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一些大学本科生的体能耐力素质较低,有的学生的体质健康堪忧,不符合全面发展的要求。大学体育教学担负着大学生健康教育与训练的重要使命,应该从健康教育目标、课程体系、分级教学、选项教学、俱乐部建设、康复体育教学等方面,全面贯彻“健康体育”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437(2015)01-0011-02
大学教育为职前教育,大学学习具有基础文化知识量大,学习进度快,专业知识技术性强,独立操作和动手能力要求高等特点,对学生生理、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也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提出了客观要求。大学体育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和训练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姿态和健美的身体,如正确的坐、站、走姿态和身体的匀称均衡的比例形象出现,体现出健壮的体格和健美的体型,逐步体现出了一个民族精神面貌,这也是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本文就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与策略进行一定的探讨。
1 体质健康发展策略
1.1 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
体育教学内容要体现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构建全新的体育教育策略,全面发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以大学生身体、心理健康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的开展,全面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1.2 建立体育与课程体系
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以健康促进为重点,以育人为目标,以体育锻炼为基本手段,以丰富学生体育项目和体育游戏为载体,增强大学生的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实施最有生命活力的“分层次型”和“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
1.3 分级体育教学
分级目标下多元体育教学评价,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课堂学习与锻炼的积极性;教师教学重点清晰,有利于体育教师改进课堂教学与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生现实的体质健康水平设置教学项目和内容,选择合适发展大学生身体、心血管形态、机能调节能力、肺通气量水平和体育运动素质的活动内容。
1.4 选项体育教学
体育课选项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可以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解决“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能更好地加深对所学项目的理解,体验运动项目的乐趣,有利于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思想,有利于全面提高体育运动素质和体育健康水平。
1.5 体育教学俱乐部型教学
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不同,开设俱乐部型的体育健身项目,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学、自练、自我评价、自我创新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6 康复体育教学
康复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康复教学可以针对病、肥胖、体弱学生的实际,实施康复体育教学内容,使学生恢复健康的同时,体验运动的乐趣,克服自卑心理。
1.7 体育教学形式多样化
课程的总目标可以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具体描述和体现。树立课内外一体化的教育观念,组建多项的体育运动协会和体育俱乐部,突出课外体育活动的群众性、健身性、趣味性和科学性,这将有助于全面提升体育教育的地位。
2 实施体质健康教学策略的实践
2.1 基本思路
1.保证体育在时间上的连续性。体育课不能局限于计划学时内的教学,要延伸到课外,课内和课外互相结合,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
2.把健康促进教学与体育活动类教学相结合。体育合格教育和体育特长教育紧密结合,群体教学和个体强化紧密结合,对有特长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
3.保证学生达到体质健康标准是学校体育策略的量化目标,要实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化,做到体育不断线。达不到《体质健康标准》的学生要重修,增强学生体质和健康意识,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4.体育教学中公共必修健康促进课程、选项课,体质健康测试要相互衔接,紧密结合。
5.广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提高运动竞技水平,营造优秀校园体育健康文化环境。规范体质健康测试,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确保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实施策略、各种措施与新形势下的育人目标和要求相吻合。
6.实现体育健康教育与高科技教学方法接轨。制作《学生体质健康》软件,创建《体育健康教学网站》,与先进的网络教学相结合,使体育健康教育更加科学化、信息化。
2.2 创新实践
在素质教育下的高校体育,应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有所转变,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使体育教育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可持续性和社会性。
1.打破过去以竞技体育为主线的教育体系,针对目前高校学生的特点,寻找适合他们的体育与健康促进的教学模式,以育人为宗旨,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从以教师为主体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转变,以学生的认识规律为主线,来组织教学过程,创造有利于学生自觉、自动参加体育活动的轻松环境。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学生有一定的选择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也是健康体育的宗旨。
2.发挥群体活动作用,为学生提供交往的机会,让学生在互帮互学中学到运动健康的知识,学会尊重别人,培养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创造有助于鼓励和培养学生创造性并享受运动乐趣的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自编游戏、自编健美操及体育舞蹈等,让学生在“玩”中体会到体育的乐趣和价值,从而建立积极锻炼的态度和广泛的体育兴趣,并从中培养他们对未来事业的创造精神,培养对生命的热爱。
4.在保证必修课程统一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健康促进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科学安排运动内容,以适应高校学生身体的发展规律,建立起符合21世纪人才需求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
5.在体育策略中,体育教师应齐心协力,提高健康知识与健康促进政策方面的素养,共同研究课程的设置、时间的安排,科学安排各种项目的教学内容、方法和学时进度。在实践教学上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具体、形象、生动,把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留在学生的脑海中。
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需要多方力量、多种途径、多种手段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才能抓出成效。要充分利用《体育与健康》课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有效作用,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活动的普及开展。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广泛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体质教育和训练活动,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王俊臣.论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大作用[J].中国体育
教师,2005,(9).
[2] 王家宏.体育教材教法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 玉伟,丁艺.对我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检测分析与体育教
育改革对策研究[J].辽宁沈阳:沈阳大学学报,2005,1(4).
[4] 丽萍.西安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现状与分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6).
[5] 英俊.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
学,2006,(9).
[6] 汪浩,李实.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的研制[J].中
国体育科技,2006,41(3):127-128.
[7] 洪春斌.对南京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分析[J].南京
交通学院学报,2006,(2).
[8] 徐飞鹏.影响学生的健康因素分析及对策[J].广州技术学院
学报,2007,(7).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437(2015)01-0011-02
大学教育为职前教育,大学学习具有基础文化知识量大,学习进度快,专业知识技术性强,独立操作和动手能力要求高等特点,对学生生理、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也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提出了客观要求。大学体育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和训练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姿态和健美的身体,如正确的坐、站、走姿态和身体的匀称均衡的比例形象出现,体现出健壮的体格和健美的体型,逐步体现出了一个民族精神面貌,这也是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本文就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与策略进行一定的探讨。
1 体质健康发展策略
1.1 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
体育教学内容要体现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构建全新的体育教育策略,全面发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以大学生身体、心理健康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的开展,全面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1.2 建立体育与课程体系
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以健康促进为重点,以育人为目标,以体育锻炼为基本手段,以丰富学生体育项目和体育游戏为载体,增强大学生的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实施最有生命活力的“分层次型”和“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
1.3 分级体育教学
分级目标下多元体育教学评价,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课堂学习与锻炼的积极性;教师教学重点清晰,有利于体育教师改进课堂教学与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生现实的体质健康水平设置教学项目和内容,选择合适发展大学生身体、心血管形态、机能调节能力、肺通气量水平和体育运动素质的活动内容。
1.4 选项体育教学
体育课选项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可以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解决“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能更好地加深对所学项目的理解,体验运动项目的乐趣,有利于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思想,有利于全面提高体育运动素质和体育健康水平。
1.5 体育教学俱乐部型教学
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不同,开设俱乐部型的体育健身项目,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学、自练、自我评价、自我创新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6 康复体育教学
康复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康复教学可以针对病、肥胖、体弱学生的实际,实施康复体育教学内容,使学生恢复健康的同时,体验运动的乐趣,克服自卑心理。
1.7 体育教学形式多样化
课程的总目标可以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具体描述和体现。树立课内外一体化的教育观念,组建多项的体育运动协会和体育俱乐部,突出课外体育活动的群众性、健身性、趣味性和科学性,这将有助于全面提升体育教育的地位。
2 实施体质健康教学策略的实践
2.1 基本思路
1.保证体育在时间上的连续性。体育课不能局限于计划学时内的教学,要延伸到课外,课内和课外互相结合,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
2.把健康促进教学与体育活动类教学相结合。体育合格教育和体育特长教育紧密结合,群体教学和个体强化紧密结合,对有特长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
3.保证学生达到体质健康标准是学校体育策略的量化目标,要实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化,做到体育不断线。达不到《体质健康标准》的学生要重修,增强学生体质和健康意识,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4.体育教学中公共必修健康促进课程、选项课,体质健康测试要相互衔接,紧密结合。
5.广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提高运动竞技水平,营造优秀校园体育健康文化环境。规范体质健康测试,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确保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实施策略、各种措施与新形势下的育人目标和要求相吻合。
6.实现体育健康教育与高科技教学方法接轨。制作《学生体质健康》软件,创建《体育健康教学网站》,与先进的网络教学相结合,使体育健康教育更加科学化、信息化。
2.2 创新实践
在素质教育下的高校体育,应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有所转变,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使体育教育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可持续性和社会性。
1.打破过去以竞技体育为主线的教育体系,针对目前高校学生的特点,寻找适合他们的体育与健康促进的教学模式,以育人为宗旨,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从以教师为主体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转变,以学生的认识规律为主线,来组织教学过程,创造有利于学生自觉、自动参加体育活动的轻松环境。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学生有一定的选择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也是健康体育的宗旨。
2.发挥群体活动作用,为学生提供交往的机会,让学生在互帮互学中学到运动健康的知识,学会尊重别人,培养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创造有助于鼓励和培养学生创造性并享受运动乐趣的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自编游戏、自编健美操及体育舞蹈等,让学生在“玩”中体会到体育的乐趣和价值,从而建立积极锻炼的态度和广泛的体育兴趣,并从中培养他们对未来事业的创造精神,培养对生命的热爱。
4.在保证必修课程统一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健康促进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科学安排运动内容,以适应高校学生身体的发展规律,建立起符合21世纪人才需求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
5.在体育策略中,体育教师应齐心协力,提高健康知识与健康促进政策方面的素养,共同研究课程的设置、时间的安排,科学安排各种项目的教学内容、方法和学时进度。在实践教学上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具体、形象、生动,把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留在学生的脑海中。
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需要多方力量、多种途径、多种手段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才能抓出成效。要充分利用《体育与健康》课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有效作用,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活动的普及开展。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广泛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体质教育和训练活动,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王俊臣.论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大作用[J].中国体育
教师,2005,(9).
[2] 王家宏.体育教材教法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 玉伟,丁艺.对我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检测分析与体育教
育改革对策研究[J].辽宁沈阳:沈阳大学学报,2005,1(4).
[4] 丽萍.西安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现状与分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6).
[5] 英俊.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
学,2006,(9).
[6] 汪浩,李实.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的研制[J].中
国体育科技,2006,41(3):127-128.
[7] 洪春斌.对南京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分析[J].南京
交通学院学报,2006,(2).
[8] 徐飞鹏.影响学生的健康因素分析及对策[J].广州技术学院
学报,2007,(7).