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充满魅力和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因此,数学课件的设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程序操作,教师要深入教材,收集资料,从学生的各方面思考,做到“以动映动,以动引动”。
关键词:认知 思维 生活
随着时代的推进、科学的进步,计算机辅助教学已逐渐步入日常课堂,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新时代的课堂教学结构也不可能只是在传统模式里简单地替换或添加“电教因素”,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善用,充分发挥其优势,诱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以提高教学效果。从实践应用的效果反馈显示,数学课件设计涉及的范畴是方方面面的,其主要设计依据思考如下:
一、符合认知规律
1.从认知的条件看
儿童的不随意注意(即无意注意)在学习中起很大的作用。运动的、新奇的、美好的形象容易吸引儿童,以此为依据,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要使新旧知识的区别点动起来,让同类形象的共性特征动起来,在恰恰最需要注意的地方有效地抓住儿童的注意力,为儿童的认知创造良好的条件。
如,学习“长方形的面积”,学生的旧知是对周长的结构认识,在设计课件时,抓住两者的区别,先闪现周长的模型,再闪现面积模型(表面),最后沿着长方形的一条边用鲜艳的色彩慢慢覆盖长方形的表面,学生由此区分周长与面积,理解这两种不同的概念。
2.从认知的对象看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而现实世界的万物都是运动着、变化着的,小学数学知识也是动态的、发展的。然而,课本上的文字、插图是静态的,不能很好地表述运动或变化着的过程,既便是教师形象化的语言,也必须经过儿童的编译、想象,才能还原为事物的运动、知识的变化。而儿童学习的主要障碍正是对符号的编译。
3.从认知的过程看
儿童的认知过程是对教师思维的理解过程,對自身思维的调节过程。由于思维本身是看不见的,儿童只能通过教师的语言来揣测他的思维,这就常常使儿童费解。教师在进行课件设计及制作时,要将书本的知识转化为变动着的图像,借助过程性的“动像”,去外化自己的思维过程,将成人的思维形象化、儿童化,使其较易于为儿童所理解和接受。同时由于“动像”是外在的客观现象,儿童可以将其作为自身思维的参照物,对儿童有效地调节自身思维也较为有利。
二、符合思维特点
1.情节虚拟
儿童解决问题的障碍常常来自于“进不去”,通过课件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改变角色意识,自然地把自己“摆进去”,进而自觉地寻找方法,探求规律。
有的数学问题,学生在生活中很难遇到或意识到,为了引趣,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可选用儿童所喜欢、熟悉的艺术形象编出一段情境,让情境中的主人公“碰上”数学问题,学生来帮助解决,通过虚拟,角色变了,学生的感觉也变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知识再现
儿童(尤其是低年级儿童)思维侧重于直观形象思维。当某些问题学生曾在生活中直接碰到或间接碰到时,我们可以在设计课件时“再现”当时的情境,唤起其知识积累。
3.印证想象
有位学生这样和我说:其实有些知识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难,但老师总是低估我们,总要抢着告诉我们,所以我们也就懒得动脑了。这句话给我们一个警示:课件效果不仅仅是帮助思维,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思维,只有发展才会有进步。课件设计时可以给学生一个静态的、有启示意义的画面,留有余地的让学生去想象图像的变化,然后再将实际变动结果显示出来,让学生去印证。
学生思维具有一定的跳跃性,教师在教学时不要急于向学生传授,要利用其思维的跳跃性设计课件,让学生主动去探索,体会成功的喜悦,寻找失败的原因,帮助学习。
三、符合生活实际
数学史告诉我们,数学的发展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为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研究数学;另一种情形则是为了解决数学知识的内部矛盾而发展数学,之后才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因此,学生学习数学也可以有两条线索,一是应用线索,二是理论线索,与之对应的可以有两种情境,即生活情境与教学情境。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将两者合而为一,以发生在学生周围的事、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设计课件,将教学情境生活化。
数学是充满魅力和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因此,数学课件的设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程序操作,教师要实实在在地吃透教材,收集资料,从学生的方方面面思考,做到“以动映动,以动引动”,用图像之“动”反映事物之“动”、知识之“动”,用图像之“动”引导学生思维之“动”。
参考文献:
1.冯克诚,肖坚强.《最新小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实用方法书系》.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冯克诚.《教学改革手册》.中央编译出版社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关键词:认知 思维 生活
随着时代的推进、科学的进步,计算机辅助教学已逐渐步入日常课堂,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新时代的课堂教学结构也不可能只是在传统模式里简单地替换或添加“电教因素”,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善用,充分发挥其优势,诱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以提高教学效果。从实践应用的效果反馈显示,数学课件设计涉及的范畴是方方面面的,其主要设计依据思考如下:
一、符合认知规律
1.从认知的条件看
儿童的不随意注意(即无意注意)在学习中起很大的作用。运动的、新奇的、美好的形象容易吸引儿童,以此为依据,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要使新旧知识的区别点动起来,让同类形象的共性特征动起来,在恰恰最需要注意的地方有效地抓住儿童的注意力,为儿童的认知创造良好的条件。
如,学习“长方形的面积”,学生的旧知是对周长的结构认识,在设计课件时,抓住两者的区别,先闪现周长的模型,再闪现面积模型(表面),最后沿着长方形的一条边用鲜艳的色彩慢慢覆盖长方形的表面,学生由此区分周长与面积,理解这两种不同的概念。
2.从认知的对象看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而现实世界的万物都是运动着、变化着的,小学数学知识也是动态的、发展的。然而,课本上的文字、插图是静态的,不能很好地表述运动或变化着的过程,既便是教师形象化的语言,也必须经过儿童的编译、想象,才能还原为事物的运动、知识的变化。而儿童学习的主要障碍正是对符号的编译。
3.从认知的过程看
儿童的认知过程是对教师思维的理解过程,對自身思维的调节过程。由于思维本身是看不见的,儿童只能通过教师的语言来揣测他的思维,这就常常使儿童费解。教师在进行课件设计及制作时,要将书本的知识转化为变动着的图像,借助过程性的“动像”,去外化自己的思维过程,将成人的思维形象化、儿童化,使其较易于为儿童所理解和接受。同时由于“动像”是外在的客观现象,儿童可以将其作为自身思维的参照物,对儿童有效地调节自身思维也较为有利。
二、符合思维特点
1.情节虚拟
儿童解决问题的障碍常常来自于“进不去”,通过课件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改变角色意识,自然地把自己“摆进去”,进而自觉地寻找方法,探求规律。
有的数学问题,学生在生活中很难遇到或意识到,为了引趣,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可选用儿童所喜欢、熟悉的艺术形象编出一段情境,让情境中的主人公“碰上”数学问题,学生来帮助解决,通过虚拟,角色变了,学生的感觉也变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知识再现
儿童(尤其是低年级儿童)思维侧重于直观形象思维。当某些问题学生曾在生活中直接碰到或间接碰到时,我们可以在设计课件时“再现”当时的情境,唤起其知识积累。
3.印证想象
有位学生这样和我说:其实有些知识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难,但老师总是低估我们,总要抢着告诉我们,所以我们也就懒得动脑了。这句话给我们一个警示:课件效果不仅仅是帮助思维,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思维,只有发展才会有进步。课件设计时可以给学生一个静态的、有启示意义的画面,留有余地的让学生去想象图像的变化,然后再将实际变动结果显示出来,让学生去印证。
学生思维具有一定的跳跃性,教师在教学时不要急于向学生传授,要利用其思维的跳跃性设计课件,让学生主动去探索,体会成功的喜悦,寻找失败的原因,帮助学习。
三、符合生活实际
数学史告诉我们,数学的发展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为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研究数学;另一种情形则是为了解决数学知识的内部矛盾而发展数学,之后才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因此,学生学习数学也可以有两条线索,一是应用线索,二是理论线索,与之对应的可以有两种情境,即生活情境与教学情境。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将两者合而为一,以发生在学生周围的事、感兴趣的话题为切入点设计课件,将教学情境生活化。
数学是充满魅力和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因此,数学课件的设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程序操作,教师要实实在在地吃透教材,收集资料,从学生的方方面面思考,做到“以动映动,以动引动”,用图像之“动”反映事物之“动”、知识之“动”,用图像之“动”引导学生思维之“动”。
参考文献:
1.冯克诚,肖坚强.《最新小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实用方法书系》.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冯克诚.《教学改革手册》.中央编译出版社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