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为明天忧虑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xxcc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看《新约·马太福音》,有这样一句话:“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这句话让人沉重的内心陡然轻松了许多。有时候,切中肯綮的一句话,就可以让人“放下包袱”啊!
  忧郁症是一种城市流行病,也是一种现代流行病,严重者会因此自杀。克服忧郁症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药物疗法,但根本的,还是心理疗法。笔者以为,《圣经》上的这句话,可以说是给忧郁症患者开了一剂良方,照此服用,是可以慢慢摆脱忧郁的折磨的。
  近日重温叶赛宁的诗作,为他优美清新的田园诗深深感动。但是,这位诗人最终却离开了田园,在迷宫般的城市迷了路,最后上吊自杀。他短暂的生命,深受忧郁症的折磨,最后只能通过极端的方式摆脱忧郁。他自己写过这样一句诗:“忧伤不会再把逝者折磨。”写这句诗时,可见他已下定自杀的决心。用自杀的方式彻底摆脱忧伤,听起来是多么可怕。
  所以,偶尔翻到《新约·马太福音》中的这句话,眼前顿时一亮。“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这让我想到,做父母的,首先应该过好自己的日子,活出自己的风采。儿女一旦成年,他们的事,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好了,不要想为儿女们把什么都准备好,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如果你老是为儿女的明天担忧,你担忧得过来吗?你还有自己的生活吗?
  生活有时是变幻莫测的,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如果为明天忧虑,那么天天就会浸泡在忧虑之中。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过好今天再说吧。这其实是一种洒脱的心态。但是,有人会说,中国人强调“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怎么解释?孟子不也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吗?但笔者以为,人要做长远打算,与“为明天忧虑”,是两个概念,不是一回事。孟子的话,强调人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也不是“为明天忧虑”的意思。“为明天忧虑”,更多的是一种消极的情绪,所谓“前怕狼后怕虎”是也,是一种懦弱被动的表现;而为未来做长远打算,居安思危,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为防备“兵”或“水”,先把“将”或“土”准备好,则是一种勇毅主动的人生姿态,与“为明天忧虑”有天壤之别。
  “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这是一种乐观主义的精神,其实古人“秉烛夜游”,不也是富有这种精神吗?抓住今天的快乐,不要让今天的快乐从面前溜走,大约就是古人说的“及时行乐”吧。也许会以为消极,但是,能够把今天的快乐抓住,不用明天的忧虑来折磨今天的自己,古人做的,还是相当有道理的。无论是曲水流觞、秉烛夜游还是踏雪寻梅、围炉夜话,甚至在今人看来颇为不堪的“扪虱而谈”,都展现出古人对当下的重视,对人生的热爱。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种浪漫主义的豪情,是可以动人的。
  (编辑 之之)
其他文献
旋喷法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较先进的土体加固方法。我国从1973年开始研究这一新技术。几年来,国内有些单位曾在淤泥、砂层、黄土等方面作了一些试验,并开始应用于工程
对于一篇考场作文来说,设置一个新颖、别致的开头,做到“先声夺人”,就离成功近了一步。近两年来的中考优秀作文中有不少开头都很精彩,我们不妨借鉴运用。这里简单介绍几种常
柳宗元写过一篇《蝜蝂传》:说的是一种很能负重的小虫子,爬行时,凡遇到什么东西,都要背起来;这样背来背去,搞得疲累不堪,还是一个劲儿地往上背。后来,被压得扑倒在地.别人替它
创新是科学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强盛的炅魂。李大钊说:“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马克思也说过:“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人代表的糖神:一个时代
某区在一次高三期末抽查测试中,考了这样一道作文题:生命是一个奇迹,在这个星球上相聚、相守、相处也是一个奇迹。但是世界给予我们的还有更多的忧虑和不安:战火纷飞、环境污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凡是连续三次来信的朋友都将被评为超级发烧友,终身优先享受本刊的免费互动,并自动成为本刊特约编辑考核人员。请以上的最佳策划家于近期查收由本
2ZBG-40(S)双连高效营养钵制钵机由湖北省枝江市农机推广站(地址:枝江市马店镇,邮编:443200)研制生产,已获国家专利。该机吸收了国内各机型之所长,具有生产效率高、冲制钵体质量好、结构简单、维
“丁戊奇荒”之际,受灾地区地方官员在赈灾的同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善后工作。其中,解州知州马丕瑶把善后工作的重点放在清丈土地、均减差徭、整顿仓廒、鼓励民众参与
有一些数学问题,直接正面求解,难度很大.如果从求解目标的反向(或异向)入手,表面上似是解决目标之反面,实质上是解决了目标本身,这是一种巧妙的解题策略,可谓“声东击西”. Th
据《左传》记载:晋大夫赵盾猎于首山,宿于翳桑。见一位叫灵辄的人饥饿,已三日未食,赵盾就舍饭给他吃。他吃了一半,留下一半,原来是想回去孝敬老母,赵盾就又舍给了他一些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