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人类学纪录片的记录功能为有目的地搜集、抢救、记录那些正在消失或演变中的民族文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条件,通过影视手段将其记录保存下来后,尽管被记录的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乃至消失,人们仍然可以通过人类学纪录片中的影像了解认识当时的场景。另外,利用人类学纪录片,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承与对外交流功能,对民族自身的优秀文化遗产的代代流传,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维系民族生存,促进民族自身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民族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与交流 人类学电影节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3.001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依附于物质载体的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①。具体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涵盖口头传说、民间歌舞表演、民风民俗、手工技巧等几个方面。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古老国度,漫长的农耕文化历史孕育了56个民族多元的文化生态,留传下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光辉灿烂的活态文化。随着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突飞猛进的社会转型期,国内外的环境变迁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传承的生态环境基础出现动摇,当前正以惊人的速度损毁,随时面临失传、消失的危险境地。尽管国内相关部门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发掘整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挽救的速度还是远远落后于它的消亡速度。
上世纪著名人类学家马利诺夫斯基在其《西太平洋的探险队》前言中曾以苍凉的笔调指出:“民族学发现它本身处于一种即使不是悲剧性的也是既荒谬又痛苦的境地,因为就在它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研究方法并给自己提出了适当的任务时,那些被研究的材料却在迅速消失。在民族学田野研究的方法和目标日趋完善时,在训练有素的研究人员已开始造访那些未开化地区并对其居民进行调查研究时,后者都莫名其妙地在我们眼前消失了。” ②因此,尽可能快的在一种文化消失之前,把它记录下来并加以保存,是每一个有文化危机感的有志之士,甚至是每一个人所面临的紧迫而崇高的使命。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曾指出:“历史在我们这个时代正在迅速消失,每一分钟都有一批文化消失”,因此,“抢救的使命就非常大”。③
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有相关记录保存载体及相关联动措施。早前对于正濒临消失的文化,我们苦于缺乏形象手段做记录;对于已经消失的文化没有形象资料拿来作研究参考,无法得知其具体的本来面貌和发展变迁历程,只能利用仅存的文字记载,以及通过文物遗迹做大致的联想、推究。自从摄影技术和电影摄像机问世以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它们作为新型的传播媒介,在记录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诸如,不同文化聚落的生活方式、习俗和文化事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与具体、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常以鲜活的形态出现,它往往以声音(民谣)、动作(舞蹈)和技艺(工艺)等为表现手法,依附于特定的民族、特定的人而存在,主要依靠个人或群体身口相授,代代传承以保持一种非物质形态。与文字记录和口头描述相比,人类学纪录片优势独特。它是这样的一个纪录片种:长于记录动态的事象,具备真实、客观和形象的表述能力,能够淋漓尽致地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鲜活,达到生动逼真的效果。比如,拍摄民间歌舞时,它能够把舞者的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视觉形象记录下来,同时也可以将歌声、鼓点节拍及环境自然声等听觉形象连续不断地、完整地记录下来。
人类学纪录片的这种记录功能的优越性为有目的地搜集、抢救、记录那些正在消失或演变中的民族文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条件。尽管文化是动态的、随时变化的,随时可能消亡的。但是,一旦影视手段将其记录保存下来,在这种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乃至消失以后,人们仍然可以通过人类学纪录片中的影像,了解认识当时的场景,体味前人的文化状貌。
建国初,就有一个典型的、有意识地用影像去记录民族文化的例子。为了配合中央政府1956年开始的“民族大调查”,响应“抢救落后”的伟大号召,原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等学术机构同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合作,先后拍摄了“16个民族、22部123本‘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如《凉山彝族》、《赫哲族的渔猎生活》、《僵人》等”。 ④上世纪50年代末,周恩来总理亲自观看了摄制团队制作的《佤族》等3部影片后,他称赞:“这个工作很有意义,拍这样的片子是对世界的贡献。” ⑤如今,这些影片记录下的当时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在已经很难找到原貌,因此,这些资料就更显得弥足珍贵。
目前,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日渐突出、尖锐,诸如,种族矛盾、战争冲突、大气污染、人口老龄化、计划生育问题等,着实令世人困扰,面对这一切,人类越来越渴望了解自己与相互了解。人类学纪录片对那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文化的有效保留,是为人类自身留下了认识自身与反省自身的可见信息资源。理查德·索兰逊曾著文指出:“人类今天所处的卓越地位正是它不断提高认知能力、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能够使我们更透彻地了解自身以及我们的组织和适应能力的纪录片将进一步提高我们对适应的认识。我们在走向未来,时钟永远不会倒转。” ⑥
二、文化传递与交流功能
对于发展民族文化来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交流至关重要。这就需要一方面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借鉴、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否则,一个民族文化经过长久的历史文化积淀而不注重交流与沟通,就会逐渐走向保守、封闭,进而失去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力,这对整个民族与社会来讲,都将是一个悲哀。在人类文化遗产传承方面,人类学纪录片可以帮助人们通过观摩了解各民族现实生活中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或已经消失的传统文化,并有助于文化的世代相传。在这种境遇中,如何运用好人类学纪录片,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承功能,对民族自身的优秀文化遗产的代代流传,维系民族生存,促进民族自身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文化的传承功能,人类学纪录片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它的文化交流作用。世界民族多种多样,异彩纷呈,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生成了各民族迥异的个性。如我国的汉族与少数民族,美国的白人与印第安人,其区别就在于民族之间多层次的传统文化差异,在于民族生存于其中的社会、历史和生产环境的不同。人类学纪录片利用其形象的记录手段将其记录下来,并使之在不同民族与国度实现传递,进而实现彼此间的文化信息沟通与交流。这样,不同文化类型的民族大众就能够通过人类学纪录片的影像记录了解相互间的文化共通之处与差异,相互借鉴参考他者文化的有益因子,促进本民族文化的改良与进步。
就人类文化的传承与交流而言,人类学纪录片大有可为。
近年来,日渐兴起的各种影视人类学学术团体及以人类学电影节为主的学术活动都对人类学纪录片的传播与交流搭建了理想的平台,起到了很好的中介作用。这些学术团体及活动有世界性的,也有区域性的。比如,世界性的“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地区性的“北欧人类学电影协会”。
在各种各样的国际影视人类学学术活动中,电影节应该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了。“欧美的一些国家竞相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电影节,在有的年度里,相邻的国家间都有电影节,甚至在一个国家里有两个以上电影节,有的规模较大,有的规模则很小。同一部人类学片可以在先后不同的电影节上放映。电影节的名称也不尽相同,这主要取决于电影节组织者的学术观点。” ⑦比较著名的人类学电影节,比如,德国哥廷根国际电影节、意大利国际民族学电影节、法国国际人类学电影节和法国真实电影节、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等等。
近代中国经历了长期的自我封闭过程,与外界沟通不足导致外界对我们了解不够,甚至有失偏颇。随着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以及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等注入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影片在世界上纷纷获奖,这样的中国让西方观众感到耳目一新。他们逐渐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并主动从关于中国的影片中了解中国文化。几乎与此同时,我国诞生了一大批颇具影响力的人类学纪录片,例如,“1991年,影视片《沙与海》获得第28届亚洲广播电视联盟大奖,成为第一部获得国际大奖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同年,《藏北人家》获得了四川国际电视节纪录片大奖,并入围法国戛纳电影电视节;1993年,《最后的山神》获年度亚广联大奖;1994年,《普吉和他的情人们》、《走进独龙江——独龙族的生存状态》入围德国、瑞典、英国举行的国际电影节;1996年,《山洞里的村庄》入围德国哥廷根第二届民族电影节,《八廓南街16号》获法国真实电影节大奖,其它获奖影视片还有《深山船家》、《中国瑶族》、《两个孤儿》等等。” ⑧
当然,与故事片相比,人类学纪录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更真实、更丰富、更可信、更鲜活,它在文化传播与交流方面的作用也相应的更为突出。
结语
人类学纪录片与故事片,甚至是其他以故事性见长的纪录片相比,都缺乏可看性、趣味性,这导致其受众匮乏,受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但这不应该成为忽视人类学纪录片创作与传播的借口,在民族文化保存、传承与交流方面所具有的功用在文化步入全球化的当下,在文化多样性的版图日渐萎缩的当下,它更应当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②【意】保罗·基奥齐, 梦兰译.《民族志影片的功能和战略》,《民族译丛》,1994(2):43转自【美】《影视人类学》.1989(二)(1)
③黄凤兰.《影视人类学及其作品的意义与功能》.《文化学刊》,2007(2):第49页
④孙晓舒.《从落寞到新宠:中国影视人类学80年变迁》.《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11-25(011).
⑤陈景源 《.中国影视人类学发展述略》.《民族研究》,1998(2):56
⑥【意】保罗·基奥齐, 梦兰译.《民族志影片的功能和战略》,《民族译丛》,1994(2):44.转自【美】《影视人类学》.1989(二)(1).
⑦张江华,李德君,等.《影视人类学概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182页。
⑧王海飞.《近三十年来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发展与研究》.《民族研究》,2008(1):第98页
作者简介
任洪增,男,山东日照人,1983年1月16日出生,硕士研究生,助教,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民族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与交流 人类学电影节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3.001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依附于物质载体的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①。具体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涵盖口头传说、民间歌舞表演、民风民俗、手工技巧等几个方面。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古老国度,漫长的农耕文化历史孕育了56个民族多元的文化生态,留传下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光辉灿烂的活态文化。随着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突飞猛进的社会转型期,国内外的环境变迁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传承的生态环境基础出现动摇,当前正以惊人的速度损毁,随时面临失传、消失的危险境地。尽管国内相关部门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发掘整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挽救的速度还是远远落后于它的消亡速度。
上世纪著名人类学家马利诺夫斯基在其《西太平洋的探险队》前言中曾以苍凉的笔调指出:“民族学发现它本身处于一种即使不是悲剧性的也是既荒谬又痛苦的境地,因为就在它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研究方法并给自己提出了适当的任务时,那些被研究的材料却在迅速消失。在民族学田野研究的方法和目标日趋完善时,在训练有素的研究人员已开始造访那些未开化地区并对其居民进行调查研究时,后者都莫名其妙地在我们眼前消失了。” ②因此,尽可能快的在一种文化消失之前,把它记录下来并加以保存,是每一个有文化危机感的有志之士,甚至是每一个人所面临的紧迫而崇高的使命。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曾指出:“历史在我们这个时代正在迅速消失,每一分钟都有一批文化消失”,因此,“抢救的使命就非常大”。③
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有相关记录保存载体及相关联动措施。早前对于正濒临消失的文化,我们苦于缺乏形象手段做记录;对于已经消失的文化没有形象资料拿来作研究参考,无法得知其具体的本来面貌和发展变迁历程,只能利用仅存的文字记载,以及通过文物遗迹做大致的联想、推究。自从摄影技术和电影摄像机问世以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它们作为新型的传播媒介,在记录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诸如,不同文化聚落的生活方式、习俗和文化事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与具体、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常以鲜活的形态出现,它往往以声音(民谣)、动作(舞蹈)和技艺(工艺)等为表现手法,依附于特定的民族、特定的人而存在,主要依靠个人或群体身口相授,代代传承以保持一种非物质形态。与文字记录和口头描述相比,人类学纪录片优势独特。它是这样的一个纪录片种:长于记录动态的事象,具备真实、客观和形象的表述能力,能够淋漓尽致地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鲜活,达到生动逼真的效果。比如,拍摄民间歌舞时,它能够把舞者的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视觉形象记录下来,同时也可以将歌声、鼓点节拍及环境自然声等听觉形象连续不断地、完整地记录下来。
人类学纪录片的这种记录功能的优越性为有目的地搜集、抢救、记录那些正在消失或演变中的民族文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条件。尽管文化是动态的、随时变化的,随时可能消亡的。但是,一旦影视手段将其记录保存下来,在这种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乃至消失以后,人们仍然可以通过人类学纪录片中的影像,了解认识当时的场景,体味前人的文化状貌。
建国初,就有一个典型的、有意识地用影像去记录民族文化的例子。为了配合中央政府1956年开始的“民族大调查”,响应“抢救落后”的伟大号召,原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等学术机构同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合作,先后拍摄了“16个民族、22部123本‘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如《凉山彝族》、《赫哲族的渔猎生活》、《僵人》等”。 ④上世纪50年代末,周恩来总理亲自观看了摄制团队制作的《佤族》等3部影片后,他称赞:“这个工作很有意义,拍这样的片子是对世界的贡献。” ⑤如今,这些影片记录下的当时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在已经很难找到原貌,因此,这些资料就更显得弥足珍贵。
目前,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日渐突出、尖锐,诸如,种族矛盾、战争冲突、大气污染、人口老龄化、计划生育问题等,着实令世人困扰,面对这一切,人类越来越渴望了解自己与相互了解。人类学纪录片对那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文化的有效保留,是为人类自身留下了认识自身与反省自身的可见信息资源。理查德·索兰逊曾著文指出:“人类今天所处的卓越地位正是它不断提高认知能力、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能够使我们更透彻地了解自身以及我们的组织和适应能力的纪录片将进一步提高我们对适应的认识。我们在走向未来,时钟永远不会倒转。” ⑥
二、文化传递与交流功能
对于发展民族文化来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交流至关重要。这就需要一方面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借鉴、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否则,一个民族文化经过长久的历史文化积淀而不注重交流与沟通,就会逐渐走向保守、封闭,进而失去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力,这对整个民族与社会来讲,都将是一个悲哀。在人类文化遗产传承方面,人类学纪录片可以帮助人们通过观摩了解各民族现实生活中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或已经消失的传统文化,并有助于文化的世代相传。在这种境遇中,如何运用好人类学纪录片,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承功能,对民族自身的优秀文化遗产的代代流传,维系民族生存,促进民族自身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文化的传承功能,人类学纪录片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它的文化交流作用。世界民族多种多样,异彩纷呈,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生成了各民族迥异的个性。如我国的汉族与少数民族,美国的白人与印第安人,其区别就在于民族之间多层次的传统文化差异,在于民族生存于其中的社会、历史和生产环境的不同。人类学纪录片利用其形象的记录手段将其记录下来,并使之在不同民族与国度实现传递,进而实现彼此间的文化信息沟通与交流。这样,不同文化类型的民族大众就能够通过人类学纪录片的影像记录了解相互间的文化共通之处与差异,相互借鉴参考他者文化的有益因子,促进本民族文化的改良与进步。
就人类文化的传承与交流而言,人类学纪录片大有可为。
近年来,日渐兴起的各种影视人类学学术团体及以人类学电影节为主的学术活动都对人类学纪录片的传播与交流搭建了理想的平台,起到了很好的中介作用。这些学术团体及活动有世界性的,也有区域性的。比如,世界性的“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地区性的“北欧人类学电影协会”。
在各种各样的国际影视人类学学术活动中,电影节应该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了。“欧美的一些国家竞相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电影节,在有的年度里,相邻的国家间都有电影节,甚至在一个国家里有两个以上电影节,有的规模较大,有的规模则很小。同一部人类学片可以在先后不同的电影节上放映。电影节的名称也不尽相同,这主要取决于电影节组织者的学术观点。” ⑦比较著名的人类学电影节,比如,德国哥廷根国际电影节、意大利国际民族学电影节、法国国际人类学电影节和法国真实电影节、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等等。
近代中国经历了长期的自我封闭过程,与外界沟通不足导致外界对我们了解不够,甚至有失偏颇。随着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拍摄的《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以及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等注入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影片在世界上纷纷获奖,这样的中国让西方观众感到耳目一新。他们逐渐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并主动从关于中国的影片中了解中国文化。几乎与此同时,我国诞生了一大批颇具影响力的人类学纪录片,例如,“1991年,影视片《沙与海》获得第28届亚洲广播电视联盟大奖,成为第一部获得国际大奖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同年,《藏北人家》获得了四川国际电视节纪录片大奖,并入围法国戛纳电影电视节;1993年,《最后的山神》获年度亚广联大奖;1994年,《普吉和他的情人们》、《走进独龙江——独龙族的生存状态》入围德国、瑞典、英国举行的国际电影节;1996年,《山洞里的村庄》入围德国哥廷根第二届民族电影节,《八廓南街16号》获法国真实电影节大奖,其它获奖影视片还有《深山船家》、《中国瑶族》、《两个孤儿》等等。” ⑧
当然,与故事片相比,人类学纪录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更真实、更丰富、更可信、更鲜活,它在文化传播与交流方面的作用也相应的更为突出。
结语
人类学纪录片与故事片,甚至是其他以故事性见长的纪录片相比,都缺乏可看性、趣味性,这导致其受众匮乏,受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但这不应该成为忽视人类学纪录片创作与传播的借口,在民族文化保存、传承与交流方面所具有的功用在文化步入全球化的当下,在文化多样性的版图日渐萎缩的当下,它更应当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②【意】保罗·基奥齐, 梦兰译.《民族志影片的功能和战略》,《民族译丛》,1994(2):43转自【美】《影视人类学》.1989(二)(1)
③黄凤兰.《影视人类学及其作品的意义与功能》.《文化学刊》,2007(2):第49页
④孙晓舒.《从落寞到新宠:中国影视人类学80年变迁》.《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11-25(011).
⑤陈景源 《.中国影视人类学发展述略》.《民族研究》,1998(2):56
⑥【意】保罗·基奥齐, 梦兰译.《民族志影片的功能和战略》,《民族译丛》,1994(2):44.转自【美】《影视人类学》.1989(二)(1).
⑦张江华,李德君,等.《影视人类学概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182页。
⑧王海飞.《近三十年来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发展与研究》.《民族研究》,2008(1):第98页
作者简介
任洪增,男,山东日照人,1983年1月16日出生,硕士研究生,助教,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