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距离2009年的中考还有三十几天的时间,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好冲刺阶段的复习,提高复习效率,是我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基础知识要夯实,基础知识的记忆要强化
分析2007年和2008年的中考试题,试卷题题洋溢着时政热点的气息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但透过现象不难看出,要准确作答,要有坚实的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前提的。如2008年试题中的11题、12题、13题、18题、22题、23题,这些选择题的题肢都是对教材知识的表述,又如非选择题中的28题,点评京剧进课堂,29题对节能减排的评析,31题谈谈对创新的认识,无疑不是对教材知识的考查。所以,在复习中,需要强化学生掌握教材知识,涉及到基础知识就以归纳知识体系的形式集中复习,如复习中选择题,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是对教材知识的考查,据此做一个有关知识的归纳和再现,归纳出精神文明的基础工程、基本道德规范、根本任务、中国的灿烂文化、民族精神等属于同一体系的知识,在一节课中用时8分钟左右,就可达到对一个知识点的系统复习,不仅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而且解决了学生厌倦单纯记忆教材知识难题。虽然所剩时间有限,不要忽略教材知识的强化,这样才能轻而一举地准确做好选择题,稳操胜券作答评析类有难度的题。
二、重大时政热点、社会热点要高度关注
中考试题日益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现代科技,贴近社会生活实际。满眼是时政材料为背景,教师要有前瞻性,及时、准确把握一年的热点,以各种题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越及时越好,这项教学任务应该贯穿教学的始终,这是备战中考的需要。但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就要有所筛选和侧重,不能面面俱到了,否则是劳而无功。2009年的重大热点是:两岸和平发展的状况,神七飞天的壮举,第24届大冬会的召开,我省的省情的热点如航天英雄的两位,徒步走过罗布泊的黑龙江人,获矛盾奖的龙江人等。最后复习,紧紧围绕重大热点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三、答题技巧要训练
把握科学的解题方法是学好政治,做好政治试题的关键。加强学生对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指导,精心选题,提高训练的效益。教师要认真研究每一种题型的特点及解题规律,教会学生解题的技巧,告诉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错误以及怎样避免;要强调审题,找准关键词,寻找相关联的知识点;提醒学生紧扣问题,严谨答题,语言要精当,用词要准确,条理要清晰,布局要合理;鼓励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要防止漫无目的的题海式重复训练,注重每次练习的目的
性和实效性。
1、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首先做到三审。
一是审导语。通过审试题的指导语,确定是哪类选择题,这是解题的前提。
二是审题干。通过审题干弄清题目的规定性,明确题目的要求和答题方向,特别要注意关键词语或中心词,这是解题的基础。
三是审题肢。看题肢的观点是正确还是错误,再与题干的要求联系起来,决定取舍。
(2)其次注意“四个排除”。
一排误,即排除观点错误或部分观点错误的题肢。
二排异,即排除与题干规定性无关的题肢。
三排乱,即排除与题干相关,但不符合题干的规定性的题肢。
四排颠倒,即要排除与题干变相重复或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
2、非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审清题意。
审题注意审两方面,一是审材料,答题前要仔细阅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理解基本内容。二是要审问题,即弄清题目所提的问题,非选择题的问题通常有三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明确答题要求。
(2)、回归教材。
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就可以把从材料和问题中获得的有效信息(如关键词)同所学的教材知识联系起来,找出相关的知识点,为组织答案打好基础。
(3)、注意多角度分析。
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一般都具有开放性,材料立意多元;试题给考生留下了多角度思维和答题的空间和可能,答案往往不惟一。当然,多角度不是任意角度,答案多元不是怎样答都可以,“符合题目要求”是解答这类试题不可违背的原则。
(4)、理顺思路,准确作答。
按照设问的要求准确回答,思路清晰,知识点全面,语言简练规范,书写工整。
四、类型试题要编写
第一,编制重点知识题,凡是教学中的重点知识,按照各种题型,组成一个训练题组,使重点知识无一漏网。第二,编制难点知识题,将全书的难点知识组织起来进行训练。第三,编制综合性知识题,即把体现知识内在联系及与当前国内外重大联系密切的题目组织起来进行训练。第四,编制易混易错题,题组编制好以后按自己安排的时间,集中精力,各个突破,达到训练的目的,提高解题能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五、题型解答示例要训练
题型解答示例对规范学生的答题习惯、答题技巧、重点、 难点的把握有很大的导向作用。教师不仅要注意对题型的训练而且要注意看答案的步骤及例题用政治语言的表述的层次。
六、 冲刺复习的三项注意
1、注意对薄弱易错知识的再盘点。
知识薄弱点是指学生对某些知识的掌握还存在一定缺陷,如认识不清,理解不透等,我们可查阅平时的小测验、每次的模拟考试试卷,其中的错题、就是知识的薄弱点、易错点。我们可以据此建立起自己的小档案,集中精力,重点复习。在复习这些知识时,既要弄清楚“是什么”,还要弄清“为什么”、“怎么样”,从较深的层次上来理解、巩固知识。
2、注意把握后期复习的重点。
后期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应把握重点,切忌面面俱到。首先应根据《考试说明》来把握重点,并结合现行教材合理确定复习内容。这样,既可以避免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到已经过时的教学内容上,又能比较好地把握住重点知识。其次应根据重大的时政热点来把握重点。近年来中考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上做文章,常把时政热点与教材重点结合起来命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要认真研究同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时政热点,把教材内容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材重点与时政热点相贯通。
3、注意做好考前适应性训练。
我们应把复习期间的每一次检测都当作中考来对待,以培养学生的应试技能,适应中考要求。训练学生首先应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依次解答,对容易题要力求一次做好,对难题不要纠缠不放,而是待其他题做好后,再返回来从容消灭“拦路虎”。其次应克服粗心马虎的毛病,逐步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努力做到不漏题、不看错一题、不审错一题。最后应加强书写速度训练。
提高书写速度,既可以增加审题思考时间,又可以节约时间进行检查。在提高书写速度的同时,还要力求书写工整,这样可使阅卷教师一目了然,避免阅卷教师漏评给分点。
总之,冲刺阶段的复习只要围绕重大热点,并准确与教材知识建立联系; 教授学生答题技巧;训练学生规范书写;不追求偏题、怪题;精选套题,进行模拟训练,相信做到这些我们的学生在中考中一定能运筹帷幄,以不变应万变,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基础知识要夯实,基础知识的记忆要强化
分析2007年和2008年的中考试题,试卷题题洋溢着时政热点的气息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但透过现象不难看出,要准确作答,要有坚实的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前提的。如2008年试题中的11题、12题、13题、18题、22题、23题,这些选择题的题肢都是对教材知识的表述,又如非选择题中的28题,点评京剧进课堂,29题对节能减排的评析,31题谈谈对创新的认识,无疑不是对教材知识的考查。所以,在复习中,需要强化学生掌握教材知识,涉及到基础知识就以归纳知识体系的形式集中复习,如复习中选择题,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是对教材知识的考查,据此做一个有关知识的归纳和再现,归纳出精神文明的基础工程、基本道德规范、根本任务、中国的灿烂文化、民族精神等属于同一体系的知识,在一节课中用时8分钟左右,就可达到对一个知识点的系统复习,不仅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而且解决了学生厌倦单纯记忆教材知识难题。虽然所剩时间有限,不要忽略教材知识的强化,这样才能轻而一举地准确做好选择题,稳操胜券作答评析类有难度的题。
二、重大时政热点、社会热点要高度关注
中考试题日益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现代科技,贴近社会生活实际。满眼是时政材料为背景,教师要有前瞻性,及时、准确把握一年的热点,以各种题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越及时越好,这项教学任务应该贯穿教学的始终,这是备战中考的需要。但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就要有所筛选和侧重,不能面面俱到了,否则是劳而无功。2009年的重大热点是:两岸和平发展的状况,神七飞天的壮举,第24届大冬会的召开,我省的省情的热点如航天英雄的两位,徒步走过罗布泊的黑龙江人,获矛盾奖的龙江人等。最后复习,紧紧围绕重大热点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三、答题技巧要训练
把握科学的解题方法是学好政治,做好政治试题的关键。加强学生对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指导,精心选题,提高训练的效益。教师要认真研究每一种题型的特点及解题规律,教会学生解题的技巧,告诉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错误以及怎样避免;要强调审题,找准关键词,寻找相关联的知识点;提醒学生紧扣问题,严谨答题,语言要精当,用词要准确,条理要清晰,布局要合理;鼓励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要防止漫无目的的题海式重复训练,注重每次练习的目的
性和实效性。
1、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首先做到三审。
一是审导语。通过审试题的指导语,确定是哪类选择题,这是解题的前提。
二是审题干。通过审题干弄清题目的规定性,明确题目的要求和答题方向,特别要注意关键词语或中心词,这是解题的基础。
三是审题肢。看题肢的观点是正确还是错误,再与题干的要求联系起来,决定取舍。
(2)其次注意“四个排除”。
一排误,即排除观点错误或部分观点错误的题肢。
二排异,即排除与题干规定性无关的题肢。
三排乱,即排除与题干相关,但不符合题干的规定性的题肢。
四排颠倒,即要排除与题干变相重复或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
2、非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审清题意。
审题注意审两方面,一是审材料,答题前要仔细阅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理解基本内容。二是要审问题,即弄清题目所提的问题,非选择题的问题通常有三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明确答题要求。
(2)、回归教材。
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就可以把从材料和问题中获得的有效信息(如关键词)同所学的教材知识联系起来,找出相关的知识点,为组织答案打好基础。
(3)、注意多角度分析。
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一般都具有开放性,材料立意多元;试题给考生留下了多角度思维和答题的空间和可能,答案往往不惟一。当然,多角度不是任意角度,答案多元不是怎样答都可以,“符合题目要求”是解答这类试题不可违背的原则。
(4)、理顺思路,准确作答。
按照设问的要求准确回答,思路清晰,知识点全面,语言简练规范,书写工整。
四、类型试题要编写
第一,编制重点知识题,凡是教学中的重点知识,按照各种题型,组成一个训练题组,使重点知识无一漏网。第二,编制难点知识题,将全书的难点知识组织起来进行训练。第三,编制综合性知识题,即把体现知识内在联系及与当前国内外重大联系密切的题目组织起来进行训练。第四,编制易混易错题,题组编制好以后按自己安排的时间,集中精力,各个突破,达到训练的目的,提高解题能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五、题型解答示例要训练
题型解答示例对规范学生的答题习惯、答题技巧、重点、 难点的把握有很大的导向作用。教师不仅要注意对题型的训练而且要注意看答案的步骤及例题用政治语言的表述的层次。
六、 冲刺复习的三项注意
1、注意对薄弱易错知识的再盘点。
知识薄弱点是指学生对某些知识的掌握还存在一定缺陷,如认识不清,理解不透等,我们可查阅平时的小测验、每次的模拟考试试卷,其中的错题、就是知识的薄弱点、易错点。我们可以据此建立起自己的小档案,集中精力,重点复习。在复习这些知识时,既要弄清楚“是什么”,还要弄清“为什么”、“怎么样”,从较深的层次上来理解、巩固知识。
2、注意把握后期复习的重点。
后期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应把握重点,切忌面面俱到。首先应根据《考试说明》来把握重点,并结合现行教材合理确定复习内容。这样,既可以避免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到已经过时的教学内容上,又能比较好地把握住重点知识。其次应根据重大的时政热点来把握重点。近年来中考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上做文章,常把时政热点与教材重点结合起来命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要认真研究同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时政热点,把教材内容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材重点与时政热点相贯通。
3、注意做好考前适应性训练。
我们应把复习期间的每一次检测都当作中考来对待,以培养学生的应试技能,适应中考要求。训练学生首先应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依次解答,对容易题要力求一次做好,对难题不要纠缠不放,而是待其他题做好后,再返回来从容消灭“拦路虎”。其次应克服粗心马虎的毛病,逐步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努力做到不漏题、不看错一题、不审错一题。最后应加强书写速度训练。
提高书写速度,既可以增加审题思考时间,又可以节约时间进行检查。在提高书写速度的同时,还要力求书写工整,这样可使阅卷教师一目了然,避免阅卷教师漏评给分点。
总之,冲刺阶段的复习只要围绕重大热点,并准确与教材知识建立联系; 教授学生答题技巧;训练学生规范书写;不追求偏题、怪题;精选套题,进行模拟训练,相信做到这些我们的学生在中考中一定能运筹帷幄,以不变应万变,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