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通过腹部神阙、关元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相关中医护理技术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腹部神阙;关元穴;隔物灸;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中医护理
原发性痛经,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而女性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改变的一种疾病。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居多。对寒湿凝滞型痛经以温经散寒、祛瘀止痛为原则,中医可采用腹部神阙、关元隔物灸治疗。
神阙、关元为任脉腧穴,具有温阳补肾、培元固本、通调冲任的作用。施灸材料艾属温性,善通十二经脉,可理气血、逐寒湿、温经络、暖胞宫。故采用隔物灸神阙、关元可共奏温经散寒、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子宫和关元的传人投射在第3腰椎到第6腰椎之间的脊神经节内有汇聚与重叠,这可能是子宫与关元联系的神经基础[1],这为关元治疗妇科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神阙穴所处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筋膜与腹膜直接相连,脐下腹膜有丰富的静脉网,脐下动脉分支也通过脐部,在此处施灸具有穿透力强、弥散快的特点。此外,艾灸施于穴位,其燃烧时所产生的近红外辐射有较高的穿透能力[2],从而发挥其药物和火热的温通作用,通过经络的传热和神经的传递对盆腔脏器产生热效应,以改善微循环,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从而达到止痛之目的。
1.中医诊断标准及轻重分级
1.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经期或经行前后小腹疼痛,痛及腰骶,甚至昏厥,呈周期性发作;②好发于青年未婚女子;③排除盆腔器质性疾病所致腹痛。
1.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l994年國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经行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量少,色紫黯有块;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脉细或沉紧。
1.3轻重分级
参照1993年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的痛经症状评分标准分别对症评分后可确定痛经轻重分级,根据标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
2.腹部隔物灸治疗
2.1取穴
神阙(腹中部,脐中央)、关元(下腹部前正中线脐中下3寸)。
2.2操作
先将纯净干燥精细食盐填于神阙穴中,使之与脐平,再将备制好的新鲜姜片(直径约3cm,厚约0.2-0.3cm,中间用针刺数孔)分别置于神阙、关元穴处,然后上置大艾炷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易炷再燃,直至规定壮数。若患者有灼痛感,可用镊子将姜片提起,使之离开皮肤片刻,随即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以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度。灸量:选用统一制作的大艾炷(质量1.5 g,底直径2 cm,高2.5 cm)施灸。
根据痛经的轻重程度规定壮数,轻度灸4壮,中度灸6壮,重度灸8壮。
2.3疗程
治疗3个疗程(月经周期):第1个疗程于月经来潮疼痛时开始,1次/d,连续治疗3d;第2-3个疗程均于月经前3d开始,每个月1次,至次月经结束为止。
3.护理
3.1治疗前
不少病人反复的痛经会使其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甚至易怒等情绪,应关心理解患者经期前后的腰腹部不适,在临床中要加强心理护理,让病人接受更多关于痛经的知识,学会应付痛经的办法,转移注意力,消除因月经来临而产生的恐惧、焦虑、害羞等心理,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施灸前应向患者介绍隔盐、隔姜灸治疗该病的原理、目的、疗效。
3.2治疗期间
根据天气变化,要做好保暖措施,当天气较寒冷时,应提前打开空调,将室内温度提高到25℃以上,以病人不觉寒冷为度。应尽量减少身体的暴露,暴露部位注意保暖,注意艾火勿烧伤皮肤或衣物。由于个体差异和年龄的不同,病人耐受性也有差别,在调节艾灸与人体的距离时,根据个体情况及对热耐受能力进行调整,调整距离时应特别仔细,以免烫伤。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无需处理;施灸后局部出现小水泡,不必擦破,可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放出液体,以无菌纱布包敷,保持干燥。待其自行干燥结痂而愈。治疗期间可根据病人的不同年龄、喜好,播放不同的乐曲;治疗期间应多巡多问,及时消除不良情绪,让病人以良好的心态,愉快的心情配合治疗。
3.3治疗后
治疗结束后,嘱患者洗浴时注意保持脐部干燥。经期间保持清洁卫生,预防感冒,避免凉水洗浴,减少运动,注意合理休息,保持充足睡眠[3]
3.4饮食护理
月经来潮前3-5d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勿食生冷及刺激食物,如大蒜,辣椒等;宜食用具有温热行气的食物,如羊肉、小茴香等;可适当进食有助于缓解疼痛的酸菜、食醋等;多吃新鲜的绿叶蔬菜和水果,因为这些物质含丰富的维生素,具有促进子宫内膜恢复的作用[4,5]。
参考文献:
[1]周金山,晋志高,陶之理.关元一级感觉神经元在脊神经节的节段分布[J].上海针灸杂志,2001,20(3):40—41.
[2]杨元华,刘堂义.艾灸疗法的生物物理机制初探[J].中国针灸,1996,16(10):17一l8.
[3]蔡燕,曾革凤,刘晓华.中药药贴治疗原发性痛经[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29-30
[4]王叶秀.论述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发病及治疗[J].内蒙古中医药,2008,27(1):17-19
[5]张慧勤.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0):70
作者简介:(1990-11),女,护士。
关键词:腹部神阙;关元穴;隔物灸;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中医护理
原发性痛经,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而女性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改变的一种疾病。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居多。对寒湿凝滞型痛经以温经散寒、祛瘀止痛为原则,中医可采用腹部神阙、关元隔物灸治疗。
神阙、关元为任脉腧穴,具有温阳补肾、培元固本、通调冲任的作用。施灸材料艾属温性,善通十二经脉,可理气血、逐寒湿、温经络、暖胞宫。故采用隔物灸神阙、关元可共奏温经散寒、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子宫和关元的传人投射在第3腰椎到第6腰椎之间的脊神经节内有汇聚与重叠,这可能是子宫与关元联系的神经基础[1],这为关元治疗妇科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神阙穴所处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筋膜与腹膜直接相连,脐下腹膜有丰富的静脉网,脐下动脉分支也通过脐部,在此处施灸具有穿透力强、弥散快的特点。此外,艾灸施于穴位,其燃烧时所产生的近红外辐射有较高的穿透能力[2],从而发挥其药物和火热的温通作用,通过经络的传热和神经的传递对盆腔脏器产生热效应,以改善微循环,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从而达到止痛之目的。
1.中医诊断标准及轻重分级
1.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经期或经行前后小腹疼痛,痛及腰骶,甚至昏厥,呈周期性发作;②好发于青年未婚女子;③排除盆腔器质性疾病所致腹痛。
1.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l994年國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经行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量少,色紫黯有块;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脉细或沉紧。
1.3轻重分级
参照1993年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的痛经症状评分标准分别对症评分后可确定痛经轻重分级,根据标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
2.腹部隔物灸治疗
2.1取穴
神阙(腹中部,脐中央)、关元(下腹部前正中线脐中下3寸)。
2.2操作
先将纯净干燥精细食盐填于神阙穴中,使之与脐平,再将备制好的新鲜姜片(直径约3cm,厚约0.2-0.3cm,中间用针刺数孔)分别置于神阙、关元穴处,然后上置大艾炷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易炷再燃,直至规定壮数。若患者有灼痛感,可用镊子将姜片提起,使之离开皮肤片刻,随即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以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度。灸量:选用统一制作的大艾炷(质量1.5 g,底直径2 cm,高2.5 cm)施灸。
根据痛经的轻重程度规定壮数,轻度灸4壮,中度灸6壮,重度灸8壮。
2.3疗程
治疗3个疗程(月经周期):第1个疗程于月经来潮疼痛时开始,1次/d,连续治疗3d;第2-3个疗程均于月经前3d开始,每个月1次,至次月经结束为止。
3.护理
3.1治疗前
不少病人反复的痛经会使其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甚至易怒等情绪,应关心理解患者经期前后的腰腹部不适,在临床中要加强心理护理,让病人接受更多关于痛经的知识,学会应付痛经的办法,转移注意力,消除因月经来临而产生的恐惧、焦虑、害羞等心理,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施灸前应向患者介绍隔盐、隔姜灸治疗该病的原理、目的、疗效。
3.2治疗期间
根据天气变化,要做好保暖措施,当天气较寒冷时,应提前打开空调,将室内温度提高到25℃以上,以病人不觉寒冷为度。应尽量减少身体的暴露,暴露部位注意保暖,注意艾火勿烧伤皮肤或衣物。由于个体差异和年龄的不同,病人耐受性也有差别,在调节艾灸与人体的距离时,根据个体情况及对热耐受能力进行调整,调整距离时应特别仔细,以免烫伤。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无需处理;施灸后局部出现小水泡,不必擦破,可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放出液体,以无菌纱布包敷,保持干燥。待其自行干燥结痂而愈。治疗期间可根据病人的不同年龄、喜好,播放不同的乐曲;治疗期间应多巡多问,及时消除不良情绪,让病人以良好的心态,愉快的心情配合治疗。
3.3治疗后
治疗结束后,嘱患者洗浴时注意保持脐部干燥。经期间保持清洁卫生,预防感冒,避免凉水洗浴,减少运动,注意合理休息,保持充足睡眠[3]
3.4饮食护理
月经来潮前3-5d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勿食生冷及刺激食物,如大蒜,辣椒等;宜食用具有温热行气的食物,如羊肉、小茴香等;可适当进食有助于缓解疼痛的酸菜、食醋等;多吃新鲜的绿叶蔬菜和水果,因为这些物质含丰富的维生素,具有促进子宫内膜恢复的作用[4,5]。
参考文献:
[1]周金山,晋志高,陶之理.关元一级感觉神经元在脊神经节的节段分布[J].上海针灸杂志,2001,20(3):40—41.
[2]杨元华,刘堂义.艾灸疗法的生物物理机制初探[J].中国针灸,1996,16(10):17一l8.
[3]蔡燕,曾革凤,刘晓华.中药药贴治疗原发性痛经[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29-30
[4]王叶秀.论述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发病及治疗[J].内蒙古中医药,2008,27(1):17-19
[5]张慧勤.针药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0):70
作者简介:(1990-11),女,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