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自2011年台湾青春爱情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在台湾地区及内地双双取得不错的成绩后,中国内地电影界对青春片的创作一波接一波。近年来随着青春片数量上的递增,其矫情的内容、狗血的剧情和脱离现实的叙事却遭到越来越多的观众的唾弃。然而,于2016年9月14日上映的《七月与安生》尽管也包含了以往青春片三角恋、闺蜜反目等固定的情节套路,但是凭借导演细腻的叙事手法,这部青春片获得了票房与评价的双口碑。本文将从其特殊的叙事手法入手,探讨这部青春片。
关键词: 《七月与安生》;叙事手法;二元对立;三次结局
【中图分类号】G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4-0139-02青春片往往将初恋、青春期焦虑、叛逆、成年和父母的冲突等这类严肃的题材分别整合融入同一部电影里,勾起高年龄层对青春的回忆,引起低年龄层对青春的共鸣。现阶段国产青春片更多的是讲述学生时期的校园青春和初离校园的职场故事,多以追梦、爱情、友情,竞争和背叛为主题,当然《七月与安生》的主题也没脱离这类定位,但是这部影片将青春片谈感情、找工作、出国留学等的生活选择上升到了对人生的选择。
相较于近几年的青春片,《七月与安生》细腻的叙事手法显得格外出众。作者用二元对立的方式讲故事,又将讲故事的内容分为小说里的故事和现实中的故事,包括对三个结局起承转合的建构,都是导演曾国祥对影片内容的细腻体现。
一、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
二元对立原是指在批评理论上一对相反的理论。本文希望借用这种哲学上的理论对电影《七月与安生》的叙事手法进行分析,在影片中,二元对立这种原则不仅体现在“七月”与“安生”人物设定的对立上,更着眼于叙事中。
人物设定上的对立首先表现于七月与安生两人的名字,“七月”正是火热的夏天,应该是热情如火、活泼开朗的体现,而导演镜头下的七月却是温吞乖巧,安定平稳的形象;“安生”这一名字顾名思义是安定的生活,象征的应是温和如水、安稳沉静的气质,然而真正的安生却也与之相反。“七月”与“安生”的名字可以看出她们注定是相互对立的两个人。其次,是两个女孩家庭背景的对立,七月的家庭幸福美满,父母关系和睦、相敬如宾,七月从小被父母的爱包围着,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等待着父母每天的浇水灌溉;而安生的父亲早亡,母亲经常出差,不能常伴她左右,也不能享受被父母日夜照顾的幸福和温馨,跟七月相比,安生就像那戈壁中的野草,一生都只能靠自己在风中飘飘摇摇;相互对立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女孩。
叙事中的对立又表现于多方面。首先影片在前半段,着重叙述了安生放纵不羁的生活,她顶着爆炸头,穿梭在理发店、夜店等不会让她受到拘束的地方,她在理发店当店员帮客人修剪头发,在夜店做调酒师、服务员,她自食其力,靠打工养活着自己,她任性的答应她不爱的男孩的求爱,并随他去流浪天涯,也会在厌烦之后独自驾车离开,她随心所欲,随遇而安,勇敢地追求着自己的自由;同时影片前半段也讲述了七月岁月静好的生活,她梳着柔顺的中短发,每天循规蹈矩地上学放学,听父母的话,努力学习,跟自己喜欢的人告白然后两人一起蹲图书馆、一起考大学、一起找工作,过着安定平稳、舒适美好的生活。她们的生活状态是相互对立却又相互依存,七月累了需要安生的安慰,安生累了也需要七月的支持。而影片的后半段,安生剪掉了爆炸头,也不再梳疯狂的辫子头,她开始回归“正常”的生活,不再流浪,不再四海为家,她在北京找了一个安稳的工作安定下来;七月却剪掉了自己修长的头发,留了利落的短发,她辞掉了稳定的工作,违背了父母的意愿与男朋友分手,开始孤单的流浪生活。长大了,她们从原来的自己便成了曾经最熟悉的对方,又或许可以说她们是从伪装中解脱出来,成为了真正的自己。她们生活轨迹的前后互换形成了影片叙事横向及纵向最为强有力的对立。其次,导演为了表现两人人生轨迹的相互交换,也使用了二元对立的叙事形式对其进行了表达,长大后的七月与安生第一次出场时,安生穿着一件大红色的外套,七月则穿了一件藏青色的衣服,这与她们当时的性格十分匹配,用红色表达了安生的热情,用深色系表达了七月的沉着冷静;而在影片结尾处,安生和七月已经步上了相反的生活轨迹,安生前去机场为即将踏上流浪旅程的七月送行,这时穿红色外套的人变成了七月,而安生穿了一件端庄大气的藏青色外套,从着装的细节并可以看出导演在叙事方面具有和女性导演一样的细腻。
二、小说与现实的分线叙述
导演在影片中运用了两条主线意识流式交替出现的叙事模式。第一条主线是现实中的七月、安生与家明的故事,第二条线则是安生以“七月”为笔名在网上连载的小说《七月与安生》的故事。现实与小说相去甚远的结局让观众不禁想到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影片的开头是现实生活中家明与安生在地铁上相遇的画面,家明跟安生询问起七月的近况,聊到讲述她们成长经历的小说《七月与安生》。回家后的安生打开一扇门看了一眼床上已经睡着的小女孩,便走回了自己的房间,随著她打开电脑上《七月与安生》小说连载的第一章,故事画面也转入了七月与安生13岁的初识。
小说里的故事是七月与安生从相识到相知的13岁到15岁开始,那时候的她们一起玩耍、一起洗澡、一起睡觉,每天形影不离。初中过了,七月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而安生进了职业学校,她们不再形影不离,由于七月所喜欢的男孩家明的出现,她们的关系在看似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却渐渐发生着或多或少的变化。当七月撞见在寺庙里安生被家明拉住的一幕,当从安生衣领滑落的观音吊坠被七月看见,当在四处流浪的安生寄给七月的明信片都在问候家明,当安生住进家明家里,她们的关系已经出现了弥补不了的裂痕。不再与七月有联系的安生继续着她自由自在的流浪生活,七月也在那个小镇里过着安定平静的上班族的生活,她们的生活都在继续着,只是再也没有了彼此的安慰和支持。小说的最后,七月抛弃一切她早已拥有的安定,辞掉了一直信以为稳定的工作,离开了那个她一直不想离开的家,结束了那段她一直不舍的感情,循着安生曾经走过的地方,漂泊四方,孤独地感受着安生曾经的孤独。她也曾回到北京找已经过着安稳生活的安生,像小时候一样跟安生并肩躺在床上说说心里话,说出这些年来藏在心里的恨,她们释怀了,她们还是曾经那对形影不离的双生花,然后七月离开了,继续她自由自在的追梦之旅,七月与安生交换了人生轨迹继续努力生活着。 而现实中的故事是长大后在地铁上与安生相遇的家明在地铁门马上关闭的那刻将自己的一打名片扔到已经下了地铁的安生的身旁,安生把名片放到了一个装着明信片、观音吊坠的盒子里。躺到床上看《七月与安生》,一夜,两夜,三夜……直到有一天深夜里,安生看《七月与安生》看到睡着,一个小女孩悄悄走进她的房间拿走了那个盒子里的名片。隔天,小女孩拨通了名片上的电话说,她是李安生的女儿,她想要见他,见面后小女孩的问话惊呆了她面前坐着的家明,她问:“你是我爸爸吗?”可是话没说完安生就出现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安生不得不说出这个小女孩瞳瞳的確是他的孩子,是他跟七月的孩子,但是七月生下孩子后就离开了,安生从此失去了她的消息。这时候安生说的一半是真话,一般是假话,她不想让任何人为此难过。真相只有她一个人知道,七月旅行归来大着肚子找到安生,她们说好要一起把这个孩子养大,但是七月却在生下孩子后大出血不幸离世。
导演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运用象征式意识流的方式将小说和现实中的故事穿插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其跳跃多变的时间空间大大扩大了影片的容量,给观众留下极为深厚的印象。
三、三次结局的起承转合
曾国祥导演对影片结局的处理也十分勾人心弦,他为影片设置了三种结局,第一种是安生执笔的《七月与安生》小说里的结局,第二种是安生在跟家明坦白七月去向时所编造的结局,第三种则是现实生活中她们个人命运真正的结局。
导演在影片结尾处首先给出的是安生撰写的小说《七月与安生》的结局,这个结局是“安生”写的,以影片中安生这个人物所期望的将来编写的结局。七月放弃了与家明的婚姻后,离开了小镇。七月将这20多年来压抑在心里没有表现出来的所有忍耐和不甘心一次性通通爆发出来,她第一次不听父母的话,辞掉了银行待遇丰厚的工作,阻止家明出现在婚礼上,这一次她很决绝,因为她要补回这么多年来她失去的东西和经历。她离开了,流浪到每一个曾经心心念念的远方,然后给安生寄明信片,告诉安生她过得很好,她很快乐。当然当七月感觉到累的时候她会回来找安生,歇够了再出发。安生希望七月能够真正地为自己活一次。
但是当观众都知道了七月的孩子“瞳瞳”的身份时,导演接着插入了影片的第二个结局,这个结局也是以安生的心理视角编造出来的结局,既然被家明发现了瞳瞳,那么安生心里的结局便不再那么完美。这个结局是:瞳瞳找到苏家明,希望家明告诉自己真相,她只是想知道家明是不是她的父亲,结果安生出现了,知道了事情的家明逼问安生真相,安生一直都是一个为了朋友处处忍让的人,在她的世界里她不允许朋友受到任何伤害,她告诉家明,七月生下瞳瞳后,就独自离开了,她再也没有收到过七月的明信片,从此失去了她的消息。这样的结局对于家明而言或许是最能接受的。
然而独自留在车上的安生的一声叹息和挂在脸上的泪水,引出了影片真正的结局,这个结局是现实的,别人不能接受,她更不想接受的。提着饭盒走向七月病房的安生脚步匆忙着,当她走进病房的那一刹那,床上的一大片血色印得她心疼,她急忙询问护士七月的情况,七月产后大出血,被送入了抢救室急救。从手术室里走出来的医生身影模糊,她们告诉安生,抢救无效!这才是故事真正的结局,七月产后大出血抢救无效身亡,这是最现实的结局。
导演以这样的方式安排影片结局是为什么?第一个结局是最美好的,是安生梦想中的她与七月最美的结局,互换人生轨迹后继续生活着;第二个结局依旧是维持美好的,七月生下孩子告别了安生,去寻找她曾错过的人生;前两个结局都是安生梦想着的,但是第三个结局是现实的,七月生下孩子后永远的告别了安生,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当我们在看影片时,随着每个结局的转折心里失落变得更多一点,知道最现实的结局出现,我们对美好的结局的期待重重的摔在了地上。这或许就是梦想和现实的落差,我们每个人生活里的现实往往是与自己的理想背道而驰的。
四、总结
《七月与安生》的导演运用象征式意识流的叙事方式将小说和现实中的故事穿插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并用二元对立的叙事手法充分得表现出了七月与安生两个人物的对立性,以及两个咫尺天涯的双生姐妹花最终“灵魂”的互换,交换了人生轨迹;特别对于从最美好到维持美好最后到现实的三个不同结局的精心安排,也被导演蒙上了象征性的意味,这种美好到失落的落差就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某些事的落差,梦想终究和现实是被盗而驰的。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曾国祥导演的细腻之处和对影片的用心。
参考文献
[1]李经媛.电影<七月与安生>中意象体系的深刻内涵[J].电影评介.2016(20):17-19
[2]陈文远.<七月与安生>:女性成长的新境界[J].当代电影.2016:35-37
[3]孙柯华,余高峰.谈<七月与安生>如何成为不落俗套的国产青春片[J].戏剧之家.2016(11):142
关键词: 《七月与安生》;叙事手法;二元对立;三次结局
【中图分类号】G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4-0139-02青春片往往将初恋、青春期焦虑、叛逆、成年和父母的冲突等这类严肃的题材分别整合融入同一部电影里,勾起高年龄层对青春的回忆,引起低年龄层对青春的共鸣。现阶段国产青春片更多的是讲述学生时期的校园青春和初离校园的职场故事,多以追梦、爱情、友情,竞争和背叛为主题,当然《七月与安生》的主题也没脱离这类定位,但是这部影片将青春片谈感情、找工作、出国留学等的生活选择上升到了对人生的选择。
相较于近几年的青春片,《七月与安生》细腻的叙事手法显得格外出众。作者用二元对立的方式讲故事,又将讲故事的内容分为小说里的故事和现实中的故事,包括对三个结局起承转合的建构,都是导演曾国祥对影片内容的细腻体现。
一、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
二元对立原是指在批评理论上一对相反的理论。本文希望借用这种哲学上的理论对电影《七月与安生》的叙事手法进行分析,在影片中,二元对立这种原则不仅体现在“七月”与“安生”人物设定的对立上,更着眼于叙事中。
人物设定上的对立首先表现于七月与安生两人的名字,“七月”正是火热的夏天,应该是热情如火、活泼开朗的体现,而导演镜头下的七月却是温吞乖巧,安定平稳的形象;“安生”这一名字顾名思义是安定的生活,象征的应是温和如水、安稳沉静的气质,然而真正的安生却也与之相反。“七月”与“安生”的名字可以看出她们注定是相互对立的两个人。其次,是两个女孩家庭背景的对立,七月的家庭幸福美满,父母关系和睦、相敬如宾,七月从小被父母的爱包围着,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等待着父母每天的浇水灌溉;而安生的父亲早亡,母亲经常出差,不能常伴她左右,也不能享受被父母日夜照顾的幸福和温馨,跟七月相比,安生就像那戈壁中的野草,一生都只能靠自己在风中飘飘摇摇;相互对立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女孩。
叙事中的对立又表现于多方面。首先影片在前半段,着重叙述了安生放纵不羁的生活,她顶着爆炸头,穿梭在理发店、夜店等不会让她受到拘束的地方,她在理发店当店员帮客人修剪头发,在夜店做调酒师、服务员,她自食其力,靠打工养活着自己,她任性的答应她不爱的男孩的求爱,并随他去流浪天涯,也会在厌烦之后独自驾车离开,她随心所欲,随遇而安,勇敢地追求着自己的自由;同时影片前半段也讲述了七月岁月静好的生活,她梳着柔顺的中短发,每天循规蹈矩地上学放学,听父母的话,努力学习,跟自己喜欢的人告白然后两人一起蹲图书馆、一起考大学、一起找工作,过着安定平稳、舒适美好的生活。她们的生活状态是相互对立却又相互依存,七月累了需要安生的安慰,安生累了也需要七月的支持。而影片的后半段,安生剪掉了爆炸头,也不再梳疯狂的辫子头,她开始回归“正常”的生活,不再流浪,不再四海为家,她在北京找了一个安稳的工作安定下来;七月却剪掉了自己修长的头发,留了利落的短发,她辞掉了稳定的工作,违背了父母的意愿与男朋友分手,开始孤单的流浪生活。长大了,她们从原来的自己便成了曾经最熟悉的对方,又或许可以说她们是从伪装中解脱出来,成为了真正的自己。她们生活轨迹的前后互换形成了影片叙事横向及纵向最为强有力的对立。其次,导演为了表现两人人生轨迹的相互交换,也使用了二元对立的叙事形式对其进行了表达,长大后的七月与安生第一次出场时,安生穿着一件大红色的外套,七月则穿了一件藏青色的衣服,这与她们当时的性格十分匹配,用红色表达了安生的热情,用深色系表达了七月的沉着冷静;而在影片结尾处,安生和七月已经步上了相反的生活轨迹,安生前去机场为即将踏上流浪旅程的七月送行,这时穿红色外套的人变成了七月,而安生穿了一件端庄大气的藏青色外套,从着装的细节并可以看出导演在叙事方面具有和女性导演一样的细腻。
二、小说与现实的分线叙述
导演在影片中运用了两条主线意识流式交替出现的叙事模式。第一条主线是现实中的七月、安生与家明的故事,第二条线则是安生以“七月”为笔名在网上连载的小说《七月与安生》的故事。现实与小说相去甚远的结局让观众不禁想到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影片的开头是现实生活中家明与安生在地铁上相遇的画面,家明跟安生询问起七月的近况,聊到讲述她们成长经历的小说《七月与安生》。回家后的安生打开一扇门看了一眼床上已经睡着的小女孩,便走回了自己的房间,随著她打开电脑上《七月与安生》小说连载的第一章,故事画面也转入了七月与安生13岁的初识。
小说里的故事是七月与安生从相识到相知的13岁到15岁开始,那时候的她们一起玩耍、一起洗澡、一起睡觉,每天形影不离。初中过了,七月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而安生进了职业学校,她们不再形影不离,由于七月所喜欢的男孩家明的出现,她们的关系在看似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却渐渐发生着或多或少的变化。当七月撞见在寺庙里安生被家明拉住的一幕,当从安生衣领滑落的观音吊坠被七月看见,当在四处流浪的安生寄给七月的明信片都在问候家明,当安生住进家明家里,她们的关系已经出现了弥补不了的裂痕。不再与七月有联系的安生继续着她自由自在的流浪生活,七月也在那个小镇里过着安定平静的上班族的生活,她们的生活都在继续着,只是再也没有了彼此的安慰和支持。小说的最后,七月抛弃一切她早已拥有的安定,辞掉了一直信以为稳定的工作,离开了那个她一直不想离开的家,结束了那段她一直不舍的感情,循着安生曾经走过的地方,漂泊四方,孤独地感受着安生曾经的孤独。她也曾回到北京找已经过着安稳生活的安生,像小时候一样跟安生并肩躺在床上说说心里话,说出这些年来藏在心里的恨,她们释怀了,她们还是曾经那对形影不离的双生花,然后七月离开了,继续她自由自在的追梦之旅,七月与安生交换了人生轨迹继续努力生活着。 而现实中的故事是长大后在地铁上与安生相遇的家明在地铁门马上关闭的那刻将自己的一打名片扔到已经下了地铁的安生的身旁,安生把名片放到了一个装着明信片、观音吊坠的盒子里。躺到床上看《七月与安生》,一夜,两夜,三夜……直到有一天深夜里,安生看《七月与安生》看到睡着,一个小女孩悄悄走进她的房间拿走了那个盒子里的名片。隔天,小女孩拨通了名片上的电话说,她是李安生的女儿,她想要见他,见面后小女孩的问话惊呆了她面前坐着的家明,她问:“你是我爸爸吗?”可是话没说完安生就出现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安生不得不说出这个小女孩瞳瞳的確是他的孩子,是他跟七月的孩子,但是七月生下孩子后就离开了,安生从此失去了她的消息。这时候安生说的一半是真话,一般是假话,她不想让任何人为此难过。真相只有她一个人知道,七月旅行归来大着肚子找到安生,她们说好要一起把这个孩子养大,但是七月却在生下孩子后大出血不幸离世。
导演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运用象征式意识流的方式将小说和现实中的故事穿插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其跳跃多变的时间空间大大扩大了影片的容量,给观众留下极为深厚的印象。
三、三次结局的起承转合
曾国祥导演对影片结局的处理也十分勾人心弦,他为影片设置了三种结局,第一种是安生执笔的《七月与安生》小说里的结局,第二种是安生在跟家明坦白七月去向时所编造的结局,第三种则是现实生活中她们个人命运真正的结局。
导演在影片结尾处首先给出的是安生撰写的小说《七月与安生》的结局,这个结局是“安生”写的,以影片中安生这个人物所期望的将来编写的结局。七月放弃了与家明的婚姻后,离开了小镇。七月将这20多年来压抑在心里没有表现出来的所有忍耐和不甘心一次性通通爆发出来,她第一次不听父母的话,辞掉了银行待遇丰厚的工作,阻止家明出现在婚礼上,这一次她很决绝,因为她要补回这么多年来她失去的东西和经历。她离开了,流浪到每一个曾经心心念念的远方,然后给安生寄明信片,告诉安生她过得很好,她很快乐。当然当七月感觉到累的时候她会回来找安生,歇够了再出发。安生希望七月能够真正地为自己活一次。
但是当观众都知道了七月的孩子“瞳瞳”的身份时,导演接着插入了影片的第二个结局,这个结局也是以安生的心理视角编造出来的结局,既然被家明发现了瞳瞳,那么安生心里的结局便不再那么完美。这个结局是:瞳瞳找到苏家明,希望家明告诉自己真相,她只是想知道家明是不是她的父亲,结果安生出现了,知道了事情的家明逼问安生真相,安生一直都是一个为了朋友处处忍让的人,在她的世界里她不允许朋友受到任何伤害,她告诉家明,七月生下瞳瞳后,就独自离开了,她再也没有收到过七月的明信片,从此失去了她的消息。这样的结局对于家明而言或许是最能接受的。
然而独自留在车上的安生的一声叹息和挂在脸上的泪水,引出了影片真正的结局,这个结局是现实的,别人不能接受,她更不想接受的。提着饭盒走向七月病房的安生脚步匆忙着,当她走进病房的那一刹那,床上的一大片血色印得她心疼,她急忙询问护士七月的情况,七月产后大出血,被送入了抢救室急救。从手术室里走出来的医生身影模糊,她们告诉安生,抢救无效!这才是故事真正的结局,七月产后大出血抢救无效身亡,这是最现实的结局。
导演以这样的方式安排影片结局是为什么?第一个结局是最美好的,是安生梦想中的她与七月最美的结局,互换人生轨迹后继续生活着;第二个结局依旧是维持美好的,七月生下孩子告别了安生,去寻找她曾错过的人生;前两个结局都是安生梦想着的,但是第三个结局是现实的,七月生下孩子后永远的告别了安生,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当我们在看影片时,随着每个结局的转折心里失落变得更多一点,知道最现实的结局出现,我们对美好的结局的期待重重的摔在了地上。这或许就是梦想和现实的落差,我们每个人生活里的现实往往是与自己的理想背道而驰的。
四、总结
《七月与安生》的导演运用象征式意识流的叙事方式将小说和现实中的故事穿插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并用二元对立的叙事手法充分得表现出了七月与安生两个人物的对立性,以及两个咫尺天涯的双生姐妹花最终“灵魂”的互换,交换了人生轨迹;特别对于从最美好到维持美好最后到现实的三个不同结局的精心安排,也被导演蒙上了象征性的意味,这种美好到失落的落差就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某些事的落差,梦想终究和现实是被盗而驰的。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曾国祥导演的细腻之处和对影片的用心。
参考文献
[1]李经媛.电影<七月与安生>中意象体系的深刻内涵[J].电影评介.2016(20):17-19
[2]陈文远.<七月与安生>:女性成长的新境界[J].当代电影.2016:35-37
[3]孙柯华,余高峰.谈<七月与安生>如何成为不落俗套的国产青春片[J].戏剧之家.2016(1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