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闇公旧居 叩响这历史的大门

来源 :中华民居·重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沿“杨氏民居”步行100米,有一座穿斗悬山式清代宅院,正门口,“杨闇公同志旧居”几个字熠熠生辉。这便是杨尚昆、杨闇公少年成长的地方——“邮政局大院”。叩响厚重的大门,“杨闇公旧居”恍如一本历史巨著,百年辉煌历久弥新,杨闇公兄弟当年在此赛诗作文的情形仿佛就在身边。
  邮局里暗自涌动风云
  “邮政局大院”是杨尚昆祖父杨传鼎分家时所建,因早年在此设立过邮政局而得名。杨闇公的父亲杨淮清继承家业后,把祖上“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作为治家和教子的良方。他在大院内设私塾,请来专门的私塾老师管教子女;他创办关帝庙小学,使杨闇公兄妹等成为该校的第一批学子。杨闇公和他的五弟杨尚昆等兄弟姐妹们,在旧居度过了他们的少年时代。特殊的年代,特殊的家庭教育,特殊的环境,注定了杨家兄妹的命运要与所处时代和人民的悲欢离合紧紧地连在一起。
  就是这个“旧居”,从第一次国内革命到解放战争时期,一直都是党的地下工作交通站和革命活动的中心,共产党地下工作者们就常常在邮局碰头,在邮局的掩护下商议革命。在潼南党组织的发展史上,解放前曾建立过五次支部、特支和县委组织,其中三次都与这个“旧居”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被誉作“地下党小川北的枢纽”,不愧为革命的摇篮。而今,虽然邮局已经不复存在,但邮局柜台处那些身着中山装,打着算盘,写着毛笔字的仿真人物蜡像,活灵活现地还原了当时紧锣密鼓的秘密革命活动。
  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的杨闇公故居,有大小三十九间房舍。故居座北朝南,修建于清咸丰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系典型的南方晚清悬山顶式民居青瓦建筑。走在院内,只见那楼阁地板、雕花门窗、土漆壁檐就足以令人折服于那时候人们高端的审美和巧夺天工的技艺了。二进四重呈天井四合院式,每进辟大小天井各一,天井两侧建有厢房,组成四合院。前面是街道,背后又倚靠虎溪,临街傍水该是我们这些挤在高层公寓的方盒子里的都市人可望而不可及的舒适居住了吧。故居临街一面,前方覆楼一重,底层为敞口厅,清末时曾设“邮政局”,用九柱七穿;其余用5-7柱,用五穿,采用隔柱落地的形式,木质材料都涂抹上了一层黑漆,穿枋与立柱之间组成田字形方格,并编篾壁,饰白灰,形成了黑白分明,质朴大方的建筑特色,给人以端庄沉稳、持重朴实的感受。
  从后厅拾级而下,有一土坪种有香橙两株,是由蓬溪坝何家院子墙内母株接移于此,已有多年。杨闇公与杨尚昆在年少时,常常浇灌施肥,倍加爱护,现存一株,至今仍然浓荫如盖,每年花满枝头,果实累累。后来这一株香橙便成了著名的双江八景之一“橙荫晚香”。1987年,杨尚昆为杨闇公烈士陵园揭幕,专程回了双江故里,在旧居看到这株香橙,跨越了时间依旧枝繁叶茂,展示着旺盛的生命力,不禁忆起自己的童年,深为感慨。
  到1992年,杨闇公故居辟为杨闇公烈士陈列馆,有21个展室,馆藏资料翔实丰富,见证了他短暂而光辉的人生。
  源泰和 《凌汤圆》的发迹豪宅
  还记得由重庆本土演员刘德一领衔主演的著名电视剧《凌汤圆》吗,那个傻乎乎的凌汤圆发迹之后住进了庭院深深的豪宅里,宅子里图案繁复的漏窗,宽阔的天井,还有一重包一重的房间,让人眼花缭乱,好一派大气。这座宅子就是源泰和大院。
  源泰和紧邻杨闇公旧居,现已合为一处。“源泰和”本为商号名称,源于杨氏老字号“杨三泰”之名,取名“源泰”,因其宅主名杨季和,故再嵌入“和”字为号名。双江杨氏的许多前店后院的店名,均按此取名,如“鸿泰鼎”、“祥泰吉”等等。
  源泰和是一座典型的前店后院式清代民居,为单檐穿逗、抬梁、悬山式木结构建筑,座南面北,呈南北立长方形复四合院布局,格局规整紧凑。左右后院高低划一,长短有致,高屋脊及两端翘脚正脊的神人走兽,雕刻地精准传神,好似某个雷雨之天就会腾飞而起似的。建筑用料上也是颇为讲究的,立柱、横梁、屋檩均选用笔直上线的柏木料,表面涂有赤漆或黑漆。柱础安有防潮砖,上有石刻花纹,工艺精细。这些既要讲究做工,又要不输排场,还要具备舒适的功能性的豪宅,在现在这个一土一寸金的时代,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居住了。
  大院内的房舍层层相连,花窗、撑弓镂雕,内容丰富,并且都寄寓着吉祥如意的含义,屋顶有天花,地下铺楼板,木作通施黑漆,房屋对称,门径相通,错落有致。主向在北,与金龙、银龙两山系对峙,放眼望去,视线旷远;近视则田野、桑园、竹林铺展其间,与大院花木葱荫,芳香四溢的外花园侥幸映衬,山下还有猴溪涓涓环流而过。美景,气魄皆聚于一起,充分显示了杨家当年的大家族地位。若是一个人在曲径通幽的大院里徘徊,在某个转角,或者推开某扇门的瞬间,还真会有一种一不小心就会穿越的错觉呢。
  永绥祠 不安定的洋房子
  在杨闇公故居大门左侧就是永绥祠。永绥祠原系双江“杨三泰”大盐号杨世绥的家祠,始建于清末民初。正屋为三大间砖木结构的平房,面对猴溪河,中堂为供奉和祭拜先祖的“享堂”,左间为议事厅,右间为客堂。据考,“永绥”祠名的由来,源于《千字文》中的“璇玑悬斡,晦魄环照。指薪修祜,永绥吉劭。”,即“永久安定”之意。然而,这寄望“永久安定”的永绥祠并不安定,在各个历史的时期,经历了许多沧桑风雨和不平凡的岁月。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军阀李家钰驻防遂宁、潼南一带,为了广辟财源,私立法令:凡辖区内的一切庙产、祠产一律归公。如此一来,这永绥祠自然也属“归公”之列了。鉴此,双江杨氏族人为免于祠产归公,想出一个“三全”之策——将祠产用来开办一所新学。办学不但是一件名正言顺的公益事件,既不违反李司令的“法令”,又能保住祠产,同时还能供族中子弟就读新学。于是,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永绥小学诞生了,是为潼南开办的第一所教学的私立小学。
  学校开办时仅有两个班,因为没有教室,就全设在杨氏7房的住宅里。初小班及办公室设在“源泰和”;高小班设在“邮政局”的课堂内。后来,由于永绥小学的学生和班次日益增加,便由当时杨氏族长杨廷桢与族人商定,增修和扩建永绥祠以作校址。永绥小学同时搬进楼房教室,也就是现存的永绥祠楼房。
  永绥小学建在永绥祠一侧,一楼一底,圆拱方柱。拱柱与屋檐的连接处装饰欧式花纹,颇有几分罗马宫殿的感觉,乡人因此称此建筑为“洋房子”。据说这是杨氏族中留洋归来的杨家族人设计修建的,与双江古色古香的古镇风貌形成鲜明对比,呈现出双江中西合壁的又一道景观。
  而今,永绥祠已然没有了当年学子的琅琅读书声了,安静地坐落于此,像一个阅尽沧桑的老者,一言不发,唯有永绥祠外那一棵长势旺盛的参天大树,静静地观看着双江子民淡然安宁的生活。
其他文献
我队收治1例因误服生草乌酒所致急性中毒患者,抢救经过如下。患者,男性,70岁,农民。平素身体健康,1988年8月5日7:00时空腹误服外擦泡3年的生草乌酒两大口(约50ml)。10分钟后
患者,女,44岁,农民。因生气后自服朱砂25克(硫化汞),服后一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立即送当地卫生院预补液等治疗,约4小时后患者呕吐次数减少,腹痛减轻,但出现头晕
临床上一般认为有糖尿病的晚期肾功能衰竭(RF)病人其肾脏较大,为探讨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作者对不同程度 RF 的一组糖尿病病人进行研究,以确定肾脏大小与 RF 程度的关系。过去
四十年前的老兄弟走马观花一日游,足矣。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的机场新建不久,英航的波音737带来的才一百多旅客,排队入关的长龙尾巴就甩出了狭小的入境大厅。黄底黑字的“欢
“宴开桃李园中亦觞亦咏,春在金焦山畔宜雨宜晴。”这副出自名儒吴季衡的嵌头联是始创于1890年的镇江宴春酒楼名字的由来。凉爽的清晨,结伴三两个亲朋好友,到宴春吃早餐、喝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体外确定致敏原的方法,我们用此法对30例蒿属花粉引起的变应性鼻炎进行了检测,小结如下。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具有典型花粉症症状,且蒿属花
女扎术后切口疝误诊为脂肪瘤1例四川师大校医院(610066)陈小乔患者,女,49岁。发现右下腹包块半年,伴疼痛,以伸腰时为甚,逐渐增大,18年前行输卵管结扎术。查体:腹皮下脂肪6cm,下腹正中有一约2.5cm横行切口瘢
苍蝇的防制,强调了铲除孳生地为主,辅以杀虫药处理的综合防制措施。苍蝇诱杀剂是人们研究应用较多的方法之一。本文将有关苍蝇诱杀剂方面的实验观察报道如下。材料一、引诱
一、病历摘要:患者25岁,因停经46天,阴道流血一周入院,无腹痛及恶心、呕吐等不适,既往月经规律,孕1、产1.5天前曾在院外查尿HCG为阳性反应,入院后查尿HCG半定量>8000IU/L(正
这里流传着奇妙的爱情传说,连一生中最甜蜜的“蜜月”(honeymoon)也起源于此。这里,便是美丽的爱尔兰……在传统的爱尔兰婚礼后,人们用特殊的高脚玻璃杯(无把)盛装足够多的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