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思政顺应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因此,基于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从课程的特点、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课程思政设计的思路、课程思政的路径分析、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手段与改革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以达到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目的。要通过构建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思政逻辑和改革路径,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获得微观经济学知识,又接受爱国主义、思想道德、理想情操的全方位教育,从而达到一种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育人效果,也希望能為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6-0077-03
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一直共存于高校本科教学体系中。专业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则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帮助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所以,这两门课程呈现的“两张皮”问题长期存在。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这为高校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那就是为了全方位贯彻好立德树人育人的目标,必须要从纯粹的“思政课程”到综合的“课程思政”建设发展,使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充分融合,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这就要求要充分完善各类专业课程体系,解决好它们与思政课程相互配合的一系列问题,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沿同一方向共同行进。
微观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学生们学习这样一门课程,可以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并树立科学的经济思想理念,也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微观经济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和视角,学会运用经济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遇见的各类问题,特别是能够正确认识和分析政府采取的微观经济学政策,这些政策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多大作用。微观经济学教学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可以使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与我国成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坚定不移地予于推进密不可分的。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具有浓厚的阶级性,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而产生的,它的一些理论也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时刻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武装自己,绝对不能全盘接受西方的资产阶级理论,要取其精华,这一点非常重要。刚步入大学的新生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有限,他们的批判精神也有限, 所以微观经济学正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一个好的途径、好的契机,可以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是要实现中国经济发展与微观经济学内容的充分融合。一方面,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秩序的了解,深刻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专业课加思政的视角为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必需的思想和理论根基,使同学们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2]。另一方面,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使学生充分掌握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培养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勇于面对突发情况和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用经济学思想看待问题的视角,以适合新时代对专业人才的要求[3]。
三、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设计的思路
关于“课程思政”的含义,学者们的意见并不统一。多数学者认为,“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之外的另一门课程,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整合到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中来实现统一知识转移和价值指导。高德义和宗爱东(2017)认为,“课程思政”的实质不是增加课程或活动,而是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教学和改革全方位彼此渗透、彼此关联,这也正是立德树人所要求的。为了构建全课程教育模式,实现知识转移与价值指导相结合的课程目标,我们必须强化显性思想政治、细化隐性思想政治。具体到微观经济学课程应该这样做:根据该学科的特点,探讨实现学科教学中如何达到知识转移和价值指导的统一,从而使隐性的课程思政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最主要的,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应该首先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需求、供给、效用等基本概念,以及价格论、生产成本论、市场论等基本理论和实证分析、规范分析等基本方法;其次要告诉学生们,经济学虽然产生于西方,但是它的一些理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借鉴过来。具体的借鉴方式实际上就是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部分内容。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阶段,这其中的热点和奇迹都可以结合经济学的理论再结合课程思政的方式讲授给学生们,既培养学生们的经济学科学精神,也增加他们的国家荣誉感,一举两得。
四、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路径分析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在以下几个方面应该体现思政教育元素。首先,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将政治同向、国家自主、文化认同、自立人格等重要的内容带入微观经济学课堂,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微观经济学课程中蕴含着许多优秀的文化基因,结合它们的现实价值,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经济学小知识,使学生能较为熟练地使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面对中国社会中存在的实际经济问题。其次,在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上,将各部分微观经济学理论对应于中国经济开展案例教学,使学生明白理论、实践二者相辅相成、协调统一。再次,在课程教学和学习效果评价上,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充分挖掘体现。例如,从人文素质、职业胜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开展教学与学习效果评价,引导教师多运用中国的例子,充分展现中国经验与智慧。最后,在教材上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该教材与以往的西方经济学的教材的编写框架不同,它最大的特点是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为出发点,对微观经济学的知识内容都做了评析,真正起到了价值引领的作用,充分体现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元素。 (一)教学理念
大学阶段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为推动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一方面要重在培养学生的经济學理论知识和经济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分析思考、判断和解决现实生活中运动的各种经济问题。另一方面,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坚定不移地以马列主义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培养学生敢于担当、勇于付出,注重集体意识、集体力量,使学生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教学内容
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广泛,涵盖市场经济的各个方面,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学政策。教师围绕上述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合理组织学习的进程,以形成课程教学的思政模式。除了介绍经济人的理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供给与需求关系之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中国目前的经济改革和政策也应纳入课堂教育。随着中国的经济运行与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活中这样的案例无处不在。经济学理论贯穿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整个过程,价值观的取向也要通过教学来树立学生对生活、人生和世界的正确看法。
(三)教学设计
对于本科阶段初涉经济学的学生来讲,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有一些难度,如何通俗易懂地讲解这些理论以及贯彻好思政元素,实现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扎实掌握和运用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难题。例如,价格论这章中讲授的“有效需求”。有效需求讲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人们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商品数量。欲望每个人都有,关键得有能力去实现它。这样就可以告诫学生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拼搏、奋发向上,使自己的能力提升,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如果不提升自己,只想满足自己的欲望,那就只能作奸犯科,走向失败。又如,成本论这章中的“机会成本”,可以让学生们知道念大学的成本不止只是学费和生活费等费用,还包括因为上大学不能去工作等一系列的隐性成本,所以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再如,效用论中的“消费者均衡”,它是指消费者预算约束下达到消费者最大效用的一组商品组合,每个人的预算不一样,满足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平时的消费中要量力而行,切勿盲目攀比、超前消费、跟风消费,一定要学会理性消费。还有,弹性论这章的“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人民生活水平越高。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恩格尔系数67.7%,现在达到了30%以下,说明我们的生活日渐富裕。这也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以我们要热爱党,热爱祖国,拥护我们的国家制度。总之,微观经济学课程中涉及到的思政元素可以说是非常多的,如何在思政教育与课程融合的理念指导下深入挖掘、恰当结合,这正是每位授课教师和授课团队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五、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提高思政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载体正是课堂。微观经济学的思政教学一般采用如下方法:传统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和讨论式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参与和反思。“课程思政”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对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认可的手段。具体的操作是:课前的理论预习和基础练习,可以锻炼学生独立完善基础内容和问题的能力;课上提问时同时进行教学,这样的目的是将特定的理论与各种案例、情境相结合,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如视频、多媒体等,可以向学生展示特定的场景,并直观地体验经济事件,从而可以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课后组织相关的练习,包括核心问题和讨论问题,可以加强学生背景知识的巩固。另外,有必要改进评估方法并建立强调积累和改进多角度评估模式。还要注重平时成绩的重要性,要在平时成绩中加入思政小论文、经济数据的热门评论和其他内容,以鼓励学生提高独立学习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一般讲授教学方法
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通常会讲授更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知识以及有些偏难的知识点,并且一些更紧密相关的边界知识也需要这种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有必要将当前的国家、党的政策、路线和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尽可能地结合起来,使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将现代高科技融入了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大量数据和信息的显示,充分激发大家的学习和讨论的兴趣,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微观经济学思政教育的改革。具体而言,可以在教室中适当播放音频和视频片段,以描绘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和热爱感。
(三)专题教学法
专题教学法适用于关键章节。教师可以根据微观经济学教科书各章的内容组织主题教学,根据当前不断变化的国情激发学生了解国家现状并培养爱国主义热情。
(四)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选择案例,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德育的视角,结合我国国情,选择较新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考虑到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可以选择中国的特定产品,如肉类和香蕉等一般产品,或特殊医疗产品等进行供需变动分析,以有助于训练学生逐步形成经济分析思维。
(五)课外实践教学法
课外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力。通过结合相关经济学章节的内容,组织学生在课外开展市场研究活动,特别是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产品有关的市场调研,使学生切身体会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生活到底都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公司,并对比解放前企业工人的生产状况,以真正感受到国情的变化,提高爱国热情。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 储丽琴,孟飞.《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改革路径研究[J].时代经贸,2019,(34).
[3] 章丽群.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J].对外经贸,2018,(9).
[4] 杨轾波.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思考[J].教学探索,2016,(2).
[5] 许鸣宇.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28).
[6] 鲁晨琪.《网络营销与创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时代经贸,2018,(3).
[责任编辑 兴 华]
收稿日期:2021-02-21
基金项目:黑龙江科技大学校级课题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Y20-3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马兰(1977-),女,讲师,从事微观经济学、经济法研究。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6-0077-03
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一直共存于高校本科教学体系中。专业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则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帮助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所以,这两门课程呈现的“两张皮”问题长期存在。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这为高校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那就是为了全方位贯彻好立德树人育人的目标,必须要从纯粹的“思政课程”到综合的“课程思政”建设发展,使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充分融合,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这就要求要充分完善各类专业课程体系,解决好它们与思政课程相互配合的一系列问题,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沿同一方向共同行进。
微观经济学是经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学生们学习这样一门课程,可以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并树立科学的经济思想理念,也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微观经济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和视角,学会运用经济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遇见的各类问题,特别是能够正确认识和分析政府采取的微观经济学政策,这些政策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多大作用。微观经济学教学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可以使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与我国成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坚定不移地予于推进密不可分的。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具有浓厚的阶级性,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而产生的,它的一些理论也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时刻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武装自己,绝对不能全盘接受西方的资产阶级理论,要取其精华,这一点非常重要。刚步入大学的新生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有限,他们的批判精神也有限, 所以微观经济学正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一个好的途径、好的契机,可以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是要实现中国经济发展与微观经济学内容的充分融合。一方面,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秩序的了解,深刻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专业课加思政的视角为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必需的思想和理论根基,使同学们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2]。另一方面,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使学生充分掌握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培养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勇于面对突发情况和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用经济学思想看待问题的视角,以适合新时代对专业人才的要求[3]。
三、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设计的思路
关于“课程思政”的含义,学者们的意见并不统一。多数学者认为,“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之外的另一门课程,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整合到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中来实现统一知识转移和价值指导。高德义和宗爱东(2017)认为,“课程思政”的实质不是增加课程或活动,而是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教学和改革全方位彼此渗透、彼此关联,这也正是立德树人所要求的。为了构建全课程教育模式,实现知识转移与价值指导相结合的课程目标,我们必须强化显性思想政治、细化隐性思想政治。具体到微观经济学课程应该这样做:根据该学科的特点,探讨实现学科教学中如何达到知识转移和价值指导的统一,从而使隐性的课程思政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最主要的,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应该首先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需求、供给、效用等基本概念,以及价格论、生产成本论、市场论等基本理论和实证分析、规范分析等基本方法;其次要告诉学生们,经济学虽然产生于西方,但是它的一些理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借鉴过来。具体的借鉴方式实际上就是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部分内容。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阶段,这其中的热点和奇迹都可以结合经济学的理论再结合课程思政的方式讲授给学生们,既培养学生们的经济学科学精神,也增加他们的国家荣誉感,一举两得。
四、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路径分析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在以下几个方面应该体现思政教育元素。首先,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将政治同向、国家自主、文化认同、自立人格等重要的内容带入微观经济学课堂,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微观经济学课程中蕴含着许多优秀的文化基因,结合它们的现实价值,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经济学小知识,使学生能较为熟练地使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面对中国社会中存在的实际经济问题。其次,在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上,将各部分微观经济学理论对应于中国经济开展案例教学,使学生明白理论、实践二者相辅相成、协调统一。再次,在课程教学和学习效果评价上,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充分挖掘体现。例如,从人文素质、职业胜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开展教学与学习效果评价,引导教师多运用中国的例子,充分展现中国经验与智慧。最后,在教材上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该教材与以往的西方经济学的教材的编写框架不同,它最大的特点是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为出发点,对微观经济学的知识内容都做了评析,真正起到了价值引领的作用,充分体现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元素。 (一)教学理念
大学阶段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为推动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一方面要重在培养学生的经济學理论知识和经济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分析思考、判断和解决现实生活中运动的各种经济问题。另一方面,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坚定不移地以马列主义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培养学生敢于担当、勇于付出,注重集体意识、集体力量,使学生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教学内容
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广泛,涵盖市场经济的各个方面,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学政策。教师围绕上述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合理组织学习的进程,以形成课程教学的思政模式。除了介绍经济人的理论、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供给与需求关系之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中国目前的经济改革和政策也应纳入课堂教育。随着中国的经济运行与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活中这样的案例无处不在。经济学理论贯穿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整个过程,价值观的取向也要通过教学来树立学生对生活、人生和世界的正确看法。
(三)教学设计
对于本科阶段初涉经济学的学生来讲,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有一些难度,如何通俗易懂地讲解这些理论以及贯彻好思政元素,实现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扎实掌握和运用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难题。例如,价格论这章中讲授的“有效需求”。有效需求讲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人们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商品数量。欲望每个人都有,关键得有能力去实现它。这样就可以告诫学生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拼搏、奋发向上,使自己的能力提升,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如果不提升自己,只想满足自己的欲望,那就只能作奸犯科,走向失败。又如,成本论这章中的“机会成本”,可以让学生们知道念大学的成本不止只是学费和生活费等费用,还包括因为上大学不能去工作等一系列的隐性成本,所以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再如,效用论中的“消费者均衡”,它是指消费者预算约束下达到消费者最大效用的一组商品组合,每个人的预算不一样,满足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平时的消费中要量力而行,切勿盲目攀比、超前消费、跟风消费,一定要学会理性消费。还有,弹性论这章的“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人民生活水平越高。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恩格尔系数67.7%,现在达到了30%以下,说明我们的生活日渐富裕。这也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以我们要热爱党,热爱祖国,拥护我们的国家制度。总之,微观经济学课程中涉及到的思政元素可以说是非常多的,如何在思政教育与课程融合的理念指导下深入挖掘、恰当结合,这正是每位授课教师和授课团队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五、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提高思政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载体正是课堂。微观经济学的思政教学一般采用如下方法:传统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和讨论式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参与和反思。“课程思政”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对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认可的手段。具体的操作是:课前的理论预习和基础练习,可以锻炼学生独立完善基础内容和问题的能力;课上提问时同时进行教学,这样的目的是将特定的理论与各种案例、情境相结合,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如视频、多媒体等,可以向学生展示特定的场景,并直观地体验经济事件,从而可以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课后组织相关的练习,包括核心问题和讨论问题,可以加强学生背景知识的巩固。另外,有必要改进评估方法并建立强调积累和改进多角度评估模式。还要注重平时成绩的重要性,要在平时成绩中加入思政小论文、经济数据的热门评论和其他内容,以鼓励学生提高独立学习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一般讲授教学方法
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通常会讲授更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知识以及有些偏难的知识点,并且一些更紧密相关的边界知识也需要这种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有必要将当前的国家、党的政策、路线和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尽可能地结合起来,使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将现代高科技融入了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大量数据和信息的显示,充分激发大家的学习和讨论的兴趣,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微观经济学思政教育的改革。具体而言,可以在教室中适当播放音频和视频片段,以描绘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和热爱感。
(三)专题教学法
专题教学法适用于关键章节。教师可以根据微观经济学教科书各章的内容组织主题教学,根据当前不断变化的国情激发学生了解国家现状并培养爱国主义热情。
(四)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选择案例,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德育的视角,结合我国国情,选择较新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考虑到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可以选择中国的特定产品,如肉类和香蕉等一般产品,或特殊医疗产品等进行供需变动分析,以有助于训练学生逐步形成经济分析思维。
(五)课外实践教学法
课外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力。通过结合相关经济学章节的内容,组织学生在课外开展市场研究活动,特别是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产品有关的市场调研,使学生切身体会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生活到底都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公司,并对比解放前企业工人的生产状况,以真正感受到国情的变化,提高爱国热情。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 储丽琴,孟飞.《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改革路径研究[J].时代经贸,2019,(34).
[3] 章丽群.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J].对外经贸,2018,(9).
[4] 杨轾波.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思考[J].教学探索,2016,(2).
[5] 许鸣宇.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28).
[6] 鲁晨琪.《网络营销与创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时代经贸,2018,(3).
[责任编辑 兴 华]
收稿日期:2021-02-21
基金项目:黑龙江科技大学校级课题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Y20-3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马兰(1977-),女,讲师,从事微观经济学、经济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