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_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是苏轼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感慨人生如寄的无常;有人说,这是叹息人事聚散的偶然;有人说,这是看透人世沉浮、不计得失的豁达:还有人说,即使人生充满偶然也不应放弃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请你根据自己对苏轼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拟题目,自定角度;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不少于700字。
  题目解析
  我们常说“千古文章意为高”,可见文章立意的重要性。高三议论文的技巧训练到了一定程度,学生看似有了些许“基本套路”,储备了不少“百变素材”,然而还是难以突破一类文的瓶颈。归根结底,还是视野不够开阔、思考不够深、境界不够高。
  故日,提升说理的思维能力固然与逻辑思维培养休戚相关,也与一个人的思想认知乃至知识储备、人生阅历、价值观有关。而立意境界的提升,必然需要以一定的阅读积淀及人生阅历做底。从近年高考作文强调传统文化的趋势,尤其从今年“文化自信”的热点看,激活、盘活传统文化资源,打通先秦诸子乃至明清散文、小说的文化脉络,从中国传统精神中汲取养料,助力高考议论文的立意境界提升,可谓是一条康庄大道。
  这道作文题由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中名句引发关于生命哲理的思考,与2007年北京卷高考作文“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命题形式类似。不同的是,本题四个“有人说”,前两个提示了话题的背景情境:人生的变幻无常与人事的聚散偶然:后两个提供了面对这种生命状态时的两种观点态度:豁达看开或是执着探寻。换言之,这个命题其实是探讨天命与人事的关系:应该如何对待人生中不可把控的命运。
  学生至少有两个论述角度、三种立意方法。可以从命运变幻的得失沉浮入手,可以从聚散离合的偶然难测展开。可以选择一种观点,加以阐释论证;也可以组合观点,形成思辨关系;还可以在深化观点的基础上,开辟自己的新解。但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要求学生既要对苏诗“雪泥鸿爪”的生命现象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更要有一定的哲学思悟。此二者皆离不开对相关古今文化的积淀与思考。
  适用素材与运用示例
  适用素材
  《论语·宪问》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日:“奚白?”子路日:“白孔氏。”日:“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这个故事反映出孔子人生哲学中的重要一点:知其不可而为之。他为了自己的信仰,即便命途多舛、阻碍重重,也要奋不顾身地追寻。
  运用示例
  苏轼在《留侯论》中有言:“世间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以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人生中总有意外发生,只有心怀梦想勇敢追求的人,才能视这些意外为无物,不被其所扰,一心一意追逐心中理想,坚定前行。昔日孔子曾受困于方寸之国,须得乞讨才能熬过时日。此受困是绝无预料的偶然,但因孔子心中怀有传播仁礼儒学的远大志向,面对这一无常,仍与子路面不改色探讨学问。虽人生无常,但若心怀梦想,则可继续前行,以求人生价值与意义的实现。如今根深蒂固于我们心中的仁礼之观,就是孔子生命意义实现的最好证明。——杨 易[北大附中高三]
  适用素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
  运用示例
  《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便是对平常心的最好解读。人们因相聚而产生的欢愉,可能源于很多方面,或许是因为收获一拍即合的知己,抑或是对方将给你带来足够的利益。人们常把前者称为君子之交,而将后者贬为小人谋利。但在我看来,若因离别而叹息,那么无论君子还是小人,都不过是难以面对欢愉远去悲伤到来的平常人。在面临离别时,除了叹息,显然有更好的选择。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以诚挚的祝福掩盖了内心的悲伤,以强大的心盛下所有的喜怒,只送上微笑祝福。——穆丽彤[北大附中高三]
  适用素材
  海伦·凯勒,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在十九个月大时,她便因病失去視力和听力。但她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坚持不懈地奋斗。她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
  运用示例
  自古希腊以来的数千年里,曾有一个被普遍认同的命题: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们会活成某种特定的样子。换句话说,人生有固定的意义与方向。然而,正如苏轼历经沉浮,发觉人世“难计东西”一般,饱经战火、痛苦不堪的人们开始不再相信那看上去光辉而神圣的“人的本质”了。哲学家们经历了消极、怀疑,最终从这极度悲观的条件中得出一个十分乐观的结论:人,应该定义自己的意义。每个人的人生,都应有独特的意义和方向。官场失意却仍壮怀不已的杜甫,他的方向,是利国利民,治出太平天下;丧失视力和听力却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海伦·凯勒,她的方向,是从事自己所爱的文学,激励他人;创业失败再度白手起家的乔布斯,他的方向,是锐意创新,改变世界。人可以富裕或贫穷、伟大或渺小,只要他所面对的,是自己选择的前进方向。——李唐[北大附中高三]
  适用素材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
  运用示例
  正如苏子在渔舟上唱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从个体的视角看,生命是短暂多变的,然而从整个人类乃至全宇宙看,生命又是生生不息的。因此,从更加长远的生命价值看,一个人的生与死算不得什么,关键在于他能否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所以古人有“三不朽”观,说的是用立德、立功、立言的方式,穿透生命的限度,在无穷的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永恒的生命价值。——李杭媛[北大附中]
  标杆作文
  抚摸着偶遇的鸿印前行
其他文献
时至今日,我把2020年浙江省的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看了又看,也读了很多评论它的文章,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我认为,考场作文想要走出套路不容易,但也没有必要在用词上费尽心思,在举例上力求生僻和高远,在思想上故意拔高。  鲁迅先生在《作文秘诀》一文中曾戏谑说:  作“古文”的秘诀,是要通篇都有来历,而非古人的成文;也就是通篇是自己做的,而又全非自己所做,个人其实并没有说什么;也就是“事出有因”,
新一轮的造词运动在2010达到顶峰,随着“给力”登上各大媒体的头条,人们赫然发现,网络对于现代社会绝不仅限于围观,还开始着重于表达。  在网络社会,从单纯的发帖灌水到形成大量的热词,网络产生一种质变。我们不认为,网络仅仅是在围观中国,他们以一种非常的方式形成了独特的“表达力”,隐藏在背后的是民意的集体发泄。  我们常规的新闻稿件中,被采访对象常常限于学者、专家,在拥有权威性的同时,容易缺少了民间的
奶奶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熏陶出的温柔女人。  我小时候便跟在她身边,在幽美的江南小院里长大。门前的石板爬上星星点点的青苔,一点儿一点儿地连接起来,像一首优美的散文诗。门前的小溪水波很轻,泛起了翠色。奶奶多年前种下的石榴树已经很高了。  “奶奶,这是什么花呀?”我歪着脑袋,没等到在青石阶边捣衣的奶奶的回答,就暗自琢磨起来:红红的,还有一个小果子,奶奶好像告诉过我……嗯……是……石榴!是会咧开嘴的大红石
2019年11月9日,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发布了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康辉的第一支Vlog,没想到一下子就登上了微博热搜榜,超150万人点赞,妥妥的“一炮而红”。  “Vlog”是一种记录个人生活的短视频,通常采用自拍的方式,有着快节奏的剪辑、特色的转场效果,内容上注重记录个人的日常生活,是当下非常流行的一种交流、展示方式。  从形式上来看,康辉的这支Vlog和大多数Vlog一样,以第一视角展开:“Hi,大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生前奔波于各国讲学,奈何一直不受重用。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孔子逝去多年后,他的思想被高度推崇,他的品德被大加赞赏,可是早已长眠于地下的孔子,看不到了,也听不见了。难道说,唯有消逝才能成就不朽吗?  好像的确是这样。卡夫卡生前大部分作品都未能发表,默默无闻,死后著作却陆续被出版,扬名世界;朱熹生前提倡的理学为当朝统治者所不容,但后来的封建统治者对其大肆宣扬;
闻一多先生在诗作《红烛》中写道:“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然而,难道我们就要为了避免泪流而欣然接受吹灭我们心火的风吗?  每一個人的心,在最初始的阶段,就像一根未被划过的火柴。它很完整,没有被火焰熏烤过的焦黑,没有因燃烧而残缺不全。它完整,是因为它平静,它未被某种精神的烈火唤醒。  它完整,但它不美。  为什么不美?因为它平静得好似忘记了它的使命。人的心,生来便注定要燃烧!也许是为民族
子弹裹挟着惨淡而冰凉的光,舔舐着鲜血,将一个个生命终结。那只蝴蝶,那只朝着蝴蝶伸去的手,是对生命最后的敬畏。  ———题记  蝉鸣如网,浮于市声之上。在夏末的一个黄昏,我踏着这长夏欢悦的咏叹调,缓步走进影院,轻手轻脚地找位子坐下。《西线无战事》的黑白大字沉沉地跌入我的眼中……  这是一部改编自德国作家雷马克同名小说的黑白影片。它扯开那用历史厚重尘埃制成的遮羞布,炮火轰鸣的夜晚、残酷的杀戮挣脱黑白画
本期推荐文章:《命若琴弦》  推荐理由  贾平凹说:“铁生对生命的解读,对宗教精神的阐释,对文学和自然的感悟,构成了真正的哲学。他幻想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的感觉,踢一颗路边的石子的感觉。”  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在史铁生看来,所有人都是残疾的、有缺陷的,他的小说有着浓重的哲理意味。他的叙述由于有着亲历的体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出自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里的《故乡》一文。人们常挂在嘴边的“阿Q精神”,还有“回字有四样写法”,也都出自鲁迅的《呐喊》。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呐喊》可以说是小说里的第一名,站在绝对的顶峰。它被看作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  《呐喊》一共收录了鲁迅的14篇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明天》《一
我试图将认识的每一位作家归为天地间的一部分,且从未停止天真地构筑这个宇宙。  圣-埃克苏佩里属于苍穹的深处,那里有他的战机、星辰和小王子;托尔金属于天空的对流层,那里有云雨风尘、灿烂霞光;陀思妥耶夫斯基行走于大地,那里有芸芸众生、阡陌纵横;艾米莉·勃朗特扎根荒原的石缝中,却因野风的吹拂而沾染了天空的气息;詹姆斯·乔伊斯漂泊于海天相接的地方,在漫长的流亡中思念故乡。  然而,屈原应当魂归何处?我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