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漫游

来源 :云南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outiao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月两次泰国出入境,来不及办理第二次来泰签证,就直接体验泰国落地签的便利了。
  走出机场,扑面而来的是热带炎热潮湿的气浪。钻进泰国国家旅游局准备好接站的车内,顿感清凉。路边闪过浓郁的白黄之色,是鸡蛋花怒放的肆无忌惮,这就是雨季的曼谷,蒸腾的暑气中蕴含着不可遏制的生长气息。
  曼谷东南亚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装饰夸张的三轮嘟嘟车,紫红艳丽的出租车,还有身穿马甲的摩托出租车,水泥原色柱子撑起的BTS城市轨道和深埋地下的地铁,组成鲜活而又立体的交通网络,但依旧没有满足这个城市的出行需求,“堵城依旧”。


  从安帕瓦到美功穿过喧嚣的宁静之旅
  有人说,要观察一个地方,最直接的方式是走进它的市场。曼谷周边拥有很大的颇有特色的市场,其中名头最响的要说安帕瓦水上市场和meilong火车市场。
  安帕瓦水上市场位于夜功府,距曼谷不足一百公里,尽管早就看过它的影像,但我贴近它的时候,还是被它的“市井气”所震撼。
  市场沿着河岸沿线展开,星罗密布的商铺、摊贩,摩肩接踵的人群以及飘荡在河岸边的小船商贩,构成这里的内核。河道上狭长的小船穿梭如织,远处的几座拱桥随意地搭在两岸构成一幅泰国市井的“清明上河图”。
  河中小船上载满各种水产美食,用小竹篮写好价格摆着供人挑选,一个长长的竹竿便是交易的手臂,将竹篮中的美食挑给你,你只需拿走美食放下相应泰铢进篮。夜晚的安帕瓦最是迷人,乘船沿河顺流而下,不远处便是黑沉沉的河岸森林,凉风习习,两岸萤火虫闪烁如繁星般璀璨,如银河坠入凡间。
  每日清晨,僧侣们或坐小船沿河而至,或手抱钵盂赤脚化缘。这时的安帕瓦刚刚从昨夜中醒来。两岸店家纷纷对其布施,僧人则口诵经文祈福回赠。划船前来的僧侣诵经祈福回赠佛陀项链,这一刻忽然不知施舍的是我们还是他们。在传统的一施一受间,双方达成对信仰的坚守。
  美功火车市场距离安帕瓦水上市场不远,仅有半个小时路程。虽然在记录片上看到过这里的片段,但远不如走进它时带来的震撼。市场的火车站用泰中英三种文字写的提示牌,说明来这里的中国人不是一般的多。火车是米轨,铁路旁的小贩将这个火车通道用到了极致,东西直接摆在铁轨上,仅留下铁轨中间的枕木供来往行人通过。火车未来时,这里是喧嚣热闹的市场。汽笛拉响,小贩们则收起帐篷,搬走铁轨旁可能被撞上的商品撤离至安全地带,淡定从容地等着火车从自己的摊位前驶过。每天8次的火车通行,小贩们收撑16次帐篷。对于当地小贩来说,这是他们的生活。
  泰国好朋友一个没有期限的微笑


  本次前来是受泰国国家旅游局昆明办事处邀请,前来参加由泰国国家旅游局举办的“泰国好朋友”大会。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1000多名媒体记者、旅游商齐聚泰国,这是军管政府向世界发出来泰国旅游的邀请函。对这个以旅游业为重要支柱的国度而言,这次大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会上泰国政要们纷纷出席,显然是要向世界证明泰国拥有安定的环境,这个微笑的国度依旧希望您的到来。
  大会之后的泰国狂欢艺术节,是泰国人多才多艺的舞台。锅碗瓢盆是厨师游行队伍的乐器;豪车美女是泰国小姐的装扮;明星演唱会则是泰国粉丝的盛宴。在这里我发现了泰国军人在执勤,和蔼地维持着秩序,对待媒体记者也是微笑着提醒该让游行队伍通过,完全感受不到外界眼中压抑的“军管”气氛。不管军管与否,泰国还是那个微笑的国度。

其他文献
跨过一座桥梁,山坡上坐落的就是陆良县不多的几个彝族村落之一——打鼓村。打鼓为纯彝族村,此地彝族文化,与邻近的石林撒尼人系出同源,差不多一模一样。所不同的是,打鼓彝族对三弦舞的热爱,只怕跟石林彝族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小小的打鼓村,人口不过394人,却拥有4支文艺队,成员80余人,你可以想象一下这里的人们对歌舞喜爱的程度。对打鼓人而言,歌舞已经不是爱好,而是与生俱来的基因。  细雨中,打鼓村中的巨大荷
期刊
在高原明珠洱海源头,镶嵌着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茈碧湖。古往今来,神奇秀丽的茈碧湖,以它奇特的魅力吸引着四方游客。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滇游日记》中写道:“虽无六桥花柳,而四山环翠,中阜弄珠,又西子所不能及也”。四川状元杨升庵泛舟茈碧湖后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远梦似曾经此地,游子恍疑归故乡”。  美丽的茈碧湖北岸便是芳名远扬的省级民族文化生态村——大理州洱源县梨园村,梨园村有树龄为500年左右的古梨
期刊
自从先人开始用石头摩擦生火的时候起,石头就开始走入我们的生活,并迅速内化为情感的对象。或美或丑、或刚烈或温婉、或壁立千仞或曲径通幽,风削雨刻,大自然到处留下自己的作品,供人膜拜、惊叹。  在云南,苍山大理奇石色分五彩,天然形成山水、人物画作,画面空灵、气韵生动,仿若人为,实为天作。而金沙江畔,永仁县内的苴却石,自古就是制砚的上好材料,一经妙手雕刻,便为文人雅物。  乌蒙山脉纵横绵延,深藏着奇妙的紫
期刊
沿着蜿蜒曲折的公路,走进施甸最高海拔的四大山,大山深处坐落着一个神秘布朗族村寨——哈寨。  这里的布朗族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是施甸最早的原始土著民族,自称“本人”,有着独特的民族语言和民族风俗,被列为全省7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  布朗族是一个爱美的、好歌舞的民族。虽没有文字的记录,但哈寨布朗族用自己的语言和图画传承着特有的民族民俗文化。他们有着非常独特的饮食文化和生活习俗,习惯于早晚相聚在火
期刊
作为一个曾经在草原上游牧的民族,是如何艰难迁徙来到澜沧江畔的雨林中,在这个转变的背后,不知蕴藏着多少感天动地的故事。而这一切,就被哈尼人记载在刺绣里,绣出了一部无字的史书,永远穿在身上。  在西双版纳的勐海县有一座著名的茶山——南糯山,这里生长着世界最古老的栽培茶树,已经800多年的茶王树,至今仍然郁郁葱葱。可是最初南糯山的名字由来却与茶无关:“南糯”是傣语,意为笋酱,南糯山就是产竹笋酱的山。后来
期刊
梅园村距剑川县城金华镇六公里,出县城沿214国道北行30分钟,我们就到了梅园村对面的山坡上。从山坡看梅园村,整个村子的形状像一尾鱼。朝南的方向像鱼嘴,朝北的方向像鱼尾,鱼身中的房子都是坐西朝东的白族民居。依坡而建,规律有序,清一色的砖木结构,清一色的青瓦白墙。把镜头拉近,能清晰地看到院落里走动的人影、门窗的色彩,村中悠长的通道、长在房子与房子之间的树木,以及大大小小的作坊和正在作坊里雕刻的石雕艺人
期刊
8月初的一个清晨,在素有“金山银水”美誉的新疆阿勒泰市吉木乃县草原深处,晨光微曦。  此时,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画报采风记者和驴友们,已经守候在那里。他们眼前,是一个跌宕起伏、绚丽多姿的奇异的巨石世界。这是一片真正的处女地,她有着神秘的名字——草原神石城。  天际,第一缕阳光洒下,从远方旷野飘来的晨风带着青草的湿润与香甜,混合着这石城遍地野花的芬芳,沁人心脾。  晨光泄下,日光与原野交相辉映,召
期刊
东方人开创的水墨画、水墨淡彩、浅绛山水、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等及西方人首创的油画、水彩画等,在大理奇石的天然画面中,几乎都能找到类似之神品。  大理奇石早有天然大理石画之美誉。  苍山大理石能够成画,是由大理当地特殊的历史自然条件造成的。据考证,距今12亿至15亿年,中远古代的“特提斯古海”沉积孕育了大理奇石的母岩:石灰岩、白云岩,亿万年剧烈的造山运动,千百载历史的沧海桑田使古老的苍山原始沉积岩经
期刊
在地处滇东北的镇雄县,乌蒙山脉纵横绵延,横江、赤水河、乌江蜿蜒流淌,银杏、珙桐、方竹郁郁葱葱。在广袤植被覆盖下的悬崖峭壁和河底沟谷间,深藏着一种有色细沙沉淀而成砂岩状的石材——紫砂石,被当地人称为“阳矸石”或“砂石”。  紫砂石多呈灰色、黑色,有相当一部分层理丰富不繁,色彩雅艳不俗,有黄膘、绿膘,多含紫膘等彩纹混参一体,结构细腻紧密且变化多端。早在人类新石器时期,居住在这里的彝族、苗族的祖先就已经
期刊
近日,应中国近现代国学大师刘文典先生之子刘平章先生嘱邀,中国著名书法家、著名国画家劳伟先生以草书、行书、楷书三种书体完成了《刘文典诗词存钞》法书创作,2008年劳伟先生就曾书《刘文典诗集》一册,为学术界、艺术界所关注,墨迹为安徽大学永久收藏。  一代国学大师刘文典先生,字叔雅,安徽合肥人,是我国近现代杰出的文史大师之一,为全国著名学者之一,是我国校勘学、版本目录学、庄子研究、唐代文化史等文史研究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