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心雕龙》可谓独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理论的半壁江山,龙学研究更是历久弥新。本文旨在通过对《文心雕龙》的详细解读,从文章的言辞、社会功用、中和之美三方面的文论思想讨论孔子及其文论观对《文心雕龙》的影响。
关键词:言辞;社会功用;折中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01
《文心雕龍》一书,虽刚问世时不为时流所称,但随着时代变迁,其理论价值愈发被人们看重。纵观“龙学”研究史,由于东汉以后儒家思想衰落,玄学兴起,刘勰本人又精通儒学、佛学,同时受到玄学的影响,因此《文心雕龙》的主导思想究竟是儒家思想、佛教思想,还是玄学思想?这一问题在學界便引起了颇多争议。
我私以为,若是单纯断言《文心雕龙》以某一种思想为主导,不免有些武断。但毋庸置疑的是,刘勰及其《文心雕龙》受到了孔子文论思想的极大影响。下面我也将从这三个方面探析《文心雕龙》对孔子文论观的继承与发展。
1、绘事后素,情信辞巧
春秋时期,言辞在政治、外交等活动中显示出极为重要的作用,得到时人的高度重视。孔子认为讲究言辞要以文章的本质、内在思想为基础,《论语·八佾》载道: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1]刘勰在这一问题上,完全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他在《情采》篇中写到:“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2]可以看到,他同样也拿美人打了比方,认为白粉绿黛只能修饰人的外貌,而艳媚的情态只能从她固有的姿容中产生,从而推及文章的创作上,以经纬喻文章的情与辞,情就是文章的质,是文之经,辞则是文,是理之纬,经先要正,而后纬才成,这是作文的根本原则。也正因如此,孔子反对不诚实的巧言佞语,认为言辞要有忠信之情,这一观点可谓是说到刘勰心坎里去了。他处齐梁之世,见时人作文“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痛感于“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的状况,因此提出“志足言文,情信辞巧”的原则力图矫正为文造情的虚假文风,还提倡做文章要“设模以位理,拟地以置心,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摛藻;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文质彬彬。
2、兴观群怨,顺美匡恶
春秋末期,面对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孔子尤其看重《诗》的社会功用,他认为《诗》不但可以使人们增长知识,锻炼自身修养,而且是政治、外交上的一种重要的工具、手段。这些实用诗教观对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汉代《毛诗序》中就用“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肯定了诗歌的巨大作用,也是对孔子诗教观的具体发挥。
刘勰同样继承了孔子的诗教理论,并在《文心雕龙》中充分肯定了文章的社会功用。在《明诗》篇中,刘勰更是直接化用了与孔子相关的诗教言行,例如“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3]就是由孔子评论《诗经》时所说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4]转化而来的,也是强调诗具有使人归于正的教化功能。同时,刘勰还从历史的角度梳理阐述了诗歌发挥的社会功能,“及大禹成功,九序惟歌;太康败德,五子咸怨:顺美匡恶,其来久矣。” “春秋观志,讽诵旧章,酬酢以为宾荣,吐纳而成身文。逮楚国讽怨,则《离骚》为刺。” “汉初四言,韦孟首唱,匡谏之义,继轨周人。”更加强有力地证明了诗歌历来所具有交际和讽怨的社会作用。
3、中庸至和,唯务折衷
孔子在哲学观念上奉行“中庸之道”,为人处事追求“以和为贵”,论及诗乐时也十分讲究“中和之美”。受中庸哲学观的指导,在文学领域中,“中和之美”便成了孔子的最高审美标准,他夸赞:“《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像这样平和中正才是最好的音乐,由此还区分了雅乐与淫乐。
刘勰曾声明自己“不屑古今,擘肌分理,唯务折衷”。在我看来,这种不偏不倚的折中观,也是刘勰中和观念的一种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古代文学创作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儒家思想的削弱,文学要为政治服务的思想不再为时人所重,曹植、王粲等人都在创作中表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个人情志,面对这种创作倾向,文坛上出现了以沈约、徐陵为代表的支持者,也出现了以裴子野为代表的反对者,而刘勰则站在折中派,他主张讽刺规谏要与抒写日常情景并重。《明诗》篇中他对屈原、韦孟等作家创作讽谏作品持肯定态度,但他也并没有将讽谏作为衡量作品的唯一标准,对于那些抒写日常生活,不涉及政治内容的作品他同样评价颇高。刘勰的中和观是对孔子中和观念的继承和发展,虽然它过分夸大了儒家经典的作用,暴露出一些片面性和局限性,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其在针砭时弊和改进文风上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注释:
[1]金池 主编:《论语新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68页.
[2](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第153页.
[3](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第23页.
[4]金池 主编:《论语新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30页.6.
关键词:言辞;社会功用;折中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01
《文心雕龍》一书,虽刚问世时不为时流所称,但随着时代变迁,其理论价值愈发被人们看重。纵观“龙学”研究史,由于东汉以后儒家思想衰落,玄学兴起,刘勰本人又精通儒学、佛学,同时受到玄学的影响,因此《文心雕龙》的主导思想究竟是儒家思想、佛教思想,还是玄学思想?这一问题在學界便引起了颇多争议。
我私以为,若是单纯断言《文心雕龙》以某一种思想为主导,不免有些武断。但毋庸置疑的是,刘勰及其《文心雕龙》受到了孔子文论思想的极大影响。下面我也将从这三个方面探析《文心雕龙》对孔子文论观的继承与发展。
1、绘事后素,情信辞巧
春秋时期,言辞在政治、外交等活动中显示出极为重要的作用,得到时人的高度重视。孔子认为讲究言辞要以文章的本质、内在思想为基础,《论语·八佾》载道: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1]刘勰在这一问题上,完全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他在《情采》篇中写到:“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2]可以看到,他同样也拿美人打了比方,认为白粉绿黛只能修饰人的外貌,而艳媚的情态只能从她固有的姿容中产生,从而推及文章的创作上,以经纬喻文章的情与辞,情就是文章的质,是文之经,辞则是文,是理之纬,经先要正,而后纬才成,这是作文的根本原则。也正因如此,孔子反对不诚实的巧言佞语,认为言辞要有忠信之情,这一观点可谓是说到刘勰心坎里去了。他处齐梁之世,见时人作文“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痛感于“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的状况,因此提出“志足言文,情信辞巧”的原则力图矫正为文造情的虚假文风,还提倡做文章要“设模以位理,拟地以置心,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摛藻;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文质彬彬。
2、兴观群怨,顺美匡恶
春秋末期,面对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孔子尤其看重《诗》的社会功用,他认为《诗》不但可以使人们增长知识,锻炼自身修养,而且是政治、外交上的一种重要的工具、手段。这些实用诗教观对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汉代《毛诗序》中就用“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肯定了诗歌的巨大作用,也是对孔子诗教观的具体发挥。
刘勰同样继承了孔子的诗教理论,并在《文心雕龙》中充分肯定了文章的社会功用。在《明诗》篇中,刘勰更是直接化用了与孔子相关的诗教言行,例如“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3]就是由孔子评论《诗经》时所说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4]转化而来的,也是强调诗具有使人归于正的教化功能。同时,刘勰还从历史的角度梳理阐述了诗歌发挥的社会功能,“及大禹成功,九序惟歌;太康败德,五子咸怨:顺美匡恶,其来久矣。” “春秋观志,讽诵旧章,酬酢以为宾荣,吐纳而成身文。逮楚国讽怨,则《离骚》为刺。” “汉初四言,韦孟首唱,匡谏之义,继轨周人。”更加强有力地证明了诗歌历来所具有交际和讽怨的社会作用。
3、中庸至和,唯务折衷
孔子在哲学观念上奉行“中庸之道”,为人处事追求“以和为贵”,论及诗乐时也十分讲究“中和之美”。受中庸哲学观的指导,在文学领域中,“中和之美”便成了孔子的最高审美标准,他夸赞:“《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像这样平和中正才是最好的音乐,由此还区分了雅乐与淫乐。
刘勰曾声明自己“不屑古今,擘肌分理,唯务折衷”。在我看来,这种不偏不倚的折中观,也是刘勰中和观念的一种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古代文学创作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儒家思想的削弱,文学要为政治服务的思想不再为时人所重,曹植、王粲等人都在创作中表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个人情志,面对这种创作倾向,文坛上出现了以沈约、徐陵为代表的支持者,也出现了以裴子野为代表的反对者,而刘勰则站在折中派,他主张讽刺规谏要与抒写日常情景并重。《明诗》篇中他对屈原、韦孟等作家创作讽谏作品持肯定态度,但他也并没有将讽谏作为衡量作品的唯一标准,对于那些抒写日常生活,不涉及政治内容的作品他同样评价颇高。刘勰的中和观是对孔子中和观念的继承和发展,虽然它过分夸大了儒家经典的作用,暴露出一些片面性和局限性,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其在针砭时弊和改进文风上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注释:
[1]金池 主编:《论语新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68页.
[2](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第153页.
[3](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第23页.
[4]金池 主编:《论语新译》;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30页.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