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学术界基本认为,北京话前后中元音音位/e/与/o/的合并是在19世纪末《官话萃珍》时代完成的,但清代的汉文文献与满文文献表现出不同的演变轨迹。清代的汉文文献一直显示中元音音位未合并,直到清末传教士富善《官话萃珍》才显示出合并的现象。早期的满汉对音文献显示,当时的中元音音位还未完全合并;中期的满文文献显示出两种不同的现象:没有对音的满文文献显示当时的中元音已经完全合并,有对音的满文文献显示还未完全合并;晚期的满文文献显示当时的中元音在撮口呼前还存在对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满文对音自康熙末年以来陈陈相因,不足以表现语音演变的实际。北京话前后中元音很可能首先在内城完成,然后扩散到外城。这是由内外城人口结构的差异造成的,内城居住的是满族人,外城居住的是汉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