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时期下,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尤为重要,也对小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深入研究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以及改进体育教学的方法,以期在新时期小学生的德育得到各方面良好发展,全面推动小学生素质教育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
  德育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老师是教育的引导者。新时期下,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德育教育的结合还可以培养小学生思想道德情操。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将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工作目标,改进教学方式,渗透德育教育内容。
  一、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体育具有独特的精神作用,可以使人积极向上。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加入到各项体育运动中,从思想上使小学生形成热爱体育运动的意识。在行动上,可以促进其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中增强集体意识、团结互助。在思想上,可以从小培养小学生坚韧、顽强、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拼搏的精神毅力。
  其次,小学阶段不仅是长身体的时期,也是增长知识、正确思想观念形成的时期,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体育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规范的行为,时时刻刻提醒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在体育锻炼中使学生受到科学、全面的德育教育。
  二、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一) 结合教学,将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更新换代
  传统的德育方式主要是通过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锻炼中的提醒或者口述,并没有让学生进行实践,体育教学与德育教学的方式单一,并没有让德育起到实际作用。所以在新时期下,小学体育教师需要结合学生体育锻炼的实际进行德育教育渗透,以“体育教学 体育德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德育知识的传授。在体育锻炼或者体育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德育活动,如开展“全民运动会”等活动,在体育活动中抒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加其民族自豪感。坚持体育锻炼活动与德育渗透共同完成小学的体育教学,在促进小学生树立正确思想道德观念的基础上,协助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
  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体育游戏、体育锻炼、体育活动等。教育改革新时期下,单一的体育教学很难满足当代小学生的精神或者思想需求。所以,更新体育教学方式,与德育教学相结合迫在眉睫,用“规范”和“活动”育人成为新的体育教学工作内容,努力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社会教育引导学生,组织团队活动教育学生,以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引导学生。例如,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结合小学生年龄段特点,体育教师通过观察、监督、引导和发现学生问题,在体育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从体育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德育渗透,在小事上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 结合教材特点,将德育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
  在进行体育教学前,体育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全面分析,通读教材,将教材的教育特点作为教学切入点,结合德育和体育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体育教授。比如,在进行团队跳绳中,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跳高、跳远、扔铅球等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在长跑项目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毅力品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除了要分析教材外,还需要研究教材中的多种体育活动项目的使用特点,根据器材或者项目的特点,结合小学生能接受的情况,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器材或者项目锻炼中。例如,可以通过对体育器材的使用、回收或者对锻炼场地的布置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为别人服务的良好品德;或者在强度比较大的体育项目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通过以上实例表明,体育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在教材中选取德育教育素材,把握体育上课时机,有针对性地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地提高体育课程教学对学生的积极意义。
  (三) 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可以在德育渗透中起到表率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讲,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一言一行都能直接冲击到学生的心理或者思想。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尤为重要。
  在精神层面,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引导每位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在思想上同学生進行沟通,尊重学生的想法,建立一种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例如,在体育课上课前,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对本节课有什么特别的需求,根据学生表达的想法进行授课,使得学生有思想表达的空间,同时也创造出一个事实沟通的场所,以自身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榜样。
  在仪表语言方面,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所以,体育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让学生从教师形象中体会出体育教师的气质。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不仅仅要有一般教师的严谨庄重,还需要兼具健康阳光等教师职业的特点。平时多注意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内在修养,在进行体育教学时随时随地注意使用自身的言行影响学生,对其进行德育熏陶。例如,学生在完成长跑时,教师要及时总结同学完成项目的情况,然后让学生回味胜利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品质,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要兼具这种品质,从而促使小学生在未来学习和生活上具备这些品质。
  三、 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个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形成的初级阶段,教师的德育教育在这个阶段显得十分重要。在新时期下,小学体育教学需要结合小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实际情况,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改进体育教学的方式、更新德育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锻炼身体、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思想品德,促进其文化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曹彤.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2,(02):167-168.
  [2]刘月霞.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研究——以牙克石市免渡河小学为例[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8):83.
其他文献
摘要:新型课堂教学的改革是为了构建高效课程,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尊重学生话语权,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本文在分析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和小学美术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学生主体;主动学习  一、 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
摘要:儿童的绘画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水平的提高,通过平时的学习、练习也会有一定的增长。可是,在高年级学生中经常能看到一些低年级学生才应该有的绘画作品。为何会出现这种高年级学生作业“长不大”的现象?本文将从老师和学生身上寻找原因,并寻求一些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美术技法;良好习惯;学习兴趣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在绘画表现上也应该由低幼段的符号涂鸦期慢慢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与深入,体育教学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进步。拓展训练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也走进了初中的体育课堂中。拓展训练对于初中的体育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拓展训练这一教学模式,分析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并对拓展训练引入初中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展开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拓展训练;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追求的是学生全面均衡的发展,要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且初中阶段正是青少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素质教学的发展需要,美术教学的不仅对老师提出了挑战,对学生的学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增强现实技术;小学美术;教学研究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是这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正是如此,我国基础教育进行过多次的改革,教育的理念和理论都在不断更新,美术教育也得到空前重视,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由于增强现实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实践表现出其能鼓舞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摘要: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教育应该在人的心灵中播种爱心,播种善美,播种智慧;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赋予生命的应该是健康,是幸福,是温暖,是向上的力量。学校美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密不可分有机体,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才能使小学美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全面统一,从而实现完美创新。  关键词:小学美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美;传播美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它作
摘要:在美术课堂上,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美术教学效果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作为美术老师,需要把握好课堂的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的辅导过程中,要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要学会引导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分析了小学美术课堂中有效讲解的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有效讲解;策略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初入教育行业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