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厦门疍民习俗,指的是以厦门港为中心的厦门渔民所拥有的独具特色民俗风情。
2007年,“厦港疍民习俗”入选我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9月入选福建省非遗名录,但名称改为“厦门疍民习俗”。
疍民又称蛋民、蜒民、蜑民,泛指沿海沿江以海为生、漂泊不定的水上部落群体。近现代有人形容他们是“水上吉普赛人”或“海上自由民”。疍民在我国闽、浙、粤、桂、琼沿海都存在,只是各地疍民的习俗有所不同。
厦门的疍民主要是由九龙江流域迁移而来,也有从惠安崇武、广东、海南来的渔户。疍民早先在闽南被称为“白水”,龙海的白水营就是当时疍民聚居之地。疍民在各地还有不同的称谓,如福建就有“泉郎”、“白水郎”、龙户”(夷户)、“科题”(裸体)、“乞黎”(曲蹄)、“游艇子”、“赓定子”等不同群体之分。厦门疍民也有“北头仔”、“全家乐”、“尪某阵”(以九龙江流域为主);“虎网仔”(以龙海沿江沿海为主);“五帆”(捕鱼兼水上运输);“南仔头”(据传曾经流落广东及海南岛后之回流);“北爿”(以泉州惠安东部为主)等别称。
关于疍民的来历众说纷纭。主流观点认为疍民先人是我国东南沿海古代的百越族人,其他还有壮族、瑶族、蒙古族等观点。也有人认为疍民是历代沿海地区武装起义军的余党或残部,还有人提出疍民与台湾原住民以及南岛语族有着历史渊源的看法。
在福建,历来就有“山畲水疍”之说,大多认为,大约在公元前110年,闽越国人被汉武帝征服之后,除了一部分被迫迁徙于江淮一带之外,逃亡山林演变为“山畲”,流落江海的即称为“水疍”。
这种说法受近来考古的发现质疑。因为汉武帝迄今不过两千多年。而我国著名考古学、人类学家林惠祥教授,就曾在厦港蜂巢山等地陆续发现新石器时代琢磨精光的石锛、石斧、石凿残段和印纹陶片等,推断三千多年前,这里就有以渔猎为生的人类在活动,说明厦港一带是厦门岛人类文明和渔业起源的一个发祥地。
金门富国墩遗址,也是大量贝壳层堆积,证明在三四千年前的时候,闽南先民就曾以海为生。所以福建的“水疍”,应该是早在新石器时代就生活于此的先民。
最早生活于海边的先民,积累了丰富的海洋知识,一代代的传承下来,成为闽南人海洋文化的奠基石。闽南文化区别于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就是海洋性。可以肯定,对于疍民文化的关注将随着对海洋文化的重视而日益加重。
目前对于厦门疍民习俗的了解,虽然只是研究疍民文化的序篇,但已经表现出十分精彩的独特性。
关于厦门疍民习俗主要有:台湾海峡海洋渔业生产习俗、生产技艺和疍民夫妻船的生活习俗、礼仪、信仰、禁忌、口传文学等。其中不少习俗已经溢出疍民生活圈,播传整个厦门岛。如疍家排列厦门港最好吃的鱼的俗语:“一鯃二红魦,三鲳四马鲛,五鲛六佳腊。”“吧浪好吃不分尪。”“鳓鱼煮菜脯,好吃伓分某。”等,在我小的时候就已耳熟能详。
台湾海峡渔业生产技术和生产习俗,是疍民习俗中极其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随着新的生产技术的应用,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传统技艺迅速消失,令人扼腕。如海上更路图,如渔家观天象观海象的智慧、技艺,现在已基本失传;还有摇橹、驶帆的技艺,也日渐消失了。许多疍民的服装头饰现在更是不知所踪。
厦门的渔获水产曾经占厦门市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五十六以上,是当时厦门的支柱产业,为厦门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许多厦门人是吃厦门疍民的渔获水产长大的。直到今天,厦门对外来游客的强大诱惑力仍是海、海岸、海鲜。
我们应当对那些最早掌握以海为生智慧的先人,心存感恩;对他们留下的文化、习俗永怀敬意,薪火相传。
2007年,“厦港疍民习俗”入选我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9月入选福建省非遗名录,但名称改为“厦门疍民习俗”。
疍民又称蛋民、蜒民、蜑民,泛指沿海沿江以海为生、漂泊不定的水上部落群体。近现代有人形容他们是“水上吉普赛人”或“海上自由民”。疍民在我国闽、浙、粤、桂、琼沿海都存在,只是各地疍民的习俗有所不同。
厦门的疍民主要是由九龙江流域迁移而来,也有从惠安崇武、广东、海南来的渔户。疍民早先在闽南被称为“白水”,龙海的白水营就是当时疍民聚居之地。疍民在各地还有不同的称谓,如福建就有“泉郎”、“白水郎”、龙户”(夷户)、“科题”(裸体)、“乞黎”(曲蹄)、“游艇子”、“赓定子”等不同群体之分。厦门疍民也有“北头仔”、“全家乐”、“尪某阵”(以九龙江流域为主);“虎网仔”(以龙海沿江沿海为主);“五帆”(捕鱼兼水上运输);“南仔头”(据传曾经流落广东及海南岛后之回流);“北爿”(以泉州惠安东部为主)等别称。
关于疍民的来历众说纷纭。主流观点认为疍民先人是我国东南沿海古代的百越族人,其他还有壮族、瑶族、蒙古族等观点。也有人认为疍民是历代沿海地区武装起义军的余党或残部,还有人提出疍民与台湾原住民以及南岛语族有着历史渊源的看法。
在福建,历来就有“山畲水疍”之说,大多认为,大约在公元前110年,闽越国人被汉武帝征服之后,除了一部分被迫迁徙于江淮一带之外,逃亡山林演变为“山畲”,流落江海的即称为“水疍”。
这种说法受近来考古的发现质疑。因为汉武帝迄今不过两千多年。而我国著名考古学、人类学家林惠祥教授,就曾在厦港蜂巢山等地陆续发现新石器时代琢磨精光的石锛、石斧、石凿残段和印纹陶片等,推断三千多年前,这里就有以渔猎为生的人类在活动,说明厦港一带是厦门岛人类文明和渔业起源的一个发祥地。
金门富国墩遗址,也是大量贝壳层堆积,证明在三四千年前的时候,闽南先民就曾以海为生。所以福建的“水疍”,应该是早在新石器时代就生活于此的先民。
最早生活于海边的先民,积累了丰富的海洋知识,一代代的传承下来,成为闽南人海洋文化的奠基石。闽南文化区别于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就是海洋性。可以肯定,对于疍民文化的关注将随着对海洋文化的重视而日益加重。
目前对于厦门疍民习俗的了解,虽然只是研究疍民文化的序篇,但已经表现出十分精彩的独特性。
关于厦门疍民习俗主要有:台湾海峡海洋渔业生产习俗、生产技艺和疍民夫妻船的生活习俗、礼仪、信仰、禁忌、口传文学等。其中不少习俗已经溢出疍民生活圈,播传整个厦门岛。如疍家排列厦门港最好吃的鱼的俗语:“一鯃二红魦,三鲳四马鲛,五鲛六佳腊。”“吧浪好吃不分尪。”“鳓鱼煮菜脯,好吃伓分某。”等,在我小的时候就已耳熟能详。
台湾海峡渔业生产技术和生产习俗,是疍民习俗中极其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随着新的生产技术的应用,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传统技艺迅速消失,令人扼腕。如海上更路图,如渔家观天象观海象的智慧、技艺,现在已基本失传;还有摇橹、驶帆的技艺,也日渐消失了。许多疍民的服装头饰现在更是不知所踪。
厦门的渔获水产曾经占厦门市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五十六以上,是当时厦门的支柱产业,为厦门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许多厦门人是吃厦门疍民的渔获水产长大的。直到今天,厦门对外来游客的强大诱惑力仍是海、海岸、海鲜。
我们应当对那些最早掌握以海为生智慧的先人,心存感恩;对他们留下的文化、习俗永怀敬意,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