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忧天意识也许是从《列子》记载的那个杞国人开始的。那时别说天没有遭到破坏,连破坏天的物质人类都没有制造出来。杞人所忧之天要塌下来,连科学预言都不算,无非是没有根据的臆想。
事实证明,直到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有了英国的工业革命,才有了环境的污染。
当今世人的忧天,是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现实的问题:我们生存的环境恶劣了,说不定天真的要塌下来了。现在,全世界每年有56亿吨矿物燃料变成烟尘,留在大气中。老实说,我们不仅失去了杞人时代的天,连一块净土都难觅了:珠峰的雪样中含汞含锰,大西洋海底有铅沉积,南极企鹅体内含苯,北极烟雾在加浓变酸……地球上每天大约有400万人患有各种环境病。
如今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环保,都在忧天了。于是,政要们聚会到那个盛产童话的国度,去“共同忧天”了。有人预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重要的国际会议”。话虽夸张,但从对世界格局的潜在影响看,有一定预见性。因为当今最危害我们生存的因素可能已经不是战争了,而是环境遭到破坏后所产生的灾难。
气候变化问题的突出呈现,直接影响到了粮食、能源、环保、发展等全球性挑战,最有可能成为搭建世界新秩序的舞台。随着全球变暖和减排深入人心,“碳排放权”、“气候主权”……某一天或会与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人权之类词语并列,成为一国重要属性。
由此,围绕“碳排放权”和“气候主权”,建立起新的“集体安全机制”、新的全球贸易规则、新的能源产销格局、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一切皆有可能,一切又虚无缥缈。哥本哈根当年的童话,在今天也一半是童话,一半不是童话。
蓝天白云谁都想要,可是让富人为此放弃别墅、汽车,放弃出门乘飞机可能吗?让各国把自己的发展速度降下来,保持在平均速度之下现实吗?让穷人继续住在低碳的茅草屋,过着冬不用暖气、夏不用空调,出门靠走、洗澡靠雨的“原生态”日子行吗?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差别巨大的生活方式就该永久定型吗?能穷国的归穷国,富国的归富国,像世袭制一样代代相传吗?如果这样,还有公平吗?
天“坏”了,是富国、富人捅的窟窿,自然要由富国与富人先补、多补才对。哥本哈根的会议,本意是为了我们的子孙生活得不再忧天,可如今看好像是在“争权夺利”。连碳的排放权都可以自由买卖了,那将来还不是谁有钱谁就享受现代物质文明,谁没钱谁就只能享受“丹麦童话”?果真如此,那哥本哈根的气候峰会就与“杞人忧天”一样,都没什么意义了。
(摘自2009年12月17日《重庆晚报》)
阅读训练
1.纵观全文,本文说明的话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杞人忧天”一词的本义是什么?在本文中有何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会有人预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重要的国际会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七节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就全球减排二氧化碳问题,你认为各国应该怎样承担责任才合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纯健设计)
事实证明,直到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有了英国的工业革命,才有了环境的污染。
当今世人的忧天,是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现实的问题:我们生存的环境恶劣了,说不定天真的要塌下来了。现在,全世界每年有56亿吨矿物燃料变成烟尘,留在大气中。老实说,我们不仅失去了杞人时代的天,连一块净土都难觅了:珠峰的雪样中含汞含锰,大西洋海底有铅沉积,南极企鹅体内含苯,北极烟雾在加浓变酸……地球上每天大约有400万人患有各种环境病。
如今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环保,都在忧天了。于是,政要们聚会到那个盛产童话的国度,去“共同忧天”了。有人预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重要的国际会议”。话虽夸张,但从对世界格局的潜在影响看,有一定预见性。因为当今最危害我们生存的因素可能已经不是战争了,而是环境遭到破坏后所产生的灾难。
气候变化问题的突出呈现,直接影响到了粮食、能源、环保、发展等全球性挑战,最有可能成为搭建世界新秩序的舞台。随着全球变暖和减排深入人心,“碳排放权”、“气候主权”……某一天或会与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人权之类词语并列,成为一国重要属性。
由此,围绕“碳排放权”和“气候主权”,建立起新的“集体安全机制”、新的全球贸易规则、新的能源产销格局、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一切皆有可能,一切又虚无缥缈。哥本哈根当年的童话,在今天也一半是童话,一半不是童话。
蓝天白云谁都想要,可是让富人为此放弃别墅、汽车,放弃出门乘飞机可能吗?让各国把自己的发展速度降下来,保持在平均速度之下现实吗?让穷人继续住在低碳的茅草屋,过着冬不用暖气、夏不用空调,出门靠走、洗澡靠雨的“原生态”日子行吗?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差别巨大的生活方式就该永久定型吗?能穷国的归穷国,富国的归富国,像世袭制一样代代相传吗?如果这样,还有公平吗?
天“坏”了,是富国、富人捅的窟窿,自然要由富国与富人先补、多补才对。哥本哈根的会议,本意是为了我们的子孙生活得不再忧天,可如今看好像是在“争权夺利”。连碳的排放权都可以自由买卖了,那将来还不是谁有钱谁就享受现代物质文明,谁没钱谁就只能享受“丹麦童话”?果真如此,那哥本哈根的气候峰会就与“杞人忧天”一样,都没什么意义了。
(摘自2009年12月17日《重庆晚报》)
阅读训练
1.纵观全文,本文说明的话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杞人忧天”一词的本义是什么?在本文中有何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会有人预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重要的国际会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七节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就全球减排二氧化碳问题,你认为各国应该怎样承担责任才合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纯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