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柏拉图说:荷马教育了希腊。
庞德说:诗人是一个民族的触角。
朱光潜说:诗是文学的精华,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
诗是最古老的艺术,又是最年轻的艺术。因为它是文学的发端,而又最富于激情。我国历来被誉为诗的大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反映在文学上,其滥觞当在诗歌。且不说鲁迅所说的“杭育杭育派”是由于“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而成为最早的诗歌创作者。(见《门外文谈》),即以形成文字的最早的文学样式而言,也是诗歌,如三千年前的《尚书.汤誓》中的“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便可视为韵律铿锵,读来悦耳的诗句。至于最初与音乐、舞蹈紧密相连的《弹歌》、《蜡辞》,则更是很完整很像样的诗了。此后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直至当代受域外诗歌影响而产生的新诗,两三千年,汩汩滔滔,一脉相承,不仅弹奏出汉语独有的音律美,也演唱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当在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能认识到“诗”这个最为精粹而又来自民间的艺术在“教化”臣民上的作用,从而把它纳入教育体系之中,使人们在受教育的开始便能接触它,然后继之以系统的训练,如古代黉门家塾,学童发蒙之初,识字教育尚未结束,老师便要教以“对对子”(“对子”便是更为精炼的诗),继而教吟诗。待稍有诵读积累,便授以体式和韵律。于是,经过“十年寒窗”的苦读,不会作诗的怕只有少数了。这般陈陈相因,诗,能不代代相传吗?
然而,时至今日,这种传统却濒于断绝。由小学到大学,尽管语文教材均选有诗词,但老师的传授则只限于串解和赏析。其特定的规矩(如诗的平仄律),概不涉及。因此,即使读完大学中文系,学生们也不知声律韵律为何物,青年一代能写出合律的传统诗词已是凤毛麟角。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诗词学会风起云涌,诗词刊物更是雨后春笋,但涉足其间的中青年却绝无仅有,诗,几乎成了老年人的专利,想听一听“雏凤清于老凤音”实在难了!这样下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的诗词,不到山穷水尽那才怪哩!
可令人回味的是,现在还有另一类现象,中青年们自己无缘学诗,但一旦添了“小皇帝”或“小公主”,在他们牙牙学语之时,便要孜孜不倦的读熟几首唐诗,再来不厌其烦的教会他们诵读。像李白《静夜思》之类的短歌,孩子们不会背诵的很少。每当宾客盈门,便让宝宝抑扬顿挫的朗诵一番,以一博客人的鼓掌、喝彩,父母的目的也便达到了。
此种局面的形成,与时下文化教育观念的局限性不无关系。如教育部门存在功利主义倾向,以为诗词是一种点缀,没有多大的社会作用,其格率繁难,语言古奥,何苦耗时费力来传授莘莘学子?文化界也不无失之偏颇的定见,认为诗词是古代社会的产物,形式已经“陈腐”,在当今科学文化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已无传播价值……这样一来,诗词这一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便如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一样,难免“断流”的厄运了。
还有一种现象也令人担忧,即当我们自己有些人视诗词为敝履之时,不少外国,特别是受我们的文化影响较深的近邻如日、韩等国的诗人和汉学家,却奉为至宝,而不断的欣赏、研究、创作。这说明,他们已认识到汉诗集中体现了汉语的凝练、准确、含蓄、铿锵、丰富等等美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无与伦比的艺术样式。
是的,我们的传统诗词不是少数人的创造,而是数千年来诗人词家汲取人民大众的智慧,持续不断的从事艺术实践的成果。形式虽“旧”,却无“新”可代,他十分精练而又合乎语言科学,以至难以更易。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名人是通过学习诗歌与儿歌接受启蒙教育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很小便在母亲指导下接受诗歌启蒙。他从五六岁开始学诗,到了九岁,已经能够“谙识声韵”。十六岁便写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名句。柳宗元四岁开始由母亲口诵,进行诗歌启蒙,不久就能背诵十四首古代辞赋,为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自幼在父亲亲自指导下熟读《诗 经》《楚辞》,学习李白、杜甫、白居易、陶渊明等诗人的作品,并开始作诗。清代著名诗人和画家、“杨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从三岁开始由父亲教识字写字,五六岁就学读诗背诗,十岁时就能与老师用诗唱和,而且应答如流,受到老师称赞。许多伟大的革命家兼文学家如毛泽东、鲁迅等都曾原封不动的按“平平仄仄”高歌豪吟,就足以说明他生命力的强大了。同时,这种形式又是高雅的精神文明载体。一堂课,一番演说,一篇文章,乃至一场外交谈判,如能恰到好处的引用一两句诗词,不仅文采斐然,思想容量也会大增。这么好的东西,岂容“我弃人取”!
上述种种,令我们不能不大声疾呼:必须改变对传统诗词的虚无主义态度,家庭、社会、特别是教育部门必须重视“诗教”。不仅让学生多读诗,在古往今来的名人名作中汲取艺术的精神营养,而且要传授他们关于诗词的知识内容,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更应开设诗词格律专业课,让所有中小学语文教师从掌握包括格律在内的诗词基本知识,再将诗词作法讲授纳入语文教学计划。有关诗词常识应编入语文教材,作文训练应适当安排诗词习作。每个学生,在高中毕业之前,不但要能读懂读熟足够数量的诗词精品,也应能够写出合乎格律的诗作。至于一般高校的《大学语文》课和中文系科,则更应有更高层次的诗词教学安排。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语),其社会功能千百年来已被充分证实。我们如能将各级各类学校作为阵地,将诗词欣赏、创作推向全社会,我们就必能大大增进既高雅又广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大提高国民素质,从而大大促进经济、文化的更好更快发展!
(作者单位:221006江苏省徐州市湖滨中心小学)
柏拉图说:荷马教育了希腊。
庞德说:诗人是一个民族的触角。
朱光潜说:诗是文学的精华,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
诗是最古老的艺术,又是最年轻的艺术。因为它是文学的发端,而又最富于激情。我国历来被誉为诗的大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反映在文学上,其滥觞当在诗歌。且不说鲁迅所说的“杭育杭育派”是由于“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而成为最早的诗歌创作者。(见《门外文谈》),即以形成文字的最早的文学样式而言,也是诗歌,如三千年前的《尚书.汤誓》中的“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便可视为韵律铿锵,读来悦耳的诗句。至于最初与音乐、舞蹈紧密相连的《弹歌》、《蜡辞》,则更是很完整很像样的诗了。此后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直至当代受域外诗歌影响而产生的新诗,两三千年,汩汩滔滔,一脉相承,不仅弹奏出汉语独有的音律美,也演唱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当在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能认识到“诗”这个最为精粹而又来自民间的艺术在“教化”臣民上的作用,从而把它纳入教育体系之中,使人们在受教育的开始便能接触它,然后继之以系统的训练,如古代黉门家塾,学童发蒙之初,识字教育尚未结束,老师便要教以“对对子”(“对子”便是更为精炼的诗),继而教吟诗。待稍有诵读积累,便授以体式和韵律。于是,经过“十年寒窗”的苦读,不会作诗的怕只有少数了。这般陈陈相因,诗,能不代代相传吗?
然而,时至今日,这种传统却濒于断绝。由小学到大学,尽管语文教材均选有诗词,但老师的传授则只限于串解和赏析。其特定的规矩(如诗的平仄律),概不涉及。因此,即使读完大学中文系,学生们也不知声律韵律为何物,青年一代能写出合律的传统诗词已是凤毛麟角。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诗词学会风起云涌,诗词刊物更是雨后春笋,但涉足其间的中青年却绝无仅有,诗,几乎成了老年人的专利,想听一听“雏凤清于老凤音”实在难了!这样下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的诗词,不到山穷水尽那才怪哩!
可令人回味的是,现在还有另一类现象,中青年们自己无缘学诗,但一旦添了“小皇帝”或“小公主”,在他们牙牙学语之时,便要孜孜不倦的读熟几首唐诗,再来不厌其烦的教会他们诵读。像李白《静夜思》之类的短歌,孩子们不会背诵的很少。每当宾客盈门,便让宝宝抑扬顿挫的朗诵一番,以一博客人的鼓掌、喝彩,父母的目的也便达到了。
此种局面的形成,与时下文化教育观念的局限性不无关系。如教育部门存在功利主义倾向,以为诗词是一种点缀,没有多大的社会作用,其格率繁难,语言古奥,何苦耗时费力来传授莘莘学子?文化界也不无失之偏颇的定见,认为诗词是古代社会的产物,形式已经“陈腐”,在当今科学文化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已无传播价值……这样一来,诗词这一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便如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一样,难免“断流”的厄运了。
还有一种现象也令人担忧,即当我们自己有些人视诗词为敝履之时,不少外国,特别是受我们的文化影响较深的近邻如日、韩等国的诗人和汉学家,却奉为至宝,而不断的欣赏、研究、创作。这说明,他们已认识到汉诗集中体现了汉语的凝练、准确、含蓄、铿锵、丰富等等美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无与伦比的艺术样式。
是的,我们的传统诗词不是少数人的创造,而是数千年来诗人词家汲取人民大众的智慧,持续不断的从事艺术实践的成果。形式虽“旧”,却无“新”可代,他十分精练而又合乎语言科学,以至难以更易。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名人是通过学习诗歌与儿歌接受启蒙教育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很小便在母亲指导下接受诗歌启蒙。他从五六岁开始学诗,到了九岁,已经能够“谙识声韵”。十六岁便写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名句。柳宗元四岁开始由母亲口诵,进行诗歌启蒙,不久就能背诵十四首古代辞赋,为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自幼在父亲亲自指导下熟读《诗 经》《楚辞》,学习李白、杜甫、白居易、陶渊明等诗人的作品,并开始作诗。清代著名诗人和画家、“杨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从三岁开始由父亲教识字写字,五六岁就学读诗背诗,十岁时就能与老师用诗唱和,而且应答如流,受到老师称赞。许多伟大的革命家兼文学家如毛泽东、鲁迅等都曾原封不动的按“平平仄仄”高歌豪吟,就足以说明他生命力的强大了。同时,这种形式又是高雅的精神文明载体。一堂课,一番演说,一篇文章,乃至一场外交谈判,如能恰到好处的引用一两句诗词,不仅文采斐然,思想容量也会大增。这么好的东西,岂容“我弃人取”!
上述种种,令我们不能不大声疾呼:必须改变对传统诗词的虚无主义态度,家庭、社会、特别是教育部门必须重视“诗教”。不仅让学生多读诗,在古往今来的名人名作中汲取艺术的精神营养,而且要传授他们关于诗词的知识内容,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更应开设诗词格律专业课,让所有中小学语文教师从掌握包括格律在内的诗词基本知识,再将诗词作法讲授纳入语文教学计划。有关诗词常识应编入语文教材,作文训练应适当安排诗词习作。每个学生,在高中毕业之前,不但要能读懂读熟足够数量的诗词精品,也应能够写出合乎格律的诗作。至于一般高校的《大学语文》课和中文系科,则更应有更高层次的诗词教学安排。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语),其社会功能千百年来已被充分证实。我们如能将各级各类学校作为阵地,将诗词欣赏、创作推向全社会,我们就必能大大增进既高雅又广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大提高国民素质,从而大大促进经济、文化的更好更快发展!
(作者单位:221006江苏省徐州市湖滨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