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核舟记》“研讨与练习”一第3小题中认为“泛舟”的地点是赤壁,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关于这个问题,本人有一点点不成熟的看法。
《核舟记》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生动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赞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从核舟上刻的人和景物来看,是“大苏泛赤壁”。《赤壁赋》写苏东坡泛舟赤壁,虽有其事,但是没有说黄鲁直和佛印和尚伴游。这样,也就间接地说明了雕刻者善于根据苏东坡的原文进行想象。核舟上刻着苏东坡游赤壁,这点明了整个核舟所刻画的主要内容。为了给观赏者造成一个江上泛舟的实感,雕刻家精心地设计了一个“舟尾横卧一楫”的细节,又有舟子二人分居左右,一人“倚一横木”而坐,一人烧茶,都是很悠闲的样子,跟苏轼《后赤壁赋》里“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的意境相吻合,使人觉得静中有动。为了引导学生注意这样的艺术细节,并通过分析初步领会雕刻家的艺术构思和本文作者鉴赏这件雕刻品的方法,课文设计了这样几个思考题:1.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2.这的确是一次水上游览活动(即泛舟)。3.(见本文第一自然段)。第一个问题,学生从文章里能找到相应内容,即“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第二个问题,如前所述,不再重复。但第三个问题,我就有点纳闷了,苏轼游览的地点是在赤鼻矶(相传是赤壁),这在“核舟”上是无论如何也难以用富有立体感的细节表现出来的。于是雕刻家巧妙地借助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文句“清风徐來,水波不兴”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将它们分别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这是雕刻家的一个大胆的艺术创造,实际上是通过观赏者的文字想象来表现生活中的实在图景,是一种“移植”的手法。雕刻家用艺术形象告诉观赏者,苏轼和朋友在赤壁游玩,而文章作者魏学洢也用文字告诉读者“盖大苏泛赤壁云”。“盖”乃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连作者自己都不确认的问题再拿出来让读者确认,是不是有些滑稽?如此看来,三个练习题中第1和第3题就成了六指瘙痒。尤其是第3题,简直是在自说自话,给人的感觉像走迷宫,把读者给绕懵了。所以我建议编者再改编教材时应考虑将第1题和第3题删掉,只保留第2题。
以上是我在教读《核舟记》一文时的一点粗浅的认识,望方家指导。
(作者单位:英华国际学校中学部)
《核舟记》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生动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赞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从核舟上刻的人和景物来看,是“大苏泛赤壁”。《赤壁赋》写苏东坡泛舟赤壁,虽有其事,但是没有说黄鲁直和佛印和尚伴游。这样,也就间接地说明了雕刻者善于根据苏东坡的原文进行想象。核舟上刻着苏东坡游赤壁,这点明了整个核舟所刻画的主要内容。为了给观赏者造成一个江上泛舟的实感,雕刻家精心地设计了一个“舟尾横卧一楫”的细节,又有舟子二人分居左右,一人“倚一横木”而坐,一人烧茶,都是很悠闲的样子,跟苏轼《后赤壁赋》里“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的意境相吻合,使人觉得静中有动。为了引导学生注意这样的艺术细节,并通过分析初步领会雕刻家的艺术构思和本文作者鉴赏这件雕刻品的方法,课文设计了这样几个思考题:1.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2.这的确是一次水上游览活动(即泛舟)。3.(见本文第一自然段)。第一个问题,学生从文章里能找到相应内容,即“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第二个问题,如前所述,不再重复。但第三个问题,我就有点纳闷了,苏轼游览的地点是在赤鼻矶(相传是赤壁),这在“核舟”上是无论如何也难以用富有立体感的细节表现出来的。于是雕刻家巧妙地借助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文句“清风徐來,水波不兴”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将它们分别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这是雕刻家的一个大胆的艺术创造,实际上是通过观赏者的文字想象来表现生活中的实在图景,是一种“移植”的手法。雕刻家用艺术形象告诉观赏者,苏轼和朋友在赤壁游玩,而文章作者魏学洢也用文字告诉读者“盖大苏泛赤壁云”。“盖”乃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连作者自己都不确认的问题再拿出来让读者确认,是不是有些滑稽?如此看来,三个练习题中第1和第3题就成了六指瘙痒。尤其是第3题,简直是在自说自话,给人的感觉像走迷宫,把读者给绕懵了。所以我建议编者再改编教材时应考虑将第1题和第3题删掉,只保留第2题。
以上是我在教读《核舟记》一文时的一点粗浅的认识,望方家指导。
(作者单位:英华国际学校中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