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出问题
当前,小学科学课堂主要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即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在长期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科学探究课堂上表现得十分活跃,参与度很高,但同时也存在问题——在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没有形成清晰的概念。
在教学“使用工具”这一内容时,有一个重点是通过在表格里列举“工具名称”和每种工具“可以做哪些事情”,引导学生建立“工具”的概念,然后使“简单工具”和“简单机械”这两个概念形成联系。
在请学生列举之前,我先出示一张剪纸,以引导学生说出剪刀这个工具。我预设学生在表格的“工具名称”一栏可能会写钳子、螺丝刀等工具,那么我就可顺水推舟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工具都是简单机械。
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填写的表格与我的预设相去甚远。有的学生在“工具名称”一栏写“电脑”,在对应的“可以做哪些事情”一栏写“玩游戏”;有的学生在“工具名称”一栏写“书桌”,在对应的“可以做哪些事情”一栏写“学习、写字”:还有的学生在“工具名称”一栏写“字典”,在对应的“可以做哪些事情”一栏写“查找生字”。从表面看,这些都符合广义的“工具”概念,但与本单元要求学生理解的“工具”概念不一致。
二、初步探索
怎样准确定义“工具”,怎样让学生明白电脑、书桌和字典不是工具,成为我必须解决的问题。我赶紧查询“工具”的准确定义——一般指劳动中的器具。例如,螺丝刀、羊角锤和杠杆等。而电脑、书桌和字典等都不是劳动中应用的,所以不是工具。虽然教材中没有“工具”的概念,但我要引导学生逐步构建“工具”的概念。于是,我依照“变异理论”的相关思想对这一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即在明确“什么是工具”的基础上,对比“什么不是工具”。
首先,我引导学生判断哪个物品是工具。学生从苹果、锤子和水杯中选择了锤子。接着,我提问:“为什么不选择苹果、水杯呢?”有的学生说:“苹果是水果,不是工具。”有的学生说:“苹果不能用来做事情,只能吃。”还有的学生说:“水杯是用来喝水的。”我追问:“你们还能列举不是工具的物品吗?”这时,一个学生毫不犹豫地拿起他的笔说:“这个不是!”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于是,我请另一个学生解释为什么笔不是工具。学生说:“笔是学具,不是工具。”我顺势引导:“工具与学具的区别在哪里?”学生回答:“学具是学习时用的,而工具不是。”这时,我不再提问,而是出示课件,并请学生指出课件显示的哪些物品不算工具。iPad、蜡烛、水和大树被学生指出不算工具。然后,我要求学生把是工具的物品与不是工具的物品进行对比。这样,学生逐渐明白,一般生物、自然资源、自然现象、玩具和文具等都不能算工具。最后,我带领学生进入“写一写你常用的工具”这一教学环节。由于学生学会了思考,所以判断能力增强。接下来,再教学简单机械,学生就比较容易建立“工具”和“简单机械”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了。
三、扩展研究
“变异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存在知觉性,具体包括三点:一是学生从环境中获得的信息较贫乏,因此,需要不断积累信息;二是学生从世界中获得较多信息,因此,需要辨别或选择;三是学会感知,即学生学会根据目标找到关键差异(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突出特征)。
为什么学生容易混淆概念?以往的教学往往是刚为学生列举一个例子,就以此为例概括概念的内涵。例如,在教学“轮轴”这一内容时,有三个教学环节。首先,展示实物阀门,没有安装上面的轮。教师提问:“谁能把它拧开?”学生拧阀门失败。其次,给阀门安上一个把手。教师提问:“谁再来试试?前后两次拧阀门,你觉得有什么不同?”随后,教师提出概念:“我们把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最后,带领学生一起研究变形轮轴——螺丝刀。
这样的教学,从引入新知到形成概念,学生实际只接触了一个例子,而这个例子就是属于轮轴的。学生似乎构建了“轮轴”这一概念,其实,根本不牢固。
四、深化研究
经过思考,我巧用“变异理论”,在概念教学中增加对比环节,使学生切实、逐步地构建概念。例如,在教学“轮轴”这一内容时,我重新设计了教学环节。其一,教师展示实物阀门,但没有安装上面的轮。教师提问:“谁能把它拧开?”学生拧阀门失败。其二,学生提议:“安上一个把手。”教师提问:“把阀门和把手组合起来,谁再试试,看能不能拧开?”学生踊跃尝试。教师继续提问:“前后两次拧阀门,你觉得有什么不同?学生畅谈感受。教师提出概念:“我们把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其三,教师出示一个可随意转动的罗盘,上面是圆盘,下面有轴,但圆盘转动轴不动。教师提问:“轮子配上轴,就是轮轴么?请说说你的想法。”有的学生说:“我认为是轮轴,因为您说像水龙头一样的是轮轴。”有的学生说:“我认为轮轴是有条件的,就是轮子必须要大,所以要看轮子的大小,轮子大的就是轮轴。”有的学生反驳:“老师说轮轴要像水龙头一样,并且要固定在一起,这个明显就没固定!”
教师继续追问:“轮轴要像水龙头一样,是外形像,还是原理像?”学生纷纷表示:“应该是原理像。”教师提问:“那么,这个罗盘是轮轴吗?它改变了力的传导吗?”学生回答:“完全没有。”这样,学生明白了可以活动但没固定在一起的不是轮轴。接下来,教师出示风车和滑轮。教师提问:“请大家辨别,这是轮轴吗?学生纷纷表示不是轮轴。其四,教师请学生观察螺丝刀。学生发现虽然螺丝刀的外形不像轮子,却和轮轴具有相同的原理。
教学设计修改后,学生既能准确地说出轮轴的基本特征,又能区分轮轴和滑轮,还能以轮轴为例,区别轮轴与滑轮的概念。
五、研究体会
实践证明,运用“变异理论”既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又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通过学习“变异理论”,不仅促进教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和改进,更使学生乐于探究。当然,运用“变异理论”的关键在于:深入教材,通过辨析构建概念。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育膺小学)
(责任编辑:梁金)
当前,小学科学课堂主要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即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在长期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科学探究课堂上表现得十分活跃,参与度很高,但同时也存在问题——在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没有形成清晰的概念。
在教学“使用工具”这一内容时,有一个重点是通过在表格里列举“工具名称”和每种工具“可以做哪些事情”,引导学生建立“工具”的概念,然后使“简单工具”和“简单机械”这两个概念形成联系。
在请学生列举之前,我先出示一张剪纸,以引导学生说出剪刀这个工具。我预设学生在表格的“工具名称”一栏可能会写钳子、螺丝刀等工具,那么我就可顺水推舟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工具都是简单机械。
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填写的表格与我的预设相去甚远。有的学生在“工具名称”一栏写“电脑”,在对应的“可以做哪些事情”一栏写“玩游戏”;有的学生在“工具名称”一栏写“书桌”,在对应的“可以做哪些事情”一栏写“学习、写字”:还有的学生在“工具名称”一栏写“字典”,在对应的“可以做哪些事情”一栏写“查找生字”。从表面看,这些都符合广义的“工具”概念,但与本单元要求学生理解的“工具”概念不一致。
二、初步探索
怎样准确定义“工具”,怎样让学生明白电脑、书桌和字典不是工具,成为我必须解决的问题。我赶紧查询“工具”的准确定义——一般指劳动中的器具。例如,螺丝刀、羊角锤和杠杆等。而电脑、书桌和字典等都不是劳动中应用的,所以不是工具。虽然教材中没有“工具”的概念,但我要引导学生逐步构建“工具”的概念。于是,我依照“变异理论”的相关思想对这一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即在明确“什么是工具”的基础上,对比“什么不是工具”。
首先,我引导学生判断哪个物品是工具。学生从苹果、锤子和水杯中选择了锤子。接着,我提问:“为什么不选择苹果、水杯呢?”有的学生说:“苹果是水果,不是工具。”有的学生说:“苹果不能用来做事情,只能吃。”还有的学生说:“水杯是用来喝水的。”我追问:“你们还能列举不是工具的物品吗?”这时,一个学生毫不犹豫地拿起他的笔说:“这个不是!”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于是,我请另一个学生解释为什么笔不是工具。学生说:“笔是学具,不是工具。”我顺势引导:“工具与学具的区别在哪里?”学生回答:“学具是学习时用的,而工具不是。”这时,我不再提问,而是出示课件,并请学生指出课件显示的哪些物品不算工具。iPad、蜡烛、水和大树被学生指出不算工具。然后,我要求学生把是工具的物品与不是工具的物品进行对比。这样,学生逐渐明白,一般生物、自然资源、自然现象、玩具和文具等都不能算工具。最后,我带领学生进入“写一写你常用的工具”这一教学环节。由于学生学会了思考,所以判断能力增强。接下来,再教学简单机械,学生就比较容易建立“工具”和“简单机械”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了。
三、扩展研究
“变异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存在知觉性,具体包括三点:一是学生从环境中获得的信息较贫乏,因此,需要不断积累信息;二是学生从世界中获得较多信息,因此,需要辨别或选择;三是学会感知,即学生学会根据目标找到关键差异(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突出特征)。
为什么学生容易混淆概念?以往的教学往往是刚为学生列举一个例子,就以此为例概括概念的内涵。例如,在教学“轮轴”这一内容时,有三个教学环节。首先,展示实物阀门,没有安装上面的轮。教师提问:“谁能把它拧开?”学生拧阀门失败。其次,给阀门安上一个把手。教师提问:“谁再来试试?前后两次拧阀门,你觉得有什么不同?”随后,教师提出概念:“我们把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最后,带领学生一起研究变形轮轴——螺丝刀。
这样的教学,从引入新知到形成概念,学生实际只接触了一个例子,而这个例子就是属于轮轴的。学生似乎构建了“轮轴”这一概念,其实,根本不牢固。
四、深化研究
经过思考,我巧用“变异理论”,在概念教学中增加对比环节,使学生切实、逐步地构建概念。例如,在教学“轮轴”这一内容时,我重新设计了教学环节。其一,教师展示实物阀门,但没有安装上面的轮。教师提问:“谁能把它拧开?”学生拧阀门失败。其二,学生提议:“安上一个把手。”教师提问:“把阀门和把手组合起来,谁再试试,看能不能拧开?”学生踊跃尝试。教师继续提问:“前后两次拧阀门,你觉得有什么不同?学生畅谈感受。教师提出概念:“我们把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其三,教师出示一个可随意转动的罗盘,上面是圆盘,下面有轴,但圆盘转动轴不动。教师提问:“轮子配上轴,就是轮轴么?请说说你的想法。”有的学生说:“我认为是轮轴,因为您说像水龙头一样的是轮轴。”有的学生说:“我认为轮轴是有条件的,就是轮子必须要大,所以要看轮子的大小,轮子大的就是轮轴。”有的学生反驳:“老师说轮轴要像水龙头一样,并且要固定在一起,这个明显就没固定!”
教师继续追问:“轮轴要像水龙头一样,是外形像,还是原理像?”学生纷纷表示:“应该是原理像。”教师提问:“那么,这个罗盘是轮轴吗?它改变了力的传导吗?”学生回答:“完全没有。”这样,学生明白了可以活动但没固定在一起的不是轮轴。接下来,教师出示风车和滑轮。教师提问:“请大家辨别,这是轮轴吗?学生纷纷表示不是轮轴。其四,教师请学生观察螺丝刀。学生发现虽然螺丝刀的外形不像轮子,却和轮轴具有相同的原理。
教学设计修改后,学生既能准确地说出轮轴的基本特征,又能区分轮轴和滑轮,还能以轮轴为例,区别轮轴与滑轮的概念。
五、研究体会
实践证明,运用“变异理论”既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又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通过学习“变异理论”,不仅促进教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和改进,更使学生乐于探究。当然,运用“变异理论”的关键在于:深入教材,通过辨析构建概念。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育膺小学)
(责任编辑: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