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色彩的声音

来源 :摄影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tytytytytytytyty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60年代一直到90年代未,艾格斯顿拍摄了大量优秀的作品,所向披靡。他的彩色摄影作品曾被摄影批评家们称为“平庸”之作。然而现在,却影响了全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的摄影师、艺术家、电影制片人等等。
  或许对于很多摄影师来说,都曾从威廉·艾格斯顿(william Eggleston)的身上学到了些东西,例如如今鼎鼎大名的玛格南主席马丁·帕尔(Martin Parr)。但艾格斯顿的作品却在20世纪70年代被沦为“平庸之流”。如今,艾格斯顿以他实验性的彩色运用而闻名于世,1976年他在美国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办的那场个人摄影作品展,更是为彩色摄影作为一种当代艺术形式奠定了基础。
  现如今77岁的艾格斯顿仍然在拍摄照片,但大不如他从前那样了。他尽量回避在公众场合出现,更是很少接受关于他职业生涯和作品宣传的采访。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他作品的本身来回味艾格斯顿的生涯。最近,位于伦敦的国家肖像博物馆(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为他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展览,囊括了他从20世纪60年代起至今的100余幅作品。
  在展览的策划和排布方面,国家肖像博物馆的首席摄影策展人菲尔·普罗哲(Phil Prodger)與艾格斯顿本人一同参与了全部的工作。在普罗哲看来,虽然艾格斯顿的人像作品并不满足传统人像“头、眼、肩”的构图定义,实际上,他的作品远远打破了传统的定义,他经常会用一些特殊的视角来拍摄,并且有时候会将人物的脸隐藏在画面中。
  所有对艾格斯顿的评价,都是关于他对色彩的运用的,对于普罗哲而言,这正是将他与其他摄影师的作品划立两派的主要因素。“艾格斯顿的彩色作品和地球上所有其他人的作品都不一样”他说道,“这些作品非常明快、鲜艳,并且色彩非常饱和。我觉得人们对这样的作品无法抗拒。”
  虽然艾格斯顿的是通过黑白照片接触到摄影的,也拍摄了很多精彩的黑白肖像作品,但他很快就走向了彩色摄影的道路,正是他对色彩的灵活运用,而最终凝结成了他现在的风格。他十分享受创作的乐趣,并极力把他想在作品上体现的色彩全盘托出,无论成本,也无论需要花多长时间。“我对色彩重要性的态度,超乎了一般人的理解。”艾格斯顿解释道,“色彩是美丽的,色彩可以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与你交流。”
  但对于艾格斯顿而言,彩色的引入给他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如果你拍摄黑白作品,那么你只需要将画面中的结构把握好,让画面具有平衡感就可以了。”艾格斯顿继续说道,“如果你把色彩的元素加入照片中,则为你的摄影平添了许多在黑白摄影中并不出彩的构图方式,因为色彩正是解决构图问题的方法。”
  “举个例子,如果在一张照片里,画面一侧的内容很丰富,而另一端则有稍许的红色块,那么这些红色可以抵消画面中的混乱。”这正是艾格斯顿最常用的方法:运用色彩在画面中的比重,以及这些色彩对画面构图带来的整体效果。他的色彩可以将画面变得更为整体,即便并不显眼、并不轮廓分明,或是看起来并非常规。
  艾格斯顿用很简单的方法进行创作:他拍摄他身边发生的一切。所以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拍摄于美国田纳西州(Tennessee)和密西西比州(Mississ Jppi)。在受到了诸如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这样的摄影大师的作品的启发下,艾格斯顿始终随身携带着相机,并且随时观察值得拍摄的一切,而这正是艾格斯顿观察和创作的方法。
  “我带着相机出门,寻找一些拍摄目标,把他们拍下来,就是这样。”艾格斯顿说道,“我从来不摆布我的被摄对象,至少是在街上,我从不会说‘我给你拍张照片吧’,或者主动上前做自我介绍。我基本上处于一种拿着相机闲逛的状态,寻找那些我认为有趣的点。”
  对于艾格斯顿来说,虽然他拍摄了大量的孟菲斯地区和密西西比地区的面貌,但他无论身在何处都会拍摄出绝佳的作品,因为他始终在观察他身边的一切。他曾经说道:“无论你是生活在英国还是日本,无论你身处于自然的旷野还是嘈杂的城市,如果你用一种特别的眼光去观察它们,那么我们身边的视觉世界都是格外精彩的。”
  对于任何一个希望能够拍摄出具有艾格斯顿风格照片的人来说,这正是重要的一课。你并不需要去孟菲斯拍照,也不需要去那些迷人的地方,或是长途跋涉而为了拍摄一些看起来好的照片。而你需要做的,就是站在你现在的地方,试着用一些不同的方式观察这个世界。
  虽然这是艾格斯顿一如既往的创作方法,却在20世纪70年代引来了谴责的声音。在1976年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的摄影展上,他的彩色摄影作品被摄影批评家们称为“平庸”之作。然而现在,却影响了全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的摄影师、艺术家、电影制片人等等。所以,哪里发生了改变?
  “因为那时候对于摄影的观念是,一个摄影师必须用非常特别的方式来展现他们眼中的场景。”普罗哲说道,“你必须通过摄影的手法创造出一种情绪上的体验,而艾格斯顿并不吃这套。”艾格斯顿希望他作品本身的魅力可以证明一切,因为在20世纪70年代,正是彩色和黑白摄影并行发展的年代,那个年代的彩色摄影作品在当时是颇受争议的。实际上,曾经有许多人认为艾格斯顿的作品非常难看并且毫无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人们不知道如何理解这些照片,很难从照片里看到美。但是现在,人们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我们不由自主地发现我们现在的目光所投向的,正是艾格斯顿毕生所记录的那些日常生活的碎片化影像。
  当然,艾格斯顿从未想象过能够成为一名纪实摄影师,但他的作品里充满了纪实作品所具有的味道。他的作品记录了他身旁的一切,并且蕴含着一种对美国中西部地区社会和个人的洞察,记录下了一个时代的特质。
  艾格斯顿将相机当做最基本的工具,并且拒绝谈论关于所使用器材的话题。他将相机作为自己身体和眼界的延伸,在他的摄影生涯中,他的确使用过很大量的器材和装备,但他从来不说某张照片是用什么相机和镜头拍摄的。“我所信奉的真理是,没有人曾经问过毕加索用什么笔绘画,对于摄影师而言,也是同理的。对于摄影师来说,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观察你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并且不要被拍摄的过程所困扰太久!”
其他文献
对当代文学史、研究史,以及“文学现场”有了一些研究后,一种“疑惑”困扰着我。很少有学者或批评家明言自己处理的是“小众问题”,但这些研究却很少渗透到大众层面,在严肃和通俗、精英和大众之间,存在着一种裂隙。   怎样才能弥合这二者之间的裂隙?我从来不认为文学史只要在学院派的逻辑中形成圆满的内循环,就算完成任务,甚至我认为学术研究也应该是向公众敞开的——不是强制每天刷着“抖音”“快手”的人对论文产生兴
作为一名职业的摄影师,每天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经常需要在不同的拍摄场地/环境中奔波切换。对于我来说,闪光灯体积小巧、携带轻便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当然,技术性能也必须满足拍摄时的需求。  让拍摄变得轻松有趣  拍摄一组体操运动题材的创作作品是我一直想做却没有执行的项目,原因很简单,普通闪光灯头凝固速度达不到要求!电源箱型闪光灯又太笨重,不宜快速移动。如果想达到较大输出的能量和快速的回电时间,通常来
一变四USB直充  打开你的行李箱,数数里面有多少根USB数据线,你便多带了多少个插头来占用你宝贵的行李箱空间,USB线加插头的充电方式仅仅是因为酒店里的插座上没有USBIZI可用,我们为何要让这些原本方便的事情,因为出门就变得不便呢?爱家AD041是一个可以将酒店墙壁上的个两项插孔瞬间变为4个USB充电口的装备只要将它插在床头,便可以同时为你的两部手机、平板电脑或是支持USB供电的相机充电。  
在世界美学史上,我国最早从理论上提出“形”、“神”的问题。《韩非子·外储说》中谈画真实之形难的时候,就已经涉及“形”的概念。东晋顾恺之进而提出了“以形写神”的论点。此后谢赫、张彦远、苏东坡、王绂、石涛以至近代的齐白石、黄宾虹等等,都对形神理论作了新的发展。  关于“形”、“神”,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狭义看,所谓“形”是指事物的外部形状,“神”指事物内部的精神状态。“以形写神”就是通过事物外形的
作为21世纪最重要且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师之一,罗杰·拜伦的创作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演变。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怪异,充满荒诞感,他个人对于形式感的极度迷恋,也正是将他与其他摄影师区分开来的最大特点之一。  1973年,罗杰·拜伦的母亲不幸去世,这给年仅23岁的拜伦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于是,他便开始了一段为期五年的环非洲之旅。在这段从开罗出发到好望角的徒步旅行中,他第一次去到南非,并在此遇到了他未来的妻子。在旅程
叶立文  叶立文,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耶鲁大学访问学者。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著有《史铁生评传》等多部专著。兼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曾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屈原文艺奖等多种奖励。  本期讨论自媒体时代的阅读与写作问题。如果单从文章的论述角度看,三位作者虽然方法各异,但由于对文学境遇的感知彼此互通
摘要:现在的物理课堂上,要实现教师真正意义上的引导作用,教师就要由“讲台上的主角”转变为“走下讲台的导演”。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升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提供有价值的问题讨论,营造学生积极思考、合作讨论、交流展示的课堂氛围;不断提高课堂上合理的评价、适时的理答等组织设计和点拔引导的教学技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应用知识正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教学策略、教学手段等多方面设计,提高课堂的生成与互
在所有摄影的门类中,门槛最低,但也最难拍好的当属街头摄影了。那些再寻常不过的事物,在葡萄牙摄影师Daniel Antunes的镜头里却焕然一新。仅仅将摄影作为业余爱好的他,善于发现那奇妙的角度,并持之以恒地拍摄里斯本的街头景象。  发现里斯本的几何秘密  提及街头摄影师,人们往往会想到布列松在决定性瞬间捕捉到的完美构图,或者是近些年来横冲摄影界的神奇保姆薇薇安·迈尔,抑或是罗伯特·杜瓦诺充满隐喻情
摘 要:微课作为网络视频课程载体,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单一、容量小、讲解精细、生动有趣的特点,但是普通微课视频在信息反馈和互动方面存在无法弥补的欠缺,只能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互动习题进行弥补,而交互式微课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些不足。基于PowerPoint的交互式微课制作方法更易于推广,原创高中生物“交互式”微课《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特点》的制作,体现了基于PowerPoint的交互式微课的
虽然笔者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但却对这个时代没有太多的记忆,而对上世纪80年代的认识是来自于一些书籍、电影。我看到张艺谋在上世纪80年代的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看到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看到了北岛与顾城的诗歌,看到“四月影会”的影像宣言,也看到罗中立的绘画《父亲》撼动着中国艺术界,这些辉煌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却被他们的举动所感染。  当编辑部决定做这样一个关于上世纪80年代文艺启蒙的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