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融化与升华之间
小时候,总觉得雪花是“上天”制造的神奇礼物,我常在下雪时留心观察,想把那些雪花一朵一朵画下来,但没等摆好纸笔它们就化掉了。而现在的显微摄影让我终于有机会实现儿时的愿望,把每朵雪花的模样清晰地留住。
中国东北地区是一个雪花的宝库,特别是吉林市、延边、牡丹江附近,气温低,水汽充沛,雪花的种类非常多,造型也很复杂。刚开始追雪的时候,有一次在长春拍摄,当天气温在-20℃左右,云层很厚,雪花不仅硕大、美丽,而且一直在“生长”,一边拍一边发现雪花在变化,那种感觉太奇妙了。
不过,神奇的雪花并非只能在“雪乡”遇到。拍摄雪花有很大的随机性,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邂逅。我拍到的瓣数最多的雪花,就出自北京一场普通的降雪,它足足有24瓣!一般雪花都是6瓣,也有12瓣的,我曾研究过12瓣雪花的形成方式,是中间先形成一个小的六棱柱轴心,再从轴心向外逐渐生发,但24瓣真的超出了我的想象,大自然的神力真是不可思议。
出发“追雪”之前,有两件事是必须要做的,第一是研究天气,关于降雪的预报通常准确度不高,特别是要去很远的地方追踪雪花,为了不跑空,我会一遍遍地刷天气预报,同时询问相关专家,确定当地是否要降雪、预计会持续多长时间、雪量和温度如何。第二是准备拍摄装备,每次拍摄的地点、天气状况不同,想要表达的效果也会有变化,比如要突出雪花的造型就会用黑背景,想拍出立体感就要用一些特别的布光,比如透射光、斜射光、漫散射光。我通常不会带笨重的大相机,有一台小型单反相机就足够了,外加一个便携式显微镜和超微距镜头,关键是要准备足够多的电池,低温之下电池极不耐用,大约半个小时就没电了,很多时候我都是一边拍一边充电。
準备充足,只待“闻雪而动”,这中间也会有许多变数。有一次,天气预报说北京全市降雪,城区的气温是-1℃左右,而拍摄的最佳温度是低于-5℃,转念一想,山区气温肯定比城里低啊,于是立刻收拾装备,坐公交车直奔延庆山区,住进一家40块钱一晚的小旅店苦苦等待。每隔一两个小时我就要起来看看天,折腾了一夜,结果一片雪都没落,第二天一大早还得挤公交车赶回城区上班。
拍摄过程中,雪花非常容易融化,要尽可能保持低于-5℃的低温,但又不能过低,-10℃以下雪花会缓慢升华,在镜头里慢慢消失。就算温度理想,也要尽可能快速地进行拍摄,以免雪花发生变化。
雪花虽美,但拍摄过程一点儿也不浪漫,比如低温就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若不做好妥善防护,很容易被冻伤。在东北牡丹江的雪乡拍摄时,气温-23℃,我穿了两件羽绒服、两件毛衣、两件秋衣、两条毛裤、两条秋裤,还在身上贴了7个暖贴,但还是冷得不行,感觉睫毛都被冻住了。
述说云的秘密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雪花种类有200多种,大致可分成星树状、柱状和针状、冠柱状、似蕨类星树状、钻石状晶体、三角晶体六大类。研究雪花,其实是在探究云的秘密,因为雪花的形状取决于云层的状态,如果云层中水汽不太丰富,只在表面凝华,形成的就是柱状雪花;水汽稍多一点,通常会形成片状雪花;水汽非常丰富的话,凝华增长得很快,就会形成枝状或星状雪花。
我在长春见到过一种非常漂亮的大雪花,它的结构很特殊,中心是扇形花瓣儿,往外一点呈针状,再往外变成比较宽的花瓣,花瓣外层又分出很多小叉,这说明它在“旅途”中至少经历了4种大气状态:最开始是低温、没有太多水汽的,之后进入水汽充沛、快速增长的阶段,然后又钻进了一块低温、较干燥的云层,最后进入低层大气快速成长阶段。国外有专家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在实验室里制造人造雪花,但那和大自然的杰作是完全不同的,缺少那些迷人的偶然因素。
除了拍摄雪花,我也喜欢探究自然界中其他微观的事物,比如沙粒、植物的种子、蝴蝶的翅膀……这些平时司空见惯的小东西,放到显微镜下总能带给我惊喜。我曾搜罗过世界各地的沙子,塞班岛的沙子是星星状的,有的5个角,有的7个角;古巴粉色沙滩的沙子是圆的,粉粉嫩嫩,像汤圆一样可爱;海边的沙粒里有很多海洋生物的碎屑,包括贝壳、有孔虫、海绵骨针、珊瑚碎屑……在显微镜下有着独特的美。
CNT对话
为何如此喜爱微距摄影?
对我来说,游历这个微观世界的乐趣并不亚于行走天地之间,除了视觉上的美感,它也带给我心灵的愉悦和生活的启示。换一个视角,曾经熟悉的事物会变得陌生新奇,重新唤起我们探索的欲望。
能否给初学微距摄影的爱好者一些建议?
拍摄雪花对初学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要在寒冷的户外守着一个小显微镜,还要操作相机完成好几个步骤。初次尝试,可以买一个手机用的显微镜头,最好是带灯的,下雪时先用手机拍拍看,也能拍出雪花洁白晶莹的美感,之后想要进一步追求质感,再选择专业相机和镜头。
我写过一本书叫《尊贵的雪花》,是国内第一本专门讲雪花的书,也是摄影类的科普读物,感兴趣的话可以找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