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教师要从新的理念出发去定位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关注学生情感,把情感活动作为实施教学的突破口,以教师自身的情感转变去面对变化的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关键词:教师情感 关注 学生个体 学习行为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0-0120-01
1 把情感投向每一个学生
教师必须把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喜待差异,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好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可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自己的情感投向“好”学生(其实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其他方面未必很好),而往往对所谓的“差生”、“调皮生”、“平庸生”抱有偏见,甚至反感。久而久之,老师和学生之间就会形成一种不正常的情感状态,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调整好教师情感,对搞好本学科教学至关重要。
1.1 正确对待“学困生”
把一个“学困生”从“学困”中解脱出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要求教师大量的情感投入,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知道教师爱他们、理解他们、信任他们。从头开始,对每个“学困生”制定补差计划。帮助他们分析学习差的原因,寻找对策,促使其不断进步。平时,主动与困难生多接触,了解他们的想法,使他们乐于与老师亲近。从学习困难生渴望获得成功的心理出发,积极创造条件,给“学困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不断进步。
1.2 正确对待“个性生”
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学生都会形成其独特的个性。有些学生经常“突发奇想”,搞一些令老师措手不及的小恶作剧,这些看起来非常调皮的学生常被称为“个性生”。在教师眼里,或许这些学生并不那么听话,他们时常想出一些“怪点子”,提出一些不同寻常的观点。岂不知这正是学生思维独特性、求异性的表现,是他们的优势所在,只要教师处理得好,就会引导他们走上创造之路。
1.3 正确对待“背景生”
“好生”、“学困生”、“调皮生”往往是教师感情投入的两个极端,或偏爱或反感,而最容易被忽视的是“背景生”,既学习成绩一般,其他方面也默默无闻的学生,也就是平常所谓的“中等生”。这些学生与老师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感情交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往往由于师生之间的情感隔膜受到压抑。教师要以深厚的感情去关注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为他们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2 教师的情感投入与学生兴趣的培养
2.1 教师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会在不自觉的状态中给予学生赞扬和鼓励,学生在得到鼓励后,会产生上进心和学习兴趣。教师感情投入和学生兴趣的提高往往成正比。
2.2 教师情感影响学生学习情绪
人际交往是靠情感因素来维系的。教师只有真诚地爱学生,面对学生时才会产生亲切感,形成自身愉快的教学心境和良好的教学情感,“亲其师,信其道”,也只有在爱的氛围里,学生们才会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对教师产生信任、亲近、尊敬和感激之情,进而产生师生共鸣,逐渐开启自己的心扉,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诲。
2.3 教师情感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
教师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在各个方面,教师用无声的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体态等语言)对有声语言进行恰如其分的补充、配合、修饰,使教师的表情达意易于被学生接受。“非语言”因素在表情达意上有时比语言因素更加淋漓尽致,更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比如,教师从学生学习兴趣出发,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
3 教师情感引领与学习自觉性的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转化为理性自觉性,才能提高学习效果。学生的情感兴趣与认知互为因果,互相促进。乐于学
习是善于学习的基础,善于学习是乐于学习的动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育教学环境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在教学设计上,一是调整情绪,以备认知。通过调整情绪,排除影响情绪的消极心理,使学生心情舒畅,为英语学习作好准备。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要求,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启发性教学情景,是教学在轻松气氛中进行。三是抓住本学科关键,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步步深入,从整体出发来深刻理解局部,将局部的知识纳入有机联系的知识整体中,有的放矢,促进学生自动地进行学习,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能。四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难易适度是调动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教师还要利用学生认知能力的点滴提高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因为缺少认知,情感无处依托,也发挥不了情感的动力作用,只有情感和认知的相互作用,才能使学生长期保持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认知能力,达到真正的情知交融、情知互动的良好循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引领至关重要。
关键词:教师情感 关注 学生个体 学习行为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0-0120-01
1 把情感投向每一个学生
教师必须把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喜待差异,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好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可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自己的情感投向“好”学生(其实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其他方面未必很好),而往往对所谓的“差生”、“调皮生”、“平庸生”抱有偏见,甚至反感。久而久之,老师和学生之间就会形成一种不正常的情感状态,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调整好教师情感,对搞好本学科教学至关重要。
1.1 正确对待“学困生”
把一个“学困生”从“学困”中解脱出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要求教师大量的情感投入,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知道教师爱他们、理解他们、信任他们。从头开始,对每个“学困生”制定补差计划。帮助他们分析学习差的原因,寻找对策,促使其不断进步。平时,主动与困难生多接触,了解他们的想法,使他们乐于与老师亲近。从学习困难生渴望获得成功的心理出发,积极创造条件,给“学困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不断进步。
1.2 正确对待“个性生”
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学生都会形成其独特的个性。有些学生经常“突发奇想”,搞一些令老师措手不及的小恶作剧,这些看起来非常调皮的学生常被称为“个性生”。在教师眼里,或许这些学生并不那么听话,他们时常想出一些“怪点子”,提出一些不同寻常的观点。岂不知这正是学生思维独特性、求异性的表现,是他们的优势所在,只要教师处理得好,就会引导他们走上创造之路。
1.3 正确对待“背景生”
“好生”、“学困生”、“调皮生”往往是教师感情投入的两个极端,或偏爱或反感,而最容易被忽视的是“背景生”,既学习成绩一般,其他方面也默默无闻的学生,也就是平常所谓的“中等生”。这些学生与老师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感情交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往往由于师生之间的情感隔膜受到压抑。教师要以深厚的感情去关注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为他们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2 教师的情感投入与学生兴趣的培养
2.1 教师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会在不自觉的状态中给予学生赞扬和鼓励,学生在得到鼓励后,会产生上进心和学习兴趣。教师感情投入和学生兴趣的提高往往成正比。
2.2 教师情感影响学生学习情绪
人际交往是靠情感因素来维系的。教师只有真诚地爱学生,面对学生时才会产生亲切感,形成自身愉快的教学心境和良好的教学情感,“亲其师,信其道”,也只有在爱的氛围里,学生们才会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对教师产生信任、亲近、尊敬和感激之情,进而产生师生共鸣,逐渐开启自己的心扉,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诲。
2.3 教师情感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
教师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在各个方面,教师用无声的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体态等语言)对有声语言进行恰如其分的补充、配合、修饰,使教师的表情达意易于被学生接受。“非语言”因素在表情达意上有时比语言因素更加淋漓尽致,更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比如,教师从学生学习兴趣出发,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
3 教师情感引领与学习自觉性的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转化为理性自觉性,才能提高学习效果。学生的情感兴趣与认知互为因果,互相促进。乐于学
习是善于学习的基础,善于学习是乐于学习的动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育教学环境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在教学设计上,一是调整情绪,以备认知。通过调整情绪,排除影响情绪的消极心理,使学生心情舒畅,为英语学习作好准备。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要求,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启发性教学情景,是教学在轻松气氛中进行。三是抓住本学科关键,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步步深入,从整体出发来深刻理解局部,将局部的知识纳入有机联系的知识整体中,有的放矢,促进学生自动地进行学习,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能。四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难易适度是调动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教师还要利用学生认知能力的点滴提高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因为缺少认知,情感无处依托,也发挥不了情感的动力作用,只有情感和认知的相互作用,才能使学生长期保持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认知能力,达到真正的情知交融、情知互动的良好循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引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