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7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9-0053-01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小夹板 中药
肱骨髁上骨折是骨伤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尤以5~12岁的儿童为多见。本人自1995年10月以来,在门诊共收治小儿肱骨髁上骨折36例,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最小者4岁,最大者13岁。伤后24小时内就诊者25例,1~2天就诊者6例,2天以上者5例,其中3例患者损伤后在当地误诊为肘关节脱位,进行复位,造成肘关节周围软组织血肿严重,青紫淤斑颇甚,出现张力性水泡。伸直型30例,屈曲型4例,粉碎型1例,青枝型1例。骨折有移位者30例,其中伴有尺偏者12例,桡偏者18例,均无明显血管神经损伤合并症。
2 治疗方法
2.1 手法复位 患者取坐位或者仰卧位,助手二人,第一助手固定上臂,第二助手握住前臂及手腕部,持续用力作对抗拔伸牵引,首先纠正侧方移位和重叠移位,然后再矫正前后移位。伸直型者,术者以两手拇指按压推挤远端向前,其余两手四指环抱近端向后扳提捏平,嘱其第二助手在维持牵引下,将前臂上屈至60~70度左右,即可复位。屈曲型,整复手法与之相反,在助手拔伸牵引下,纠正侧方移位后,术者两手四指环抱近端向前端提,两手拇指按远端向后压,同时并嘱其助手将前臂拉直至170~180度,即复位成功。
2.2 夹板固定 施行手法整复后,继续维持顺势牵引,局部外敷一号(本院协定方),伸直型者,上复四块方型的瓦状纸板固定,如有尽偏,则在骨折远端内侧加放梯形纸压垫,近端外侧放置平行棉垫(桡偏者则相反),纸压垫要放置稳妥准确,然后,再用三根布带扎紧,绷带缠绕,用三角中或绷带将患肢悬吊胸前。屈曲型患难与共者,外敷伤敷一号后,用绷带缠绕,以以两块长方形的瓦奖硬纸板将肘关节固定在伸直位,一周半至二周改为功能位固定,时间切勿过长,以免关节强直。青枝骨折外敷伤敷一号,用“L”状托固定,然后用绷带将患肢悬吊胸前。
2.3 药物治疗 我们对于骨折病人以活血化淤,消肿定痛为主,除局部外敷伤敷一号外,年龄较小的患儿一般不予服药,对年龄稍大的有报药能力者,用参三七、全蝎、地鳖虫、自然铜等研末胶囊口服,每次1~2粒,日服三次。恢复期,在夹松拆除后,用中药上肢损伤洗方熏洗患处,以改善局部循环,舒筋活络利关节,促使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迅速恢复。上肢洗方药物组成:伸筋草15克,透骨草15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红花10克,桂枝12克,苏木10克,威灵仙10克,川芎10克。用法:上方煎水,熏洗患处,每日洗2~3次,每剂洗5~6次。
2.4 功能锻炼 骨折整复后,早期的功能锻炼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在整复骨折后即嘱患者耸肩、运腕和指关节屈伸运动,并注意观察肘肱疼痛,肿胀程度及血运情况,以便随时调解夹板和绷带的松紧度,防止引起缺血性坏死。复位15~20天夹板拆除,即开始肘关节的屈伸锻炼,逐渐恢复其功能。
3 治疗结果
36例均获得门诊随访,时间为1~5年,平均3年。
3.1 疗效标准 ① 优:骨折完全愈合,肘关节恢复良好,无肘内外翻畸形;②良:骨折完全愈合,肘关节功能略有障碍,无肘内外翻畸形;③差:骨折完全愈合,肘关节功能障碍,无肘内外翻畸形;
3.2 治疗结果 优者:32例,88.9%;良者:3例,8.3%;差者:1例,2.8%。优者率为97.2%。
4 讨 论
肱骨髁上由于解剖结构的特殊,临床上常易并发肘部的畸形及血管神经的损伤为了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我们的治疗过程中比较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4.1 早期,准确复位,我们认为,复位愈早愈好,损伤早期,局部反应较轻,肿胀不甚,肌肉较为松弛,有利于整复。早期复位,解剖骨折断端对血神经的压迫,可促进肿胀的消退,一般在X线透视立即复位。整复力求轻柔,准确有力,并力求能一次复位成功。以避免再次复位加剧对软组织的损伤。
4.2 外敷,内服中药,加速肿胀消退。肱骨髁上骨折,一般肿胀淤斑皆较明显,我们在骨折整复后外敷一号(本院协定方),然后行夹板固定,配合内服中药,肿胀都能在2~4天内明显消退。肿胀的消退能解除其对血管神经的压迫,发送局部的血运,以减少并发缺血性肌挛缩,并能促进断端的愈合。
4.3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配合药物熏洗,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我们对其骨折病人,一般不主张卧床休息,骨折整复固定后即进行掌指、腕部及户关节的活动,12~15天以后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以主动锻炼为主,配合中药熏洗(本院协定方),所收治病例肘关节功能大部分恢复正常。
4.4积极预防肘关节内外翻畸形,究其原因,大致不外乎:①复位不良。②术后固定不良,纸垫放置不当或缚扎过松。③前臂固定位置改变。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①复位争取一次成功,力求解剖对位,至少在4/5以上。②夹板固定时注意保持松紧相宜,固定后5~6天肘部透视一次,发现移位,立即纠正。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9-0053-01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小夹板 中药
肱骨髁上骨折是骨伤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尤以5~12岁的儿童为多见。本人自1995年10月以来,在门诊共收治小儿肱骨髁上骨折36例,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最小者4岁,最大者13岁。伤后24小时内就诊者25例,1~2天就诊者6例,2天以上者5例,其中3例患者损伤后在当地误诊为肘关节脱位,进行复位,造成肘关节周围软组织血肿严重,青紫淤斑颇甚,出现张力性水泡。伸直型30例,屈曲型4例,粉碎型1例,青枝型1例。骨折有移位者30例,其中伴有尺偏者12例,桡偏者18例,均无明显血管神经损伤合并症。
2 治疗方法
2.1 手法复位 患者取坐位或者仰卧位,助手二人,第一助手固定上臂,第二助手握住前臂及手腕部,持续用力作对抗拔伸牵引,首先纠正侧方移位和重叠移位,然后再矫正前后移位。伸直型者,术者以两手拇指按压推挤远端向前,其余两手四指环抱近端向后扳提捏平,嘱其第二助手在维持牵引下,将前臂上屈至60~70度左右,即可复位。屈曲型,整复手法与之相反,在助手拔伸牵引下,纠正侧方移位后,术者两手四指环抱近端向前端提,两手拇指按远端向后压,同时并嘱其助手将前臂拉直至170~180度,即复位成功。
2.2 夹板固定 施行手法整复后,继续维持顺势牵引,局部外敷一号(本院协定方),伸直型者,上复四块方型的瓦状纸板固定,如有尽偏,则在骨折远端内侧加放梯形纸压垫,近端外侧放置平行棉垫(桡偏者则相反),纸压垫要放置稳妥准确,然后,再用三根布带扎紧,绷带缠绕,用三角中或绷带将患肢悬吊胸前。屈曲型患难与共者,外敷伤敷一号后,用绷带缠绕,以以两块长方形的瓦奖硬纸板将肘关节固定在伸直位,一周半至二周改为功能位固定,时间切勿过长,以免关节强直。青枝骨折外敷伤敷一号,用“L”状托固定,然后用绷带将患肢悬吊胸前。
2.3 药物治疗 我们对于骨折病人以活血化淤,消肿定痛为主,除局部外敷伤敷一号外,年龄较小的患儿一般不予服药,对年龄稍大的有报药能力者,用参三七、全蝎、地鳖虫、自然铜等研末胶囊口服,每次1~2粒,日服三次。恢复期,在夹松拆除后,用中药上肢损伤洗方熏洗患处,以改善局部循环,舒筋活络利关节,促使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迅速恢复。上肢洗方药物组成:伸筋草15克,透骨草15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红花10克,桂枝12克,苏木10克,威灵仙10克,川芎10克。用法:上方煎水,熏洗患处,每日洗2~3次,每剂洗5~6次。
2.4 功能锻炼 骨折整复后,早期的功能锻炼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在整复骨折后即嘱患者耸肩、运腕和指关节屈伸运动,并注意观察肘肱疼痛,肿胀程度及血运情况,以便随时调解夹板和绷带的松紧度,防止引起缺血性坏死。复位15~20天夹板拆除,即开始肘关节的屈伸锻炼,逐渐恢复其功能。
3 治疗结果
36例均获得门诊随访,时间为1~5年,平均3年。
3.1 疗效标准 ① 优:骨折完全愈合,肘关节恢复良好,无肘内外翻畸形;②良:骨折完全愈合,肘关节功能略有障碍,无肘内外翻畸形;③差:骨折完全愈合,肘关节功能障碍,无肘内外翻畸形;
3.2 治疗结果 优者:32例,88.9%;良者:3例,8.3%;差者:1例,2.8%。优者率为97.2%。
4 讨 论
肱骨髁上由于解剖结构的特殊,临床上常易并发肘部的畸形及血管神经的损伤为了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我们的治疗过程中比较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4.1 早期,准确复位,我们认为,复位愈早愈好,损伤早期,局部反应较轻,肿胀不甚,肌肉较为松弛,有利于整复。早期复位,解剖骨折断端对血神经的压迫,可促进肿胀的消退,一般在X线透视立即复位。整复力求轻柔,准确有力,并力求能一次复位成功。以避免再次复位加剧对软组织的损伤。
4.2 外敷,内服中药,加速肿胀消退。肱骨髁上骨折,一般肿胀淤斑皆较明显,我们在骨折整复后外敷一号(本院协定方),然后行夹板固定,配合内服中药,肿胀都能在2~4天内明显消退。肿胀的消退能解除其对血管神经的压迫,发送局部的血运,以减少并发缺血性肌挛缩,并能促进断端的愈合。
4.3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配合药物熏洗,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我们对其骨折病人,一般不主张卧床休息,骨折整复固定后即进行掌指、腕部及户关节的活动,12~15天以后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以主动锻炼为主,配合中药熏洗(本院协定方),所收治病例肘关节功能大部分恢复正常。
4.4积极预防肘关节内外翻畸形,究其原因,大致不外乎:①复位不良。②术后固定不良,纸垫放置不当或缚扎过松。③前臂固定位置改变。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①复位争取一次成功,力求解剖对位,至少在4/5以上。②夹板固定时注意保持松紧相宜,固定后5~6天肘部透视一次,发现移位,立即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