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小学生产生情绪激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变成沉重的负担。”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动”起来。根据这些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就此谈几点做法。
1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情境是一堂语文课的“小天地”,它是教师用生动形象、亲切感人的语言,或描述意趣横生的同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人物、事件与景物,或演示形象逼真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动作画面,并借助一定的媒介创造出来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设计好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戏剧般地进入角色,就能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点燃其思维的火花,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也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讲读《蒲公英的种子》一文时,我到野外采摘了一大把新鲜的、开了花的蒲公英,我发给每一位同学一株,让他们认真观察并描述蒲公英的样子,以及蒲公英种子的样子。在讲读完课文后,我又让他们自己来吹蒲公英的种子,最后还请大家想象一下蒲公英的种子飞到哪里?顿时,许多令人惊喜的回答一一呈现,有的说飞到云彩里去了;有的说飞到花盆里了;还有的说飞到我们学校的小花园里了……想象在课堂中飞翔,让我在喜悦的同时不禁发出赞叹:千万別低估孩子们的想象啊,在他们的心中藏着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期待着你的发现、期待着你的开发,他们的话语和课文相比毫不逊色。
2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传统的教学理念使不少教师把课堂当作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不知不觉中垄断了学生的学习主权。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保证学生拥有自己支配的课堂自学时间,这是自主学习的关键所在。其次要确保全体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应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例如在教授《武松打虎》这一课时,自认熟读《水浒传》的我兴致勃勃地走进课堂。心想,一定能把《武松打虎》演绎得淋漓尽致,哪知开课仅两分钟,一位学生就走了神——在纸上涂画着什么,那专注的程度连我靠近都没发现。我俯身细看,原来他正专心地画一《武松打虎》的卡通画。“画得不错,蛮像那么回事!”我不禁幽了他一默。班内几个“活跃分子”听到这话离开了座位,伸长脖子过来瞧。见此情景,我说道:“大家这么喜欢画画,那咱们把这个故事画下来好不好?”“好啊,”同学们立刻响应。面对强烈的“呼声”,我迅速提出三个要求:①用连环画的方式表现故事的发生、经过和结果。②给每幅画配上简要的文字。③根据画面讲故事。要求完毕,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他们利用学习合作小组,善画的做画,能写的撰文,会说的演讲……20分钟后,他们争先恐后上台展示。从他们不时闪现着创意的画面和不时闪现着智慧的故事中,我明白了《武松打虎》已被他们演绎的淋漓尽致了。
3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活动,力求使活动活泼有趣。针对小学生思维模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以眼、手、耳的活动为中心,言语、文字描述相辅相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利用它们形象思维优势,通过观察、言语、描述等活泼生动、趣味性强的形式来表现事务,激发儿童的参与愿望,使之乐于投身活动,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作文课《春天》时,我首先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春游活动,让学生到野外去感受那田园的风,去感受那自然的绿,去观察春天的景物,然后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春天景象用语言描述出来。在整个活动中,学生兴趣盎然,真正体会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的真理,充分调动起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让语文课“动”起来,必须结合教学内容,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大胆改革,勇于实践,才能实现教育的创新,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人才。
1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情境是一堂语文课的“小天地”,它是教师用生动形象、亲切感人的语言,或描述意趣横生的同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人物、事件与景物,或演示形象逼真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动作画面,并借助一定的媒介创造出来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设计好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戏剧般地进入角色,就能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点燃其思维的火花,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也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讲读《蒲公英的种子》一文时,我到野外采摘了一大把新鲜的、开了花的蒲公英,我发给每一位同学一株,让他们认真观察并描述蒲公英的样子,以及蒲公英种子的样子。在讲读完课文后,我又让他们自己来吹蒲公英的种子,最后还请大家想象一下蒲公英的种子飞到哪里?顿时,许多令人惊喜的回答一一呈现,有的说飞到云彩里去了;有的说飞到花盆里了;还有的说飞到我们学校的小花园里了……想象在课堂中飞翔,让我在喜悦的同时不禁发出赞叹:千万別低估孩子们的想象啊,在他们的心中藏着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期待着你的发现、期待着你的开发,他们的话语和课文相比毫不逊色。
2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传统的教学理念使不少教师把课堂当作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不知不觉中垄断了学生的学习主权。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保证学生拥有自己支配的课堂自学时间,这是自主学习的关键所在。其次要确保全体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应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例如在教授《武松打虎》这一课时,自认熟读《水浒传》的我兴致勃勃地走进课堂。心想,一定能把《武松打虎》演绎得淋漓尽致,哪知开课仅两分钟,一位学生就走了神——在纸上涂画着什么,那专注的程度连我靠近都没发现。我俯身细看,原来他正专心地画一《武松打虎》的卡通画。“画得不错,蛮像那么回事!”我不禁幽了他一默。班内几个“活跃分子”听到这话离开了座位,伸长脖子过来瞧。见此情景,我说道:“大家这么喜欢画画,那咱们把这个故事画下来好不好?”“好啊,”同学们立刻响应。面对强烈的“呼声”,我迅速提出三个要求:①用连环画的方式表现故事的发生、经过和结果。②给每幅画配上简要的文字。③根据画面讲故事。要求完毕,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他们利用学习合作小组,善画的做画,能写的撰文,会说的演讲……20分钟后,他们争先恐后上台展示。从他们不时闪现着创意的画面和不时闪现着智慧的故事中,我明白了《武松打虎》已被他们演绎的淋漓尽致了。
3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活动,力求使活动活泼有趣。针对小学生思维模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以眼、手、耳的活动为中心,言语、文字描述相辅相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利用它们形象思维优势,通过观察、言语、描述等活泼生动、趣味性强的形式来表现事务,激发儿童的参与愿望,使之乐于投身活动,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作文课《春天》时,我首先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春游活动,让学生到野外去感受那田园的风,去感受那自然的绿,去观察春天的景物,然后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春天景象用语言描述出来。在整个活动中,学生兴趣盎然,真正体会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的真理,充分调动起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让语文课“动”起来,必须结合教学内容,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大胆改革,勇于实践,才能实现教育的创新,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