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6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姚军突然收到一封来自海外的邮件,邮件的内容是恭喜他当选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 SPE)荣誉会员。这是SPE向个人颁发的最高荣誉。SPE是全球最大的个人会员组织,在154个国家拥有超过15.6万名成员,自1941年设立以来,全球仅有156人获得荣誉会员。姚军成为国内首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这份荣誉是对他在该领域里做出的杰出贡献和所拥有国际影响力的充分肯定。
投身油气开发事业30余载,姚军一直致力于油气渗流理论与应用研究。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高远的学术视野、敏锐的学术思维和执着的求索精神,姚军和他带领的团队在油气渗流领域早已成为引领学科发展的一面旗帜。即便如此,他带领他的团队依旧在科学的道路上锐意奋进、砥砺前行。深耕基础保持引领态势,致力学科交叉解决实际新问题,以开放的姿态携世界之手共同进步……一步一个脚印,他们走得坚定而扎实。
强本固基 守正创新
——力破能源难题
什么是油气渗流理论与应用研究?它们对油气开发乃至对国家发展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什么现实意义?对很多非专业老百姓来说,也许他们并不知道其中的深意。走入姚军和他同行的研究故事,或许您能了解一二。
油气是国家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对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如此重要的资源在我国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当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油气进口国。2019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70%,连续10年超过50%的石油安全警戒线,严重危及国家能源安全。
2012年,姚军参加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的能源论坛,在科学院的大礼堂作了一个关于“页岩气开发中的关键力学问题”的报告,介绍了他们在相关领域的成果,并将论文发表在《中国科学》G辑上,不到1年的时间,下载量、中文引用量和SCI期刊的引用量都排在期刊的第一名。这些具有开创性的基础性探索为很多有志于探索非常规油气藏开发领域却苦于难寻门径的科研工作者带来了启发性的影响,姚军及其团队也因此走入更多学术同行的视野,为他们广泛开展交流合作搭建起了桥梁。姚军及其团队还申请了国内第一个与页岩气相关的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这一项目在结题的时候获得了7位专家评委一致给出的A的成绩。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多年锐意求索于科学的蹊径,让姚军及其团队深刻体会到了夯实基础的必要性,也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了将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充分应用到油气渗流领域的重要性,“以一个基础支点撬动起整个领域突破向前发展的快乐感”。“工程问题科学化”“Petro X(石油 )”……这样的科学理念让他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非常重视将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与工程的交叉结合。“夯实基础调头快”,也正得益于扎实的基础,在风向调头来临前,他们一次又一次站在了转舵的领航盘前,继续引领着学科的前行。
顶天立地 敢为先行
——力引学科发展
从常规油田迅速转向非常规油田开发研究,又从传统油田开发先行转向数字化、智能化油田的建设……这些年姚军及其团队为业界所津津乐道、连连称赞的是他们凭借扎实基础锻就的未雨绸缪、敢为先行的勇气和魄力,对前沿准确判断的洞察力。
近几年,“新基建”成为中国经济政策的新热点。“新基建”背景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油气公司纷纷提出了数字化发展智能化转型的方向。风樯动、起宏图,在众多领域里的工作者纷纷涌入到数字油田、智能油田的研究与开发中贡献己力的时候,姚军和他的团队早已在风浪涌动之前积累了深厚的优势。
早在10多年前,姚军就已经敏锐地捕捉到大数据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推动前景,他还专门邀请了美国相关研究的知名教授Craig Douglas来给团队成员及学生们普及大数据相关基础知识。2005年,在姚军的努力之下,中石化给予他们团队项目支持——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数字岩心相关探索,并出版了该领域国内第一本专著。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CT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发一系列智能优化的方法去解决过去传统油气开发想都不敢想的难题。姚军及其团队很早就尝到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甜头,更坚定了他们扩展这一方向的决心。
但在数字化、智能化相关积累推进的过程中,他也面临过不少质疑和压力。“做这些是用来干什么用的?”“你做的这些能真正用到油气开发中去吗?”……很多人都对此表示不理解。姚军为此做了很多的努力,不停地给大家解释相关工作的意义及重要性,排除万难也要一步步向前推进。正因为有了这些积累,当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号角吹响,姚军及其团队已经形成了系统的学科方向,拥有了较为厚实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
2012年,姚军成功申请到国家原“863”计划“深水油气田智能完井关键技术”的课题。智能井技术作为一项提高油藏采收率和提高油藏经营管理水平的国际性前沿技术,在深水油气田开发中极具应用前景。姚军所带领的智能井
投身油气开发事业30余载,姚军一直致力于油气渗流理论与应用研究。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高远的学术视野、敏锐的学术思维和执着的求索精神,姚军和他带领的团队在油气渗流领域早已成为引领学科发展的一面旗帜。即便如此,他带领他的团队依旧在科学的道路上锐意奋进、砥砺前行。深耕基础保持引领态势,致力学科交叉解决实际新问题,以开放的姿态携世界之手共同进步……一步一个脚印,他们走得坚定而扎实。
强本固基 守正创新
——力破能源难题
什么是油气渗流理论与应用研究?它们对油气开发乃至对国家发展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什么现实意义?对很多非专业老百姓来说,也许他们并不知道其中的深意。走入姚军和他同行的研究故事,或许您能了解一二。
油气是国家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对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如此重要的资源在我国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当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油气进口国。2019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70%,连续10年超过50%的石油安全警戒线,严重危及国家能源安全。
2012年,姚军参加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的能源论坛,在科学院的大礼堂作了一个关于“页岩气开发中的关键力学问题”的报告,介绍了他们在相关领域的成果,并将论文发表在《中国科学》G辑上,不到1年的时间,下载量、中文引用量和SCI期刊的引用量都排在期刊的第一名。这些具有开创性的基础性探索为很多有志于探索非常规油气藏开发领域却苦于难寻门径的科研工作者带来了启发性的影响,姚军及其团队也因此走入更多学术同行的视野,为他们广泛开展交流合作搭建起了桥梁。姚军及其团队还申请了国内第一个与页岩气相关的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这一项目在结题的时候获得了7位专家评委一致给出的A的成绩。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多年锐意求索于科学的蹊径,让姚军及其团队深刻体会到了夯实基础的必要性,也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了将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充分应用到油气渗流领域的重要性,“以一个基础支点撬动起整个领域突破向前发展的快乐感”。“工程问题科学化”“Petro X(石油 )”……这样的科学理念让他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非常重视将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与工程的交叉结合。“夯实基础调头快”,也正得益于扎实的基础,在风向调头来临前,他们一次又一次站在了转舵的领航盘前,继续引领着学科的前行。
顶天立地 敢为先行
——力引学科发展
从常规油田迅速转向非常规油田开发研究,又从传统油田开发先行转向数字化、智能化油田的建设……这些年姚军及其团队为业界所津津乐道、连连称赞的是他们凭借扎实基础锻就的未雨绸缪、敢为先行的勇气和魄力,对前沿准确判断的洞察力。
近几年,“新基建”成为中国经济政策的新热点。“新基建”背景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油气公司纷纷提出了数字化发展智能化转型的方向。风樯动、起宏图,在众多领域里的工作者纷纷涌入到数字油田、智能油田的研究与开发中贡献己力的时候,姚军和他的团队早已在风浪涌动之前积累了深厚的优势。
早在10多年前,姚军就已经敏锐地捕捉到大数据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推动前景,他还专门邀请了美国相关研究的知名教授Craig Douglas来给团队成员及学生们普及大数据相关基础知识。2005年,在姚军的努力之下,中石化给予他们团队项目支持——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数字岩心相关探索,并出版了该领域国内第一本专著。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CT等现代技术手段,开发一系列智能优化的方法去解决过去传统油气开发想都不敢想的难题。姚军及其团队很早就尝到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甜头,更坚定了他们扩展这一方向的决心。
但在数字化、智能化相关积累推进的过程中,他也面临过不少质疑和压力。“做这些是用来干什么用的?”“你做的这些能真正用到油气开发中去吗?”……很多人都对此表示不理解。姚军为此做了很多的努力,不停地给大家解释相关工作的意义及重要性,排除万难也要一步步向前推进。正因为有了这些积累,当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号角吹响,姚军及其团队已经形成了系统的学科方向,拥有了较为厚实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
2012年,姚军成功申请到国家原“863”计划“深水油气田智能完井关键技术”的课题。智能井技术作为一项提高油藏采收率和提高油藏经营管理水平的国际性前沿技术,在深水油气田开发中极具应用前景。姚军所带领的智能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