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w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之一,也是学习其他课程的重要手段。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塑造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个性。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有以下几点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课上要读出“味”来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阅读教学总得读。”学生能够把课文读出来,有感情地读出来,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课文内容的再创造。不同的人对文章有不同的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何让学生读出感情,能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教师要把好以下两关。
  第一关,要求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这要当作硬任务来抓,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人都达到要求,教师要“严”字当头,连标点符号也能不放过,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都要读出来,并且读出不同来。该记的要记住,该背的要能背。如在学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要求学生全部背诵下来,并要会断句,标点和章节都要读出来,并以此文为主,开展朗读比赛。这次比赛全体学生不仅顺利过关,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关,要求学生读懂。要求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来,读到课文里面去,进入角色。开始时教师可以范读,甚至领读,要像窦桂梅老师那样,一句一句地教,让学生走进课文当中,将课文读出感情来,读出纸面背后的意思来。根据不同的文章,还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朱自清的《背影》,体现父子情感,文章写到父亲的最后一次来信,“举箸不便,惟膀子疼痛,我在晶莹的泪光中,看见了父亲的背影”。读到这里问学生:“你会想到什么?说说你的感受。”学生是会产生共鸣的。而在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和《故乡》两文时,要求学生从文体、写作手法、人物心理、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对比阅读。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发出感叹:“鲁迅不愧是我国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能看透当时的社会,用笔作为战斗的武器,打破封建观念,冲破束缚,激发人们创造新生活的斗志。他是一代文豪,是文学巨匠。”学生能有这样的感言,是因为对作品进行对比阅读后,理解得较为透彻,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些方法都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课下要读出“量”来
  
  毋庸置疑,要提高阅读能力,单靠教科书和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的匮乏直接导致了学生囿于狭小的“课本空间”,成为“井底之蛙”,从而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总是有近乎雷同的答案。因此,要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激发阅读兴趣是开发课外阅读的原动力。人们常说文艺作品对读者起作用的方式是“潜移默化,感染熏陶”,而兴趣又是“潜移默化,感染熏陶”的前提,再好的课外书,如果阅读的人对它没有兴趣,就不可能完成对它的阅读,更不可能受它的影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启发、引导。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是教师为学生推荐高层次的作品,使之产生兴趣。折服权威、崇拜名人是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之一。他们纯洁幼稚、热情冲动,一旦崇拜某人某事便会着迷,而优秀的作家、作品往往也具有权威性。我们可以利用头脑中的权威意识和名人效应,把优秀作家、作品的权威地位和名人对其经典性的评价介绍给学生,引起他们对作品的关注。而名家的作品往往也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产生阅读欲望。所以一定要认真审慎地选读品位高、质量好的书,这样才能获得有益的知识营养和精神粮食。而且,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的确有限,实在不容随意耗费,教师应指导学生择优阅读。
  二是关注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尽量把这种兴趣导向阅读。比如重大社会新闻往往是学生关心的热点,可以利用他们在这方面的热情,由此及彼推荐有关的读物供其阅读。如电视剧《西游记》受到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教师可以由此激发学生阅读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再延伸到四大名著。
  另外,阅读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就能拓宽视野,在语文学习中得心应手,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要做好阅读积累的工作,就要做好读书笔记。一个未见过的字、词、成语、一个精彩的句子、一段优美典雅的话、一个典型的事例、读后的感想、鉴赏评价等,都可以记到读书笔记上。经过初中三年的不断积累,就能形成一笔数量可观的资源,使学生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阅读氛围
  
  校园是一方净土,是读书的圣地,我们要努力在校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得整个校园成为学生广泛自主阅读的文学百花园。为此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形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阅读氛围。
  1.在能力范围内切实有效地为学生减负
  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要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探索和建构低负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学任务力求在课内完成,作业要精选,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场完成,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支配时间,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2.充分利用图书馆
  可以合理安排学校图书阅览室的开放时间,充分发挥图书阅览室的效益,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生“读书难”、“借书难”的问题,让图书馆真正为广大学生服务。
  3.建立班级图书角
  为了使课外阅读健康有效地开展下去,还得从物质上给予保证,建立班级“互助”图书角。几个班级的学生联合起来,大家凑些书籍、报刊、杂志,教师为学生提供可供中学生阅读的书目,学生自主选择购买、订阅,以丰富学生的视野和阅读。
  自主性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长期坚持。而习惯一旦养成,就会终身受益。
  “打铁要靠本身硬”。教师要上好阅读课,当然要靠过硬的阅读分析的真本领,但更要悉心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以读开阔认识世界、认识人生的视野,以读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阅读是基础,阅读课底子打得扎实,打得深厚,语文能力的培养就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责任编辑 吕 行)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信息技术鉴于本身的学科特点,应然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笔者结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就信息技术如何渗透创新教育谈一些浅见.一、信息技术教学融入创新教育的思路为了使受教育者逐渐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国内外学者在不断地实践探索过程中产生了几种具有影响力的创新教学模式.其中,适应信息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遭到不断销蚀。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和了解的新信息实在太多,这要求我们每个人必须活到老,学到老。作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教育工作者,让学生多学一点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产生对知识和信息的浓厚兴趣和进一步吸
9月7日,在南通海事局的精心维护下,新造5000吨半潜驳船“海洋石油262”在长江南通段成功完成半潜沉浮试验作业,
导流设计流量是选择导流建筑物的主要依据。导流设计流量的大小,决定着各项施工的难易。因此,导流设计流量一般需结合导流标准和导流时段的分析来决定。
为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沟通,提升社会责任报告的针对性和影响力,常州公交于3月22~31日期间依托微信公众号首次开展了社会责任问卷调查,得到广大网民的积极响应。此次问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正确地运用直观性教学原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会、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的质量。  物理学中的图像是用数学中的“形”载着物理学的“质”,是一种形象直观的“语言”。利用图像分析问题,可使物理分析过程思路清晰,巧妙、灵活地运用图像的“切线斜率”、“割线斜率”、“与纵横轴交点”、“图
2012年7月6日,国务院参事室、南宁市政府、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黔西南州政府领导聚首南宁2012年珠江片区“中国航
摘要:社会最需要的是具备法学专业背景、具备深刻法律思维的领导干部。只有从制度上保障、从舆论上引导、从实际工作做起,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思维能力。  关键词:领导干部 法律思维 能力  1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律思维能力的意义  1.1 领导干部提高法律思维能力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主体平等的法律地位、自由的交换行为都需要社会的法治环境。“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
九年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第一个重要的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课标明确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初中英语教师非常重视语法教学,所以就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语法知识的灌输,学生丝毫没有时间进行思考或者对语法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但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自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备受关注。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法学习效果,教师应该通过创设教学情景的方式,培养学生对语法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法学习参与度和语法的自主运用能力。至于如何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笔者根据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