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我在教学中具体是这样实施的。
首先,把学生分成可以内部互相比较的4个层次,其中作为“先锋”的A组成员占全班人数的1/3强,作为“中坚力量”的B组成员占全班人数的1/3,而C组、D组成员总数约为全班人数的1/4。每个层次的学生达标起点不同,但达标后的积分相同,这样,积分就成为评价学生的努力程度的有力依据,努力奋斗的孩子将得到荣誉、得到表彰(有奖状还有奖品,相当值得为之拼搏),智商这种源于先天的因素退居后台,不再能得以炫耀。积分这种评价方式的推行,有利于鼓舞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士气,也有利于好生之间的良性竞争。以最近的一次积分评定结果看,被表彰的20人中,10人为A组成员(百分比为43%),6人为B组成员(百分比为38%),3人为C组成员(百分比为33%),1人为D组成员(百分比为10%)。这个数字说明任何层次的学生只要努力学习,得到认同的机会基本均等。B组、C组的学生只要态度端正,取得进步,完全可以在积分的排名榜上占据耀眼的位置。而D组仅1名学生被表彰的事实说明D组的10名学生中已经大部分放弃了学习。也就是说,仅靠分层次教学还是难以达到帮助所有学生的目的。
其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的任务不同、作业也不同(很遗憾,我没能做到考试也不同)。比如初一学习亲属关系那个单元,A、B组学生都要求带全家福,随机抽到展示台介绍自己家人;而C组学生只要求按照课本仿写文章,批改张贴;D组则只要求他们背记单词及2个句型,课堂上有人提到,就请他们拼写。实际操作的结果是D组学生最开心,A、B组学生感到有趣,C组学生没感觉,也就是说近50个学生得到成功的课堂体验,但还是有将近10个学生成了陪练,所以整个实践的各个进程也都还是有这样那样的缺憾的。
再次,我们公布分组名单的同时,要立刻详细说明今后每个组的目标、任务及考核办法。高层次组的成员不能选择低层次的目标和任务,但低层次的组员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或更高层次的目标和任务(比如一个C组学生可以以A组的要求来背单词,以B组的要求来表演课文,却仍然以C组的达标分数来衡量考试),允许学生自愿、合理调整。很有趣的现象是几乎每次分完组后,半真半假要求调到更低层次组的学生都要多于认真要求调到更高层次组的学生(一般说来前一种学生多半是为了撒娇,稍加劝说,都高高兴兴放弃要求,而后一种学生往往都是深思熟虑而来,通常和他一起研究一下利弊,如果他仍然坚持,就要相信他、鼓励他,答应调整),这种现象至少说明我们的目标对于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是略高于他们现有发展水平的,也就是所谓的“跳一跳摘到果子”,没有谁可以很轻松地达标,谁都必须努力奋斗;其次也证明了我们的一系列措施比较照顾学力较困难或态度需改进的学生,对他们的进步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因此才会有学生“假惺惺”地羡慕更低层次的学生);最后也说明,由于努力得到认同,较高层次组的学生很有荣誉感和成就感,虽然对他们的要求更高、更严,较低层次组的学生也很有干劲,因为非常明显,如果他们和更高层次组的孩子做的事情一样多、一样好,他们得到表扬和奖励的机会远远高于更高层次组的那些孩子。
另外,我借助“积分”来实现“达标”的量化。具体的积分核算方法是这样的:每次小测达标计10分,以硬性分数指标来确认:比如A组达标分为90分,B组达标分为80分之类。单元考试达标计20分,期中、期末考试达标计30分,由于每次考试难易不同,不能简单以一个“死”的达标分数来衡量,于是必须借助名次来确认达标与否:以本学期期中或上个学期期末成绩的名次为基准(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排名次完全不用于学生间的横向比较,只是用做个体学生的纵向进退的衡量依据),前3名的学生名次仍为前3名,4-10名的学生能前进1名,11-20名的学生能前进2名,21-40名的学生能前进3名,41-58名的学生能前进4名即为达标,得满分,没有退步得达标分数的一半;如果B、C、D组的学生成绩能突破上个层次组的平均分,A组学生成绩能超过1-12名学生的平均分(即便他以名次论其实未达标),还可以再加一个达标分。比如:一个C组学生期末考试得到125分,而B组学生的整体平均成绩为123分;名次为第30名,而本学期期中考试该生名次为第43名,则该生达标且成绩突破了上个层次组的平均分,积分计为60分。再如:一个A组学生期末考试得到145分,而1-12名学生的平均成绩为141分;名次为第4名,而本学期期中考试该生名次为第3名,则该生虽未达标,仍因成绩超过1-12名学生的平均分,积分计为30分。还有各种任务积分,比如:背诵或表演课文基础分为2分,课堂讲解精彩得2分等等。每学期开学和期中考后要就上个学期后半学期和本学期前半学期的积分情况进行2次核算和表彰,并且对学生每次及整个学期的作业都有等级评定、批语,对学生各种表现十分关注。
实践证明,分层次教学起到了正学风,减慢学生放弃英语的步伐的作用,对中等生最为有利,而D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提高很慢,但毕竟他们得到了体验学习快乐的机会,在保有尊严和对学习的坚持方面也有一点收获。
首先,把学生分成可以内部互相比较的4个层次,其中作为“先锋”的A组成员占全班人数的1/3强,作为“中坚力量”的B组成员占全班人数的1/3,而C组、D组成员总数约为全班人数的1/4。每个层次的学生达标起点不同,但达标后的积分相同,这样,积分就成为评价学生的努力程度的有力依据,努力奋斗的孩子将得到荣誉、得到表彰(有奖状还有奖品,相当值得为之拼搏),智商这种源于先天的因素退居后台,不再能得以炫耀。积分这种评价方式的推行,有利于鼓舞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士气,也有利于好生之间的良性竞争。以最近的一次积分评定结果看,被表彰的20人中,10人为A组成员(百分比为43%),6人为B组成员(百分比为38%),3人为C组成员(百分比为33%),1人为D组成员(百分比为10%)。这个数字说明任何层次的学生只要努力学习,得到认同的机会基本均等。B组、C组的学生只要态度端正,取得进步,完全可以在积分的排名榜上占据耀眼的位置。而D组仅1名学生被表彰的事实说明D组的10名学生中已经大部分放弃了学习。也就是说,仅靠分层次教学还是难以达到帮助所有学生的目的。
其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的任务不同、作业也不同(很遗憾,我没能做到考试也不同)。比如初一学习亲属关系那个单元,A、B组学生都要求带全家福,随机抽到展示台介绍自己家人;而C组学生只要求按照课本仿写文章,批改张贴;D组则只要求他们背记单词及2个句型,课堂上有人提到,就请他们拼写。实际操作的结果是D组学生最开心,A、B组学生感到有趣,C组学生没感觉,也就是说近50个学生得到成功的课堂体验,但还是有将近10个学生成了陪练,所以整个实践的各个进程也都还是有这样那样的缺憾的。
再次,我们公布分组名单的同时,要立刻详细说明今后每个组的目标、任务及考核办法。高层次组的成员不能选择低层次的目标和任务,但低层次的组员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或更高层次的目标和任务(比如一个C组学生可以以A组的要求来背单词,以B组的要求来表演课文,却仍然以C组的达标分数来衡量考试),允许学生自愿、合理调整。很有趣的现象是几乎每次分完组后,半真半假要求调到更低层次组的学生都要多于认真要求调到更高层次组的学生(一般说来前一种学生多半是为了撒娇,稍加劝说,都高高兴兴放弃要求,而后一种学生往往都是深思熟虑而来,通常和他一起研究一下利弊,如果他仍然坚持,就要相信他、鼓励他,答应调整),这种现象至少说明我们的目标对于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是略高于他们现有发展水平的,也就是所谓的“跳一跳摘到果子”,没有谁可以很轻松地达标,谁都必须努力奋斗;其次也证明了我们的一系列措施比较照顾学力较困难或态度需改进的学生,对他们的进步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因此才会有学生“假惺惺”地羡慕更低层次的学生);最后也说明,由于努力得到认同,较高层次组的学生很有荣誉感和成就感,虽然对他们的要求更高、更严,较低层次组的学生也很有干劲,因为非常明显,如果他们和更高层次组的孩子做的事情一样多、一样好,他们得到表扬和奖励的机会远远高于更高层次组的那些孩子。
另外,我借助“积分”来实现“达标”的量化。具体的积分核算方法是这样的:每次小测达标计10分,以硬性分数指标来确认:比如A组达标分为90分,B组达标分为80分之类。单元考试达标计20分,期中、期末考试达标计30分,由于每次考试难易不同,不能简单以一个“死”的达标分数来衡量,于是必须借助名次来确认达标与否:以本学期期中或上个学期期末成绩的名次为基准(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排名次完全不用于学生间的横向比较,只是用做个体学生的纵向进退的衡量依据),前3名的学生名次仍为前3名,4-10名的学生能前进1名,11-20名的学生能前进2名,21-40名的学生能前进3名,41-58名的学生能前进4名即为达标,得满分,没有退步得达标分数的一半;如果B、C、D组的学生成绩能突破上个层次组的平均分,A组学生成绩能超过1-12名学生的平均分(即便他以名次论其实未达标),还可以再加一个达标分。比如:一个C组学生期末考试得到125分,而B组学生的整体平均成绩为123分;名次为第30名,而本学期期中考试该生名次为第43名,则该生达标且成绩突破了上个层次组的平均分,积分计为60分。再如:一个A组学生期末考试得到145分,而1-12名学生的平均成绩为141分;名次为第4名,而本学期期中考试该生名次为第3名,则该生虽未达标,仍因成绩超过1-12名学生的平均分,积分计为30分。还有各种任务积分,比如:背诵或表演课文基础分为2分,课堂讲解精彩得2分等等。每学期开学和期中考后要就上个学期后半学期和本学期前半学期的积分情况进行2次核算和表彰,并且对学生每次及整个学期的作业都有等级评定、批语,对学生各种表现十分关注。
实践证明,分层次教学起到了正学风,减慢学生放弃英语的步伐的作用,对中等生最为有利,而D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提高很慢,但毕竟他们得到了体验学习快乐的机会,在保有尊严和对学习的坚持方面也有一点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