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好好想想,难道老师让你默写单词是害你?”英语老师在愤愤不平地“教导”着文鹏,文鹏的头却扭向一边且扬得老高,一脸桀骜不驯的神情。
英语老师见我过来,扔下一句:“看看您的好学生吧!”然后扭头走了。我没有说话,只向文鹏一摆手,文鹏就跟我出了教室。
怎样劝诫他呢?
倾听!像苏霍姆林斯基倾听“摘花小女孩”的心声那样倾听。
“坐吧!”我指着一把椅子向文鹏示意。
“不了。”显然,文鹏心里不踏实。
“坐下来,咱们聊聊!”我的语气更加真诚。
文鹏坐了下来,却不言语,我就静静地等。半晌,文鹏才抬起头,发泄似的将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个清楚。最后,文鹏说:“我就是不喜欢她那种强逼侮辱式的方法,老是当着大家的面让我去她办公室默写单词,我受够了!”说完,文鹏流下泪来。
我想起万玮老师在他的《班主任兵法》中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爱狗成癖的人,听人说深海鱼油对狗的发育很有帮助,于是每天一大早,他就将狗抓来,用双膝夹紧狗头,强迫它张开嘴,然后对准它的喉咙灌进鱼油。有一天,狗大力挣扎,甩脱了主人的双膝,鱼油淌了一地。主人生气之余,回头却看见狗自己转过身来,静静地舔食鱼油。原来,狗所抗拒的不是鱼油,而是喂食鱼油的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有很多时候,学生拒绝的也不是我们的教育内容,而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当学生不愿接受我们的“合理”建议时,我们要反思一下:我们所谓的“合理”建议是否真的合理?我们给予学生“鱼油”的方式是否恰当?
最后,我说:“文鹏,你其他科目都好,唯独英语差。我是觉得你若能将英语赶上,考学很有希望,才特意让英语老师给你辅导的。”
“我就是不喜欢她那种方式、那种神气、那种语言!”文鹏再一次强调说。
英语老师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教育方式也肯定有问题。我们老师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学生接受我们的好意呢?
这,真是个耐人思考的问题。或许,我应该和英语老师好好探讨一下吧。
主持人语:
很少有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所有教师也都知道爱学生是教书育人的前提,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爱其实是一门艺术,是需要我们认真思索、学习的艺术。比如,多数人知道爱孩子、爱学生,就要欣赏他、关心他、对他负责等,却并不知道尊重和了解也是爱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很多人不知道,关心、责任心等爱的要素如果没有以尊重为前提,很可能异化为控制别人甚至奴役别人的托词。所以,尊重学生的意义在很多时候甚至超过了“宽容”。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是,尊重就是努力地使孩子能成长和发展自己。尊重绝无剥夺之意。教师和家长尊重孩子,并不意味着惧怕孩子、讨好孩子,而是说,如果爱孩子就应该接受他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变成自己希望的样子。有的人总想控制孩子,那是缺乏爱的艺术的表现,必然导致孩子的不满。
比如,某一日,我正值青春期的侄子染了黄头发回来,我一眼看见,顿时感觉很别扭,但我只是惊诧地感叹:“你今天的头发好特别啊!”——注意,我用的是“特别”一词,既没有赞赏也没有批评。侄子马上说:“姑姑,你也喜欢我这个发型吗?”我说:“这个样子,是挺有个性的。”——我依然没有表态,但已经让侄子很开心了,他以为大人——尤其是我这个当教师的姑姑,肯定会反对他这个发型的,他甚至已经做好了挨批的心理准备。侄子在镜子前自我欣赏了一会儿,说:“但是,学校不允许我们染头发。”我表示惋惜:“是的。你的老师会怎么做?”侄子想了想,说:“肯定会狠狠批评我。”“同学们呢?”“估计没几个同学同情我,因为这是学校的规定。”我再次深表同情,却依然不说什么。晚上侄子说:“我明天还是把头发给染回去吧。”
设想一下,如果我当初看见他的黄头发,就马上谴责、批评他,他会感觉我否定的不仅仅是他的头发,而是他整个的审美观。我并不明确表态,让他感觉到自己的言行没有被干涉,最后他反而有了正确的选择。
这就是青春期孩子逆反的特性,他們不听大人的合理建议,仅仅是想挑战权威,证明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他们不会真的以为大人的建议不合理,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尊重,他们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说法,孩子在成长中要经历两个逆反期,第一个逆反期在三岁左右,第二个逆反期在青春期。青春期的学生要求人格独立,要求社会平等,要求精神和行为自主,反抗父母或有关方面的控制,这种内在需求是发展的需要,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家长和教师必须正确面对这一客观现实,理性对待孩子的逆反行为。
(作者: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 李 迪)
(本栏责编 卢丽君)
英语老师见我过来,扔下一句:“看看您的好学生吧!”然后扭头走了。我没有说话,只向文鹏一摆手,文鹏就跟我出了教室。
怎样劝诫他呢?
倾听!像苏霍姆林斯基倾听“摘花小女孩”的心声那样倾听。
“坐吧!”我指着一把椅子向文鹏示意。
“不了。”显然,文鹏心里不踏实。
“坐下来,咱们聊聊!”我的语气更加真诚。
文鹏坐了下来,却不言语,我就静静地等。半晌,文鹏才抬起头,发泄似的将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个清楚。最后,文鹏说:“我就是不喜欢她那种强逼侮辱式的方法,老是当着大家的面让我去她办公室默写单词,我受够了!”说完,文鹏流下泪来。
我想起万玮老师在他的《班主任兵法》中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爱狗成癖的人,听人说深海鱼油对狗的发育很有帮助,于是每天一大早,他就将狗抓来,用双膝夹紧狗头,强迫它张开嘴,然后对准它的喉咙灌进鱼油。有一天,狗大力挣扎,甩脱了主人的双膝,鱼油淌了一地。主人生气之余,回头却看见狗自己转过身来,静静地舔食鱼油。原来,狗所抗拒的不是鱼油,而是喂食鱼油的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有很多时候,学生拒绝的也不是我们的教育内容,而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当学生不愿接受我们的“合理”建议时,我们要反思一下:我们所谓的“合理”建议是否真的合理?我们给予学生“鱼油”的方式是否恰当?
最后,我说:“文鹏,你其他科目都好,唯独英语差。我是觉得你若能将英语赶上,考学很有希望,才特意让英语老师给你辅导的。”
“我就是不喜欢她那种方式、那种神气、那种语言!”文鹏再一次强调说。
英语老师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教育方式也肯定有问题。我们老师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学生接受我们的好意呢?
这,真是个耐人思考的问题。或许,我应该和英语老师好好探讨一下吧。
主持人语:
很少有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所有教师也都知道爱学生是教书育人的前提,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爱其实是一门艺术,是需要我们认真思索、学习的艺术。比如,多数人知道爱孩子、爱学生,就要欣赏他、关心他、对他负责等,却并不知道尊重和了解也是爱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很多人不知道,关心、责任心等爱的要素如果没有以尊重为前提,很可能异化为控制别人甚至奴役别人的托词。所以,尊重学生的意义在很多时候甚至超过了“宽容”。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是,尊重就是努力地使孩子能成长和发展自己。尊重绝无剥夺之意。教师和家长尊重孩子,并不意味着惧怕孩子、讨好孩子,而是说,如果爱孩子就应该接受他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变成自己希望的样子。有的人总想控制孩子,那是缺乏爱的艺术的表现,必然导致孩子的不满。
比如,某一日,我正值青春期的侄子染了黄头发回来,我一眼看见,顿时感觉很别扭,但我只是惊诧地感叹:“你今天的头发好特别啊!”——注意,我用的是“特别”一词,既没有赞赏也没有批评。侄子马上说:“姑姑,你也喜欢我这个发型吗?”我说:“这个样子,是挺有个性的。”——我依然没有表态,但已经让侄子很开心了,他以为大人——尤其是我这个当教师的姑姑,肯定会反对他这个发型的,他甚至已经做好了挨批的心理准备。侄子在镜子前自我欣赏了一会儿,说:“但是,学校不允许我们染头发。”我表示惋惜:“是的。你的老师会怎么做?”侄子想了想,说:“肯定会狠狠批评我。”“同学们呢?”“估计没几个同学同情我,因为这是学校的规定。”我再次深表同情,却依然不说什么。晚上侄子说:“我明天还是把头发给染回去吧。”
设想一下,如果我当初看见他的黄头发,就马上谴责、批评他,他会感觉我否定的不仅仅是他的头发,而是他整个的审美观。我并不明确表态,让他感觉到自己的言行没有被干涉,最后他反而有了正确的选择。
这就是青春期孩子逆反的特性,他們不听大人的合理建议,仅仅是想挑战权威,证明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他们不会真的以为大人的建议不合理,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尊重,他们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说法,孩子在成长中要经历两个逆反期,第一个逆反期在三岁左右,第二个逆反期在青春期。青春期的学生要求人格独立,要求社会平等,要求精神和行为自主,反抗父母或有关方面的控制,这种内在需求是发展的需要,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家长和教师必须正确面对这一客观现实,理性对待孩子的逆反行为。
(作者: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 李 迪)
(本栏责编 卢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