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多工作流的基于容器的边缘微服务选择机制

来源 :电子与信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zhuyuan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缘计算已经成为物联网(IOT)的有效解决方案,微服务模型将物联网应用程序划分为一组松散耦合、相互依赖的细粒度微服务。由于边缘节点资源有限,并发请求争夺容器实例,如何在移动边缘计算环境下为复杂工作流应用的并发请求生成合适的微服务执行方案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该文首先建立了基于容器的微服务选择架构,并构建了服务时延模型和网络资源消耗模型,以减少平均延迟和网络消耗。其次,提出一种基于优先级机制和改进蚁群的微服务选择算法(MS-PAC),利用任务截止时间优先分配紧急任务以保证延迟,并利用蚁群算法的信息素机制寻找全局最优解。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降低平均时延和网络消耗。
其他文献
针对掘进设备远程控制中存在的设备决策能力低,掘进效率不高,安全隐患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数字孪生驱动的掘进机器人决策控制方法。通过分析对比当前数字孪生技术在煤矿领域的研究情况,设计了数字孪生驱动的掘进机器人决策控制系统体系框架,包含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孪生数据、规划层、控制层、执行层6个模块,以实现虚拟样机自主规划决策,远程控制物理样机同步运动的目的。首先,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研究了非结构化环境下的局部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与TNBC预后有关的免疫相关Lnc RNA,探讨其表达与TNBC预后的关系,建立预后风险模型。方法:从TCGA公共数据库下载TNBC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转录组数据和相关临床信息,结合Immport数据库,筛选TNBC免疫相关Lnc RNA。进一步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筛选与预后相关的免疫相关Lnc RNA,根据最佳AIC值最终确定Lnc RNA并构建预后风险模型。
基于物理、化学、生物学科融合的“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教学,将油酸分子模型打破重构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分析物质结构和模型认知中的优势,凸显跨学科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及科学思维品质提升的意义。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段艰辛而又辉煌的历史——国际毒品管制体系的确立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国际强权政治博弈与妥协的产物。回顾三大国际毒品管制公约的发展和形成历程,探析国际毒品管制体系的演进规律、特点及其蕴含的历史必然,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人类与毒品斗争的百年苦难征程和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国际政治本质,从而更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多边主义全球毒品管控大好形势和环境。
<正>街巷间秋色迷人,红绿树间疏黄点点。在这美景如画的仲秋时节,拜读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李志欣校长的《教育微创新:发现细节的力量》,紧随灵动的文字,顿感金秋绚烂,丰厚浓郁,如同沐浴在暖暖的阳光下,让人心旷神怡。我惊叹且发自内心地敬佩这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有思想、特别有情怀、特别有思考、特别有开阔学术视野的优秀校长。
期刊
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流程有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特点,对其大力发展有利于我国建筑业应对新时代下的行业转型挑战。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经建筑业各方的共同努力,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已出色地完成了阶段性目标。预制构件作为装配式建筑的基本元件,其优良供应是后续工程高质量、低成本、保进度的源头保障,所以做好预制构件供应商的选择极其重要。针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供应商的选择这一多属性决策问题,在对实际问题和相关领域内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新时代下,“教研联盟”采取分层联动、平台搭建、立体交互等方式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思维路径和研究范式。本文以哈尔滨新区小学数学教研联盟为切入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提升教师能力为突破口,探讨“教研联盟”模式下,全方位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全流程助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具体做法。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导致了一场持续的全球大流行,适宜的营养支持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提升高危人群对新冠病毒的防御能力,降低患病率,预防轻症感染者发展为重症,同时减少康复期不良症状的发生,是预防病毒感染、促进患者康复及改善预后的重要保障。以新冠病毒感染者病症特点为基础设计的全营养配方食品可提供配比适宜的全面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为提高生存质量提供有力技术支持。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防
长期以来针对CO2-ECBM已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然而有限的工业试验没能达到预期目的,使得这一煤层气强化技术推广应用欠缺。近些年随着各国碳中和路线的制定,CO2封存逐渐受到重视,煤储层可否作为CO2的封存空间、可否实现CO2驱替CH4和封存同步进行,又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为此,以新疆准南区块目标煤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CO2与CH4混合比例气体进行煤的吸附/解吸实验,探索混合气体比例对CO2-ECBM
目的 基础研究表明,维生素D受体广泛分布于男性生殖系统和精子表面,这表明维生素D可对男性生殖功能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但是,血清维生素D浓度是否会对精液质量和性激素水平产生影响还存有较大争议。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男性精液参数、血清性激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不育组为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因不育症于我院生殖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的56例男性;可生育组为同期就诊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