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yu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以文化素质为基础,文化素质中又以人文素质为重点。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应该而且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高校素质教育的目的,最根本的就是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推行的是专业教育,过分重视大学生的业务素质教育而忽视文化素质教育。同时,在我国由于办学体制上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教育观念上片面强调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将文、理、工科等人为地分割开来,各自封闭、自成体系。这种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有以下缺陷。
  1人文知识匮乏
  人文知识包括历史、文学、哲学、艺术、政治、法律、道德、宗教、语言等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是人文素质的基础。掌握必要的人文知识,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功利化倾向和实用化倾向使得大学教育和大学生个体把专业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放在了第一位,而普遍缺乏必备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知识和其他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当前高校的学生(包括硕士生、博士生),尤其是理工类学生,除了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之外,很少接触有关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对人类的文化遗产知之甚少,对世界各民族民俗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致使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有所下降。
  2社会适应能力低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实践中,缺乏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发展机制,加之社会生活环境存在着不良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因而导致一些大学生人格的非理性化、价值观念的庸俗化。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特别是理工类大学生,整天埋头于科技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有些学生性格孤僻、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力差、遇事容易走极端,有些学生甚至不懂如何与人交往等等。
  3缺乏民族精神
  由于缺乏对本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精华的基本了解,使得大学生缺乏一种民族的自豪感,缺乏深厚的民族文化素养,造成民族精神的流失,其结果势必使大学生盲目向往发达国家的生活、盲目追崇别国的文化。
  这些问题的存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各级各类学校素质教育的不足。特别是高校长期以来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倾向,使得大学生虽不缺乏技能、专业和学历,但缺少的是对人生的正确认识和态度,是对社会的了解、参与、融入、调适能力,是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民生的关爱。因此,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民俗文化教学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1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民俗文化承载着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渗透于民俗文化之中。教育家顾明远提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待人处事无不反映着民族精神”。[2]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恒无价的精神财富,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而民族精神的培养离不开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蕴含着族群意识,可以唤醒广大民众的民族认同。我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全家团聚吃年夜饭、清明节扫墓、端午节吃粽子等,都以隐形的方式蕴含着族群意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积淀下来的丰厚遗产,对塑造民族性格、凝聚民族情感起着重要作用,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高校通过多民族民俗文化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民族的智慧,这对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2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中学过早的文理分科和大学过窄的专业教育,导致大学生文化视野狭窄,对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知之不多,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校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丰富学识,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通才、全才。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拓展大学生文化视野的重要渠道。学习民俗文化,可以使学生跳出过于狭窄的专业领域,广泛接触博大精深的民族民俗文化,增长人文知识,开阔文化视野,夯实文化基础,为提升人文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3有助于陶冶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该民族的审美情趣。21世纪的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情感和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并从审美活动中获得创意和灵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传承的民俗因为与久远的历史、人民的生活伴生而发展,它必然反映出人民生活中的主体风貌,显示出它的质朴、刚健、清新之美。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世俗生活的人情美、人性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精神人格。正如列宁指出的,每个民族都有大众文化,民俗正是一种大众文化。它的质朴清新对培养学生感知纯正品位的文化,陶冶健康的情趣是大有裨益的。
  4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道德修养是重要的人文素养。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也充满着道德的感召力,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力量。比如,壮族等民族有敬老爱幼的礼仪习俗,相遇都互相打招呼、问候。还有一些民族节日,也包含深刻的道德内涵,如壮族三月三歌节,是纪念歌仙刘三姐不畏强暴,用山歌机智勇敢斗地主恶霸,争取个人幸福自由的纪念活动。傣族的“泼水节”,其起因是纪念七位勇敢的姑娘战胜恶魔胜利归来,人们泼水为她们洗涤身上血迹和庆贺胜利,也是弘扬勇敢的斗争精神。还有松佬族的“依饭节”、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跳坡节”等等,都有深刻的道德涵义。了解这些民风民俗,会使大学生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正如民俗学家钟敬文所说,“一则神话,可以坚固全团体的协同心;一首歌谣,能唤起大部分人的美感;一句谚语,能阻止许多成员的犯罪行为”。[3]   5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民俗文化教学,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点滴融注于学生心田,使其了解祖国优秀民俗文化,热爱优秀民俗文化,增强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民间工艺制作,使学生感受到民间艺术的巨大魅力、劳动人民对美的追求,受到民族情感和民族艺术的感染,使他们成为植根于民族土壤的“有根的一代”。在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情结,在快乐学习、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育起强烈的民族精神。通过探究、实践活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新世纪的大学生,要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承担起民族和社会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从民俗文化的精华中汲取营养,借助民俗文化教育资源提高人文素养。
  三民俗文化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1开设以民俗文化为内容的选修课
  民俗文化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我们的大学生对民俗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唐代诗人王维如此描述自己的重阳佳节思亲之情。然而,今天的学生,却很少有人知道重阳节不仅是尊老的一种表现,还有登高、插茱萸等习俗。每年的二月十四日,青年人买玫瑰不辞辛苦,却鲜有人知道中国的“七夕节”。对民族民俗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致使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有所下降。课堂教学无疑是丰富大学生人文知识,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民俗文化教育的缺席很严重,只有二十几所设有民俗学学科点的高校设置了民俗文化课程,而将民俗文化课作为人文素质选修课的高校屈指可数,这一点在理工、农、医类院校体现得尤为突出。要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各高校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完善课程体系,开设以中国民俗文化为内容的选修课。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黄永林教授说,对民族文化忽视、悲观的现象具有普遍性,从中小学到大学,这种现象都存在着。一些民俗与民族的东西因为商品化而变得空洞,教育如果不把民俗和乡土的内容纳入,民族文化就会在无形中流失。中小学应该将民俗和乡土内容纳入教材,大学则应该把它作为大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一部分。[4]
  2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提升民俗文化的价值
  各个地区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社会风俗、民风民情等民俗文化。地方课程的开发,对于培养大学生学生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培养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热爱国家的意识,使学生继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培养多元文化价值观和多元文化的统合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开设民俗文化综合活动实践课
  近几年来,我国课程结构中开设了综合活动实践课。开设这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打破学生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发展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和参与一系列活动的方式来实现培养人的目的。民俗文化也应该进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民俗文化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亲身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可以举办有关民俗文化的文化月、文化周活动,开设民俗文化专题讲座等,利用国庆、清明等节假日开展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扫墓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利用历史名人和文化名人的诞辰、逝世等周年纪念活动,认识和了解他们的理想与追求;通过大量的文化、科技名人的主题活动,来认识和了解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事业追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本尼迪克特·露斯·文化模式[M].何锡章,黄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
  [2]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69.
  [3]钟敬文.民间文学和民众教育———民间文艺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38.
其他文献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传统媒体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来源。智能、快捷、有效地充分利用其中富含的新闻资讯,为广播电台的节目制作与播出提供多样化的新闻素材,是传统广播电台在互联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一些体制机制弊端也正在影响和制约着高校的快速发展。而我国的国情和农业院校的特点决定了新形势下加强农业院校编制管理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一新形势下农业院校编制管理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性  “目前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部门机构职能交叉、人员配置不合理、工作效率不高;一些部门编制意识淡薄,缺乏编制规划和编制约束,没有以编制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性能水平的不断提高,它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希望计算机不仅能完成基本的运算功能,更期盼它能像人一样去认识世界
随着电子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导致车载网络中同时存在多个标准、多个子网络。车载网关作为车载网络的核心,实现不同子网之间信息的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后,人民武警报迅速做出反应,在第一时间先后派出24名记者赶往地震灾区,随抢险部队向震中开进,及时采写和刊发了大量现场报道,
一人本体育思想的内涵  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物在美国倡导了“人本主义教育观”,其基本观点强调“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注重学生的自我需求,尊重学生的情感和自由,挖掘人的自身潜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继承了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以尊重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开发学生的潜能。这一点与马克思所提倡“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  “
四轮独立驱动(four-wheel independent drive,4WID)和智能驾驶是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受道路状况与驾驶员操作熟练程度的影响,4WID电动汽车在起步过程中容易出现溜坡与冲
市场对显示器的需求推动着具有大尺寸、宽视角、高对比度等优点的等离子显示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着等离子显示器的制造技术不断地革新。   论文课题基于国内外计算机视觉
创新是国家兴旺的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只有创新才有发展,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各高校一直探讨的研究问题,也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任务。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科生毕业走向社会后,在一些工作岗位上需要其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体现,以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对人才的需求。为了适应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倡和强化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低密度脂蛋白( LDL)可以通过金属离子、酶、蛋白质糖基化和NO等多种途径发生氧化, 主要生成弱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mmLDL)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LDL) . LDL 氧化产物可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