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顺利推进,广大教师以此为契机,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改革自己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笔者结合新课程中的新理念,对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普遍行为进行反思,以便对新课程新理念认识得更为深刻。
一、讲授时间的反思
通过参加各种观摩课、调研课、示范课、评比课等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很多语文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泛泛而读,冠以“自读自悟”,教师想方设法追求课堂活动的热热闹闹,千方百计在教学形式上作文章,而不顾及教学的实效,教师谈“讲”色变,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认真研究“讲”的作用。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加上精当的评点,就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自主探究,老师加上启发引导,就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自读感悟,老师加上精妙的点拨,学生便能感悟得更深。我们不能当讲不讲,该挖掘体会的不去挖掘体会,这样的教学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也不能使学生得到发展。课堂上的“兵教兵”运用得当,固然有效,但教师大多还是能见学生所未见,思学生所未思。因此,教师要履行好“平等中的首席”这一职能,恰当而精要的“讲”还是少不了的。事实证明:“讲”并不等于“满堂灌”,也并不等于“填鸭式”。新课程并不排斥老师讲,问题是怎样讲?因此,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二、课堂提问的反思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体现启发式教学的运用,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大量提问。当然,这其中的提问有些是必要的,也有不少是可有可无、没什么作用的、甚至时浪费时间。作为教师,我们每一节课都应该思考:这一节课中哪些提问是有效的,哪些提问是多余的,哪些提问需进一步改进。
课堂提问,首先要讲究实效。有的问题,要“穷追不舍”。如,在让学生阅读课文之后,我们通常会问“你读懂了什么”之类的问题,如果学生的交流非常粗浅,教师决不能“鸣锣收兵”,而要提供足够时间让学生再读自悟,或进行适时适度的点拨,促使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深入。另外,教师创设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扣住教材的重难点;要有启发性,“一石”能激起“千层浪”;要有挑战性,能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要有趣味性,设法让学生“欲罢不能”。只有这样的提问,才会使得有所得,对那些可有可无的提问我们要坚决放弃。
三、作文教学的反思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一个方面。作文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就是如何克服以往的“老师命题,提出要求,学生思考成文,批改收交”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有时毫无兴趣可言,书写起来更谈不上真情流露,相关的批改反馈的针对性及实效性也较差,根据名师的经验和专家报告的思想,我们可以尝试“预习—质疑—讨论—反馈”的四环节小组学习方法。
每周的作文课,可以一反常态,先分析上次学生作文的得失,由此定出作文的要求及目标。然后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讨论拟题并简单说说构思,组长示意后,以小组为单位全部动起来,全身心积极投入,每个学生至少读了三篇同类的作文,又听读了6篇美文,不论从听觉、视觉上都获得很大的收获,相对以往单一、枯燥的形式,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小组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
四、多媒体教学的反思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改的实施,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似乎已成必然之势。但在由接触到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堂上都适用多媒体教学。
从表面上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事实上,多媒体教学的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特点,使整个课堂只能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气氛难见“百家争鸣”的生动场面。多媒体教学手段妨碍了师生的交流,课堂由多媒体课件控制着,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向配合,教师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调控者。加入多媒体后,教学的双边活动成了教师指挥课件运作、学生死盯屏幕的现象,难以起到让师生进行正常交流的作用。
当然,我们不否认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其他学科中的巨大功用。但对语文学科而言,在某些方面它的缺憾确实是难以弥补的,它带来的损失,绝非“东施效颦”一词可以了之。
在新课程改革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应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必要的反思,只要我们肯下工夫去研究、去反思、去发现,就一定能有所提高。
一、讲授时间的反思
通过参加各种观摩课、调研课、示范课、评比课等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很多语文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泛泛而读,冠以“自读自悟”,教师想方设法追求课堂活动的热热闹闹,千方百计在教学形式上作文章,而不顾及教学的实效,教师谈“讲”色变,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认真研究“讲”的作用。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加上精当的评点,就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自主探究,老师加上启发引导,就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自读感悟,老师加上精妙的点拨,学生便能感悟得更深。我们不能当讲不讲,该挖掘体会的不去挖掘体会,这样的教学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也不能使学生得到发展。课堂上的“兵教兵”运用得当,固然有效,但教师大多还是能见学生所未见,思学生所未思。因此,教师要履行好“平等中的首席”这一职能,恰当而精要的“讲”还是少不了的。事实证明:“讲”并不等于“满堂灌”,也并不等于“填鸭式”。新课程并不排斥老师讲,问题是怎样讲?因此,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二、课堂提问的反思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体现启发式教学的运用,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大量提问。当然,这其中的提问有些是必要的,也有不少是可有可无、没什么作用的、甚至时浪费时间。作为教师,我们每一节课都应该思考:这一节课中哪些提问是有效的,哪些提问是多余的,哪些提问需进一步改进。
课堂提问,首先要讲究实效。有的问题,要“穷追不舍”。如,在让学生阅读课文之后,我们通常会问“你读懂了什么”之类的问题,如果学生的交流非常粗浅,教师决不能“鸣锣收兵”,而要提供足够时间让学生再读自悟,或进行适时适度的点拨,促使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深入。另外,教师创设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扣住教材的重难点;要有启发性,“一石”能激起“千层浪”;要有挑战性,能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要有趣味性,设法让学生“欲罢不能”。只有这样的提问,才会使得有所得,对那些可有可无的提问我们要坚决放弃。
三、作文教学的反思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一个方面。作文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就是如何克服以往的“老师命题,提出要求,学生思考成文,批改收交”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有时毫无兴趣可言,书写起来更谈不上真情流露,相关的批改反馈的针对性及实效性也较差,根据名师的经验和专家报告的思想,我们可以尝试“预习—质疑—讨论—反馈”的四环节小组学习方法。
每周的作文课,可以一反常态,先分析上次学生作文的得失,由此定出作文的要求及目标。然后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讨论拟题并简单说说构思,组长示意后,以小组为单位全部动起来,全身心积极投入,每个学生至少读了三篇同类的作文,又听读了6篇美文,不论从听觉、视觉上都获得很大的收获,相对以往单一、枯燥的形式,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小组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
四、多媒体教学的反思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改的实施,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似乎已成必然之势。但在由接触到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堂上都适用多媒体教学。
从表面上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事实上,多媒体教学的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特点,使整个课堂只能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气氛难见“百家争鸣”的生动场面。多媒体教学手段妨碍了师生的交流,课堂由多媒体课件控制着,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向配合,教师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调控者。加入多媒体后,教学的双边活动成了教师指挥课件运作、学生死盯屏幕的现象,难以起到让师生进行正常交流的作用。
当然,我们不否认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其他学科中的巨大功用。但对语文学科而言,在某些方面它的缺憾确实是难以弥补的,它带来的损失,绝非“东施效颦”一词可以了之。
在新课程改革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应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必要的反思,只要我们肯下工夫去研究、去反思、去发现,就一定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