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院急诊科日间病房输液室兼具急诊科的危、急、重的特点和繁重的全院门急诊成人输液的工作任务,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和工作模式中,良好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缓解护患之间的紧张关系。
关键词:心理干预;急诊科;日间病房;输液室
我院急诊科日间输液病房,具有患者多、病种复杂、患者流动性大、周期短的特点,担任全院门急诊成人输液治疗任务,同时科室又以年轻的护士为主,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患者的维权意识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也逐渐增强[1]。急诊和门诊来输液患者,都迫切希望护理人员能优先解决和处理自己的不舒适,让自己得到优先的护理服务,于是护患之间就很容易引起争执,甚至纠纷,从而加重本来繁重和复杂的护理工作的负担,影响护理工作的开展和进度。
1 心理护理的概念
马斯洛心理学中指出人的五大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这五大需要呈一个金字塔,由低级到高级,人们在低级需要获得满足后,应向高级或高层次需要发展。患者在就医是为了寻求舒适度,满足心理的需求[3]。心理护理主要指我们的护理工作者通过对患者的接触,用自身的言语以及行动来感染与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以一个良好的,积极地心态来战胜疾病[4]。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对门诊输液患者尤为重要,对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有重要的意义[5]。
2 输液患者心理特征
静脉输液是临床中一种快速且有效的给药方式,在临床中,常因输液患者对静脉输液了解程度不够,而输液操作常给患者造成疼痛,并且常因体位的限制和空间的制约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里不适而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6]。多数日间病房输液患者(我院急诊观察室)由于对输液室环境的陌生,会产生恐惧,紧张的心理反应,同时患者经过排队挂号候诊,开单检查,缴费,取药,上楼进行穿刺等就诊环节后,多数患者会产生焦躁[7],不耐烦心理,迫切希望尽早完成输液,某些患者在输液前会担心护理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当造成输液失败,害怕反复穿刺静脉造成的损伤,同时担心输液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因此会产生许多顾虑,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
3 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干预可在三个阶段进行: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5]。
3.1输液前
科室应为患者创造良好的输液环境,干净,整洁,安静,这样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其次,护理人员应保持端庄的仪表,大方的举止,和蔼的态度给患者以尊重、信任、安全和美好感觉。同时给患者介绍输液室的环境,消除紧张感。
3.2输液中
护理人员可以与患者多沟通,交流,转移患者对输液穿刺的恐惧和疼痛,在此阶段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三查七对制度,需向患者详细说明输液的目的,输注药物的名称、作用及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输液总量及大约需要的时间,并告知患者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相应处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药液滴速,通道是否通畅在位,同时输液过程中应该加强巡视。
3.3输液结束后
及时为患者扒针,并告知患者正确的按压方式和时间。结束后让患者停留观察5-10min。
4 心理护理的影响
心理干预是护患沟通方式之一,加强心理干预对日间病房输液患者的影响,让患者觉得护士很亲切,值得信赖,愿意更加理解和相信护士;加强护患沟通后让护士学会了换位思考,切实理解了患者的痛楚、顾虑以及担忧,对患者的言行更能用宽广的胸怀去包容,对待患者能够更和蔼可亲,笑容更真诚,语言更温柔,不会计较自己付出的多少收获多少,心灵变得更强大,心也就不会那么累[8]。同时也让护士觉得患者不再是那么刁难,能够理解患者的痛楚和情绪,也更能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把被动的工作变成一个主动的意愿指导自己[9]。同时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输液成为护理工作的要点[10,11]。
5 小结
良好的心理干预在急诊日间病房输液间的实施也能加强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相关知识的学习及自身素质的提高,良好的心理干预使护患矛盾得到相应的缓解,在忙碌的护理工作中患者及患者家属也能很好的理解护士的工作,不再是一味的催促,一味的用言语刺激,一味的狭隘的感觉护士没能认识和体会到患者的不舒适,从而更能积极配合和支持护士的工作,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胡华林,熊芳萍. 门诊输液护理纠纷的主要原因分析和防范.当代护士(12月下旬),2013:179.
[2]李小妹.护理学导论第2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3-45.
[3]白桂春,罗珊.舒适护理与心理干预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年:16(19):87-88.
[4]陆婉晖,王志敏.心理护理干预对患儿输液的影响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No.11(下)2012.
[5]陶琴华.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及临床对策[J].医药理论与实践,2014:27(1)
[6]王玉芬,卢晓杰,何金萍.护理干预对门诊输液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0,5(11):3268-3269.
[7]朱素仪,杨燕清,黄雅彦.输液患者心理探讨及护理[J].TODAYNURSE,July,2013,No.07:138-139.
[8]王金燕.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4):136-137.
[9]刘青,文秀华,加强护患沟通对急诊科日间病房护士职业认可度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5):66-67.
[10]班耿,郑英.老年患者在输液中的心理需求与应对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1,4(3):109.
[11]徐海燕.静脉输液健康教育的需求与评价[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1,9:107-108.
关键词:心理干预;急诊科;日间病房;输液室
我院急诊科日间输液病房,具有患者多、病种复杂、患者流动性大、周期短的特点,担任全院门急诊成人输液治疗任务,同时科室又以年轻的护士为主,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患者的维权意识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也逐渐增强[1]。急诊和门诊来输液患者,都迫切希望护理人员能优先解决和处理自己的不舒适,让自己得到优先的护理服务,于是护患之间就很容易引起争执,甚至纠纷,从而加重本来繁重和复杂的护理工作的负担,影响护理工作的开展和进度。
1 心理护理的概念
马斯洛心理学中指出人的五大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这五大需要呈一个金字塔,由低级到高级,人们在低级需要获得满足后,应向高级或高层次需要发展。患者在就医是为了寻求舒适度,满足心理的需求[3]。心理护理主要指我们的护理工作者通过对患者的接触,用自身的言语以及行动来感染与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以一个良好的,积极地心态来战胜疾病[4]。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对门诊输液患者尤为重要,对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有重要的意义[5]。
2 输液患者心理特征
静脉输液是临床中一种快速且有效的给药方式,在临床中,常因输液患者对静脉输液了解程度不够,而输液操作常给患者造成疼痛,并且常因体位的限制和空间的制约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心里不适而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6]。多数日间病房输液患者(我院急诊观察室)由于对输液室环境的陌生,会产生恐惧,紧张的心理反应,同时患者经过排队挂号候诊,开单检查,缴费,取药,上楼进行穿刺等就诊环节后,多数患者会产生焦躁[7],不耐烦心理,迫切希望尽早完成输液,某些患者在输液前会担心护理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当造成输液失败,害怕反复穿刺静脉造成的损伤,同时担心输液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因此会产生许多顾虑,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
3 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干预可在三个阶段进行: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5]。
3.1输液前
科室应为患者创造良好的输液环境,干净,整洁,安静,这样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其次,护理人员应保持端庄的仪表,大方的举止,和蔼的态度给患者以尊重、信任、安全和美好感觉。同时给患者介绍输液室的环境,消除紧张感。
3.2输液中
护理人员可以与患者多沟通,交流,转移患者对输液穿刺的恐惧和疼痛,在此阶段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三查七对制度,需向患者详细说明输液的目的,输注药物的名称、作用及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输液总量及大约需要的时间,并告知患者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相应处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药液滴速,通道是否通畅在位,同时输液过程中应该加强巡视。
3.3输液结束后
及时为患者扒针,并告知患者正确的按压方式和时间。结束后让患者停留观察5-10min。
4 心理护理的影响
心理干预是护患沟通方式之一,加强心理干预对日间病房输液患者的影响,让患者觉得护士很亲切,值得信赖,愿意更加理解和相信护士;加强护患沟通后让护士学会了换位思考,切实理解了患者的痛楚、顾虑以及担忧,对患者的言行更能用宽广的胸怀去包容,对待患者能够更和蔼可亲,笑容更真诚,语言更温柔,不会计较自己付出的多少收获多少,心灵变得更强大,心也就不会那么累[8]。同时也让护士觉得患者不再是那么刁难,能够理解患者的痛楚和情绪,也更能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把被动的工作变成一个主动的意愿指导自己[9]。同时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输液成为护理工作的要点[10,11]。
5 小结
良好的心理干预在急诊日间病房输液间的实施也能加强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相关知识的学习及自身素质的提高,良好的心理干预使护患矛盾得到相应的缓解,在忙碌的护理工作中患者及患者家属也能很好的理解护士的工作,不再是一味的催促,一味的用言语刺激,一味的狭隘的感觉护士没能认识和体会到患者的不舒适,从而更能积极配合和支持护士的工作,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胡华林,熊芳萍. 门诊输液护理纠纷的主要原因分析和防范.当代护士(12月下旬),2013:179.
[2]李小妹.护理学导论第2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3-45.
[3]白桂春,罗珊.舒适护理与心理干预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年:16(19):87-88.
[4]陆婉晖,王志敏.心理护理干预对患儿输液的影响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No.11(下)2012.
[5]陶琴华.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及临床对策[J].医药理论与实践,2014:27(1)
[6]王玉芬,卢晓杰,何金萍.护理干预对门诊输液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0,5(11):3268-3269.
[7]朱素仪,杨燕清,黄雅彦.输液患者心理探讨及护理[J].TODAYNURSE,July,2013,No.07:138-139.
[8]王金燕.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4):136-137.
[9]刘青,文秀华,加强护患沟通对急诊科日间病房护士职业认可度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5):66-67.
[10]班耿,郑英.老年患者在输液中的心理需求与应对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1,4(3):109.
[11]徐海燕.静脉输液健康教育的需求与评价[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1,9: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