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像,或一种注解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anxiya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果戈理
  [瑞典]特朗斯特罗姆
  外套破旧得像狼群。
  面孔像大理石片。
  坐在书信的树林里,那树林
  因轻蔑和错误沙沙响,
  心飘动像一张纸穿过冷漠的
  走廊。
  此刻,落日像狐狸潜入这国度,
  转瞬间点燃青草。
  空中充满犄角和蹄子,下面
  那马车像影子滑过我父亲
  亮着灯的院子。
  彼得堡和毁灭在同一纬度
  (你看见倾斜的塔中的美人了吗)
  在冰封的居民区像海蜇漂浮
  那披斗篷的穷汉。
  这里,那守斋人曾被欢笑的牲口包围,
  而它们早就去往树线以上的远方。
  人类摇晃的桌子。
  看外边,黑暗怎样焊住灵魂的银河。
  快乘上你的火焰马车离开这国度!
  (北岛 译)
  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在《诗艺》中有一段经典描述:“正如我们所见,诗就埋伏在街角那头。诗随时都可能扑向我们。”在他看来,诗应该有它应有的样子,而“热情和喜悦”则是博尔赫斯最为看重的质素,所以诗与诗人的遇合被他诠释为一种“埋伏与扑向”的关系。换言之,诗人在发现诗的时候,诗也在发现诗人。这自然是一种近乎完美的“热情和喜悦”,也是一种奇迹。
  对于十八岁的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而言,《果戈理》也是“埋伏在街头”并“扑向”自己的一首诗。这首诗是特朗斯特罗姆第一本诗集《17首诗》中的一首,与其位于同一部分的还有《致梭罗的五首诗》和《水手长的故事》,显然,这些诗都致力于对“人”的挖掘。但是《果戈理》和它们又有明显差异,因为这首诗在为大作家果戈理制作画像,但同时又试图在一首诗中完成所叙对象的“一生”,因而和“致梭罗”的片段书写以及“水手长”的神秘镜像拉开了距离。正如诗人北岛指出的那样,“用一首短诗来概括一个作家的一生,谈何容易?”(北岛《特朗斯特罗姆:黑暗怎样焊住灵魂的银河》)不过对于“每首诗都近乎完美”的特朗斯特罗姆来说,任何挑战都意味着新的可能。
  有人认为,《果戈理》是从“阅读”开始的。“外套破旧得像狼群。/面孔像大理石片。”看似是对果戈理的衣着和五官进行修辞,但实际上,诗人所看到的是叙写对象位于某本书中的扉页肖像。也就是说,特朗斯特罗姆正在阅读果戈理的某本著作,而且是从刚刚打开封面的那一刻就进入到《果戈理》的写作语境当中。虽然其后“书信的树林”很难坐实为某种具体景况,但是“轻蔑”“错误”和“沙沙作响”显然精确地暗示了果戈理的命运和遭际,因此“心”也步入到完全冰冷的世界——“一张纸穿过冷漠的/走廊”。毋庸置疑,这首诗的起句即是一个非常锐利的切口,诗人试图从“外套”和“面孔”共同勾勒出的肖像来打开果戈理的一生。但特朗斯特罗姆并未乘胜追击,反而在第二节宕开一笔,将目力放置到果戈理的幼年生活。非常明显,《果戈理》的第二节充满了自然意象和动物意象,作为意象大师的特朗斯特罗姆,他准确、巧妙地用这些意象构筑了果戈理童年时期的居住环境以及时代环境,因为“狐狸”“犄角”和“蹄子”是典型的孩童想象。值得注意的是,人称代词“我”在这一节出现了,这个“我”是诗人将果戈理引渡出来进行自我回忆的结果。曾有评论家指出《边城》(沈从文)中的“渡船”充当了一个“门”,昭示着“边城”与外部世界打通的可能,其实《果戈理》第二节中的“马车”也有类似效用,基于“马车”的迁徙、游走等交通功能,这一意象喻示了果戈理的逃离愿望。“逃离”属于西方文学的常见母题,特朗斯特罗姆在这里将其内嵌于书写对象身上,而且是借由意象进行内嵌,其技巧隐微又妙不可言。及至第三节,“彼得堡和毁灭在同一纬度”语出惊人,“彼得堡”是果戈理曾生活的城市,而“毁灭”则是一个抽象的大词,二者并置在一起产生了强烈张力,进而隐喻个人命运在城市的褶皱中不断漂浮且最终陨落的幽暗状态。这一节始终处于冷色调的包围中,因而和第二节童年的幻象以及第三节括号中的“你看见倾斜的塔中的美人了吗”产生裂变,如此一来,果戈理中年生活的阴郁质感也就间见层出。最后一节则是果戈理的暮年时段,“守斋人”指的是临终前的果戈理,他的确曾经斋戒过;而“牲口”则可和第二节的动物意象对应互读,这些陪伴过果戈理的生灵早已湮没在“树线以上的远方”,也就是说它们都已经死亡。那么已至垂暮之年的果戈理本人呢?——“看外边,黑暗怎样焊住灵魂的银河。/快乘上你的火焰马车离开这国度!”注意,“马车”意象第二次出现,但是这一次的含义不仅仅是迁徙和游走,而是永遠的离开。也就是说,“马车”第一次出现意味着果戈理离开家乡,第二次出现则指涉了作家的“超越和死亡”。透过一张扉页肖像以及自己对同道前辈的体认和理解,特朗斯特罗姆在回顾中完成了果戈理的“一生”。如果说,这张扉页肖像是静止的瞬间,那么《果戈理》就是时间流动中的人物画像,因此这首诗的写作正可视为整张画像的制作过程。
  除了为果戈理进行时间流转中分段画像,《果戈理》也蕴含了诗人自己的多方体察,或者说,特朗斯特罗姆也在这首诗中尝试着对果戈理进行注解。首先,这首诗中的人称代词出现了“我”和“你”,“我”是果戈理自己说话,“你”则是诗人对果戈理的称谓,在这有来有往的变化中,这首诗的行动主体和创造主体达成了对话关系,诗人也因此得以将触须伸向果戈理本人;其次,《果戈理》不乏建议、邀约和潜入的词句,这是注解之诗的最好证言,这些词句是“你和我”在交互中所产生的新东西,譬如“人类摇晃的桌子”就是果戈理、特朗特斯特罗姆等作家的共通体验,这既是注解,也是对谈。
  正如诺奖授奖词陈述的那样,“特朗斯特罗姆诗歌宇宙里的运动,首先是向着中心的。他的精神视野把互不相同的现象聚在此时此地”,《果戈理》也是这样一首“向心”之诗。诗人用巧妙的回旋将果戈理、意象、声音、时间以及围绕它们的事物精确剪裁,最后汇成“一生”的河流,而果戈理正是这河流中不断更变的风景。
其他文献
大约20年前,我们一家再次重返故乡。与往时不同的是,我们一家将在“故乡”这片土地上常住下来。用我父亲的话说,叫“落叶归根”。  然而“故乡”于我,终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在我成长的记忆里,童年是在黔桂交界的一座矿山度过的。在那里,我经历了人生最初的启蒙和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我的父亲是一名煤矿掘进工人,从事煤炭挖掘工作逾三十年。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亲历了无数次透水、塌方、瓦斯泄漏等诸多险情,所幸每一
期刊
它有力的腿,它乌黑的甲壳  像星星点缀于这漫无生机的舞台  一个平庸的年代,连恶  也成为虚荣。它们这时间之沙的骑士  生命像沙一样流走  像是徒劳,像是上帝之手的精妙  带着对大地的羞怯,它们  一代代繁衍,但从不命名  因为它们自己就是一个地球。  ——节选自《屎壳郎》  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交界处的边缘,也就是我们种植的梭梭林中,可以看到的生命中最多的是蜣螂,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屎壳郎。
期刊
1  将近一百年前,哈佛大学诞生了著名的诺顿讲座,讲座的主题是“最广泛意义上的诗意”。1967年,诺顿讲座迎来博尔赫斯先生——他的“诺顿六讲”后来在中国出版时书名叫做《博尔赫斯谈诗论艺》——博尔赫斯开篇即说,他快要七十岁了,他把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贡献给了文学,不过他能告诉大家的还是只有满腔的困惑。博尔赫斯的话,当然含有谦逊的成分,事实上他的“诺顿六讲”娓娓道来,收放自如,并非只有满腔困惑,而是充满
期刊
我认为诗是一时的然而又是庄严的产物,是孤独与相互关切、感情与行动,一个人的内心活动与大自然的神秘启示,成对地构成的。我还同样坚信,通过我们把现实与梦想永远结合在一起的活动,一切——人及其形影、人及其态度、人及其诗歌——都将日益广泛地一致起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现实与梦想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我现在以同样的心情说,经过这么多年之后,我仍然不知道,在渡过湍急河流的时候,在绕着牛的颅骨跳舞的时候,在高山
期刊
阳历八月底,黑龙江松嫩平原已经全面进入了秋天,而且已是晚秋时节。  这里的地理特征酷似美国中西部大平原,蓝天,白云,田野,河流,湖泊,石油磕头机,永远的地平线……视野一望无边,车子开在公路上,开在田畴之间,有一种坦坦荡荡的流畅。车子一直开着,那真是有“在路上”的感觉。  我和一位女友结伴一起飞去看望那里的一位朋友,朋友的母亲刚去世不久,他回乡为病危的母亲送终并服丧。我们到达的第二天,另一位朋友也闻
期刊
1  天蓝,云白,湖靛,稻黄  四周都是地平线  是一年一熟的空旷  在这里,感觉地球是平的  土地只能用极目远眺  来丈量  地下的油,被散落野外的机械装置  用鞠躬的方式  抽上来  2  请指给我看,那条江在哪里  那条用船把一个恰博旗的少年运往远方的大江  北边是上过的小学,南边是上过的中学  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  中间隔着一大片稻田  倘有一封信要寄往  上世纪八十年代  该写什么地址和
期刊
大自然是人生欢乐和智慧的源泉,也是诗人永恒的话题。路也近几年的诗歌,越来越走向一种辽阔和大气,这与她不断出游,并在出游中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入思考有着密切关系。  印象中,路也是一个在路上的诗人。在路上,意味着脚步没有停止,头脑没有停止,心灵也没有停止。在路上,也赋予诗人新的不断的灵感,推動她的诗歌走向更远的地平线。我们可以从路也的诗中,不断读到一些地名,有的是我们熟悉的,有的是我们陌生的,但都带着她
期刊
意象是不是一只大象?  意象是诗的灵魂和质地。读一首诗,意象和文字技巧主导了风格和阅读方向。我认为意象必须精准,必须秾纤合度。精准地以文字勾勒心中所想,意象不贫乏也不花哨。要让意象开展,却不沦为断线的风筝,要做到能收到放,大开大阖。说实在,要谈论“意象”以及如何书写,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功夫。有些作品,常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意象的经营,要么薄弱,要么花哨,中庸之道全凭长期以来大量阅读和思考,以书写累
期刊
公元759年春,被人们尊为“诗史”的杜甫,时任华州司功参军。在前往战乱后的洛阳探亲返归任上的旅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那时的杜甫,或许从未考虑过诗与时代的关系问题,但他的经历却对今天的我们深有启发。  毫无疑问,每一个诗人的写作,都是处于一定时代语境下的写作,但诗人与时代的关系,却常常如那时的杜甫一样,并非刻意地承担。因为当一个诗人拿起笔,大多缘于原始的表达欲,他们常常怀着不吐不快的
期刊
鉴别一个诗人有无创造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考察他(她)是否有连续的、足以令人信服的文本。而在当下诗坛,靠名气和名气滋生的惯性——写作的人,正在以其大量粗制滥造的诗歌败坏读者的胃口。一种腔调、一种模式、一种风格,遮蔽了大量深具活力的无名诗人的作品。这是诗坛被时代同质化的恶果吗?也许。  因此,紫藤晴儿的大量有质量的诗作无疑是对这种现象的反动。尤其是她的一直以来表现在写作上的低调(姿态)尤其令人钦佩。从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