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科渗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在制图教学中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因素,教师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引导他们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积极实践分层教学和结合课外励志内容,培养和磨炼学生积极的学习自信心和长久的学习意志,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制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不少中职学生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如强烈的自卑感、心理脆弱、情绪压抑、渴求具体的人生引领等,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已成为我们的共识。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除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与辅导等方法外,其中学科渗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学科的教学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每位教师都具有这样的意识,利用自己所任教的学科,积极地履行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义务。笔者任教制图以来,始终把日常的制图教学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兴趣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心智得到发展的同时,在情感上也逐渐成熟起来,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和活动积极追求的心理动力,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活动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以下方法,研究学生的兴趣,寻找适合的切入点。
1.1积极引导,激发兴趣
由于中职生知识基础差,对从未接触过的制图,感到既陌生又好奇。教师要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激发兴趣,树立学好的信心。上好制图课绪论,意义重大。这要求教师要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对课程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合理地安排授课顺序。我的体会是:(1)课程的结构设计应紧紧围绕着“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这一主线来组织。(2)顺序安排上,由“学什么”入手引出图样的概念,介绍它的作用;由“为什么学”引出图样的重要性——“工程界的技术语言”;由“怎样学”引出学习方法——多想,多练,遵守国标有关规定。备课时要精心设计,课堂上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为后续课的教学创造良好开端。还有组织学生到企业实地参观,了解零件的加工过程,接触实际的零件图、装配图,以增强感性认识。与此同时,还组织观看机械加工的光盘、录像,以提高学生兴趣,为学好制图奠定基础。
1.2直观教学,保持兴趣
在制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挂图模型等教具,使课堂教学直观化。如轴类零件中的倒角线、剖视图中剖切平面后边的棱线,学生画图时常丢掉,如把实物展示给他们,讲清轴上由于倒角而变为圆台,在圆柱和圆台结合处有一条棱线;在剖开物体时,虽然剖切平面通过处是空腔,但剖切后由于阶梯孔的梯台是存在的,于是学生漏画线的情况减少了。还有讲“螺纹的画法”时,《国标》中规定:外螺纹大径用粗实线画,小径用细实线画;内螺纹大径用细实线画,小径用粗实线画。但初学者记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内外螺纹连接图时,更感到无从下手。如果教师展示实物,让学生用手触摸内外螺纹,并告诉他们:摸得到的画粗实线,摸不到的画细实线。让学生触摸外螺纹,手能接触到的是大径,画粗实线,接触不到的是小径,画细实线;触摸内螺纹时正好相反。通过这些方法,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1.3尝试实践,拓展兴趣
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以练为主、讲练结合的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尝试实践,在实践中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实现知识的自我增值和能力的创造性开发。如在讲“铣刀头的装配图”时,先学生分组,再将铣刀头的零件模型进行拆卸,同时要求学生边拆边介绍零件的名称、作用,教师在旁指导,引导学生分析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及装配顺序;然后再将铣刀头的主要零部件分配到组,让各组员作图,有的画档圈,有的画轴,有的画端盖等,画好后,最后让学生重装拼成铣刀头装配图。这时各组成员都有画好各个零件图的小成功,并装拼成铣刀头装配图的大成功体验。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兴趣昂然。
2.满足心理需要,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某种目标的心理内驱力,动机产生于需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认识和情感结构,运用正确的教育策略,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进行教学。
2.1创设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内部动机
成功是一种无法估量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探究的心理冲动。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设法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感”,增强探究信心。 比如在开学初安排一次测试,题型为“根据轴测图,画三视图”,这类题型难度较小,非常直观,学生不需要很多的制图基础知识就能较好完成。制图这门学科与学生初中学习的知识联系少,以前学得好坏对制图的影响不大,那些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较灵活,空间想像能力较好,因此学起来就较容易。考试结束后有的学生极度兴奋,说从没想到成功离他这么近,我想他们应该有了成功的体验。学生体验到成功,既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又激发坚持学好这门学科的内部动机。
2.2创建展示平台,增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心理学家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大作用。”根据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的特点,作为教师应给学生展现的平台。比如在进行“三视图补漏线和补视图”教学时,向学生提前布置新课的预习内容,要求在家认真思考,根据三视图,亲自动手制作轴测图模型,在课堂上让每位学生轮流展示,介绍模型制作过程,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技能形成的训练中表现自我,发展个性。通过多次的锻炼,学生既提高了动手和口语表达能力,又克服了紧张的情绪和闭锁的心理,增强了心理适应能力。
2.3暗示上进之心,激励学生积极心态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比如在布置制图作业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一般的学生要完成当天教学的基本作业,基础好的学生除完成基本作业外,还要求自找课外题目练习,完成后主动上交,及时批改并在公布栏上反馈,同时进行登记在册,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参考依据。这样,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班里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气氛。还有在课堂上,教师的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句话都能体现一份爱、一份期望和一份鼓励。在课堂内外通过激励的目标,运用激励的语言,采用激励的方式,形成激励的氛围,让每位学生每天都得到欢乐,得到满足。
2.4关爱后进生,克服学生自卑心理
作为教师,应充分深入学生学习环境,了解情况,用诚恳的态度、真挚的热情与学生交谈。对一些想像力较差的学生,明确指出他们的学习态度不比别人差,引导他们正确面对事实、充分分析原因,制定不同要求,只要达到这些要求就给予表扬。如在“组合體的三视图画法”教学时,有的学生此时渐渐与“学的好”的同学拉开距离,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于是笔者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在课余与他们讲解交流,指导他们预习。在上课时,有意让他们发言,并给予表扬,逐步使他们对学习有了成功的体验。另外,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鼓励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项目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平时主动与学生多接触,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建立一种亲密友好关系,使其在心理上消除自卑感和消极情绪。
3.探索分层教学,树立学习信心
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分层指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和强项,使学生在学习中亲身感受到参与的喜悦。如讲解“按模型画三视图”内容时,有些学生立体感较强,对立体图一看便知,有些学生看懂正方体、长方体的立体图都有困难。所以,如随意把一箱模型发给每个学生画三视图,必然会出现有些学生感到太简单,有些学生感到太难,即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因此,在讲授时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首先,对全班学生进行摸底,按学习基础和想像能力分成三个层次(但没有对学生说,以免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并在课前准备了三类不同层次的模型,分別为最简单的正方类、“方形加方形”为主的叠加类和切割类,放在同一箱中,然后在课堂上把不同的模型分发给相应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分别画出三视图。结果,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正确地画出。通过多次的训练,笔者发现原来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空间想像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与高层次学生的差距减少了,通过努力他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进步,坚定了学好的信心。
4.结合课外励志,磨炼学习意志
学习本身是一种艰苦的劳动,特别是对“画组合体三视图”的熟练掌握,是学生学习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还要帮助学生树立不断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意志。笔者在课余积极收集大量的人物传记,如爱迪生在半工半读、非常艰难的条件下进行科学发明;居里夫人在青年学生时代热爱自己的祖国,痛恨侵略者,抱定科学救国的决心来到巴黎求学,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时常饿昏在教室或实验室里,最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学生学习后纷纷表示要珍惜时间,加倍努力学习完成学业,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学科教学中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引领,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我们的教育是无力的教育,也是脱离教育本质的教育。因此,在制图教学中教师要有强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突出本学科的特点,紧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努力把握教学的最佳契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将继续尝试更加科学、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制图学科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杨巧玲.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刍议.教育科学研究,2001.7.
[2]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
[3]钟祖民.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
【关键词】制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不少中职学生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如强烈的自卑感、心理脆弱、情绪压抑、渴求具体的人生引领等,因此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已成为我们的共识。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除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与辅导等方法外,其中学科渗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学科的教学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每位教师都具有这样的意识,利用自己所任教的学科,积极地履行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义务。笔者任教制图以来,始终把日常的制图教学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兴趣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心智得到发展的同时,在情感上也逐渐成熟起来,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和活动积极追求的心理动力,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活动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以下方法,研究学生的兴趣,寻找适合的切入点。
1.1积极引导,激发兴趣
由于中职生知识基础差,对从未接触过的制图,感到既陌生又好奇。教师要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激发兴趣,树立学好的信心。上好制图课绪论,意义重大。这要求教师要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对课程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合理地安排授课顺序。我的体会是:(1)课程的结构设计应紧紧围绕着“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这一主线来组织。(2)顺序安排上,由“学什么”入手引出图样的概念,介绍它的作用;由“为什么学”引出图样的重要性——“工程界的技术语言”;由“怎样学”引出学习方法——多想,多练,遵守国标有关规定。备课时要精心设计,课堂上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为后续课的教学创造良好开端。还有组织学生到企业实地参观,了解零件的加工过程,接触实际的零件图、装配图,以增强感性认识。与此同时,还组织观看机械加工的光盘、录像,以提高学生兴趣,为学好制图奠定基础。
1.2直观教学,保持兴趣
在制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挂图模型等教具,使课堂教学直观化。如轴类零件中的倒角线、剖视图中剖切平面后边的棱线,学生画图时常丢掉,如把实物展示给他们,讲清轴上由于倒角而变为圆台,在圆柱和圆台结合处有一条棱线;在剖开物体时,虽然剖切平面通过处是空腔,但剖切后由于阶梯孔的梯台是存在的,于是学生漏画线的情况减少了。还有讲“螺纹的画法”时,《国标》中规定:外螺纹大径用粗实线画,小径用细实线画;内螺纹大径用细实线画,小径用粗实线画。但初学者记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内外螺纹连接图时,更感到无从下手。如果教师展示实物,让学生用手触摸内外螺纹,并告诉他们:摸得到的画粗实线,摸不到的画细实线。让学生触摸外螺纹,手能接触到的是大径,画粗实线,接触不到的是小径,画细实线;触摸内螺纹时正好相反。通过这些方法,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1.3尝试实践,拓展兴趣
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以练为主、讲练结合的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尝试实践,在实践中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实现知识的自我增值和能力的创造性开发。如在讲“铣刀头的装配图”时,先学生分组,再将铣刀头的零件模型进行拆卸,同时要求学生边拆边介绍零件的名称、作用,教师在旁指导,引导学生分析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及装配顺序;然后再将铣刀头的主要零部件分配到组,让各组员作图,有的画档圈,有的画轴,有的画端盖等,画好后,最后让学生重装拼成铣刀头装配图。这时各组成员都有画好各个零件图的小成功,并装拼成铣刀头装配图的大成功体验。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兴趣昂然。
2.满足心理需要,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某种目标的心理内驱力,动机产生于需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认识和情感结构,运用正确的教育策略,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进行教学。
2.1创设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内部动机
成功是一种无法估量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探究的心理冲动。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设法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感”,增强探究信心。 比如在开学初安排一次测试,题型为“根据轴测图,画三视图”,这类题型难度较小,非常直观,学生不需要很多的制图基础知识就能较好完成。制图这门学科与学生初中学习的知识联系少,以前学得好坏对制图的影响不大,那些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较灵活,空间想像能力较好,因此学起来就较容易。考试结束后有的学生极度兴奋,说从没想到成功离他这么近,我想他们应该有了成功的体验。学生体验到成功,既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又激发坚持学好这门学科的内部动机。
2.2创建展示平台,增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心理学家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大作用。”根据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的特点,作为教师应给学生展现的平台。比如在进行“三视图补漏线和补视图”教学时,向学生提前布置新课的预习内容,要求在家认真思考,根据三视图,亲自动手制作轴测图模型,在课堂上让每位学生轮流展示,介绍模型制作过程,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技能形成的训练中表现自我,发展个性。通过多次的锻炼,学生既提高了动手和口语表达能力,又克服了紧张的情绪和闭锁的心理,增强了心理适应能力。
2.3暗示上进之心,激励学生积极心态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比如在布置制图作业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一般的学生要完成当天教学的基本作业,基础好的学生除完成基本作业外,还要求自找课外题目练习,完成后主动上交,及时批改并在公布栏上反馈,同时进行登记在册,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参考依据。这样,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班里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气氛。还有在课堂上,教师的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句话都能体现一份爱、一份期望和一份鼓励。在课堂内外通过激励的目标,运用激励的语言,采用激励的方式,形成激励的氛围,让每位学生每天都得到欢乐,得到满足。
2.4关爱后进生,克服学生自卑心理
作为教师,应充分深入学生学习环境,了解情况,用诚恳的态度、真挚的热情与学生交谈。对一些想像力较差的学生,明确指出他们的学习态度不比别人差,引导他们正确面对事实、充分分析原因,制定不同要求,只要达到这些要求就给予表扬。如在“组合體的三视图画法”教学时,有的学生此时渐渐与“学的好”的同学拉开距离,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于是笔者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在课余与他们讲解交流,指导他们预习。在上课时,有意让他们发言,并给予表扬,逐步使他们对学习有了成功的体验。另外,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鼓励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项目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平时主动与学生多接触,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建立一种亲密友好关系,使其在心理上消除自卑感和消极情绪。
3.探索分层教学,树立学习信心
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分层指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和强项,使学生在学习中亲身感受到参与的喜悦。如讲解“按模型画三视图”内容时,有些学生立体感较强,对立体图一看便知,有些学生看懂正方体、长方体的立体图都有困难。所以,如随意把一箱模型发给每个学生画三视图,必然会出现有些学生感到太简单,有些学生感到太难,即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因此,在讲授时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首先,对全班学生进行摸底,按学习基础和想像能力分成三个层次(但没有对学生说,以免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并在课前准备了三类不同层次的模型,分別为最简单的正方类、“方形加方形”为主的叠加类和切割类,放在同一箱中,然后在课堂上把不同的模型分发给相应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分别画出三视图。结果,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正确地画出。通过多次的训练,笔者发现原来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空间想像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与高层次学生的差距减少了,通过努力他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进步,坚定了学好的信心。
4.结合课外励志,磨炼学习意志
学习本身是一种艰苦的劳动,特别是对“画组合体三视图”的熟练掌握,是学生学习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还要帮助学生树立不断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意志。笔者在课余积极收集大量的人物传记,如爱迪生在半工半读、非常艰难的条件下进行科学发明;居里夫人在青年学生时代热爱自己的祖国,痛恨侵略者,抱定科学救国的决心来到巴黎求学,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时常饿昏在教室或实验室里,最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学生学习后纷纷表示要珍惜时间,加倍努力学习完成学业,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学科教学中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引领,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我们的教育是无力的教育,也是脱离教育本质的教育。因此,在制图教学中教师要有强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突出本学科的特点,紧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努力把握教学的最佳契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将继续尝试更加科学、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制图学科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杨巧玲.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刍议.教育科学研究,2001.7.
[2]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
[3]钟祖民.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