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里最早有关读书的事,是在两岁的时候。那是一本儿童看图识物。
那个年岁,说话还不利索,对“书”更没有概念,只是对眼前带有文字的彩色图案好奇。于是用自己小小的手,握住了母亲的一根手指,使出吃奶的力气往书页上戳。这根手指就是解答我疑问的魔杖,点到哪里,就会有温柔的声音为我解答:“这是牛,大牛。这是羊,山羊。”母亲回忆说,有时一幅图要点十几遍,我才把她的手指松开——母亲不厌其烦的耐心教育,成了我认识世界的最初途径。那时,“读书”几乎出于本能,是崭新的生命对世界的最初探索。
长大一点,四五岁的样子,对书有了模糊的概念,但仍只对图画感兴趣,此时仍不能称为读书,只能算“看书”,便缠着上了小学的姐姐要书看。每每还的时候,书上面会留下我的“读后感”:要么是几个脏爪印,要么是一缕未干的清鼻涕。十来岁的女孩子想必是极爱干净和面子的,几次下来,姐姐便对我实施了制裁,不仅揍了我一顿,还对我实行永久性的“封锁”,再也不借了。可是我依旧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揪着姐姐的书包,嚷着:“姐姐借书,姐姐借书。”后来母亲出面做担保,才让我继续有书看。但每次看书之前,必须先洗了手,把鼻涕擦干净,就像一种虔诚的仪式。我想,我对书本的爱惜和敬重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吧。那时,读书是出于好奇,出于对有课本的姐姐的羡慕,是一种发现新奇的原始渴望。
后来上了小学,有了自己的课本。从最基本的识字开始,到脱离了拼音这根拐杖,渐渐能读一些完整的小故事。这时,简单的课文已经满足不了我了,母亲为我买了《故事大王》来读。那是一个新奇有趣的世界。什么会吞掉整个兵团的云朵啊,能吃人的老树啊,和豹子英勇搏斗的黄牛母子啊……这些亦真亦幻的故事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想象力,一颗幻想的种子在心里开始发芽。到了小学的高年级,姐姐知道我爱书,便把她的语文课本都借给我读——有个姐姐真是有说不完的好处,例如我在小学的时候,就可以接触初高中的课本了,可以阅读那些经典的名家文章。比如朱自清描写父爱的《背影》,后来我写了一篇父亲接我放学的作文,还被老师拿到别的班级去读,殊不知就是模仿了朱自清先生的;读鲁迅写童趣的《社戏》,就在想:迅哥儿与小伙伴们烧的那几大捧罗汉豆,究竟是怎样的美味呢?读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被困窘时合吃一碗面坚强的母子三人感动得哭出了眼泪。这个时候,读书不仅是求知,而且是收获感受与感动,并且塑造着自己的性格与品行。
到了初中高中,学业不再轻松,加上住校,读“闲书”的时间便少了。没有书读的日子,徜徉在題海间,很容易变得闷闷不乐,总觉得缺少了什么。好在我及时发现了新的乐园——一家离汽车站不远的新华书店。
由于住校,每两周要坐汽车回家一次,于是每个月的那两个星期五下午,就成了我的欢乐时光。书店里,高大的书架整齐列队,一眼望不到头;一排排的新书光滑发亮,塞得紧紧的,就像子弹上了膛。手在裤子上抹抹,擦掉因为小跑而出的细汗,小心翼翼地抽出选好的那一本,先是仔细摩挲一遍封皮,再打开慢慢地读起来;直到夕阳的余晖快要消逝,最后一班车已经鸣着汽笛来了的时候,才惊觉时间已到,不舍地把书放回去。有时候实在是爱不释手,看一眼书的定价,唉,瞬间便又沮丧了——那时书店的书,是不打折的,可手里只有乘车用的几块钱了呀。于是只能盼望半个月之后,这本书还没有卖出,好让我和它再续前缘——这是怎样的一种煎熬啊!或者,几次坐车的钱就可以买下一本书了呢……
这段时间,读的书大都不完全,但却强化了我对读书的渴望。及至现在,网上书店大大方便了买书,往往一口气买上七八本,能放在枕边的却寥寥,很多直接和书架做了伴,就再也没下来了。现在的娱乐活动很丰富,很多孩子忙于玩耍,而疏于读书了。读书与不读书的差别在哪里?一两天看不出,一两个月看不出,但一两年就看得出了。一个人的气质、谈吐、见识,通过读书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乔治马丁说:“不读书的人只有一种生活。而读书的人可以有一千种。”
时间会让人老去,但读书可以留住那些记忆,扩展生命的宽度。多年以后,当我老去,仍会记得,那个匆匆推开书店大门,在夕阳下奔跑着回家的少年。
那个年岁,说话还不利索,对“书”更没有概念,只是对眼前带有文字的彩色图案好奇。于是用自己小小的手,握住了母亲的一根手指,使出吃奶的力气往书页上戳。这根手指就是解答我疑问的魔杖,点到哪里,就会有温柔的声音为我解答:“这是牛,大牛。这是羊,山羊。”母亲回忆说,有时一幅图要点十几遍,我才把她的手指松开——母亲不厌其烦的耐心教育,成了我认识世界的最初途径。那时,“读书”几乎出于本能,是崭新的生命对世界的最初探索。
长大一点,四五岁的样子,对书有了模糊的概念,但仍只对图画感兴趣,此时仍不能称为读书,只能算“看书”,便缠着上了小学的姐姐要书看。每每还的时候,书上面会留下我的“读后感”:要么是几个脏爪印,要么是一缕未干的清鼻涕。十来岁的女孩子想必是极爱干净和面子的,几次下来,姐姐便对我实施了制裁,不仅揍了我一顿,还对我实行永久性的“封锁”,再也不借了。可是我依旧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揪着姐姐的书包,嚷着:“姐姐借书,姐姐借书。”后来母亲出面做担保,才让我继续有书看。但每次看书之前,必须先洗了手,把鼻涕擦干净,就像一种虔诚的仪式。我想,我对书本的爱惜和敬重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吧。那时,读书是出于好奇,出于对有课本的姐姐的羡慕,是一种发现新奇的原始渴望。
后来上了小学,有了自己的课本。从最基本的识字开始,到脱离了拼音这根拐杖,渐渐能读一些完整的小故事。这时,简单的课文已经满足不了我了,母亲为我买了《故事大王》来读。那是一个新奇有趣的世界。什么会吞掉整个兵团的云朵啊,能吃人的老树啊,和豹子英勇搏斗的黄牛母子啊……这些亦真亦幻的故事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想象力,一颗幻想的种子在心里开始发芽。到了小学的高年级,姐姐知道我爱书,便把她的语文课本都借给我读——有个姐姐真是有说不完的好处,例如我在小学的时候,就可以接触初高中的课本了,可以阅读那些经典的名家文章。比如朱自清描写父爱的《背影》,后来我写了一篇父亲接我放学的作文,还被老师拿到别的班级去读,殊不知就是模仿了朱自清先生的;读鲁迅写童趣的《社戏》,就在想:迅哥儿与小伙伴们烧的那几大捧罗汉豆,究竟是怎样的美味呢?读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被困窘时合吃一碗面坚强的母子三人感动得哭出了眼泪。这个时候,读书不仅是求知,而且是收获感受与感动,并且塑造着自己的性格与品行。
到了初中高中,学业不再轻松,加上住校,读“闲书”的时间便少了。没有书读的日子,徜徉在題海间,很容易变得闷闷不乐,总觉得缺少了什么。好在我及时发现了新的乐园——一家离汽车站不远的新华书店。
由于住校,每两周要坐汽车回家一次,于是每个月的那两个星期五下午,就成了我的欢乐时光。书店里,高大的书架整齐列队,一眼望不到头;一排排的新书光滑发亮,塞得紧紧的,就像子弹上了膛。手在裤子上抹抹,擦掉因为小跑而出的细汗,小心翼翼地抽出选好的那一本,先是仔细摩挲一遍封皮,再打开慢慢地读起来;直到夕阳的余晖快要消逝,最后一班车已经鸣着汽笛来了的时候,才惊觉时间已到,不舍地把书放回去。有时候实在是爱不释手,看一眼书的定价,唉,瞬间便又沮丧了——那时书店的书,是不打折的,可手里只有乘车用的几块钱了呀。于是只能盼望半个月之后,这本书还没有卖出,好让我和它再续前缘——这是怎样的一种煎熬啊!或者,几次坐车的钱就可以买下一本书了呢……
这段时间,读的书大都不完全,但却强化了我对读书的渴望。及至现在,网上书店大大方便了买书,往往一口气买上七八本,能放在枕边的却寥寥,很多直接和书架做了伴,就再也没下来了。现在的娱乐活动很丰富,很多孩子忙于玩耍,而疏于读书了。读书与不读书的差别在哪里?一两天看不出,一两个月看不出,但一两年就看得出了。一个人的气质、谈吐、见识,通过读书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乔治马丁说:“不读书的人只有一种生活。而读书的人可以有一千种。”
时间会让人老去,但读书可以留住那些记忆,扩展生命的宽度。多年以后,当我老去,仍会记得,那个匆匆推开书店大门,在夕阳下奔跑着回家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