中了。  印象·梁实秋  一生留给中国文坛两千多万字著作  “人生的路途,多少年来就这样地践踏出来了,人人都循着这路途走,你说它是蔷薇之路也好,你说它是荆棘之路也好,反正你得乖乖地把它走完。”1987年的11
期刊
文题在线  请从下面名言中选择其中的两则,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①天空不曾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印度〕泰戈尔  ②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林徽因  ③一个人的世界,很安静,安静得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冷了,给自己加件外套;饿了,给自己买个面包;跌倒了,在伤痛中爬起,并给自己一个宽容的微笑。  ——席慕蓉  ④没有行动,思想永远不能成熟而化为
期刊
作家风格谈  朱自清(1898~1948),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的散文清新、朴实、优美,风格独特,自成一体,许多作品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给亡妇》《别》《冬天》《背影》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富有至情”,是他散文的灵魂,也是他散文打动人心的关键。他曾说“用笔如舌”是他文章的极境,富有“说话风”的作品“读了亲切有味”。他的叙事散文,是用真情实感谱写的至美之音,是毫不矫饰地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眼,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