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通过一年时间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并将励志理念渗透到日常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中,使学生发生极大的转变,本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简要介绍笔者励志教育的措施和效果,旨在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励志教育;学生成长;转变
一、学生实际情况
(一)学生个人情况
高二学生方同学(化名),男,高一下半学期转到笔者班上,转学原因是父亲工作调动,因此与父亲离开原本的城市,来到X市生活,方同学的性格存在多样性,刚刚来到新班级有些拘谨,不喜欢与同学们交流,随着学生之间互相了解,方同学活泼开朗的性格突显出来。方同学在之前的学习成绩良好,在班级中排名中上等,体育和文艺方面颇有才华,因此是转学前学校中的“风云人物”。
在学习方面,方同学比较聪明,学习很少下苦功,高中以前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但是由于高中各项课程的难度提高,导致方同学的成绩有所下滑,但总体成绩比较好。在课堂中,方同学有些“小聪明”,所以课堂上较为活跃,在教学中接话现象较为普遍,同时,通过笔者的观察,方同学在学习中比较随性,对教师的好恶会应影响其学习程度,对于自己不喜欢的教师,课堂上会表现出玩世不恭的态度,导致其学习成绩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学生家庭情况
方同学的父亲是一名转业军人,方同学小时候是由母亲照顾和管理的,父亲转业后,无法接受过于“个性”的儿子,因此父子关系比较紧张,方父对方同学的期望值很高,由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方父对儿子较为失望。方同学在成长中,由于父亲方面的情感缺失,比较早熟,在很小时就能够照顾母亲,基于上述原因,方同学的性格较为强势,与班级中的其他学生相比,存在明显的叛逆心理。
二、励志教育措施和效果
(一)利用小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笔者班级一直采用小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学习,对方同学进行观察和了解之后,鉴于方同学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笔者为方同学选择了一个适合的小组,方同学的性格过于强势,具备一定的叛逆特点,其所在小组的组长是一名学习成绩和德育水平较高的女学生,该女学生的性格较为文静,学习态度认真,是班级的生活委员兼语文课代表,将方同学调整到该小组之后,笔者与小组组长进行深入的谈话,该生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方同学改掉自身缺点,并在小组学习中督促和激励方同学。
在教师和组长的努力之下,方同学在高二上学期有了一定的转变,首先在学习上较为认真,能够遵守基本的课堂秩序,同时接话现象明显减少,与小组内成员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原本一些不喜欢的科目也能认真学习。
(二)建立教师与学生间的信任关系
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交流的和谐关系,笔者班级的其他同学与笔者关系较好,除却课堂教学之外,我们师生之间更加倾向于朋友关系,笔者利用微信建立师生沟通群,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学生可以更加方便的与我沟通和交流,同时笔者也非常乐于与学生们沟通。方同学刚刚转学时,笔者也希望能够与其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但是由于方同学的叛逆心理较重,对教师存在一定的排斥,因此与方同学进行交流时,可以明显感觉到方同学态度比较敷衍,肢体和表情表现得有些不耐烦。
为了获得方同学的认可,笔者通过2个月的时间,不断的对方同学进行鼓励,同时以平等的语气同方同学进行沟通,2个月后,可以明显感觉方同学对笔者的态度有所转变,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方同学会主动向我寻求帮助和意见,笔者利用励志教育理念来与方同学进行沟通,使其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从而及时发现自身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养成反思的好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情况
在与方同学家长进行沟通时笔者发现,方父对于学生的期望值过高,在家庭教育中,“严父”形象对方同学的影响过深,方父对儿子的教育太过严格,导致父子之间的关系紧张,父亲几乎没有赞扬过方同学,导致方同学在面对父亲时,心理比较自卑。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进行了家访,家访目的主要是转变方父的教育理念,并为方父提供了几本有关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和励志教育的书籍,希望方父能够了解方同学目前的心理特征,并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采用平等、激励的方法来教育方同学。另一方面,鉴于方同学与方父交流时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笔者积极与方同学家长沟通,并将方同学一年来表现向方父进行交流,着重介绍了方同学的成长,帮助方父看到儿子的努力和改变,引导家长正确的鼓励方同学,从而改善方同学的父子关系。
三、結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学生的性格和习惯会受到家庭和学校两方面的影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家庭背景来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手段来激励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改掉生活和学习中的缺点,利用励志教育理念来启发学生,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俊杰.浅谈学生的励志教育[J].新课程·中旬,2015(3):21.
[2]黄萍辉.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分析[J].才智,2014(5):105.
关键词:励志教育;学生成长;转变
一、学生实际情况
(一)学生个人情况
高二学生方同学(化名),男,高一下半学期转到笔者班上,转学原因是父亲工作调动,因此与父亲离开原本的城市,来到X市生活,方同学的性格存在多样性,刚刚来到新班级有些拘谨,不喜欢与同学们交流,随着学生之间互相了解,方同学活泼开朗的性格突显出来。方同学在之前的学习成绩良好,在班级中排名中上等,体育和文艺方面颇有才华,因此是转学前学校中的“风云人物”。
在学习方面,方同学比较聪明,学习很少下苦功,高中以前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但是由于高中各项课程的难度提高,导致方同学的成绩有所下滑,但总体成绩比较好。在课堂中,方同学有些“小聪明”,所以课堂上较为活跃,在教学中接话现象较为普遍,同时,通过笔者的观察,方同学在学习中比较随性,对教师的好恶会应影响其学习程度,对于自己不喜欢的教师,课堂上会表现出玩世不恭的态度,导致其学习成绩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学生家庭情况
方同学的父亲是一名转业军人,方同学小时候是由母亲照顾和管理的,父亲转业后,无法接受过于“个性”的儿子,因此父子关系比较紧张,方父对方同学的期望值很高,由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方父对儿子较为失望。方同学在成长中,由于父亲方面的情感缺失,比较早熟,在很小时就能够照顾母亲,基于上述原因,方同学的性格较为强势,与班级中的其他学生相比,存在明显的叛逆心理。
二、励志教育措施和效果
(一)利用小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笔者班级一直采用小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学习,对方同学进行观察和了解之后,鉴于方同学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笔者为方同学选择了一个适合的小组,方同学的性格过于强势,具备一定的叛逆特点,其所在小组的组长是一名学习成绩和德育水平较高的女学生,该女学生的性格较为文静,学习态度认真,是班级的生活委员兼语文课代表,将方同学调整到该小组之后,笔者与小组组长进行深入的谈话,该生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方同学改掉自身缺点,并在小组学习中督促和激励方同学。
在教师和组长的努力之下,方同学在高二上学期有了一定的转变,首先在学习上较为认真,能够遵守基本的课堂秩序,同时接话现象明显减少,与小组内成员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原本一些不喜欢的科目也能认真学习。
(二)建立教师与学生间的信任关系
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交流的和谐关系,笔者班级的其他同学与笔者关系较好,除却课堂教学之外,我们师生之间更加倾向于朋友关系,笔者利用微信建立师生沟通群,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学生可以更加方便的与我沟通和交流,同时笔者也非常乐于与学生们沟通。方同学刚刚转学时,笔者也希望能够与其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但是由于方同学的叛逆心理较重,对教师存在一定的排斥,因此与方同学进行交流时,可以明显感觉到方同学态度比较敷衍,肢体和表情表现得有些不耐烦。
为了获得方同学的认可,笔者通过2个月的时间,不断的对方同学进行鼓励,同时以平等的语气同方同学进行沟通,2个月后,可以明显感觉方同学对笔者的态度有所转变,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方同学会主动向我寻求帮助和意见,笔者利用励志教育理念来与方同学进行沟通,使其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从而及时发现自身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养成反思的好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情况
在与方同学家长进行沟通时笔者发现,方父对于学生的期望值过高,在家庭教育中,“严父”形象对方同学的影响过深,方父对儿子的教育太过严格,导致父子之间的关系紧张,父亲几乎没有赞扬过方同学,导致方同学在面对父亲时,心理比较自卑。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进行了家访,家访目的主要是转变方父的教育理念,并为方父提供了几本有关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和励志教育的书籍,希望方父能够了解方同学目前的心理特征,并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采用平等、激励的方法来教育方同学。另一方面,鉴于方同学与方父交流时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笔者积极与方同学家长沟通,并将方同学一年来表现向方父进行交流,着重介绍了方同学的成长,帮助方父看到儿子的努力和改变,引导家长正确的鼓励方同学,从而改善方同学的父子关系。
三、結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学生的性格和习惯会受到家庭和学校两方面的影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家庭背景来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手段来激励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改掉生活和学习中的缺点,利用励志教育理念来启发学生,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俊杰.浅谈学生的励志教育[J].新课程·中旬,2015(3):21.
[2]黄萍辉.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分析[J].才智,2014(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