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与一些同仁交流时,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孩子真难教,要么是太顽劣,要么是悟性太差;上课时教师激情满怀,可学生却无动于衷,预期的效果总是难以达成。对此我并不认同。成功的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样有思想的传播和智慧的启发。
一、 相信学生,相信教育
孟子说:“人皆可为尧舜。”这就是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相信自己,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不断完善自己,最终就一定会成为有用之材。然而,为什么老师们就不能对那些所谓“不可教”的学生有足够的信心呢?事实上,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不可教”的学生,只有不努力教或教不得法的教师。这正如孟子说的“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是的,每个学生就如同一块天然的璞玉,有待我们去悉心雕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宏大的目标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将学生教育成才,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最光荣的使命。
二、 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假如》(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是一首新诗,课文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在完成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我突发奇想,传说中的马良能用他的神笔造福世界,何不让我们的学生也来当一回现实版的马良呢?于是,我问学生:“大家都很崇拜马良,那你们也想成为马良这样的孩子吗?”
对我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学生一脸的茫然,显得信心不足。一个学生怯生生地说:“老师,我们又没有马良的神笔,那怎么能成为马良呢?”
我没有正面回答这个学生的疑问,而是在黑板上写下一句话:假如我也有一支这样的神笔,我要用它来画……
句末的省略号显然给学生们提供了无限遐想的空间,他们开始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这时,我又进一步地启发学生想想身边还有哪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有哪些需要我们去做的事。于是,学生们开始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踊跃地举手发言,不少学生的发言还特别精彩: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盲人画一双明亮的眼睛,让他们都能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为流浪的人画一个温暖的家,让他们不再四处漂泊。”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给失学的儿童画一个美丽的校园,让他们也和我们一样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 “假如我有一支良的神笔,我会给孤儿院里的孩子画一对慈祥的父母,让他们也能在父母的关爱中快乐地成长。”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灾区人民画上坚固的房子,当地震来临时他们不再担心房子会倒塌。”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旱地画上雨水,要给沙漠画上绿洲,给台湾的小朋友画上雪花,给世界各地画上花草树木,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
……
孩子们迸发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我始料不及的,而他们发自内心的自信更是弥足珍贵。一阵热烈的发言之后,我接着又问:
“看来大家都渴望真的成为小马良了,老师为有你们这么多马良学生感到非常骄傲!可你们想过没有,马良的神笔毕竟是我们想象中的东西,至少现在还无法得到。假如没有马良的神笔,你们还有信心做马良那样的好孩子吗?”
听我这样一问,孩子们仿佛一下子从理想的天空掉落下来,纷纷瞪大眼睛看着老师。趁此机会,我对学生们再次加以引导:“同学们,其实马良只是所有善良孩子的一个象征,他手上的神笔也只不过是他造福世界的一种工具。从刚才的发言中老师可以听出,你们每个人都有一颗非常善良的心,只要现在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足够多的本领,将来就一定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而成为人们心目中的‘马良’!”
临近下课,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写话训练题,题目是:“我心目中的马良”。
每一个学生都有成为“马良”的可能,但要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需要具备两个前提:一是教师怀有“人皆可为尧舜”的坚定信念,对学生充满希望,对教育充满希望;二是学生相信自己能成为“马良”,对自己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希望。让希望充满了教学,教育就拥有无限美好的未来,学生就有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范宏芳
一、 相信学生,相信教育
孟子说:“人皆可为尧舜。”这就是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相信自己,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不断完善自己,最终就一定会成为有用之材。然而,为什么老师们就不能对那些所谓“不可教”的学生有足够的信心呢?事实上,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不可教”的学生,只有不努力教或教不得法的教师。这正如孟子说的“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是的,每个学生就如同一块天然的璞玉,有待我们去悉心雕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宏大的目标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将学生教育成才,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最光荣的使命。
二、 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假如》(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是一首新诗,课文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在完成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我突发奇想,传说中的马良能用他的神笔造福世界,何不让我们的学生也来当一回现实版的马良呢?于是,我问学生:“大家都很崇拜马良,那你们也想成为马良这样的孩子吗?”
对我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学生一脸的茫然,显得信心不足。一个学生怯生生地说:“老师,我们又没有马良的神笔,那怎么能成为马良呢?”
我没有正面回答这个学生的疑问,而是在黑板上写下一句话:假如我也有一支这样的神笔,我要用它来画……
句末的省略号显然给学生们提供了无限遐想的空间,他们开始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这时,我又进一步地启发学生想想身边还有哪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有哪些需要我们去做的事。于是,学生们开始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踊跃地举手发言,不少学生的发言还特别精彩: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盲人画一双明亮的眼睛,让他们都能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为流浪的人画一个温暖的家,让他们不再四处漂泊。”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给失学的儿童画一个美丽的校园,让他们也和我们一样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 “假如我有一支良的神笔,我会给孤儿院里的孩子画一对慈祥的父母,让他们也能在父母的关爱中快乐地成长。”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灾区人民画上坚固的房子,当地震来临时他们不再担心房子会倒塌。”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旱地画上雨水,要给沙漠画上绿洲,给台湾的小朋友画上雪花,给世界各地画上花草树木,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
……
孩子们迸发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我始料不及的,而他们发自内心的自信更是弥足珍贵。一阵热烈的发言之后,我接着又问:
“看来大家都渴望真的成为小马良了,老师为有你们这么多马良学生感到非常骄傲!可你们想过没有,马良的神笔毕竟是我们想象中的东西,至少现在还无法得到。假如没有马良的神笔,你们还有信心做马良那样的好孩子吗?”
听我这样一问,孩子们仿佛一下子从理想的天空掉落下来,纷纷瞪大眼睛看着老师。趁此机会,我对学生们再次加以引导:“同学们,其实马良只是所有善良孩子的一个象征,他手上的神笔也只不过是他造福世界的一种工具。从刚才的发言中老师可以听出,你们每个人都有一颗非常善良的心,只要现在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足够多的本领,将来就一定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而成为人们心目中的‘马良’!”
临近下课,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写话训练题,题目是:“我心目中的马良”。
每一个学生都有成为“马良”的可能,但要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需要具备两个前提:一是教师怀有“人皆可为尧舜”的坚定信念,对学生充满希望,对教育充满希望;二是学生相信自己能成为“马良”,对自己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希望。让希望充满了教学,教育就拥有无限美好的未来,学生就有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