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始终强调语言学习应当符合其自然规律。通过比较外语教学诸多流派所倡导的教学方法,不难发现,它在成人英语教学方面可以起到良好作用。
一、语言习得理论及其特点
关于语言习得,世界上不少语言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说话人心理活动的结果,婴儿天生就有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对他们的语言错误不须纠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在生活实践中自我纠正。克拉申则提出,语言习得的关键是一个内在化的过程,即把语言的语法和语用规则内在化,成为大脑机制的一部分。他还认为,外语学习是受环境影响的:一是自然环境,学习者通过与语言接触自然吸收,这种学习是潜意识的;二是课堂环境,学习者在正规的课堂训练中学习语言,这种学习是有意识的。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区别只是二者的学习环境和途径不同。
一般说来,在语言学习中,学习者的动机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整合性动机,即为了能熟练运用这门语言和他人交谈,为了能借助这门语言去了解该语言群的文化而学习这种语言;第二种是工具性动机,即为了使这门语言能帮助自己获得某种实利学习这种语言。要想成为一名真正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第一种动机是理想的。年龄越小的学习者,越倾向于获得第一种动机。成熟理论认为,伴随着成熟产生的加工能力的增强,带来了不良反应。Newport认为,认知不成熟对语言学习是有利的。儿童的短时记忆容量小,在学习初期只能简单地记忆单词。成年人的记忆容量增大,他们能够提取更多的信息,但同时他们必须面对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就是不得不同时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成熟的、适用于各个领域的认知能力不适合新的模块化的学习任务,因此,成年人的第二语言习得,通常会失败。
然而,部分学者认为认知成熟有利于语言学习。1963年,皮亚杰将儿童在不同时期的智力发展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前感知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这部分学者认为真正的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应该在青春期到来时。只有在这个阶段,一个人才有能力进行抽象和逻辑思维。这种能力高于具体经验和直接的感觉。第二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抽象思维,因为语言在本质上是抽象的。因此,青春期之后的学习者,会成为更好的第二语言学习者。
笔者把语言习得理论归纳为以下几点:语言能力是人的大脑机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人都有学习语言的天赋和才能;讲母语勿需特定的传授,语言原则是在不自觉的过程中实现的,大部分语言错误是在自己生活过程和语言实践中自我纠正的;习得语言是一个长时间的内在化过程,学习者不但能够区别母语与非母语的词或句子,还能懂得句子结构的深层意义;习得语言是有时间限制的,随着生物个体发展中的上升运动条件转变而产生固有事物本性的潜能化。
二、成人和儿童在语言学习中的心理因素比较
良好的语音、语调,要经过大量的练习才能获得。这要求学习者敢于运用语言表达自我,并能够虚心接受老师及他人的指导建议。在这一方面,青春期以前的学习者似乎更具有优势。学习第二语言越早,他们就越会采用相同的策略学习第二语言和母语,加上课堂活动比较丰富,学习者也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会在课堂上踊跃发言,会积极思考并运用学过的词句表达意思。当受到表扬时,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当被指出不足之处时,他们也不会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青春期以后的学习者,情感因素的组成部分已经成熟起来。想要运用语言表达自我时,他们的内心世界会被许多因素所困扰:“自己考虑的是否正确?如果说错了会不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当老师指出他们的错误时,部分学习者的自尊心很可能已经受到了伤害。可以说,青春期以前的学习者,其感情屏障没有青春期及以后的学习者高。感情屏障低,有利于内在机制的正常运转。人类都是情感动物,人的情感领域包括许多因素,如焦虑、动机、态度、兴趣、移情、自我观等。虽然情感因素和第二语言学习并无直接的联系,但它们却间接影响着第二语言的学习效果。
众所周知,做某件事的动机、兴趣和态度,会对做这件事的结果产生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动机、兴趣和积极的态度,是第二语言学习取得成功的必备因素。克拉申在其情感过滤假设中指出:在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习得者并不吸收他所听到的一切,与情感过滤有关的焦虑、动机和自信等因素影响着习得语言的速度和质量。一部分英语初学者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热情渐减,有的甚至对英语产生了逆反心理,学习情绪低落。
三、成人在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英语学习的情感障碍,指的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方面的阻力及困难,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紧张、焦虑或对英语的恐惧、厌倦、冷漠,对自己的担心等。
1.语言交际中的交际恐慌
按照话语理论,第二语言学习是通过交际完成的。交际在英语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更换一种语言交际,就存在理解别人、表达自己的困难。尤其在表达能力有限时,羞怯、惊慌、恐惧等自然而然地在学习者身上表露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英语交际恐慌。英语交际恐慌是英语学习中常见的情感障碍之一,分为口头表述焦虑和领会焦虑。
(1)口头表述焦虑。说话者在表达能力有限或交际气氛比较紧张、压抑、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下,由于对自己缺乏信心,对所表述的内容没有把握而引起忧虑甚至恐慌,从而导致交际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对自己的神情举止特别敏感,惟恐自己在同伴面前出丑、失态。这种焦虑反而使学习者表述时异常紧张、口齿不清、行为拘谨、面红心跳,而面部表情和行为通过反馈进一步强化了紧张意识,形成恶性循环。
(2)英语领会焦虑。学习者在口头交际过程中或师生知识交流过程中,理解、捕捉对方语言信息发生困难而引起忧虑和紧张。例如,学生在交际或交往过程中,思想高度集中,神情高度紧张,表情呆板,过分注意每个词,一旦在某个词或术语上卡了壳,便慌了手脚,一连几个句子听不进去,结果听了上句漏了下句,以致没有信心继续听下去。
2.不敢说英语的因素
意识到他人将对自己具有评价性质的活动,都属于担心否定的焦虑,主要表现为“三怕”:
(1)怕遗忘。由于年龄偏大,强记能力减退,面对大量的词汇和复杂的语法规则缺乏信心,觉得学习上最困难的是记忆。
(2)怕出错。成人学员的自尊心很强,与普通学校学生相比,他们更担心出现错误。
(3)怕失败。尽管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但很多成人学员在学习上抗挫折能力不强,而考试又是检验他们学习是否成功的一种最直接的手段,因此,对考试格外紧张、害怕,在英语学习中,担心老师挑剔、同学笑话,在众人面前出丑,影响自己在班上的形象和威信等。
四、运用语言系统规律,打开成人英语学习心扉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如何利用学母语的动机和方法,结合第二语言习得的有利因素克服其弊病,笔者在教学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注重学生的心理引导
英语是一门语言课,也是工具课,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和培養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间接兴趣,克服在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打开学生的心扉,第一堂课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笔者在第一堂课设计了如下讨论题:What is English?How many years you have studied English?Why do we study English again?How can we study English well?通过前三个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英语是一种交际语言,而且在未来发展中将会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分析第四个问题的时候,笔者对儿童学习母语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且提问学生:“中文是我们的母语,有没有同学敢说自己在读音和认字方面从来没有出过错误?有没有中文教授敢说自己从来没有认错过字?”学生的答案是没有。笔者乘机强调,要学习好英语,一定要敢于开口,不要怕出错误。
2.利用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织英语兴趣小组、英语角活动,充分利用英语选修课,定期安排学生活动,使学生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动机。另外,选择积极向上的内容,如让学生上街购物,然后以“购物”为题进行会话。同时,在《六课型教学》中,每一课都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分组进行辩论。例如,针对英语本科专业,以“饮食”为主题,设计辩论题目“早餐到底是自己在家做好?还是到外面去吃好?”正反两方从是否节约时间、有利于早上的锻炼到营养等方面,展开激烈的辩论。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和热烈的语言气氛,刺激着学生大脑皮层系统,使平时不愿意开口的学生也参与进去。
3.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思想教育
在教学中,许多学习的苦恼困扰着后进生,造成他们反常的心态和扭曲的性格,如不及时解决,则会影响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些后进生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始终上不去,于是就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学英语的料。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分为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年计划,每一个阶段都找到自己的前进目标,并和他们谈心,肯定其学习的态度,点拨学习方法,鼓励他们持之以恒,用真心、关心爱护他们,增强学生学英语的信心和勇气。
4.营造浓厚的英语教学氛围
英语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使学生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地学习。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只要不影响正常的教学,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这样,有利于学生减少运用英语时怕犯错误的情感障碍,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后进生也不应忽视,可适当提问一些简单问题,让他们“跳一跳,就能够着桃子”,使他们有一种参与后的成就感。
(作者单位: 湖南省邵阳市广播电视大学)
一、语言习得理论及其特点
关于语言习得,世界上不少语言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说话人心理活动的结果,婴儿天生就有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对他们的语言错误不须纠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在生活实践中自我纠正。克拉申则提出,语言习得的关键是一个内在化的过程,即把语言的语法和语用规则内在化,成为大脑机制的一部分。他还认为,外语学习是受环境影响的:一是自然环境,学习者通过与语言接触自然吸收,这种学习是潜意识的;二是课堂环境,学习者在正规的课堂训练中学习语言,这种学习是有意识的。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区别只是二者的学习环境和途径不同。
一般说来,在语言学习中,学习者的动机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整合性动机,即为了能熟练运用这门语言和他人交谈,为了能借助这门语言去了解该语言群的文化而学习这种语言;第二种是工具性动机,即为了使这门语言能帮助自己获得某种实利学习这种语言。要想成为一名真正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第一种动机是理想的。年龄越小的学习者,越倾向于获得第一种动机。成熟理论认为,伴随着成熟产生的加工能力的增强,带来了不良反应。Newport认为,认知不成熟对语言学习是有利的。儿童的短时记忆容量小,在学习初期只能简单地记忆单词。成年人的记忆容量增大,他们能够提取更多的信息,但同时他们必须面对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就是不得不同时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成熟的、适用于各个领域的认知能力不适合新的模块化的学习任务,因此,成年人的第二语言习得,通常会失败。
然而,部分学者认为认知成熟有利于语言学习。1963年,皮亚杰将儿童在不同时期的智力发展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前感知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这部分学者认为真正的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应该在青春期到来时。只有在这个阶段,一个人才有能力进行抽象和逻辑思维。这种能力高于具体经验和直接的感觉。第二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抽象思维,因为语言在本质上是抽象的。因此,青春期之后的学习者,会成为更好的第二语言学习者。
笔者把语言习得理论归纳为以下几点:语言能力是人的大脑机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人都有学习语言的天赋和才能;讲母语勿需特定的传授,语言原则是在不自觉的过程中实现的,大部分语言错误是在自己生活过程和语言实践中自我纠正的;习得语言是一个长时间的内在化过程,学习者不但能够区别母语与非母语的词或句子,还能懂得句子结构的深层意义;习得语言是有时间限制的,随着生物个体发展中的上升运动条件转变而产生固有事物本性的潜能化。
二、成人和儿童在语言学习中的心理因素比较
良好的语音、语调,要经过大量的练习才能获得。这要求学习者敢于运用语言表达自我,并能够虚心接受老师及他人的指导建议。在这一方面,青春期以前的学习者似乎更具有优势。学习第二语言越早,他们就越会采用相同的策略学习第二语言和母语,加上课堂活动比较丰富,学习者也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会在课堂上踊跃发言,会积极思考并运用学过的词句表达意思。当受到表扬时,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当被指出不足之处时,他们也不会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青春期以后的学习者,情感因素的组成部分已经成熟起来。想要运用语言表达自我时,他们的内心世界会被许多因素所困扰:“自己考虑的是否正确?如果说错了会不会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当老师指出他们的错误时,部分学习者的自尊心很可能已经受到了伤害。可以说,青春期以前的学习者,其感情屏障没有青春期及以后的学习者高。感情屏障低,有利于内在机制的正常运转。人类都是情感动物,人的情感领域包括许多因素,如焦虑、动机、态度、兴趣、移情、自我观等。虽然情感因素和第二语言学习并无直接的联系,但它们却间接影响着第二语言的学习效果。
众所周知,做某件事的动机、兴趣和态度,会对做这件事的结果产生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动机、兴趣和积极的态度,是第二语言学习取得成功的必备因素。克拉申在其情感过滤假设中指出:在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习得者并不吸收他所听到的一切,与情感过滤有关的焦虑、动机和自信等因素影响着习得语言的速度和质量。一部分英语初学者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热情渐减,有的甚至对英语产生了逆反心理,学习情绪低落。
三、成人在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英语学习的情感障碍,指的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方面的阻力及困难,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紧张、焦虑或对英语的恐惧、厌倦、冷漠,对自己的担心等。
1.语言交际中的交际恐慌
按照话语理论,第二语言学习是通过交际完成的。交际在英语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更换一种语言交际,就存在理解别人、表达自己的困难。尤其在表达能力有限时,羞怯、惊慌、恐惧等自然而然地在学习者身上表露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英语交际恐慌。英语交际恐慌是英语学习中常见的情感障碍之一,分为口头表述焦虑和领会焦虑。
(1)口头表述焦虑。说话者在表达能力有限或交际气氛比较紧张、压抑、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下,由于对自己缺乏信心,对所表述的内容没有把握而引起忧虑甚至恐慌,从而导致交际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对自己的神情举止特别敏感,惟恐自己在同伴面前出丑、失态。这种焦虑反而使学习者表述时异常紧张、口齿不清、行为拘谨、面红心跳,而面部表情和行为通过反馈进一步强化了紧张意识,形成恶性循环。
(2)英语领会焦虑。学习者在口头交际过程中或师生知识交流过程中,理解、捕捉对方语言信息发生困难而引起忧虑和紧张。例如,学生在交际或交往过程中,思想高度集中,神情高度紧张,表情呆板,过分注意每个词,一旦在某个词或术语上卡了壳,便慌了手脚,一连几个句子听不进去,结果听了上句漏了下句,以致没有信心继续听下去。
2.不敢说英语的因素
意识到他人将对自己具有评价性质的活动,都属于担心否定的焦虑,主要表现为“三怕”:
(1)怕遗忘。由于年龄偏大,强记能力减退,面对大量的词汇和复杂的语法规则缺乏信心,觉得学习上最困难的是记忆。
(2)怕出错。成人学员的自尊心很强,与普通学校学生相比,他们更担心出现错误。
(3)怕失败。尽管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但很多成人学员在学习上抗挫折能力不强,而考试又是检验他们学习是否成功的一种最直接的手段,因此,对考试格外紧张、害怕,在英语学习中,担心老师挑剔、同学笑话,在众人面前出丑,影响自己在班上的形象和威信等。
四、运用语言系统规律,打开成人英语学习心扉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如何利用学母语的动机和方法,结合第二语言习得的有利因素克服其弊病,笔者在教学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注重学生的心理引导
英语是一门语言课,也是工具课,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和培養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间接兴趣,克服在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打开学生的心扉,第一堂课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笔者在第一堂课设计了如下讨论题:What is English?How many years you have studied English?Why do we study English again?How can we study English well?通过前三个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英语是一种交际语言,而且在未来发展中将会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分析第四个问题的时候,笔者对儿童学习母语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且提问学生:“中文是我们的母语,有没有同学敢说自己在读音和认字方面从来没有出过错误?有没有中文教授敢说自己从来没有认错过字?”学生的答案是没有。笔者乘机强调,要学习好英语,一定要敢于开口,不要怕出错误。
2.利用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组织英语兴趣小组、英语角活动,充分利用英语选修课,定期安排学生活动,使学生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动机。另外,选择积极向上的内容,如让学生上街购物,然后以“购物”为题进行会话。同时,在《六课型教学》中,每一课都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分组进行辩论。例如,针对英语本科专业,以“饮食”为主题,设计辩论题目“早餐到底是自己在家做好?还是到外面去吃好?”正反两方从是否节约时间、有利于早上的锻炼到营养等方面,展开激烈的辩论。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和热烈的语言气氛,刺激着学生大脑皮层系统,使平时不愿意开口的学生也参与进去。
3.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思想教育
在教学中,许多学习的苦恼困扰着后进生,造成他们反常的心态和扭曲的性格,如不及时解决,则会影响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些后进生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始终上不去,于是就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学英语的料。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分为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年计划,每一个阶段都找到自己的前进目标,并和他们谈心,肯定其学习的态度,点拨学习方法,鼓励他们持之以恒,用真心、关心爱护他们,增强学生学英语的信心和勇气。
4.营造浓厚的英语教学氛围
英语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使学生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地学习。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只要不影响正常的教学,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这样,有利于学生减少运用英语时怕犯错误的情感障碍,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后进生也不应忽视,可适当提问一些简单问题,让他们“跳一跳,就能够着桃子”,使他们有一种参与后的成就感。
(作者单位: 湖南省邵阳市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