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鱼薯条外交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itial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周,国家主席习近平访英,周四,英国首相卡梅伦安排双方到其乡郊别墅作“庄园会晤”,之后两人到附近一间卡梅伦喜爱的酒吧(pub),喝啤酒和品尝英国“国食”——炸鱼薯条(fish and chips)。据当地媒体报道,品尝炸鱼薯条更是中方向英方反复提出的特别请求。
  这幕“炸鱼薯条外交”,难免让人想起当年的“热狗外交”和近年的“汉堡外交”。
  以前本栏便写过“热狗外交”的故事。1939年二战前夕,美国总统罗斯福以美国国食热狗款待到访的英王乔治六世,英王甘之如饴,这让美国人雀跃,认为英国王室随和亲切,能够放下身段、纡尊降贵,与他们一起欣赏热狗这味国食,一改他们一向认为后者高高在上、看不起人的形象,两国关系遂得到改善。
插图/Nath

  而近一个世纪之后,2011年,另一位美国总统奥巴马则在汉堡店,以另一款美国国食汉堡款待到访的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两人还分享了一份薯条。其实,奥巴马无非想借此向对方表达一个信息——“我不把你当外人”,同时亦向全世界展示美俄的亲近。而梅德韦杰夫也同样甘之如饴,展示自己的随和与入乡随俗。
  这次习主席也品尝了英国的炸鱼薯条,无疑同样会让当地民众增加好感,觉得一位来自堂堂美食大国的元首,也赏脸欣赏他们的国食,实在脸上有光,倍添亲近。
  而习主席似乎也很喜欢平民化的食物,以往他试过专程去北京庆丰包子店吃猪肉大葱包子,又试过以陕西羊肉泡馍、肉夹馍、biáng biáng(拼音)来款待从台湾到访大陆的连战,这也显示出其政治上的风格。
  英国人的炸鱼用的主要是鳕鱼(cod)或黑线鳕鱼(haddock),比目鱼(plaice)也很常见,用一大块鱼排裹上面粉或面包屑去油炸;至于薯条,那是以马铃薯切条——尺寸比起美式汉堡连锁快餐店见惯的那一款稍大,之后亦是拿去油炸。
  中国人或许会对这样的炸鱼有点不屑,认为做法太过粗糙,尤其是广东人和香港人,认为这样根本不能吃出鱼的鲜甜味,还是我们以姜葱丝和豉油来调味的蒸鱼高明得多,能够带出鱼的细腻甜味和嫩滑弹牙的口感。
  但炸鱼薯条在英国却是十分平民化的美食,据说英国有漫画家曾拿英国王室和炸鱼薯条来开玩笑,画过一幅十分出名的漫画。那是英国要过紧日子的年代,皇王经费遭民选政府不断削减,漫画中,一边是英女王在白金汉宫门口举牌抗议经济紧缩;而另一边则是御厨要求炸鱼薯条店代为准备王室的晚餐。从中可见,炸鱼薯条确是当地经济并不宽裕人士的恩物,午晚餐皆宜。
  炸鱼薯条之所以平民化,当然是因为鱼和马铃薯在英国都是唾手可得的食材,可谓价廉物美,再加上制作简单,现炸现卖,新鲜热辣,在寒天尤其吃得暖在心头,而且携带方便,可以打包回家再慢慢品尝。
  英国上流社会吃炸鱼薯条十分讲究,他们会小心翼翼地用刀叉挑起碟中鱼排那层黄澄澄的酥炸外皮,因为嫌它太过油腻,对健康无益,只吃内里的雪白鱼肉。但对于喜欢吃酥炸和香口食物的朋友,例如中国人,其实那层皮才是精华所在。
  至于草根阶层,当然不会用刀刀叉叉吃炸鱼薯条那么煞有介事,通常是用手拿来吃。他们尤其喜欢外卖,而早年,外卖更只是用旧报纸折成纸筒来包装,于是在路上边走边吃,便成了早年英伦街头的一道独特风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留学英伦、被称为“香江第一健笔”的《信报》创办人林行止先生,曾撰文对炸鱼薯条作过考究,他说英国最早的炸鱼薯条店,有人说创办于1860年,也有人说是1863年,有趣的是,该行业有个名堂十分响的公会——全国炸鱼联合会(National Federation of Fish Fries),成立于1913年,但因为当时似乎绝大多数店铺仍是独沽一味卖炸鱼而已,所以该会名字中没有提到“薯条”。到了1968年,该会在伦敦一家大酒店召开创会55周年大会,邀得当时的渔农部长出席,他在致辞中说了一句“炸鱼薯条是我们英国人的重要食物”,翌日竟成了多家报章的头条。从中可见,鱼与薯条的配搭,可能到了上世纪60年代才在英国流行。
其他文献
4月下旬,等待新片演员档期时,林育贤来到日本,见到山田洋次。同样钟情“小人物命运”的老导演对这位70后台湾同行说,“我今年都已八十多,每次拍电影都像等待法官判决,有罪没罪。可回头望去,拍来拍去,还是在拍自己喜欢的作品。所以,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就行。”  眼下,北京当代MOMA上空,弥漫着“中度污染”的雾霾。林记忆中上演的却是另一番情景。  “想当年,我在文化大学戏剧系学的是电影。没想到一入行,拍的是
近日,美国白人辅警齐默尔曼枪杀黑人少年马丁被判无罪,引发多个城市民众抗议。7月19日,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出人意料地就此发表言论。他表示,这一判决令非洲裔美国人“深感痛心”,而他本人则对此“感同身受”——因为在美国,黑人早已习惯于生活在他人对自己的异样目光之中。他甚至说,“倘若在35年前,我本人也可能遭受和马丁同样的命运。”  那么,“马丁的命运”究竟意味着什么?马丁-齐默尔曼案又何
图/Yousuf Karsh  即使没有很多人确切了解哭秦庭的历史细节,申包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搏命精神,依然会对我们的文化心理传承造成一种神秘的影响。这样,在民族危亡时刻,一名美丽的女子,跨越万水千山,用诚恳的态度,用直率的表达,最终感动了异邦人民,从而获得了重大帮助,这自然容易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台湾作家林博文这样评价1942年宋美龄访美:“划时代的夫人外交,为中美合作抗战写下辉
心甘情愿地,把韩剧《一起吃饭吧》看了3遍。  主人公是住在单身公寓里的3个年轻人,李秀景住805,律师事务所室长,离婚后单身,养一只小狗,热爱美食,被迫独来独往,不想和人发生太深的联系;具大英住806,保险业务员,喜欢穿运动装,不爱整理房间,直接睡在地铺上,东西乱堆在床铺周围,衣服全都寄存在附近的干洗店里,要穿的时候就去干洗店换;尹真儿住804,天真烂漫的富二代女孩,父亲因一桩经济案被抓,家被查封
迟子建拒绝了面访,这个写作30年、发表六百多万字的东北作家似乎偏爱笔谈。我们不得不用邮件提问,这同时意味着交出了报道的主动权。好在10天后得到的回答翔实恳切,字里行间的温度表明这不是一位冷淡疏离、懒得过问外界的隐者。相反,这些文字与我在几个月前她的新书《群山之巅》发布会上所见到的模样相符:她像个小学高年级女生出现在自己的12岁生日宴会上,略微收敛住成为众人目光焦点的兴奋,眼中充满幸福的明亮。  这
20岁的Huda Alsayil抱着她出生刚一周的儿子Mezwid。这是她的第一个孩子,尽管担心着可能的并发症,但她说,儿子的到来让她数月来第一次有了“ 完整”的感觉  逃亡,或许是3岁男孩艾兰·库尔迪短暂生命中留下最多的记忆。当土耳其DHA通讯社的女摄影师黛米尔拍下小艾兰在土耳其海滩的尸体时,这张照片与当年那张同样令人的心碎的《男孩与秃鹫》一样成为了历史。在艾兰出生的前一年,作为“阿拉伯之春”一
图/本刊记者 大食  在钱穆《中国经济史》大陆版出版之前,中国内地对“叶龙”这个名字并不算熟悉。今年1月,该书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封面的署名是“钱穆讲授,叶龙记录整理”。“叶龙”两字,才随着一代儒宗钱穆的名字,在内地广为流传。  细心的读者或可发现,其实在钱穆的著作里早已提到叶龙。2001年,三联书店出版钱著《中国历史研究法》,此书为1961年钱穆在香港的演讲整理稿,钱先生在序言中写道:“此一
游轮上永不落幕的盛宴,李妈妈总是其中的主角。“安详水晶号”大厅里,晚饭后奏响舞曲,李妈妈总是第一位翩翩起舞的女士,最有风度的小伙子才能有幸邀请到这位淑女。这是一艘从美国航向荷兰的豪华游轮,在夏季的大西洋上形单影只。  李妈妈住的房间楼层很高,与茫茫大海一窗之隔,不一样的天气能看见万般变化的世界。稳稳前行的船很少让她感受到暗流的凶险,只有水声有节奏地拍进梦里。年纪大了,睡得少,她常在黎明看着天色慢慢
果智俗名梁璐,名字里带个“璐”,据说是因为母亲40岁时向观世音菩萨求子,等他出世后,拜了观音做干娘的缘故。  果智有6个姐姐,早年家里有过一个男孩,一次意外死于火烧灾。如果没有那场劫难,果智和3个小姐姐兴许就和这个世界无缘了。  计划生育搞到万安县高陂乡彭门村时,果智刚满两个月,家里幸运躲过罚款。三十多年后,父亲梁礼超坐在堂屋里,称自己当村支书时最怕两件事,计生和收税,“都要得罪人。”果智站在院里
李伟被捕的那一天,清晨5点半就起了床,去送别妻子乘坐的高铁。“他看起来很不安。”几天后,回忆起那个怪异的礼拜日的种种细节时,他的妻子、现今双腿近阴部处已有较大空隙的盖靖华这样告诉我。“之前一天,他就表现得极为兴奋,就好像不是我——而是他——要出门一趟一样。他一直在我身边绕着,虽然一句话也不说。后来他递过来抽纸。我说我要的是卷纸。然而他还是嘟哝着要我收下。我说我不要,请给我卷纸,我这样说了三次,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