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果戈理
[瑞典]特朗斯特罗姆
外套破旧得像狼群。
面孔像大理石片。
坐在书信的树林里,那树林
因轻蔑和错误沙沙响,
心飘动像一张纸穿过冷漠的
走廊。
此刻,落日像狐狸潜入这国度,
转瞬间点燃青草。
空中充满犄角和蹄子,下面
那马车像影子滑过我父亲
亮着灯的院子。
彼得堡和毁灭在同一纬度
(你看见倾斜的塔中的美人了吗)
在冰封的居民区像海蜇漂浮
那披斗篷的穷汉。
这里,那守斋人曾被欢笑的牲口包围,
而它们早就去往树线以上的远方。
人类摇晃的桌子。
看外边,黑暗怎样焊住灵魂的银河。
快乘上你的火焰马车离开这国度!
(北岛 译)
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在《诗艺》中有一段经典描述:“正如我们所见,诗就埋伏在街角那头。诗随时都可能扑向我们。”在他看来,诗应该有它应有的样子,而“热情和喜悦”则是博尔赫斯最为看重的质素,所以诗与诗人的遇合被他诠释为一种“埋伏与扑向”的关系。换言之,诗人在发现诗的时候,诗也在发现诗人。这自然是一种近乎完美的“热情和喜悦”,也是一种奇迹。
对于十八岁的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而言,《果戈理》也是“埋伏在街头”并“扑向”自己的一首诗。这首诗是特朗斯特罗姆第一本诗集《17首诗》中的一首,与其位于同一部分的还有《致梭罗的五首诗》和《水手长的故事》,显然,这些诗都致力于对“人”的挖掘。但是《果戈理》和它们又有明显差异,因为这首诗在为大作家果戈理制作画像,但同时又试图在一首诗中完成所叙对象的“一生”,因而和“致梭罗”的片段书写以及“水手长”的神秘镜像拉开了距离。正如诗人北岛指出的那样,“用一首短诗来概括一个作家的一生,谈何容易?”(北岛《特朗斯特罗姆:黑暗怎样焊住灵魂的银河》)不过对于“每首诗都近乎完美”的特朗斯特罗姆来说,任何挑战都意味着新的可能。
有人认为,《果戈理》是从“阅读”开始的。“外套破旧得像狼群。/面孔像大理石片。”看似是对果戈理的衣着和五官进行修辞,但实际上,诗人所看到的是叙写对象位于某本书中的扉页肖像。也就是说,特朗斯特罗姆正在阅读果戈理的某本著作,而且是从刚刚打开封面的那一刻就进入到《果戈理》的写作语境当中。虽然其后“书信的树林”很难坐实为某种具体景况,但是“轻蔑”“错误”和“沙沙作响”显然精确地暗示了果戈理的命运和遭际,因此“心”也步入到完全冰冷的世界——“一张纸穿过冷漠的/走廊”。毋庸置疑,这首诗的起句即是一个非常锐利的切口,诗人试图从“外套”和“面孔”共同勾勒出的肖像来打开果戈理的一生。但特朗斯特罗姆并未乘胜追击,反而在第二节宕开一笔,将目力放置到果戈理的幼年生活。非常明显,《果戈理》的第二节充满了自然意象和动物意象,作为意象大师的特朗斯特罗姆,他准确、巧妙地用这些意象构筑了果戈理童年时期的居住环境以及时代环境,因为“狐狸”“犄角”和“蹄子”是典型的孩童想象。值得注意的是,人称代词“我”在这一节出现了,这个“我”是诗人将果戈理引渡出来进行自我回忆的结果。曾有评论家指出《边城》(沈从文)中的“渡船”充当了一个“门”,昭示着“边城”与外部世界打通的可能,其实《果戈理》第二节中的“马车”也有类似效用,基于“马车”的迁徙、游走等交通功能,这一意象喻示了果戈理的逃离愿望。“逃离”属于西方文学的常见母题,特朗斯特罗姆在这里将其内嵌于书写对象身上,而且是借由意象进行内嵌,其技巧隐微又妙不可言。及至第三节,“彼得堡和毁灭在同一纬度”语出惊人,“彼得堡”是果戈理曾生活的城市,而“毁灭”则是一个抽象的大词,二者并置在一起产生了强烈张力,进而隐喻个人命运在城市的褶皱中不断漂浮且最终陨落的幽暗状态。这一节始终处于冷色调的包围中,因而和第二节童年的幻象以及第三节括号中的“你看见倾斜的塔中的美人了吗”产生裂变,如此一来,果戈理中年生活的阴郁质感也就间见层出。最后一节则是果戈理的暮年时段,“守斋人”指的是临终前的果戈理,他的确曾经斋戒过;而“牲口”则可和第二节的动物意象对应互读,这些陪伴过果戈理的生灵早已湮没在“树线以上的远方”,也就是说它们都已经死亡。那么已至垂暮之年的果戈理本人呢?——“看外边,黑暗怎样焊住灵魂的银河。/快乘上你的火焰马车离开这国度!”注意,“马车”意象第二次出现,但是这一次的含义不仅仅是迁徙和游走,而是永遠的离开。也就是说,“马车”第一次出现意味着果戈理离开家乡,第二次出现则指涉了作家的“超越和死亡”。透过一张扉页肖像以及自己对同道前辈的体认和理解,特朗斯特罗姆在回顾中完成了果戈理的“一生”。如果说,这张扉页肖像是静止的瞬间,那么《果戈理》就是时间流动中的人物画像,因此这首诗的写作正可视为整张画像的制作过程。
除了为果戈理进行时间流转中分段画像,《果戈理》也蕴含了诗人自己的多方体察,或者说,特朗斯特罗姆也在这首诗中尝试着对果戈理进行注解。首先,这首诗中的人称代词出现了“我”和“你”,“我”是果戈理自己说话,“你”则是诗人对果戈理的称谓,在这有来有往的变化中,这首诗的行动主体和创造主体达成了对话关系,诗人也因此得以将触须伸向果戈理本人;其次,《果戈理》不乏建议、邀约和潜入的词句,这是注解之诗的最好证言,这些词句是“你和我”在交互中所产生的新东西,譬如“人类摇晃的桌子”就是果戈理、特朗特斯特罗姆等作家的共通体验,这既是注解,也是对谈。
正如诺奖授奖词陈述的那样,“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宇宙里的运动,首先是向着中心的。他的精神视野把互不相同的现象聚在此时此地”,《果戈理》也是这样一首“向心”之诗。诗人用巧妙的回旋将果戈理、意象、声音、时间以及围绕它们的事物精确剪裁,最后汇成“一生”的河流,而果戈理正是这河流中不断更变的风景。
[瑞典]特朗斯特罗姆
外套破旧得像狼群。
面孔像大理石片。
坐在书信的树林里,那树林
因轻蔑和错误沙沙响,
心飘动像一张纸穿过冷漠的
走廊。
此刻,落日像狐狸潜入这国度,
转瞬间点燃青草。
空中充满犄角和蹄子,下面
那马车像影子滑过我父亲
亮着灯的院子。
彼得堡和毁灭在同一纬度
(你看见倾斜的塔中的美人了吗)
在冰封的居民区像海蜇漂浮
那披斗篷的穷汉。
这里,那守斋人曾被欢笑的牲口包围,
而它们早就去往树线以上的远方。
人类摇晃的桌子。
看外边,黑暗怎样焊住灵魂的银河。
快乘上你的火焰马车离开这国度!
(北岛 译)
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在《诗艺》中有一段经典描述:“正如我们所见,诗就埋伏在街角那头。诗随时都可能扑向我们。”在他看来,诗应该有它应有的样子,而“热情和喜悦”则是博尔赫斯最为看重的质素,所以诗与诗人的遇合被他诠释为一种“埋伏与扑向”的关系。换言之,诗人在发现诗的时候,诗也在发现诗人。这自然是一种近乎完美的“热情和喜悦”,也是一种奇迹。
对于十八岁的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而言,《果戈理》也是“埋伏在街头”并“扑向”自己的一首诗。这首诗是特朗斯特罗姆第一本诗集《17首诗》中的一首,与其位于同一部分的还有《致梭罗的五首诗》和《水手长的故事》,显然,这些诗都致力于对“人”的挖掘。但是《果戈理》和它们又有明显差异,因为这首诗在为大作家果戈理制作画像,但同时又试图在一首诗中完成所叙对象的“一生”,因而和“致梭罗”的片段书写以及“水手长”的神秘镜像拉开了距离。正如诗人北岛指出的那样,“用一首短诗来概括一个作家的一生,谈何容易?”(北岛《特朗斯特罗姆:黑暗怎样焊住灵魂的银河》)不过对于“每首诗都近乎完美”的特朗斯特罗姆来说,任何挑战都意味着新的可能。
有人认为,《果戈理》是从“阅读”开始的。“外套破旧得像狼群。/面孔像大理石片。”看似是对果戈理的衣着和五官进行修辞,但实际上,诗人所看到的是叙写对象位于某本书中的扉页肖像。也就是说,特朗斯特罗姆正在阅读果戈理的某本著作,而且是从刚刚打开封面的那一刻就进入到《果戈理》的写作语境当中。虽然其后“书信的树林”很难坐实为某种具体景况,但是“轻蔑”“错误”和“沙沙作响”显然精确地暗示了果戈理的命运和遭际,因此“心”也步入到完全冰冷的世界——“一张纸穿过冷漠的/走廊”。毋庸置疑,这首诗的起句即是一个非常锐利的切口,诗人试图从“外套”和“面孔”共同勾勒出的肖像来打开果戈理的一生。但特朗斯特罗姆并未乘胜追击,反而在第二节宕开一笔,将目力放置到果戈理的幼年生活。非常明显,《果戈理》的第二节充满了自然意象和动物意象,作为意象大师的特朗斯特罗姆,他准确、巧妙地用这些意象构筑了果戈理童年时期的居住环境以及时代环境,因为“狐狸”“犄角”和“蹄子”是典型的孩童想象。值得注意的是,人称代词“我”在这一节出现了,这个“我”是诗人将果戈理引渡出来进行自我回忆的结果。曾有评论家指出《边城》(沈从文)中的“渡船”充当了一个“门”,昭示着“边城”与外部世界打通的可能,其实《果戈理》第二节中的“马车”也有类似效用,基于“马车”的迁徙、游走等交通功能,这一意象喻示了果戈理的逃离愿望。“逃离”属于西方文学的常见母题,特朗斯特罗姆在这里将其内嵌于书写对象身上,而且是借由意象进行内嵌,其技巧隐微又妙不可言。及至第三节,“彼得堡和毁灭在同一纬度”语出惊人,“彼得堡”是果戈理曾生活的城市,而“毁灭”则是一个抽象的大词,二者并置在一起产生了强烈张力,进而隐喻个人命运在城市的褶皱中不断漂浮且最终陨落的幽暗状态。这一节始终处于冷色调的包围中,因而和第二节童年的幻象以及第三节括号中的“你看见倾斜的塔中的美人了吗”产生裂变,如此一来,果戈理中年生活的阴郁质感也就间见层出。最后一节则是果戈理的暮年时段,“守斋人”指的是临终前的果戈理,他的确曾经斋戒过;而“牲口”则可和第二节的动物意象对应互读,这些陪伴过果戈理的生灵早已湮没在“树线以上的远方”,也就是说它们都已经死亡。那么已至垂暮之年的果戈理本人呢?——“看外边,黑暗怎样焊住灵魂的银河。/快乘上你的火焰马车离开这国度!”注意,“马车”意象第二次出现,但是这一次的含义不仅仅是迁徙和游走,而是永遠的离开。也就是说,“马车”第一次出现意味着果戈理离开家乡,第二次出现则指涉了作家的“超越和死亡”。透过一张扉页肖像以及自己对同道前辈的体认和理解,特朗斯特罗姆在回顾中完成了果戈理的“一生”。如果说,这张扉页肖像是静止的瞬间,那么《果戈理》就是时间流动中的人物画像,因此这首诗的写作正可视为整张画像的制作过程。
除了为果戈理进行时间流转中分段画像,《果戈理》也蕴含了诗人自己的多方体察,或者说,特朗斯特罗姆也在这首诗中尝试着对果戈理进行注解。首先,这首诗中的人称代词出现了“我”和“你”,“我”是果戈理自己说话,“你”则是诗人对果戈理的称谓,在这有来有往的变化中,这首诗的行动主体和创造主体达成了对话关系,诗人也因此得以将触须伸向果戈理本人;其次,《果戈理》不乏建议、邀约和潜入的词句,这是注解之诗的最好证言,这些词句是“你和我”在交互中所产生的新东西,譬如“人类摇晃的桌子”就是果戈理、特朗特斯特罗姆等作家的共通体验,这既是注解,也是对谈。
正如诺奖授奖词陈述的那样,“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宇宙里的运动,首先是向着中心的。他的精神视野把互不相同的现象聚在此时此地”,《果戈理》也是这样一首“向心”之诗。诗人用巧妙的回旋将果戈理、意象、声音、时间以及围绕它们的事物精确剪裁,最后汇成“一生”的河流,而果戈理正是这河流中不断更变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