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这决定了数学学习不能只是机械地讲,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数学新课改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明确提出了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提出要让学生展开积极的动手与动脑,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这是对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灌输式教学的根本性挑战,更能体现现代教学的生机与活力。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顺应小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与动口中获取丰富、直观的第一手感性材料,实现学生知识的主动构建,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成为发现者、创造者。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由被动参与到主体参与,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构建,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那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来实践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呢?
一、在做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所依赖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探究的源泉。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以无意注意为主,难以保持长期的注意力与活跃的思维,要想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就要采用学生所喜爱的内容与形式。而传统教学枯燥无味,更容易让学生心生厌倦,只能成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做中学,符合小学生好动的天性,这样更能激起小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操作活动中来。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生活中数学素材的挖掘,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原型,引导学生在生活原型中做数学。
如在学习“小数的认识”时,我们可以利用学生所熟悉的商品价格来引入,用多媒体来创设现实生活中购物的情境,展示各种商品的价格,如铅笔每支0.5元,笔记本每个2.5元,橡皮每个0.6元。这些都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这样更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更能引起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关注。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来制作价格标签,从而使学生对小数有初步的认识,此时再进行新知的学习,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做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到基本的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构建的转变。在做中学,这是对学生被动接受的挑战,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强调的是学生以主体身份所展开的主动探究,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成为探究的主人,在探究中获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讲为主的灌输式教学,而是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探究的启发式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做的时间与空间,在做中掌握知识。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我们就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一些纸质图形,如常用的几何图形,剪纸等等,课上让学生亲自动手,在操作中去发现这些图形的规律,从而使学生通过动手与动脑得出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征。这样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主动构建新知,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了探究,掌握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三、在做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素有思维的体操之称,这是数学学科的独特优势。在做中学,将学生的大脑与双手解放出来,手脑并用,更能让双手成为思维的工具。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的教育应解放学生的脑,让他们去想;解放他们的手,让他们去做;解放他们的嘴,让他们去说;解放他们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展现。”因此,我们要将学生从传统的固定模式中解放出来,为学生创设做的时间与空间,在动手与动脑中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长度单位,由于学生年龄小,对这些长度单位并没有直观的认识,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来量一量课桌的长宽高,铅笔的长度,书本的长宽,黑板的长宽以及教室地面的长与宽,从而让学生在亲自测量中将抽象的长度单位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形成对长度单位的初步认知,此时再让学生来估计操场上旗杆的高度,大树的高度,大楼的高度等等。这样通过操作与思考,可以让学生将对此知识点达到本质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将为学生更好地展开数学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两条对边可以滑动的平行四边形,课上让学生通过拉伸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进而让学生思考如何固定平行四边形,从而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三角形的性质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动手中积极思考,在动手中实现对知识的整合与深层次理解。
总之,采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让学生从直观的动手操作中获取形象认知,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符合数学的学科特征,这是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向。为此,教师要加强实践与探索,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将学生的双手与大脑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在做中学,从而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主动构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责编 赵建荣)
一、在做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所依赖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探究的源泉。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以无意注意为主,难以保持长期的注意力与活跃的思维,要想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就要采用学生所喜爱的内容与形式。而传统教学枯燥无味,更容易让学生心生厌倦,只能成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做中学,符合小学生好动的天性,这样更能激起小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操作活动中来。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生活中数学素材的挖掘,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原型,引导学生在生活原型中做数学。
如在学习“小数的认识”时,我们可以利用学生所熟悉的商品价格来引入,用多媒体来创设现实生活中购物的情境,展示各种商品的价格,如铅笔每支0.5元,笔记本每个2.5元,橡皮每个0.6元。这些都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这样更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更能引起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关注。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来制作价格标签,从而使学生对小数有初步的认识,此时再进行新知的学习,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做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到基本的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构建的转变。在做中学,这是对学生被动接受的挑战,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强调的是学生以主体身份所展开的主动探究,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成为探究的主人,在探究中获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讲为主的灌输式教学,而是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探究的启发式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做的时间与空间,在做中掌握知识。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我们就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一些纸质图形,如常用的几何图形,剪纸等等,课上让学生亲自动手,在操作中去发现这些图形的规律,从而使学生通过动手与动脑得出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征。这样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主动构建新知,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了探究,掌握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三、在做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素有思维的体操之称,这是数学学科的独特优势。在做中学,将学生的大脑与双手解放出来,手脑并用,更能让双手成为思维的工具。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的教育应解放学生的脑,让他们去想;解放他们的手,让他们去做;解放他们的嘴,让他们去说;解放他们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展现。”因此,我们要将学生从传统的固定模式中解放出来,为学生创设做的时间与空间,在动手与动脑中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长度单位,由于学生年龄小,对这些长度单位并没有直观的认识,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来量一量课桌的长宽高,铅笔的长度,书本的长宽,黑板的长宽以及教室地面的长与宽,从而让学生在亲自测量中将抽象的长度单位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形成对长度单位的初步认知,此时再让学生来估计操场上旗杆的高度,大树的高度,大楼的高度等等。这样通过操作与思考,可以让学生将对此知识点达到本质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将为学生更好地展开数学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两条对边可以滑动的平行四边形,课上让学生通过拉伸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进而让学生思考如何固定平行四边形,从而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三角形的性质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动手中积极思考,在动手中实现对知识的整合与深层次理解。
总之,采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让学生从直观的动手操作中获取形象认知,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符合数学的学科特征,这是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向。为此,教师要加强实践与探索,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将学生的双手与大脑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在做中学,从而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主动构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