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训练之我见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然而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也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口头表达技能,也可以培养学生掌握主动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从而更深入地去理解文本。
  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教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是啊,我们语文教师只要充分的摆正朗读的地位,明确每一次的朗读目标,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朗读训练,行之有效的进行朗读指导……我们的朗读必将会真正地点亮我们的语文课堂。在这喧嚣的世界,独自绽放其本色美,犹如“灵秀之泉”源源不断地滋养着每一个学生纯净的心田!因而抓好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怎样以读为本进行朗读训练,让语文课堂琅琅的读书声发出迷人的光彩?
  一、严格按照新《大纲》要求,进行朗读训练
  《大纲》指出:“朗读,首先要做到正确的读,要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在正确的基础上,做到流利地读,有感情的读。”可见,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作为语文教师,应明确它的地位和意义,摆正读与讲的关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单是靠教师讲出来,而是在教师的引导和指点下,由学生去读、去领悟、去积累,从而为日后在生活中运用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师要一身示教,做好示范朗读
  成功的范读能收到直观、生动、形象、感人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正音,明确词义和了解词的感情色彩,以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朗读训练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声情并茂地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在读时给学生提示、暗示,引起学生的注意,强化他们的记忆,帮助学生揣摩教师是怎样读的,感情又是怎样变化的,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人在不同的情境里会产生不同的心情。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浅,再加上和作者所写的内容时空差距较大,朗读时很难体会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在科学现代化的今天,教师可借用多媒体课件、音乐、图片、语言来表达创设适当的情境。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它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想象,同时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去感情课文中的情和境,能更深刻地、创造性地理解课文。从而激发了学生地朗读兴趣,深厚的兴趣会激发起无穷的潜能。例如《草原》一课,为了使学生深入体会中心,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老师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在优美的音乐中,在脑海重现课文叙述的优美意境,使学生沉醉于祖国江山分妖娆的美感之中,使学生更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
  四、朗读形式要灵活多样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他们对朗读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变换多种朗读方式,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情感,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如齐读。齐读在低年级或需要渲染气氛,激发情绪,推动情感达到高潮时用。自由读。给学生时间、自由,让他们心情体验、表现,语调、语速、感情可以反复读体会,不受集体约束。再如有感染力的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不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在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朗读的方法、经验还有很多很多。总之,任何形式的朗读都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选择,恰当地应用,学生才能读有所获。不可牵强使用。
  五、朗读的目的要明确恰当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但要考虑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的朗读要求,而且应该认真地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朗读形式和要求,也就是为什么要读,读后要达到什么目的,什么时候进行理解性朗读,什么时候进行表演性朗读,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课文特点、学生实际等因素,做細致而科学的阶段性安排。一般来说,初读课文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主要内容,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流利。分段讲读时,朗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并传达出每部分的课文表现的情境和感情。在学习完全篇课文后,朗读的主要目的使学生对课文能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把握,要求学生能通过朗读体会并表现出作者感情的变化过程。
  综上所述,抓好朗读训练,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总之,语文学科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坚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长此下去,我们的一堂堂朗读训练课,应是目标清楚而富有层次、训练目的明确而富有成效,训练过程简洁而又具有风格,这也就是我们语文教师需要追求的高效率的朗读训练。
  【作者单位:柘城县陈青集镇中心小学 河南】
其他文献
摘要: 缓冲器是电梯设备重要的安全部件,用于在电梯轿厢发生坠落或冲顶的危险时起保护作用。本文针对《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施行以来,电梯施工及维保单位在对重缓冲器附近设置的永久性标识花样百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介绍了对重缓冲器附近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的目的和意义、要求以及如何来设置和验证该永久性标识的方法。  关键词: 电梯 对重缓冲器 标
固井施工是开采油气前的一项重要性准备工作,施工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油气井的寿命长短,关系着后续的开采量和开采效益。在固井施工中,由于工程的特殊性,决定着固井技术容易发生质量
城市化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体现着经济发展状况,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加快城市化进程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
社会管理是指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管理,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管理,需要一定的介质。就我国目前而言,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完善政府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摘 要:超重力技术是强化多相流传递及反应过程的新技术,超重力机具有广泛适用性及传统设备不具有的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易运转、易维修、安全、可靠、灵活以及更能适应环境等优点。文章详细分析了超重力技術在烟厂环保中的烟草异臭味处理、氮氧化物处理、醋酸尾气处理、除尘处理等应用。  关键词:超重力技术;环保;烟厂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Gravity Technolog
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越来越缺乏合作的机会与环境,因此幼儿很少体验到合作行为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这严重阻碍了幼儿与他人合作这一社会行为的发展,这也造成了幼儿既缺乏合作意识,又缺乏合作能力。总结其原因,影响合作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家庭因素    家庭生活的核心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儿童生活环境的优化,但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乐趣及互爱互让的经
近几年由于我国在城市中对摩托车上路的限制,生产厂家被迫将主要市场由城市转向农村,甚至非洲一些国家。而这些地方的道路状况都不是很好,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摩托车生产厂家为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的“引擎”和推动作用,而教育又是集聚人力资本的关键因素。当前河北省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其人力资本存量和集聚水平较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