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一、渐近线替代双曲线进行解题 准确画出几何图形是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第一突破口,但是很多同学时常感到画双曲线没有象画圆、椭圆或抛物线那样简单方便,其图像的“利用率”也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同学们缺乏对双曲线几何图形中隐含条件的挖掘。事实上,我们在解决双曲线问题时并不一定要画出双曲线的图像,有时只要能画出由它的基本参数构建的具有特征意义的图形即可。根据双曲线的实轴和虚轴可以画出一个矩形,如图1所示,
其他文献
力学问题是高中物理的及其重要组成部分,对物体进行正确有效地受力分析是是研究力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也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所在,是研究力学问题的重要方法。.所谓受力分析,简单的说就是在给定的物理环境中把研究对象在给定物理环境中所受到的力全部找出分析出来,并画出相应的受力示意图的过程。. 一、受力分析的依据 1.依据各力的产生条件和性质特点: 每种力的产生条件提供了其存在的可能性,由于力的产
物理学科特邀名师: 梁 旭 浙江省特级教师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物理教研员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试题风格会适当 “回归” 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命题小组的成员较新,因此高考试题风格与前几年相比有些变化,由高校试题改编的痕迹较明显。我认为这一现象在2008年的高考中应该会有所改变。预计今年的试题风格会适当“回归”,会更多采用中学生熟悉的语言、图像来表述试题及求解方法。
在解答三角函数问题时,三角变形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离不开变形,同学们若能进行正确有效的地实施变形转化,常常就能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但在实施三角变形的过程中,若如果不注意相关变量的取值范围的变化,就会使得变形前后互不等价,常会出现错误。此类错误问题有时很有隐蔽性大,不易觉察。因此本文略举数例典型加以剖析,供同学们参考,希望同学们能够引以为戒。 【说明】在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首先应该考虑求
consist 不及物动词。意为“由……组成;由……构成”。conststof为其固定搭配,其主语常为表示整体意义的名词,意为“(整体)由(部分)组成”。不能用于被动语态。也不可用进行时态。 例1 The house consists of sixrooms,这幢房子由六个房间组成。 例2 The remainder ofthe is-land consists 1argely of s
第Ⅰ卷 (共5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全集U是实数集R,M={x|x2>4},N={x|10,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2) (本题15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设点F (1,0),直线l:x=-1.点P在直线l上移动,R是线段PF与y轴的交点,RQ⊥FP,PQ⊥l. (Ⅰ) 求动点
茫茫宇宙之中,存在着一种极其神秘的天体“黑洞”。黑洞的密度极大,引力极强,任何物质经过它的附近,都会被它吸进去,再也不能出来,光线也不例外,因此黑洞是一个不发光的天体。无独有偶,在数学中也有这种神秘的“黑洞”现象,对于数学黑洞,无论怎样设值,在规定的处理法则下,最终都将得到固定的一个值,再也跳不出去,就像宇宙中的黑洞一样。目前已经发现的数学黑洞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123黑洞(即西西弗
例1a2+b2=1,b2+c2=2,c2+a2=2,则ab+bc+ca的最小值为 误区分析: 本题最有可能产生的解题误区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利用平均不等式或常用不等式进行解题.如a2+b2+c2≥ab+bc+ca,但这明显与题目要求求ab+bc+ca的最小值不符. 第二种,利用三角换元法解题.由a2+b2=1设a=sinα,b=cosα,但由于对另外两个已知等式无法进行换元化简,此方法
正在读高三的小蕾最近苦恼极了:在紧张的学习中,她总是不由自主地望向那个专注学习的帅帅的身影。她主动给他写信,希望能相互学习、帮助,考上同一所重点大学。男生回了信,表示很高兴彼此的目标一致,但希望两人避免单独交往,更加专注于学业,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小蕾没有怨恨男生委婉的拒绝,反而对他多了层敬意。
水系特征与水文特征 水系又称“河网”“河系”,指流域内大大小小的水体所构成的脉络相通的系统,它由干流、支流及流域内的湖泊、沼泽等组成。水系特征通常指干支流分布、河道曲直等方面的特征;水文特征一般是指水位、流量、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的特征。 本文为全文原
一、 背景材料 2006年5月20日,三峡右岸大坝浇筑到海拔185米高程,标志着三峡大坝全线建成。 长江三峡工程坝轴线全长为2309.47米,坝高185米,正常蓄水175米,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设有永久通航建筑物,按“一次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方案建设,总工期为17年,是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等巨大综合效益的宏伟工程。 二、 热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